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

《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

赵忠心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将近7500万儿童留守家乡。“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各界牵肠挂肚的一个特殊群体。

多数农民工每年只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的监护、父母的管理教育,身心发展状况令人堪忧。

农村留守儿童最为缺失的是“亲情”的缺失。许多孩子想念爸爸妈妈,平时只能在相片上看到。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种种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缺失问题。但留守儿童最为迫切、最为急需解决的“亲情缺失”问题,终究还是无法解决。因为“亲情”,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情感联系,孩子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致使很多留守儿童感到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对父母都感到陌生。

有一个留守儿童在家跟爷爷奶奶生活。一位记者问他想不想爸爸妈妈?他说想。记者说,那你就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吧。那孩子说,我们家里没有电话。记者说我这里有手机,告诉我电话号码,我拨通了,你给你爸爸妈妈说说话。

手机拨通以后,面对自己的亲妈,那孩子不是兴奋,而是怯生生地,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让人心酸的这样几句话:

“妈妈,放暑假后,我想上你们家去玩,可以吗?”

真正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还未能如愿彻底解决。在城镇,又一个崭新的类似于“留守儿童”的群体正在形成。并且在逐步扩大。

那就是,深陷手机之中的“低头族”年轻父母们的孩子。

边远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青壮年农民,舍家弃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把未成年孩子留在老家,那是无奈之举。

城镇里的这些孩子的父母,天天都在他们身边。但他们的父母并没有完全充当起父母的角色,没有承担起父母的职责。

这些孩子的父母,人在孩子身边,但“心”却没在孩子身上,他们把主要的,甚至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投入在了手机上。是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

父母虽然就生活在孩子身边,但孩子并没有感受到父母亲情的抚慰与润泽,也像农村留守儿童那样,出现了“亲情的缺失”。

湖北某市一次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大人的“陋习”》。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孩子在作文中不约而同地吐槽:大人们太爱玩手机了。

在孩子们的描述中,大人们都离不开手机:爸爸聚精会神地、笑眯眯地看新闻玩网游,妈妈一惊一乍、大呼小叫地乐此不疲地热衷于淘宝。就连年迈的爷爷奶奶,也在手机上玩什么“俄罗斯方块儿”。一家人,人在一起,但心未在一起。人与人之间是“吃了冰棍儿拉冰棍儿”——没化(话),各自忙各自的。

有的孩子说:

“都说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依我看,手机才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呢!”

有的孩子说:

“别人家都有了二胎。我的爸爸妈妈不用生了。因为他们的二胎,就是手机。”

去年,一位小学生的作文在网上热传,让人嘘不已。作文里这样写道:

“爸爸,其实我一直想对您说:跟我玩一会儿。可您就只会玩手机,您快成为手机的爸爸了。”

孩子们对“低头族”爸爸妈妈们的描述,形象、生动、逼真而有趣,但却充满了哀伤与无奈,让人心里感到阵阵酸楚。

农村的留守儿童,每天都是在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望父母来到自己的身边,让人感到怜悯和同情。

身居城镇里的这些孩子,虽然爹妈是真真切切地就在身边,近在咫尺。但孩子的处境,特别是心理境遇,却与农村留守儿童差不了多少。仍然感到父母也好像是“远在天边”的星星月亮,可望不可即。他们同样是在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望父母给予孩子感情上的抚慰与润泽。

“低头族”父母的孩子,倒是有吃、有喝、有衣穿。但也仅仅是有吃、有喝、有衣穿。许多“低头族”父母,也仅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而已。

(2018年2月15日星期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长期亲情缺失致性格孤僻
“关护网络”成留守儿童“亲情绿洲”(图)
大善之光 ——《关爱》编后记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看哭无数人!
【鄱阳专栏】操艳红 | 守望留守的天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