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案导学策略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它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旨在通过教师有效的“导”,促进学生积极的“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当前新课改精神,也是我校近几年来一直推广的高效教学模式之一,而且已初见成效。围绕科研兴校战略及“教师专业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学案导学”的实施、推广工作做为有力抓手,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更好地规范学案,巩固学案教学的成果,有效地发挥“学案导学”式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有效性方面的作用,积极打造优质、轻负、高效课堂,学校特出台商丘市一高实施“学案导学”的意见。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提出自己的疑惑与困难,师生互相交流、共同研究达成学习目标。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扮演的不仅是传授者、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推广、使用“学案导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新课改下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也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品质,按“学案”的要求预习、探究是一种主动达标的行为。

(三)通过教师有效地 “导”,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

(四)“学案”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法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五)可以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使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有机统一。一份好的“学案”,教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又有个人施展的空间。

(六)由于精选习题,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

(七)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提高三个能力。

1、备课中的“选材”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精选材料,选好教法,用好教学手段。

2、课堂上的“亲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变“带着知识走近学生”为“领着学生走进知识”。

(八)实现了教与学的合一。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从前一天的预习、自学到第二天课堂上的释疑、巩固,一直到学期末所有学案自我整理成册,学生产生疑问、探究疑问、解决疑问的全过程都会留下清晰的印记,教师可以随时检查、指导、调控。

(九)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密度。一份“学案”在手,目标明确、话题集中,可以丢开辅导资料,甚至可以丢开课本,便于教师打开思路,左右逢源,高频率地使用电教手段,学生思维容量大,围绕问题重思考和讨论,教与学、说与思、说与做配合紧密,节奏快、效益高。

(十)方便了学生做笔记,方便了教师的作业批改,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

三、“学案导学”的特点

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创设情境、分层设疑,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作用,并能帮助学生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自主阅读是学案的根本。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和设疑,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解答,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掌握基础知识并可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就某些困难寻求老师帮助指导!此外,教师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四、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基础性原则、问题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一个学案中不一定把上述原则充分的体现全。

(一)基础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以知识为载体,以课标为基准,明确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目标。

(二)问题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此外,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人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三)主体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师生人格平等,自尊自爱,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展示个性特点。

(四)差异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如课堂提问、习题设置等思维训练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五)开放性原则——教学过程体现多维互动,教师不搞一言堂、灌输式教学;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主动发展。

(六)探究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重新实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里要确保学生有一定的预习和探究时间。

五、“学案”的设计流程

“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提倡各备课组突出特色、彰显个性,但每个学案必须包括的内容应该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规律总结、知识梳理、达标训练、体系拓展等环节。

主要设计流程:课前预习导读——课堂探究导学——知识应用导练——体系拓展导思。

(一)课前预习导读

此部分学案设计内容应包括课题名称、授课时间、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阅读提示、诊断补偿等。

此环节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对教材进行预习,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提出困惑,完成第一次教学。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主要环节阐释:

1、学习目标

①目标的制定。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针对本节的课程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并与本节当堂达标题相对应。不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应用“能说出”、“会运用 ××解决××问题”等明确语言给出学习目标。

③目标的呈现。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可采取课前投放式、分段投放式、总结投放式等三种投放方式。

2、阅读提示

可设置阅读填空、简单思考、概念强调解析等学习内容。

3、诊断补偿

①首先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学生对和新知有联系的旧知的掌握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的学习扫清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可以以问题即思考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出现,比如填空题等。

(二)课堂探究导学

此部分学案设计内容应包括导学问题、学法指导、规律总结、知识梳理、达标训练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完成第二次教学。主要可采取如下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主要环节阐释:

1、导学问题

①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教师设计导学问题,不是把课本所学知识变成问题然后简单罗列,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联系社会现实问题,科学合理巧妙的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问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式、实验探究式等等,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

②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注意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渐进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③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精选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最终真正理解、掌握学科本质。

2、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3、知识梳理

①当堂形成知识网络,及时复习,力避遗忘。

②应由学生自我总结,教师辅助完善。

(三)知识应用导练

1、当堂进行分阶段达标训练,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

①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能覆盖本知识点内容的题目。

②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

③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

2、作业设置要结合学情、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分层次、有梯度的设计,注意基础达标、能力提升和拓展探究等层次性内容的落实,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和发挥部分学生的个性优势。

(四)体系拓展导思

1、学案是公开的、透明的,学生不仅在课前、课后可以看到,回家后还可以看到老师在这堂课反映出来的教学设计,可以根据此学案的要求、提示、安排,根据自己课堂上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把课堂学习继续下去。学生的学习时空得到延伸和拓展,他们的学习方式得到完善。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课堂没有界限。

2、分层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问题,或知识的发散延伸、或合作探究、或搜集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等,以便进一步理解巩固本节知识。

3、学案上应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完成达标练习后及时反思本节学习状况,如主要方法、规律的总结,疑惑问题知识的整理和探究等,并独立构建章节、单元知识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学案编写基本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1、“学案”包含有科目、执笔者、审核者、课题、课型、教学时间、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内训练题、课外训练题等内容。

2、“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也可以按章节、按时间(周、月、学期)、按主题或专题、按课的类型和需要设计。

3、“学案”的编写要体现“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精神。

以备课组为单位提前一周完成“学案”初稿,具体学案编写过程应遵循“集体讨论(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编制初稿——展示交流——补充完善——超前印发”的原则。

4、“学案”的编写、修订、完善要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批,以保证“学案”的质量。

5、学案编写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七、“学案”使用基本要求

(一)对“学案”各科教师要至少提前一天下发至学生,以便提前预习,明确学习方向、把握学习重点,查询疑惑知识。

(二)上课前教师必须适量分层抽查下发学案,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情,即进行课前备课,使学案具有针对性,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课上完成学习任务,将存在问题有效解决。要切实做到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

(三)任课教师下课后,应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再一次阅读理解补充学案,使下一节教学更加高效和优化。

(四)教学时师生共用学案,教师课后在学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将教训和不足提炼成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在学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内容。

(五)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按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时段、不同课型适时调整,以便适合于教学需要,鼓励 “百花齐放”,但绝不允许“一枝争春”。

八、推广学案,实施“学案导学”的要求

(一)要贯彻“明确、实用、高质”的六字方针。

“明确”:要分课时;要突出难点和重点;步骤要清晰。

“实用”:讲究教与学的合一,以知识应用为主、以难以讲清的内容为主、以举一反三内容为主。

“高质”:要注意质量和效果。要避免轮流制作,要避免分头制作、闭门造车,要集思广益,要避免抄袭现成教案,要有集体智慧和创造,要结合学生实际。

(二)把好学案的审核关。

学案的形式、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在引导学生学习特别是巩固陈述性知识方面的独到作用,这些作用发挥的前提是高质量的学案。各教研组长负责本组学案质量的抽查、督导,对学案的编写进度进行督查,教研组长是本学科组学案质量的责任人;各备课组长是本备课组的学案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三)要有效利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课后注意引导学生对学案进行整理归类,装订成复习资料;教师原则上不另外布置作业。

(四)各备课组务必派专人及时整理保存,把错误纠正后每月备课组汇总一次,上交教研处归档,包括电子稿和印刷稿,计划一学期学校全面汇总一次,建立学科学案资料库,用2—3年时间完成商丘市一高学案库。

(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原则上各科至多每2课时就必需安排编写一个学案。

(六)教研处通过听课、调查学生等形式加强对学案使用情况的督促与检查,将学案的完成情况列入备课组、教研组考核,每学期由全体学生对各科学案质量进行评比,每年级的9个学科组按学生满意度排出1至9的名次,分别给备课组的全体教师加9、8、7……1分,每个备课组把本组教师分成4:6的A、B两等级,A级加8分,B级加4分。教务处将学案的批阅情况列入教师教学常规考核。

(七)上课必须使用统一学案。先行课、调研课、观摩课、优质课、公开课比赛等等教学教研活动,更必须使用学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学案
使用“目标教学”法,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优质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与运用(导学案讲座一之10)
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如何编写导学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