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9个教学陷阱使课堂效率低效
1不等学生坐好就开讲
有的教师看似“惜时如金”,离上课铃响还有近两分钟就匆匆忙忙地登上了讲台,在师生互相问好后,学生显然还没有坐好,教室里还响着挪动凳子和翻找课本的嘈杂的声音,教师的课已经开讲了,于是教师的导课就在接踵而至的上课铃声中过去了。
学生没有被教师的导课内容所吸引,也就不明白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上课铃声是提醒学生集中精力正式开始上课的信号,代表着学生课前准备终结。但在铃响前上课,学生坐不好就仓促上课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惶恐不安和行为上的忙乱,不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也使教师精心准备和设计的精彩导课语言无的放矢,这将影响课堂的效果。

2没等学生理解就提问

教师在讲完新知识后,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就马上提出问题。不等学生听清问题、没有留出消化理解的时间就急于让学生回答,是无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
如果学生听不清要求,听不懂提出的问题,或没来得及对已有知识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提取,就起不到教师提问应有的检查、反馈、矫正的作用。与其如此无效地“争分夺秒”,倒不如学会耐心地等待。等待可以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减少焦虑,等待可以催化学生的思维,弄清表达语言的逻辑性,等待可以使课堂更和谐、高效。

3发出无效的任务分配指令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通常会向学生发出这样的指令:“下面开始小组讨论”,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前后左右的几个同学簇拥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讲了起来,有的人讨论问题,有的人借机闲聊,一时间嘈杂声四起。
这时教师或者是在一边站着一动不动,或者是翻书看教案,或者是找一个凳子坐下来休息,或者是象征性地在班里转一圈。有的时候,学生的讨论可能已经偏离主题了,可能由于理解不到位,学生根本无从讨论;可能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学生无法讨论等。
如此的小组讨论,成了一种课堂的“装饰”。教师认为有了讨论就是好的课堂,并不在意学生是否真的在讨论;讨论是否深入、有效,不在意问题是否真的得到解决。科学合理地分配任务,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不是一句空话,应该落实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上,应体现在教师用精准而有效的语言对课堂进行科学调控、指导上。

4一成不变的情绪激发

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会这样启发学生:
“大家看××同学回答得怎么样?”
“好!”同学们齐声喊道。
教师在学生的声音落下后说:“回答得这么好,还不来点掌声?”
学生噼里啪啦的掌声随之响起。“掌声响起”这种形式已经较为普遍地充斥在一些课堂上。没有遇到让人惊叹的问题,就提示学生鼓掌,无疑是耽误教学时间。假如某个教师喜欢这样做,一个学期下来、一年下来,总共占用多少课堂时间?如果一次算作2分钟,50名学生就是100分钟。从另一个角度看,为学生“要掌声”,与舞台上演员向观众要掌声有何不同呢?尊重学生,表扬鼓励学生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采取“要掌声”的方式。

5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有时也让一些教师顾此失彼,让先进的教学技术代替了必要的讲授。一些教师把课件做得非常漂亮,图片、音频、视频应有尽有,声、光、电各显神通,台上台下忙个不停。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使历史事件得以重现,使巨大的空间距离缩小,用得好能有效促进教学的作用。但现在的课堂,多媒体的地位不知何时由“辅助方式”跃升到了“主宰”教师的高度。上课时,一些教师板书不写了,该说的话、该读的课文几乎都被电脑取代了,应该学生想象、推理的内容也利用大屏幕展示出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基本功很难看见,学生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缩水了,教师激情四射的魅力也消失了。实践证明,不是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教师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师要把握“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对难点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发挥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怎样使用多媒体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有怎样熟悉的程度。否则,就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不习惯先听后讲

倾听是交流的基础,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获得重要信息的方法。但是一些教师习惯了“讲”,而不习惯于“倾听”。在学生分级讨论时无所事事,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走神或心不在焉。
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发现不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方式,就起不到借鉴作用;如果教师对学生热烈的讨论置若罔闻,对学生在讨论中的深入程度、观点和思路的正确与否等不能了然于胸,则不能给予有效的指导。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来源于师生之间的有效倾听。倾听不仅仅是对对方的一种基本的礼貌、一种交流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推动教学的重要方法。师生之间如果不形成相互倾听的习惯,就会出现有效信息的损耗,会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7讲评课上投机取巧

一些教师私下反映,最好上的课是复习阶段的讲评课,原因是不需要多么精心备课,只要有答案,就能上好。持这种看法的教师有两个误区,一是没有真正懂得讲评课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
如果学生全会了还讲,个别人不会的也讲,则会造成时间的极大浪费。典型题目和一般题目都泛泛地讲解,重点不突出,发散性不够,这往往是讲评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讲评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教师可以借助对典型题目的讲评,及时梳理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发现暴露出来的问题,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纠正。通过对典型题的讲评,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教师不能把讲评课变成对答案的机械行为。

8哑然于“自主学习”

有的教师在导入新课以后,让学生自主学习,“下面用5分钟的时间看书”。这时,有的同学迅速翻开书本,拿起钢笔,边读边写;有的自言自语地念叨;有的眼睛盯着书本,目光没发生任何的移动;有的随意翻动着课本,似乎没有找到引起注意的地方;有的渐渐找到了睡觉的感觉,开始闭目垂首……时间就这样流逝着,教师除了在讲台上来回走动几次,没有说话,也没有和学生进行其他方式的交流。
这样的“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明确的任务和具体的要求,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实际上成了“放任自流”,学生间的差距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会拉得越来越大。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引导,科学指导,力求做到有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详细的要求,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情绪等精神状态的变化,给出及时地、必要地指导,此外还要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引导他们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9言无激情,课堂死气沉沉


无可否认,激情的丧失使教学缺少了鲜明的个性,使课堂行为变得生硬、呆滞、死气沉沉,使学生的活力得不到激发,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质量。

如今的课堂,为教师充分施展个人才能和智慧、形成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也应该让自己的个性张扬起来。擅长说的说起来,擅长演的动起来,让教师的智慧在课堂上肆意流淌,让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让课堂教学在快乐和诗意中穿行。激情四溢,是教师对知识与能力的高度自信,更是教师永远追求的一种职业精神。来源 | 中国教师报

学生学习差异的决定因素到底是什么?

同一个班级,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施教,教出来学生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一是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就是孩子对学习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受还是排斥,是认真还是敷衍,是坚持还是随意。实验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好学生都懂得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以学习为乐,积极自觉,课上认真听讲,课后主动复习。不爱学习的孩子,一般都态度消极,往往把学习当做一种强迫性的苦差事,带着逆反心理去应付,老师、家长逼着才去学。

二是学习方法。从众多教学经验可以总结出,影响学习成绩最大的变量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技术性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取得理想学习成绩的前提。方法适当,使学习变得轻松、高效,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稍微多一点,学习成绩就会显著提升,这是事半功倍的学习状态。方法不对头,在学习上投入大,也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这是事倍功半的学习状态。

三是努力程度。做任何事,付出才会有回报,学习更是如此。好学生大都认为自己并没有下多大功夫,可考试仍然得高分。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努力,只是他们的努力已成为习惯罢了。加之态度端正,方法恰当,效果自然而然要好得多。为什么学习差的要加倍努力,因为,学习好的掌握了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方法,学习差的大部分处在学一会一的状态,如果不加倍努力,学习成绩会越拉越远。

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中,老师的功劳究竟有多大?

一是从教和学的关系来看,在学习成绩上老师所起的作用应该小于50%。教师是客体、外因,学生是主体、内因,学习好孬主要取决于学生,学生能不能成为好学生,学生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是条件,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因此说,教师的教在学习成绩上起的作用应该小于50%,学生的学大于50%。

二是从评价体制来看,个别尖子生和个别差生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但关系不大。很多学校把考上北大、清华等重点名校作为重奖老师的尺码,这样的评价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公正。实际上,体现一个老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学科的平均成绩,一个班级去掉上、下各10%,剩余的80%左右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才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要素。

三是从历史发展来看,教师就是要启迪孩子的灵性,给孩子提供一个施展个性、特长和天赋能力的环境。一千多年以前,韩愈先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何以传?“业”何以授?“惑”何以解?作为老师,应当尽到了该尽的义务与责任,教师的真正作用,不是把自己当成训练者,一手拿着训练的鞭子,一手端着盛知识的饭碗,督促着、恫吓着、逼着学生去吃。好学生也好,差学生也罢,事实上多半是学生自己领悟和努力的结果。

水平高的老师与水平低的老师差距在哪?老师水平的高低在于为不同学生消除学习不利因素和障碍的潜力,但目前老师还没有伟大到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

贪功的老师好夸大自己的作用,客观的老师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作用,不负责任的老师认为差生与自己没关系。好学生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差学生也不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老师是为不同学生学习提供启发、引导、支持和服务的,学生学的如何关键在自己。教师培训不是提高教的水平,而应该提高启发学、引导学、服务学的水平。

学  习  的  本  质
这是人类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图片。在母亲子宫里的第19天,也就是你作为爸爸妈妈第一次知道自己可能有了一个孩子的时候,它的大脑就开始形成。到了第20周,大脑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一千亿个大脑的神经元细胞。
之后,大脑生长就是让大脑里的神经细胞更多,变得更大,但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让大脑神经元发生更多的连接的过程。一般人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大概会达到一百万亿,这个连接是怎么发生的?就是通过学习而实现。
这个神经元的树突和那个神经元的轴突发生连接,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本质。对每个人而言,“学”实际上是有物质反应的,它在你的大脑里面形成了新的连接。如果我们学会某一样东西,实际上它的反应是大概一千个的上述这样的连接,如果反复学这个东西,这个突触会不断地加强,这个内容就很难遗忘。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刚出生的孩子,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是很少的。到6岁要读小学时,神经元连接最丰富,到读初中时又减少了。
0-3岁和3-6岁的孩子学习能力会这么强,他竟然会把语言学会!但到6岁进入学科学习以后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我们会加强某一种知识的学习,但会损失其他大脑的连接;我们可能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在某一个领域会非常强,但其他方面可能会减少。
所以,学习的本质能让大脑发生连接,这实际上跟基因有关系。学习实际上是通过刺激我们的各种神经器官来打开我们的基因,让大脑神经发生连接。可以说,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体和基因之间互动的关系。
这段时间讲到基因,大家都很纠结。最近有报道,说基因编辑出生了两个孩子,大家为什么会恐惧?头发为什么是黑的?这是由基因控制的,身高也基本由基因控制,但基因在某个时刻是会打开构成的,比如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开始发育,我们基因就打开了;而有的人没有发育,年龄大了还是像个孩子,这些都跟基因有关系。
怎样才能形成学生的深度学习
如果用一个比方来形容深度学习,它首先是一种生物链的学习。什么叫生物链?如果是一个抛物线,这个球是在抛物线的里边,如果让它偏离一点,这球就回到底部,如果这个球在抛物线的顶部,他就回不来了。
深度学习是收敛的学习。打个比方,大家都喜欢用手机学习,但它往往是一个发散性的学习,而不是收敛式的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指一节课、一堂课,而是长时间学习的概念。
智商之父路易斯·特曼在1921年做了长达35年的天才跟踪研究计划,跟踪1500多名IQ超过135的天才儿童,但这个“天才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没有对社会作出什么创造性的贡献,30%的男孩和33%的女孩甚至没能大学毕业。
50年后,美国心理学家朱利安·斯坦利在1971年启动了一个超常儿童研究项目,在45年时间里跟踪了美国5千名全国排名1%的超常儿童的职业和成就。这次大获成功,五千名儿童绝大部分成为了一流的科学家、世界500强的CEO、联邦法官,包括扎克伯格、谢尔盖·布林等人。斯坦利用的不是智商测试,而是SAT考试的数学分数。
一个人的成功到底和智商有什么关系?和数学强有什么关系?深度研究表明,智商和整个学习的关联性远不如自我控制力和长时间学习的关联度要强得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控制力越强,他将来获得成就的比例就越高,所以长时间学习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自我控制。
为什么数学比智商的表现要好得多呢?智商高只是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会学得更加快一点,但是,如果他没有自我控制力的话,他的高智商在后面就显示不出优势。学生只有达到在外界看起来十分专注、刻苦、自觉的学习,而自身认为十分自然的时候,学习方式就不会是主要问题,学习就进入了深度学习的阶段。
开启深度学习基因的六把钥匙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这里我想跟老师们分享六把钥匙,我特别想称为“开启深度学习基因的六把钥匙”。深度学习能够形成非常牢固的大脑连接,但请大家不要忘记,这个连接需要浸泡在神经元的地质当中,而且这个连接不容易丢失。那是哪六把钥匙呢?
第一把钥匙叫公平和信任。教学当中公平和信任是第一位的。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大范围的调查,“你喜欢这个老师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不是幽默,不是有趣,而是公正和信任。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对待所有孩子是不是公正,对孩子是不是信任是第一位的。如果对孩子没有信任和公正,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学习也不会真正的开启。
第二个叫专业规范。教学是一个专业,不是通过激情就可以实现,一个孩子能达到多高的高度和老师的专业规范是有关系的。有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大家熟知像李世石、李苍浩等韩国顶尖围棋国手的智商只有93,而韩国人平均智商是一百,也就是说围棋顶尖高手的智商还不如韩国人的平均水平。他们为什么会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当然一个是自我控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老师非常专业,第一层学什么,第二层学什么,第三层学什么,它的大脑连接一层一层累计起来,这就是专业。如果没有这样的专业,一开始急于求成,也许这个孩子走不远。
第三个叫有趣多样。在这里我特别想鼓励老师追求一个境界,就是让每一节课都上得不一样,当然这有一定难度。同样上一个内容,在一班上课和到二班上课要不一样,越不一样越好,每一堂课就像一个试验。有人说:“我已经上得很好了,学生都很喜欢,我为什么要寻找不一样?”因为这是挑战,学习和教育都是长期的过程,如果你每天进去给学生都是一样的感觉,他的大脑连接就不容易产生。
讲一个非常小的故事。我在参加考评高级教师的时候去听过一节物理课,一个老师在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拿了块小黑板匆匆忙忙冲进教室,在冲进教室的时候跌了一跤,小黑板摔下来了,它上面都是电路,有小灯泡,有开关,有电源,合上以后这个电源灯泡可以点亮。然后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上一个简单的电路,然后把开关合上后灯泡就不亮。小朋友就说“老师你刚才跌了跤,所以不亮”,然后就继续找问题。最后老师说,你们忘了,这节课的名字叫电路的故障。当有新知识出来的时候,就发出连接了。
第四个叫尊重和关切。真正的教育力量都是来源于态度的改变,老师是不是真的尊重学生、关切学生,是学习发生很重要的原因。这里我还是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上海一个示范高中的校长身上。这位校长姓陈,是一名化学特级教师,有一天他发现有个学生没有交作业,然后就把这个学生找过来,问你为什么没有交作业?学生说,老师我忘了带了。
这个陈校长说:“忘了带了,好,你回家把这个作业拿过来。但是你要跟着我,我开车把你送回家去拿。”这个小孩就战战兢兢跟着校长开着车回家去了。到了小区里边,停好车,他不敢下车,说“陈校长,我没做”。陈校长说:“没做是吧,不要紧,现在我们回学校,在我面前做。”这个学生做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有两道做不了。这个孩子以后化学作业从来没有不做过,高考接近满分,这个就是学习的态度。
第五个叫发现真问题。现在有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是假的。同样也是在听一节课的时候,这节课的名字叫“我乘飞船看祖国”,就是乘火箭看祖国、长江、黄河。铃声响,课结束,上完课老师很满意、学生很开心,然后有个专家问学生,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所有同学都说没问题。老师就说了:你们学完一个课没问题?那我想问问你们看,你们谁乘过宇宙飞船?你们没乘过宇宙飞船,你怎么能知道自己能看到雄伟的长城和滚滚的长江呢?接着一个学生问:你去过长江吗?第二个同学又站起来问,老师你去过黄河吗?第三个学生问你去过南京吗?请大家注意,这些问题全是假问题,这些孩子他只是很聪明,他们在迎合老师,因为老师希望他们提问,但只有真实的问题才可以产生深度学习。
第六个叫成就感。成就感对我们的学习来说,是让孩子有展示的机会,展示他的发现的机会。做小老师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它的本质是成就感。成就感有两种,一种叫美感,这里有一段话我想说一下,“事物都在雾中,而突然你看出一个结论来”。它表达了深藏在你心底的错综复杂,这错综复杂把一直在你内心的东西连接起来,而这些东西以前从未被连接起来过,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称之为顿悟、学习的美。
还有一种阶段我们称之为责任感,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树立了非常远大的目标,例如我为了改变社会使国家强大而努力学习,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虚的。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孩子,这个孩子的整个身体、大脑都浸泡在一个超强的环境当中,无论多么辛苦,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愉快,因为他正在挑战自己的人生,在为将来的社会发展努力学习。 (倪闽景:上海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零时体育计划”带来的改变

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

一开始时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

原来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们的快乐中心伏隔核里面都是多巴胺的受体。我们看到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奋,脾气都很好。

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的关系。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变好,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很多抗忧郁症的药都是阻挡大脑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脑中的血清素比较多。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它在面对敌人决定要战或要逃时分泌得最多。正肾上腺素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所以学生心情愉快、上课专心,记得快、学得好,自信心与自尊心也提升了。

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如数学,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上或下午第八节时上,结果发现上午那一组的学习比较好,好到两倍以上。因为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在上午第二节课时还在大脑里,但是到下午时就已经消耗殆尽了。

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在全美30%的人过胖时,他们学校只有3%。这些数据开始让美国的父母看到运动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的帮助,就不再反对零时体育计划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运动。现在美国已有很多州在推动这个零时体能运动。

研究者也发现在斯坦福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的67%,英文胜过全体的45%。2004年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

看到运动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好处,学校体育课节数不但不该减少,还应该增加才对,我们应该让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提升他的体能与学习效果。

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

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升华为正面行为。除了良善行为的认同学习外,多运动是很好的宣泄管道,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

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他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长大,不曾被打,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为什么进了托儿所、幼儿园后会动手打人?他从来没有模仿的对象,这个暴力的动作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模仿的确是最原始的学习,既然没有模仿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个行为出现呢?原来,它是从我们祖先——动物身上来的。动物在世界上生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基因传下去。为了传基因,需要交配,所以弗洛伊德说“性是个本能”。我们也的确看到每种动物都有它自己种族独特的求偶交配的方式,没有人教都自然会,连关在笼子里长大,不曾见过其他同类的动物,见到异性,也会立刻展开它的求偶仪式,所以“性”是动物的本能。

为了达到这个“性”的目的,必须同时还要有另一个本能,就是攻击性——击退情敌,独享交配权。在资源匮乏、“僧多粥少”的大自然里,攻击性是我们祖先确保基因传下去的重要本能。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动物的本性,方法是将这些野性变成公平竞争的运动技能,在合理的条件下发泄、纾解出来。

了解人的暴力、攻击性的来源后,我们应该尽力推行体育,让暴力有适当的管道发泄出来。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个多巴胺促进我们的正向情绪,使我们不易得忧郁症。运动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的默契,因为21世纪又回到了我们祖先生存的方式——用团队的力量求生存,去并吞别的公司或跟别的公司竞争,不再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了。

我们一向不注重体育,常把体育课调去补英文或数学,殊不知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有了强健的身体,知识才有意义;失去健康和生命的话,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

剥夺运动就是剥夺成长

朋友的孩子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向我诉说初中三年级的痛苦。诸多痛苦中,最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学校挪用体育课去赶学习进度,母亲不准他放学后留在学校打篮球,要他节省体力念书。他说“剥夺了他生命的唯一乐趣”,因此他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还要睁开眼睛。

我发现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迷思,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其实,运动跟智慧有直接关系。有个实验研究500名学生运动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每天上一个小时体育课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上比较好。大学生参加运动计划后,学业成绩也上升了。连50岁的中年人在参加四个月的走路计划后,心智的表现也比四个月前的提升了10%。另一个实验对象是65岁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科学家很早就知道运动跟情绪有关。运动可以抑制大脑中杏仁核的活化,阻止负面情绪的出现,打完球的人情绪都很亢奋,不会忧郁。实验者用老鼠来探究原因,发现运动时氧的大量消耗会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这个氧的需求增加了肌肉微血管的数量,使肌肉可以运动得更久。大脑也是一样,血液流动得越快,就能运送越多的带氧血红素到细胞上去,就可以做更多的思考,储存更多的记忆。

比如打篮球就是一个很符合演化目的的运动,它需要眼快、手快、脚快及决策快。球员拿到球大约只有千分之几秒的时间决定是自己投篮还是传给别人;若是自己投,大脑得马上计算球投进篮的概率,以及投不进时被别人拿去的后果。所以,鼓励孩子运动其实是促进他大脑功能的整合,对他以后出社会的应变能力有帮助。

从研究结果看来,每个学生都得运动,初三学生更需要每天运动。一方面保持心情的愉快才看得进去书;另一方面增加大脑血液的流动,促进海马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表现,帮助记忆,读书才有效。运动不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对学习有益。父母可以放心让孩子去打球、游泳,做各种运动。

同时,多运动不但可以少生病,还可以节省如忧郁症、失智症等许多慢性疾病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况且有好的体魄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技能长久地应用出来。

了解了多运动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整合,有益学习,增加思考记忆后,父母一定要放手鼓励孩子去参与打球、游泳等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运动能治疗“多动症”和抑郁症

运动对注意力缺失和多动症来说,也是自我控制的“良药”。目前医生给多动症患者所开的利他林,其实就是为增进大脑中多巴胺的量。如果运动本身就会分泌多巴胺,为何不用大脑自己本身的多巴胺呢?自己分泌的对大脑没有伤害,外来的现在已知会伤害伏隔核。许多第一线的治疗师都发现,武术、体操等需要大量注意力的运动对过动症的孩子非常有帮助,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全神贯注,而且武术、体操比枯燥的跑步机有趣得多,孩子比较愿意持续练下去。任何运动都需要持之以恒,每天做,效果才会出来。

其实很多被大人认为是“皮”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个运动空间、一点时间,将精力正当消耗掉他们就不捣蛋了。相信大家都听过“猎人—农夫”的多动儿理论。说是在12000年前后,人类走向农业社会,开始定居下来之后,环境的改变使得过去的长处变成现在的短处了。在远古时代,如果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早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如果看到事情发生不马上采取行动,而是三思而后行的话,也会变成别人的晚餐,活不到成为我们的祖先。

这个理论认为多动儿其实没毛病,只是生错了时空。他们容易分心、冲动、冒险性强,其实这是远古打猎采集时生存者必须的特征,人类进化到农业社会以后,这些特征才变得格格不入。也就是说,他们是“猎人”,但是要在“农夫”的社会里讨生活,所以被视为异类了。

现在学者把过动症的人叫作“有爱迪生基因者”,不认为他们有病。爱迪生念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无可救药,叫他父母领回家,免得干扰别的孩子上学,但爱迪生却是有史以来,专利拿得最多的人。

柏拉图说: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我们也越来越看到,这两种管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考(转载)

    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新的课堂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热闹”之下,是浮躁,还是深刻?这是需要冷观与静思的。

一、课程、教材、教法仍是教学改革的三大重点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一词的出现频率是极高的,“教材”仿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教法”成了大家有意回避的一个词,几乎被“学法”取代了,实质上,课程改革后有些做法虽然换汤没换药,但是有些方面走了极端,甚至步入了误区。

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课程是什么呢”?连课程是什么都弄不清,又怎么进行课程改革呢?

    本轮课程改革一个重要失误应该是对教材的轻视,误读教材、把教材边缘化是导致教学改革乱象和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解决教材与学生的矛盾关系。教材不是一般的读物,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是教学的方向、依据和根基,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教材知识、方法的范围,因此,教材内容设计之优劣与使用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形和学习效果。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

    赫尔巴特早就注意到了,在教学中总是有一个第三者的东西为师生同时专心注意的。这个横亘于师生之间的“第三者”,使得我们在教学之中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材的潜在功能只有通过师生共同发掘方能实现。

    实际上,本轮课程改革,大家误读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等一些重要理念,其实,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本无非是例子”,他这句话不但没有贬低教材的意思,而且把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看的很重。叶先生认为,例子就是样品,必须有代表性、示范性,即内容和形式都堪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例子不但都能成为“范例”,而且都能成为“适例”,不深不浅,恰到好处。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找上几个人,选出一堆文章就能凑合成教材的。

    本轮课程改革最大的混乱就是玩“概念游戏”,说“教法”就是落后,说“学法”才是课改,其实,我们通常所讲的“教法”就是“教学法”,这是基本常识“教”不重要吗?那么,我们下这么大力气培养优秀教师干什么?我们编写优质教材干什么?叶圣陶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讲过“教是为了不教”,他强调的就是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其方向是不断地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以达到最后学生能够摆脱教师的“教”踏上独立“学”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教的作用和学生自学的作用比重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要促使从教到学的转变,需要加强学习指导,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思维方法,才能加速从教到学的转变过程。

    课程:通往既定目标的道路,陆海空、高速路、柏油路、羊肠小道;

    教材:到达既定目标的交通工具,飞机、轮船、汽车、拖拉机、自行车;

    教法:如何选择不同交通工具,并如何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

课程、教材是顶层设计,老师的作用并不太重要。教法是教师智慧和行为,这是主观能动性之所在

二、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并不利于学生发展

北师大王策三教授《十年课改不成功,因“学生为中心”》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文章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是以教学为主,传承人类历史文明成果教书育人,教师起主导作用。可是,我们的课改专家,却无视这些基本规定性实行以学生为中心,轻视乃至否定教师主导。这明显违反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定性。文章还引用了大量调查数据说明老师对课改的评价。

对课程改革的成败不敢妄下结论,但对“学生为中心”进行探究有着非常现实的引导作用。本轮课程改革彻底接受了“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于是,出现了从“教材”变“学材”,从“教室”变“学室”,从“教法”变“学法”,从“教案”变“学案”……的现象,仿佛只有突出学才是课改,否则就不是课改。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突变成“学生为中心”,使得众多教师谨小慎微、无所适从,教师的教育作用明显削弱。

回顾教育主体论,学术界大致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教材)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课程或教材是学习内容的主体,它们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主张是“学生为中心”,杜威的立场也是以学生为教育主体。

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的任务,同时他作为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还承担着教化学生的任务,教师自然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赫尔巴特早就注意到了,在教学中总是有一个第三者的东西为师生同时专心注意的。这个横亘于师生之间的“第三者”,使得我们在教学之中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教材才是教学过程真正的核心。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材的潜在功能只有通过师生共同发掘方能实现。

科尔贝格的观点是,儿童的成长既不像有机体如植物,也不像机器,而像一位哲学家或科学家兼诗人,是由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心理结构的重新组织,是内部状态与外部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之间的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双向的阐释过程

教育界对“中心”论的讨论从来就没停止过,课改专家将没有定论的“学生为中心”搬过来硬性推行是欠妥的,必须理智地看到“学生为中心”论的一些弊端:一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天赋潜能,忽视了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高估了学生的自控力和自觉性,低估了教师的作用,这必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三是它的研究方法是从心理咨询等实际工作中引进的,在教育实践方面缺乏实验和实践验证

    偏执于学生而相对忽略教师和教材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有在充分尊重教师和教材的作用的前提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才是有效的。对教育主体的讨论应转向教育主体间关系的讨论,从主体间互动来重新审视教育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学生、教师和教材这三方面整合成一个有机体,使之创造出一个健康的育人育才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如何建构合理的、良好的教育主体间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三、“先学后教”的不足之处需要正视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策略与模式,已经被几乎100%的学校所接受,在有些地方发文强力推广这一理念与模式,这种对新生事物的积极支持的态度是件好事。但是,在对近四十所学校“先学后教”做法调研后发现,这一理念与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种种曲解、偏差等不足之处,这是需要正视和注意的。

    一是喜新厌旧,提倡“先学后教”就放弃“先教后学”,将二者对立起来。“先教后学”是我国教学的老传统,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较大惯性,它是“先学后教”的基础,不要轻易放弃或者否定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还处于依靠教师讲授的学习阶段时,就必须“先教后学”,遵循“教--放”的流程帮助学生慢慢地摆脱对教师教的依赖。而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逐渐地过渡到“先学后教”,这样才真正能够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一哄而上,所有年级、所有学科都要“先学后教”,行政命令式的推广往往忽视了教学的基础性、差异。“先学后教”应该与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相匹配,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要区别对待。小学一、二年级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合作意识,都还没有一定基础,如果一味强行推广就不切实际了。在一些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教学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就不宜采用这一策略。如果轻率地让学生进行“先学后教”,出现了错误的发音、思维或动作定型,再进行纠正,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三是研究不到位,“先学”指导不到位,“后教”缺乏针对性。“先学”有一个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不是、也不能任由学生随意的、盲目的学习,目前在“先学”指导方面千差万别、参差不齐

“先学”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程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先学”了解学情、收集信息。无论是课前“先学”,还是课堂上“先学”,老师如何迅速、准确、全面的收集学生在“先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产生的错误,这是比较难操作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处理不好,“后教”的针对性就会打折扣。如果在课堂上“先学”,即使发现了问题,没有充分的备课,能否保证教学效果也是值得思考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反馈环节还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明显弱化。因此,有人提出“先学后教”使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不到彰显,教师变得不再重要,任何人似乎都可以替代教师的角色了。

    四是加重负担,一些教师“先学后教”的做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降低了学习兴趣和效率。学生在课堂听课和课外作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课外“先学”,把课堂上的事情转移到课外,课堂无限制地向前延伸,学习时间增加,可能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降低。对老师而言,让学生“先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外完成部分课内的任务,让教师在课堂上教起来更容易一些,实质上这是一种懒惰行为,不利于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上做文章。

存在即合理,教育教学实践是检验教育理论(真理)的唯一标准。多种教学理念并存,说明教学的复杂性,每一种理念诠释的是一种教学现象或行为,各种理念相互补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才能构成教学的完整性,因此,不宜夸大或神化某一种理念,应当提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验证、改进、逐步完善。倡导教学理念的共生共存。不宜把一种教学策略推广到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课堂,要防止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做法。

四、“以学定教”不研究咋行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等教育理念逐渐从新知到共识再到常识,课程改革无论是改技术、改关系、改文化,一定是指向一个“学”字。学生自主的学、合作的学、探究的学、体验的学……;老师围绕学、突出学、服务学、促进学……。

“学”已成为教学改革新的时代特征,然而,在我们所走访的学校中,几乎没有发现对学生学习指导进行专题、系统研究的,90%以上的学校一无课题,二无学研,三无成果,因此,学习指导研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以学定教”不研究学咋行。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仍知之甚少。我国的学习指导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成果较少,学习指导始于80年代末期,至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成果,流行的学习理论纷繁复杂、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者居多。目前,我们仍不知道教师、教材、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影响各占多少比例;我们仍不知道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让2个小时的学习过程缩短为1个小时并保证效果;我们仍无法评估一项成功学习行为的具体原因;我们更不知道如何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枯燥、痛苦、焦虑

学习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学习的驱动力有哪些?各个驱动力的驱动原理是什么?驱动效果如何?感知、记忆、模仿、练习、理解、运用对学习的作用、作用原理、作用效果如何?学习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如何?如何评价一项学习活动成功与否?对于学习活动的改进,教师应该从什么方向入手?等等

因此,加强学习指导研究,不仅是为了寻求“教”与“学”之间新的平衡点,而且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强大的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方法习惯、抓住关键的学习环节、掌握应试的策略技能,帮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轨道,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学会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学习什么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知识,而学会学习是最具价值的学习能力,学习什么好比作文的字、词、句、素材,学习能力则是把字词句和材料写成一篇美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会学习就是将学生学习的梦想化为态度、兴趣化为动力、方法化为行动,找到适合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让孩子找到愿学、乐学、会学的金钥匙。根据有关实验统计,在正确方法指导下,如果说刚上小学时,教师讲授知识是100%的话,到了小学高年级自学就要占20—30%;到了初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大体各占一半,教师教的比重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而逐渐下降,最终使学生能够摆脱教师的“教”踏上独立“学”的过程,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五、高效课堂到底“高”在何处?

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然而,在近几年的课堂观察中发现,高效课堂所追求的“三高”目标更多的还是在理论层面,实践中缺乏科学的评判

所谓课堂高效,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完成尽可能多的教学任务,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时间方面进行分析,但目前对这样的分析操作还没有见到,没有数量化的分析,高效又从何谈起呢?

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仿佛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套路,要构建“XX”模式,弄个几步几环节教学;要编写导学案,为学生的学习设置“路线图”;要推行分组学习,两组学生相对而坐。要命的是硬性规定老师讲授不能超过多少时间,否则就不是高效课堂。一堂课,老师究竟可以讲多少分钟?是“专家”说了算,还是课堂本身说了算。有些课,可以整节课都由学生主宰,但有些课,老师可以讲一整节课,这才是实事求是。让老师按照某种固定模式上课,每个老师每节课都是分组讨论,都是热热闹闹,其实这样的课堂多半是流于形式。其实,教育教学的多样性才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小组学习,会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个奇怪现象,好像不批判传统课堂就不是高效课堂。只要你走进报告厅,走进会议室,就会听到一些人对传统教育的“血泪控诉”,好像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的中国教育全是一张白纸,都在做无用功。好像越把传统教育批得体无完肤就越能证明自己就是“高效课堂”的旗手。回过头来再对照一下许多地方强力推行的教学方式转变,充满功利主义,弥漫着浮躁之风,很多学校和地方一阵风刮过,变得无声无息,一切又回到了原点。这样的高效课堂只能成为大家的笑柄。

曾到一所师资较好的学校长期听课,业务校长面对课堂改革一脸迷茫,问了一大锥问题,课堂改革到底需不需要模式?到底需不需要改变学生座次?到底需要老师讲多长时间?到底要不要导学案?到底要探究、展示多少次?……说实在的,这些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就是实事求是的对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说它复杂就是一些学校一味求新求异,与众不同,这就变得复杂了不同学科,需要不同模式;不同的课型,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活动目的,也需要不同的形式;甚至面对不同的学生,更需要不同的形式。这才叫实事求是

教学方式的确需要改革、转变,这是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但是,教育改革不是割断历史,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折腾,更不是走改旗易帜的“新”路。要传承历史不保守,开拓创新不忘宗。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那些 “新思想”所驯化、“新词”所吓到、“治标不治本的解决办法”所迷惑,坚持批判性反思,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和完善自我。这样,才有可能对我们的课堂进行真正的改造。

新课堂建设,已经到了哪一步?每所学校冷暖自知,心知肚明。据观察,很多学校的新课堂建设或许算是刚刚入门,捅破了传统课堂的保护层,入门之后的路既深且远,“捅破”之后的重建任重道远,绝非一年半载就能达到理想目标,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改革之路。

六、推进教育信息技术要谨防用技术改在课堂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却把目光聚焦在网络教育上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专家希望通过引进技术替代教师的讲授,而西方学者把课堂搬到网上,将优秀教师的讲授拍成视频公开课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多年来美国乃至西方教育界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与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去进行探索。如果我们继续把重心放在课堂上,而不是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这就与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南辕北辙了。网络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未来的发展重心和方向,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不在学校课堂,而在网络教育。未来的教学活动将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我专门查阅了有关材料,发现了对“翻转课堂和微视频”具有理性思考的几篇文章。

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首席专家钟启泉先生在《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中指出“当前教育界热炒'微视频’、'微课’、'翻转课堂’是非理性的,当下开展'微课’弊病丛生,基于不成熟、不恰当来推广,恰恰会走向反面。”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优秀人才的培养质量不仅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要重视情感、品行和价值观的塑造,慕课只能传授学生知识,却无法将大学的精神与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学生,也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格。”

《一位教研员对翻转课堂的批判》一文指出,翻转课堂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然而,这仅仅是专家们的理想状态,这种说法既缺少理由,又没有真正的实例来证明,只是一个假说而已。翻转课堂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多了,并且效率也不见得是很高的。

据了解,翻转课堂、慕课在西方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并没有把这些当成是一场学习革命。仅仅是从人本主义的思想去解决教育的公平性而已,可以解决想学却没有机会学的学生的问题。

新技术革命洪流是无法阻挡的,翻转课堂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过于神化,以及强力的行政推动也是不妥的,容易犯“大跃进”的错误。事实上,我们曾经引进的所谓国外先进的教学实验也罢、模式也罢,超过十年生命力的并不多见,这既有模式的成熟度问题,更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旗手,言辞犀利的提醒,或许是期待大家用更加清醒的头脑推进教育改革。

七、集体备课重在解决不确定性

曾几何时,集体备课仿佛一夜之间赢得众多学校的青睐。然而,一段时间过后,便由于实效性不佳,渐渐流于形式,甚至不了了之。

集体备课开始时能够立即受到广泛重视,是因为,集体备课有架构智慧碰撞平台,促进团队共同成长;发挥优秀教师辐射带动作用,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优势互补的功效,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完善教学设计等重要作用,与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是不谋而合的。

集体备课为什么一阵风后就成了过去时呢?这是因为,有些学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实行大一统的做法,强调“共性”,重视“集中”,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教具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集体备课反倒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也有的学校就是任务包干、教案拼合,备课组将本册教材的各章节划分给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编写教学预案,完成后交给备课组组长,由组长将这些教案装订成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宗旨,是备课的偷工减料,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还有更多的学校是组织不力,不得要领,仅仅局限于取长补短、完善教学设计,没有抓住集体备课的重点。

集体备课既不是在“统一”上做文章,也不是在“集中”上做文章,而应该是在“研讨”上做文章,在“不确定性”上求突破。学科教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教材、教参是非常清楚的,集体备课没有必要在这些内容上浪费时间。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既要适合老师更要适合学生,因此,教学方法也没有必要进行统一。集体备课最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的诸多“不确定性”上实现突破,譬如,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以及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考试点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把不确定的内容达成共识、实现突破,这样的教学就会方向正确、目标清晰、整体联动、效益提升,这才是集体备课的真正追求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境界

最近,在一些课堂上发现一种现象,上课后老师布置完课堂任务就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一会后老师紧接着处理几个问题,一节课上,老师安排这样三四个时段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讲解时间也断断续续。一节课老师讲课时间大体在10分钟左右,其他时间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了。听完几节课后,我心里一直在想,这是“自主学习”吗?这样的“自主学习”又有多少“自主”的成分在里面呢?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什么?是培养一种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和自主意识。倡导一种好学、真学、自己学的学习文化。这种学习文化通过学、问、思、辨、习、行等环节的磨砺,使学生获得立志好学、主动自觉、反省自律的人格修炼,使人生得到化育和提升

基础教育的学习规律是什么?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具体来讲就是,把学生所欠缺的东西教给他们,然后鼓励他们去尝试性实践,再教,再实践。这本来是学习规律,却被所谓的“自主学习”取代了,“教”与“学”的和谐关系由此被打破了。

当下,许多教育者高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却忘却了对教育基本原则、规律的尊重,特别是缺乏对教师在教学中应有作用的尊重。学习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教的起点而非终点

“自主学习”不是学生从老师手中夺回多少时间,夺回多少话语权,而是在学习中自己真正做了几分主,主动学习到了什么程度。不要以为只有自主学习才是先进的,其他学习方式都是陈旧的、落后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只有有效无效之别,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一般说来,自主学习适合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和内容,适合学习水平层次较高的班级,适合教学风格鲜明、喜欢教学探索的教师。不分条件场合,到处照搬照套,甚至想追求那种“纯而又纯”的自主学习,是不可能取得好效果的。实际情况只能是:不能没有自主学习,也不能随随便便什么都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不应避讳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什么时候都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当我们让不具备“自主学习”条件的学生大搞“自主学习”,而且年龄段较低的学生也在搞,这不是很滑稽吗?已懂或能懂的是用不着再花时间去“自主”,而不懂得也无法去“自主”,他们统统都是“被自主”了。

自主学习也不应避讳教师的讲解,一旦缺失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可能陷入停滞状态。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又怎样来把握课堂讲解的契机呢?一是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点上进行讲解,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深刻地领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在学生认识的困惑处进行讲解,引领学生走出“山穷水尽”的无奈,进入“柳暗花明”的佳境。三是在学生探索的迷惘处进行讲解,为学生能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索奠定现实意义的可能。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境界,是优秀教师的一个基本特征。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善于把眼前的学习任务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而不是把自主学习当成任务,当成摆饰,当成时髦。自主学习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要花费更多的心思,付出更多的精力。自主学习要有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要用制度和规矩来抵御规避人性疏懒和职业倦怠。

九、精准把握“好课越讲问题越多”

近日,观摩了几节“好课越讲问题越多”的课堂教学活动后,感觉不少老师对这一理念的把握不够精准,仅仅追求数量“多”,而忽视了维度、角度、深度等方面的“多”,有的课20余个问题,都是一个类型和层次,这对提高思维能力实在没有太大帮助。

长期以来,我们教学惯用的就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看似有互动,其实是教师主宰下的表演。问题是教师预设的,没有经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思考。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产生。”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方法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新的问题则需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问题是思维、学习、研究、开拓、创新的起点,独立地观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正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思维活动全过程,问题、思维、创造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同步推进的。

“好课越讲问题越多”的理念很好,但是操作不当也产生不了积极的效果,正确运用这一理念,起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杜威认为,问题意识、怎样使教学成为开发学生智慧、掌握研究方法的过程,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所以他设计的反映思维过程的五大教学步骤中,贯彻始终的一直是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教材中规定的问题,不是教师随意编造的问题,更不是为问题而问题,而是学生基于自身实践、经过观察思考之后提出的极富个性特征的问题。要营造学生敢于问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异想天开。

二是要着力培养问题孕育的土壤。知识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养成了不爱问问题也不知道怎么问的习惯。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都来自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境,通过点播、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其内驱力,使他们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事物作深层次的探究。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是学生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问题时,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

三是问题要做到“抓大放小”。所谓“大”,是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也指大多数人的问题;所谓“小”,是指非重点内容和细枝末节的问题,也指少数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就“大问题”进行解决,为解决“大问题”花费较多时间也在所不惜;不占用大家的时间纠缠一些“小问题”,“小问题”可以暂时舍弃,不为它们浪费时间。

四是问题要体现思维层次。梁漱溟先生曾说过,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思维有八境界:形成主见,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融会贯通,知不足,以简御繁,运用自如,一览众山小,通透。因此,要整体的掌握思维对象,透过“深究”和“延伸”两个系统性思维的方向,具体地培养学生“统整”“判断”“评论”“连结与联想”“比较与对照”“推论与创造”等思维能力。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老师设计的问题往往是一个类型的问题的堆砌,这样的问题再多对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多大帮助,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是在平面上滑动,没有递进和提升。好课越讲问题越多,不只是问题的数量多,更是层次多、角度多、维度多。

十、小组讨论为形成“统一意见”是误区

上周,在山东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组织的“核心素养新课堂种子教师培训”活动中,我现场聆听了台湾台中教育大学马行谊教授的评课,在评课中马教授对“小组讨论是为了形成集体的统一意见”的解读解开了我多年的困惑。

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地都有大量探索和实践,有成效也有困惑,目前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仍不少。譬如,对讨论的问题缺乏认真的思考和设计;注重讨论的形式,忽视对讨论效果和质量的深刻反思;讨论中用优等生思维代替了中差生思维;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形成集体的“统一意见”,用统一思维代替每个人的思维。

如果小组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集体的“统一意见”,就又回到标准答案的老路上去了。很大程度上,优生的观点变成集体统一的意见,小组其他成员并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如果小组合作缺乏独立思考,一方面是优生的“垄断”,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无法平等交流,这样绝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长此以往,中下游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丧失。结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小组讨论的正常生态应当是小组成员在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讨论。或许出现多种可能,一是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形成统一意见;二是出现了几种不同意见,但通过对比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分析判断,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三是通过讨论,认为某位同学的意见比自己的观点全面、客观,接受该同学的观点,试图说服其他同伴也认同这一观点。四是各持己见,都能据理力争,有理有据,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并参考老师的点拨与启发。

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没有思考方向时,老师要多点耐心,试着以各种方法刺激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失去重心时,教师可能要考查一下分组的规则和讨论的方式,组长或老师适时适度引导和调控小组讨论方向。学生发表意见状况不佳时,教师要以身作则,示范积极思考、有创意的表达行为,并且透过鼓励和奖励等方式,刺激学生发表的意愿。

有些学生想法太多,有些学生想法过于单一,有些却跟不上,这很正常,但是,过犹不及,学生想法太多,不假思索张嘴就来,我们要对他有所抑制;终日不发一言,呆若木鸡,更不是我们所乐见的,应该要多加鼓励。要针对学生不同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回应,譬如,学生的想法不完整时,可以以持续追问的方式,一步步带领其深入思考;如果学生答非所问,或者是说不到重点,不妨协助其再次确认问题的重点,且协助其发现自身回答有何不足之处,要尽量让多数学生参与思考和表达。

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交流交往能力、独立思考精神,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讨论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了独立思考,缺乏了质疑、争论、认同和对自己“正确”观点的坚持,只是为了“统一意见”,这样的小组学习能比老师讲授效益还高吗?

十一、复习课需要正确的打开方式

复习课是备、教、批、复、考、评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复习课的类型包括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复习具有巩固记忆、加深理解、温故知新、系统综合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对复习课都十分重视,但对不同类型复习课的功能认识不到位,处理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使复习课的效益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不同类型的复习课,其目标和方法是不同的,课后复习是使知识点串成线,单元复习是使知识线连成片,期中复习是使知识片织成网,期末复习是使知识网形成体。复习使知识在“消化”过程中,融会贯通,把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的应用位置上去,让死知识变成活知识,书本知识变成个人知识,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和能力化。把握准了这些特点,复习的效率才能成倍提升。

在众多的复习类型中,课后复习是基础,是课堂教学趁热打铁、提质增效的关键。为此,这一教学环节必须得到加强。

一是加强课后复习,有利于趁热打铁,巩固记忆。修复房子总比重建房子要省事得多,学习绝不能等内容生疏了,知识结构散了架再来复习,当天学的知识要当天复习,雷打不动、有条不紊,决不拖延、不欠账。紧紧围绕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复习,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类,使知识条理化,并按规律去加强记忆,这样会记得更加牢固。当天要及时把老师传授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能想起多少、忘了多少,然后翻开书和笔记,及时查找漏缺

二是加强课后复习,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温故知新。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新知识,对许多东西还不能深入理解,必须依靠复习,才能加深钻研、质疑解难、深化理解,知识才能真正为你所掌握。复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去问别人,要学会独立思考,先想后问,这对于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好处。如果作业做得很顺利,说明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不错,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要及时查找原因,请教老师和同学,重点突破,以便充分理解、掌握和巩固。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变化了”一点点,生长出来的。

三是加强课后复习,使知识在“消化”过程中,进入应用的高级阶段。作为学生,每天都要接受很多新知识,不经过做作业和复习很难学深学透。在课堂上,对新概念、新原理可以初步掌握,但对许多新知识还不能深入理解,具体应用这些新知识,必须依靠作业和复习,使新知识不再是一种空洞的条文或死板的公式。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和复习,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也更灵活,使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准确、灵活和充实。

四是加强课后复习,使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系统化水平。知识系统化就是实现知识由点到线、面、网、体的过程,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过程,由“厚”到“薄”的转化过程。以便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概念和原理,使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回到知识系统的应用位置上去。使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使旧知识变成了新知识,从而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是实现课堂教学能力向学科教学能力转变的关键,课堂教学将学科知识肢解成学科知识点,让学生逐点学习与掌握,主要培养学生分析知识的能力。学科教学是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综合为学科知识,这个过程既要培养学生分析知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易于培养,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综合能力就不容易了,学生掌握了很多知识点,有的可能转化为系统的学科知识,更多的时候,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越多,在不能整合为系统学科知识时,反而搞乱了思维。

因此,不管是在学期初、学期中还是学期末,教师都要站在学科教学的高度,始终盯着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学科教学目标,避免学科教学赢得了知识点,却偏离了最终的学科教学目标。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恰恰就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目标。课后复习是“盯着脚下的路”,这几种复习类型则是“盯着前方的路”。要想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既要“盯着脚下的路”,又要“盯着前方的路。

十二、“质疑教学”的好经别给念歪了

“质疑教学”是课程改革以来大家推崇的理念之一。最近,我在观看几节课的录像课时,重点关注了老师们对质疑教学内容的处理。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二是对教材内容、作者观点、同学意见越唱反调越好;三是敢于挑战老师、越给老师找茬越好。这样的质疑教学操作确实令人担忧。

质疑教学在国际教育界被认为是和读、写一样基本的学习和学术技能,是创造知识和合理决策必需能力,即批判性思维及能力。但是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批判和否定,不是对着干和唱反调,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其实是评判或评估,是正面的、建设性的思想力量,本质是中性的。

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求证与判断三个环节,即大胆质疑、理性反思和谨慎断言。大胆质疑是提问而不是判断,即对观念的理由、根据的提问,而不是对观念的判断,更不是否定判断。应该是对该观念提出“它真吗?”的提问,而不是做出“它不真”的判断。理性反思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性质疑而非感性质疑,要先进行理性论证,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合理化的解决方法。谨慎断言就是如果对一个观念没有细致、深入、全面的合理思考和探究,就不要立即做赞成或反对的判断。对已相信和遵循的理念和结论,应主动从寻找反驳理由出发,问一问:有没有办法发现它们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寻找可以克服这些缺陷的更好的认识?批判性思维是从好中找到坏,是辨明是非、优劣和真伪,是吹毛求疵,然后决定是认同,还是不认同,是部分认同,还是全部认同。

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是求真、公正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应注重培育理智、明辨和独立的思维品质,一是培养认真倾听、敏于思考和文明讨论的态度与习惯;二是培养全面收集信息、仔细考察信息、认真判断信息的能力,用充足、可靠的信息支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三是培养分辨主次关系的能力,面对复杂问题,要清晰、具体和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能够辨别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四是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注意对比不同观点,比较它们的根据和优缺点,明确支持或反对他人的观点,不模棱两可,不人云亦云,旗帜鲜明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理念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大事,在理念的解读方面必须要有一定的规范意识,既不能人云亦云,又不能太个性化,先进的理念只有正确的解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质疑教学是传统教学中比较缺乏的因素,补上这个短板非常重要,但质疑教学的好经一定不要念歪了。

十三、怎样来拯救“迷失”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改革以来,各种课的名堂花样迭出,什么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绿色课堂、生态课堂;各种形式的赛课也花样迭出,什么优质课、创新课、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这样的课听多了、看多了如同看电视,给人的只是一种娱乐功能,情节几乎全是假的,看谁投入多少、演技好坏而已。我们的课堂教学病的不轻,形式主义还大有市场。

一是有些名师的课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等学科丛林中。不少名师自身素质较高、学术视野也很开阔,他们自觉地阅读过哲学、美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著作,具有了一定的跨学科素养,这本是好事,既拓宽了视野又提高了学术修养,但为什么会偏离教学的正道,且愈来愈远呢?执教者从文本中摘出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无限放大,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然后由此生发开去,展示丰富的材料,把自己的观点“精彩”地演绎一番,以展示自己的过度研究来博得“深刻”与“独到”的好评,以自我的标新立异“彰显”学问的“渊博”。有些名师的课常常让人困惑无比,课堂教学不是被当成“炫技”的舞台,就是被当成运送“道德”的工具。有些名师的课不仅迷失在了哲学、美学等学科丛林中,而且迷失在了“自我”的小天地里。

二是有些教坛新秀的课迷失在了多媒体教学的洪流中。有些教坛新秀的课自然很是好看,一堂课动用信息技术的十八般武艺:动画导入、图片展示、视频介绍、音效烘托……形、声、色俱全,执教者把整节课的全部内容都集中到了课件上,把要提的问题,要说的话,教学内容、例题、解答过程、练习题,甚至作业都通过屏幕显示出来。把文本的相关重点、难点在各种链接中都能迅速得到答案。整节课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由原先“人灌”的课变成了“机灌”的课。我们不仅要问,这是在上课还是在看电影?你能把每节课都设计的这样吗?这么多的内容、这么快的速度,学生看的清、听的准、记的上、效果好吗?……

三是评优课迷失在了追求完美导致的虚假怪圈中。各种评优课为了追求完美,准备课需要反复演练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校级公开课是教研组全体动员,县级以上公开课是全校动员、教研人员全程参与。评优课的好坏已不代表个人的教学水平,而是代表一个学校或一个地方的教学水平。评优课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套路,越来越变成了完美的、无懈可击的表演。

这种评优课因刻意追求完美而失去了常态,失去常态就失去了真实,失去了可学性。评优课不应“优”在老师,而应“优”在学生,老师要在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多花心思,而不是在一次次的演练上下苦功夫。虽然我们高喊着“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真正主人”的口号,但我们评课的着眼点更多的还是注重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教师课堂教学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我们的出发点似乎都离不开“教师”。窦桂梅认为,“师道尊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我们的教育观常常是从教师的角度,强调“教”,脑子里自然想的是“我”的作用,“我”怎么把学习的知识内容灌进儿童脑子里。“我”眼前是一个个要学习的任务,而不是活生生的人。

课堂“迷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好像不整出个概念就不叫本事,不搞出个噱头就不叫工作,不弄出点动静就不叫能耐,在求新求异中丢掉了传承,放弃了独立与坚守,动摇了根基。二是课堂教学为了谁的宗旨出了偏差,让老师们越来越追逐个人名利、越来越不重视常态课。

常态课的好坏才是决定每位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赶时髦、走形式、摆架子的作秀课,几乎都是为评比而评比,常态课谁都不这样上,因此,这种费时费力、劳民伤财的课对常态课几乎没有太大价值,各种示范课、评优课都应该加大对优秀常态课的研究和推广,把评价的目光转向真正具有实效性的常态课上来,这样的活动才会让教师受益、学生受益,这样接地气的活动多多益善。

十四、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既深且远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向课堂教学改革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应该说,抓课堂就是抓住了学校工作的“牛鼻子”,因此,近几年,很多地方的课堂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新的课堂模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种相关的报道铺天盖地。“热闹”之下,是浮躁,还是深刻?这是需要冷观与静思的。不同学科,需要不同模式;不同的课型,需要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活动目的,也需要不同的形式;甚至面对不同的学生,更需要不同的形式。譬如,作文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大部分这种似乎模式化结构,大家写出的作文也会各有千秋

教师的教什么时候都是重要且无法取代的,但学什么?如何学?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探讨的,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真实需要。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十个不等式”》一文,满堂问答≠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开展活动≠探究性学习,重视能力培养≠淡化“双基”,课堂活跃≠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提倡教学民主≠不要教学秩序,提倡鼓励≠表扬越多越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每节课都用课件,教学评价≠只评价教师的教,用教材教≠教教材。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保驾护航,不要走偏了或走错了方向,走错了方向再调头转向就会误时误事。

新课堂建设,已经到了哪一步?每所学校冷暖自知,心知肚明。据我观察,很多学校的新课堂建设或许算是刚刚入门,捅破了传统课堂的保护层,入门之后的路既深且远,“捅破”之后的重建任重道远,绝非一年半载就可完成,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改革之路。

实事求是。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效课堂的十二个基本标准
“少教多学课例研究”体会
数学课堂上轻松学习
骨干教师包保计划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骨干教师帮扶教师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