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豆豆带我游广东——之潮州之旅

  

潮州

这次去广东旅游最大的收获,就是交了一个好朋友。他叫毛豆豆,跟我一见如故。据说在过去四年半的时间里,我是他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

广东之旅的第一站,去了潮州。潮州是座文化古城,古代有很多名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名气最大的,当属大学问家韩愈。韩大学问文采了得,写诗、写作文都是棒棒哒。

最喜欢的就是他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短短几句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欢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生活在中唐年代,虽然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已经从鼎盛走向衰败。但在中唐时代,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坐吃山空的家底,还有一多半,没被后来继任的几位没作为的皇帝折腾完呢。

唐宪宗李纯当皇帝时,韩大叔已经位列朝堂了。宪宗皇帝笃信佛教,有一年策划了一次劳民伤财的礼佛活动。距离唐朝的都城长安,二百多里地外的宝鸡凤翔有座法门寺。镇寺之宝,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佛骨。宪宗皇帝颁布旨意,极为隆重的将佛骨运到长安城,举办了三天有仪式感的盛大佛教礼拜。

韩愈是大儒家,忧国忧民的性子自然是不高兴了。他认为除了花费重金凑了个热闹,什么实际作用也没有。长篇大论的写了个奏章,洋洋洒洒上万言。从周武王开始说起,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给宪宗皇帝提意见。搞得宪宗皇帝很不爽,气急败坏的将他直接踢出朝局。扔到离长安远远的东南沿海,当了潮州刺史,也就是现在的市长。

  

改革开放之前一千五百年前的潮州,并不是人人向往的富足之地。地处遥远的国境边上,去潮州当刺史,对于当时圣眷正浓的韩大叔来说,就跟流放差不多。可韩大叔的性格比较豪放,并没有因为贬黜而消沉。他在潮州工作的有声有色,开办学堂、发展农业,干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过了八个月,宪宗皇帝就后悔了,想把他调回长安。可韩愈的政敌从中作梗,只好把韩大叔先调到了地处江南的袁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西宜春当刺史。 

潮州人民感念韩大叔的恩德,将潮州城里的江改名叫韩江,潮州城外的山改名叫韩山。还在潮州城里见了一座大大的韩公祠,纪念韩大叔

潮悦居客栈

在潮州的住宿是在网上订的民宿小院。名叫“潮悦居客栈”。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距离牌坊街和广济楼,以及古城墙遗址,步行也就5—10分钟;去开元寺步行也就10分;已略黄公祠步行20分钟。

先去客栈打个间儿。

我们是自驾,走古城墙遗址上面新修的环城东路,左手边就是为纪念韩愈命名的韩江。一路向前到韩江大桥,右边的路口掉头,下个小坡走古城墙边的小路,也就二、三百米,就到了潮悦居客栈的胡同口。

那条小路是单行线。路边是收费停车的地方。扫码缴费,停一天的费用大概60元。

潮悦居客栈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帅小伙儿,性格平和不笑不说话,态度很友好。

潮悦居是利用老宅子,内部进行现代化装修而成的民宿。潮州的民居建筑,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自成体系。有个叫 “驸马府”的景点中,有系统的介绍,还有模型,可以去看看。

小院闹中取静,别有洞天,舒适安逸。院子里有6个客房和两个茶室,可以住10—15人左右,是整租形式。房间是新装修的,房间里的设施非常完备,干净整洁。适合亲朋好友组团游,或者企业团建式旅游。

闲暇时可以坐在小院里,沏上一杯茶,笑看云卷云舒。或是围坐在茶室中,谈天说地、侃大山、斗地主、打麻将。

  

潮州的牛肉丸火锅天下闻名,本来我们想去一家网红店。可联系前台说不能定位,还有时间限制。瞬间享受美食的快感被打了折扣。老板就建议我们在家自助,吃一次更接地气的牛肉丸。老板提供火锅,指点我们去当地的菜市场,并告诉我们哪家的牛肉丸最地道。潮州的牛肉丸果然Q弹美味,比在北京吃的好吃多了。

最主要是蔬菜比较好吃,嫩嫩的、绿绿的。蔬菜的味道很浓郁,肯定是自然生长的,根须都比较细。不像我们平时在市场或者超市买的蔬菜,生长在统一的大棚环境下,有科学配比的水和肥料帮助生长。蔬菜倒是一根根健壮无比,可像白开水一样的没有什么味道。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好朋友爱喝白开水?还钟爱的不得了?除了白开水,什么饮料、糖水,都犹如土根草芥般,嗤之以鼻。


  

牌坊街

从潮悦居客栈出来往西不到五十米,就是潮州著名的旅游景点牌坊街。

明清时代的人们最爱立牌坊,潮州作为有文化底蕴的古城,在过去有很多牌坊。从家乡走出去的青年才俊,在朝廷有所作为,施展文韬武略的才华建立了功勋,家乡父老就会为他立个牌坊,教育后代。朝廷大员衣锦还乡,乡亲们也要立个牌坊,光宗耀祖。忠孝节义在当地有名气的人,地方官还会出面张罗着立个牌坊,弘扬政绩。还有给忠贞守节的寡妇,立贞洁牌坊,更是随处可见。


       这立来立去的,在过去的潮州城里牌坊林立。不过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都给推倒了。头些年当地政府作出一个决定,要重新复建以前的牌坊。可东修一个、西修一个太麻烦了,干脆批块地产,将所有的牌坊搭在一块。又省钱、又省地,还可以打造旅游项目。于是潮州的牌坊街,就这么产生了。这条街就是各个旅游城市,都会有的仿古老街。还有街上那些,卖旅游纪念品的店铺。


牌坊街上到处都是卖甜品的糖水铺子,广东人稀罕这一口。有个糖水铺子的口味相当好吃,现在想起来还在怀念那个味道。店铺的名字也是怪怪的,叫“五条人”。糖水铺子不是该叫个什么花花草草、或者狐狸喵喵的可爱名称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也没问。

椰子味、香芋和芒果味的双皮奶,都是她家的招牌品种。水果味道清新浓郁,没有食品添加剂的苦涩口感。老板娘人也和善,每晚都去她家买两个品种,尝尝滋味。虽然有点撑,在牌坊街上逛逛就可以了。然后心满意足的回潮悦居睡觉觉。

  

老药桔是广东的特产。

广东的气候潮湿闷热,喝茶是化解湿热的好办法。茶,排解了身体里的潮湿燥热,打通了任督二脉。让人神清气爽的同时,可也退不去咽喉的那一抹苦涩。讲究的广东人喝茶时,就配些茶果。除了点心、坚果还有老药桔。金桔滋味酸甜,用中药腌制后,含在嘴里清咽利喉。

牌坊街上的这家店铺门口,摆着几株佛手。金黄的果实,正是如日中天的大好时光,就站住拍照。老板特别会做生意,立码拿出牙签叫我们品尝,就买了一罐老药桔,35元。回家后吃完了,又联系商家快递了3罐100元。两次都送了一小罐老药佛手。佛手就是图片上这漂亮的果实。老药佛手的味道比较浓,没有金桔好吃,据说是调理肠胃的灵丹妙药。

一盆新鲜的佛手130元,也不贵啊。

  

       在潮州坐着观光三轮车游玩,是不错的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不冷不热的气候,坐在车上看着滨海城市整洁怡人的风景,舒服惬意。骑三轮的大叔们,还能当导游,讲讲各个景点的典故传说。比网上写的官样文章,以及景点导游小姐姐的介绍,详细很多、趣味很多、内容更多。

一般辆三轮车的收费70—80元,可坐2、3个人。

广济桥

     广济桥是去潮州,一定要来打个卡的地方。上面提到的因为韩愈改名的韩江,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江。广济桥就横跨在韩江两岸,是一座始建于南宋年间的古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古桥之一。另外三个是河北的赵州桥、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

风雨桥作为古代桥梁的建筑特色,在历史教科书中介绍过。《山海经》中说,雨神应龙先杀了夸父,后杀了蚩尤,不能再回天上了,就去了南方居住,所以南方多风多雨。古代的南方,就出现了风雨桥这样的建筑模式。就是桥上面建有风雨廊,给人们避雨用的。

  

广济桥的特色,是风雨桥与浮桥相结合。由于韩江水面宽阔,两岸向江心各有12个巨型桥墩,每个桥墩水面都建有一座风雨亭。24个巨型桥墩并没有在江中心牵手,中间还有宽阔的江面,再用18条船架的浮桥连接。

每天下午5点钟左右,18条船向两边分开,就像打开了江上的大门,方便航运船队通过。大概晚上7点钟左右,船会再次连接,恢复浮桥的功能。如果游览广济桥,一定要在5点前,回到出发的这边。不然就要等两个小时才能回来。

风雨桥和浮桥在过去很常见,到了现代化的今天,就变成旅游景点了。潮州的广济桥经过整体翻修,已经变得簇新簇新的了。不过也还是教科书式的诠释了,古代先贤的架桥巧思与技术。

广济桥的门票有点贵,每人70元。

  

每座风雨亭的两边都有牌匾,柱子上还有各朝贤达的楹联。上图的楹联,是明朝的吴仕训写的。他是广东潮阳人,举人出身,做过一些地方官吏。他去潮阳的东山旅游时,看见一块纪念文天祥的石碑刻。有感而发,写了这副楹联。

上联:

神皋苜蓿正萧萧,文相飞黄不可招。腾雾夜过峰顶月,嘶风晓逐海门潮。

下联:

归心万里魂犹在,裹革千秋恨不消。却怪龙须终莫挽,何劳疋练禁刍荛。

潮阳的东山上有座灵威庙,供奉着唐朝安史之乱后期,两位忠勇之士张巡和徐远。这两位作为州府的地方和军队最高长官,在乱军杀来时,死守城池不投降。数月后被乱军攻破城池殉国。

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前最后的日子是在潮阳度过的。他在东山屯兵时,去灵威庙祭拜,写了一首《沁园春》。他的战马累死了,他就将心爱的战马埋葬在东山上。

后世人们在东山上刻了石碑,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开元寺

宪宗皇帝的先祖唐玄宗李三郎,曾经用过开元这个年号。有一年他大手笔的下令,在全国建十座开元寺。潮州开元寺就是其中之一。到了一千四百年后的今天,原来的建筑早已不见了踪影。有着奉敕建寺的名头,后来的几朝几代对潮州开元寺,都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现在的大雄宝殿,根据专家考证是一千年前宋朝的建筑。绕着大殿转了三圈,檐下的建筑构件精美绝伦。

潮州开元寺可供参观的面积不大,还由于疫情的原因,有些殿宇没开门。也就是来打个卡。这里香火倒是极为旺盛,来进香的香客倒是比游客多。有些还是从省内别的城市,远道而来的。

参观开元寺免门票。

  

已略黄公祠

祠堂文化在古代中国很盛行。本来道教也是从上古时代,对于祖先的隆重祭祀,变异发展而来的。

在古代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一村一镇、一个家族都有一个或者多个祠堂,供奉拜祭祖先。后来有的在连年战乱、动乱中,损毁严重。有的就变成了小学、大队部、面粉加工厂。

看介绍说,这座祠堂建成于光绪13年,也就是公元1887年。算起来,也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真是不知道潮州的父老乡亲们,在那场动乱中,是如何将这祠堂保护下来的。在致敬工匠们精湛技艺的同时,也要向他们致敬。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今天有福气看到,这样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

潮州木雕工匠们的拿手绝活,就是“金漆木雕”。东南沿海气候的潮湿闷热,注定了树木生长迅速。木头的硬度也相对比较柔软,且有一定的延展性。这也成就了工匠们,精雕细琢的技艺。所以潮州木雕工匠最擅长的,就是线条的细腻刻画和柔美的曲线。还是由于潮湿的气候,让木头容易发霉变形,还会生虫。这时禁锢木头原本状态,不被外界侵扰的油漆出现了。完美的控制了,外界不良因素对于木雕的伤害,保护住了工匠们对于木头的操作。油漆中调和金粉,更加强了富丽堂皇的美感,与这样的精雕细琢相得益彰。

  

见到已略黄公祠房梁上木雕的那一刻,我们所有人都震撼了。只有我的好朋友毛豆豆,在寻觅花盆里的盆景上,挂了几盏红灯笼。四岁半还是不谙世故的年纪,还没有开始为职业选项而迷茫。但愿他这心如止水的快乐年代,越长远越好。不要过早的体会,人世间的各种无奈。

这样国宝级的艺术瑰宝,必须要亲自来瞻仰,才能体会到它的震撼与感动。单纯的看看照片,是不会感触它那的气势磅礴的富丽堂皇。只有身临其境,才会被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所折服。

已略黄公祠的黄公是谁,网上并没有介绍。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富商。这是一座家族祠堂,一定是这位黄公,为这个家族的繁荣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才会让他的后人,建了这么一座奢华的祠堂。光耀了门楣的同时,让子孙后代有了学习的榜样。

这黄氏家族一定是清朝末年,潮州数一数二的富贵之家。才会有这样的财力,聘请这顶级的工匠,精雕细琢出祠堂的每一个建筑构件。据说自祠堂建成以来,就在当地非常有名气。

这里的门票非常亲民,每人10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州特色景点一日游路线,感受千年古建筑
最全潮州游记,一篇图文带你玩转潮州
品味潮州:美食、风光、文化之行(附潮州吃货地图)
潮州古城
【诗家风采】曾伯钧 || 粤东行七咏
爱在潮州:探访潮州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