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理好情绪,就能管理好人生。



心理学家卡拉.麦克拉伦说过:“幸福快乐并不会告诉你什么是危险的,只有恐惧能做到;

愤怒并不会告诉你有时生活会有些不如意,而悲伤可以;

平静无法告诉你是否欠缺准备,而焦虑可以。”

从这段话中我们是不是可以领悟到所有的情绪都是有价值的,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

都是经过漫长的演化,被编码到我们的DNA中,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应对身边各种潜在威胁的工具。

试想一下当危险就在眼前,我们却不恐慌,那后果不堪设想。

那有些人就要问了,既然情绪都是有用的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被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所淹没,那感觉一点都不好。

要想解决情绪方面的疑惑,那就来解读一下《内在的猩猩》这本书吧,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庭均。

他是英国约克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伦敦国王学院情感障碍研究硕士,现于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时延心理学博士学位。

同时他还是知识星球“真知灼见KnowlegeHot”合伙人,知乎心理学、脑科学优秀答主。

在这本书中作者说到我们的情绪就是“内在的猩猩”,一个不受控制,不管我们需不需要都会给我们灌输各种情绪。

比如,焦虑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担忧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 “理智”,它就像一台公用计算机,虽然它特别理性客观,但是由于“猩猩”的存在,储存了不少垃圾文件和病毒,使得我们在运行的时候经常出现死机或者程序运行不畅的情况。

不管是“猩猩”还是“理智”都是我们大脑形成的,但是我们的大脑有时并不能自动的调和他们的关系。

在看影视作品的时候有时会看到有的人在很生气的时候经常会说别让我见到某某,我一定会把他亲手撕得粉碎。

当真的看到这个人时,往往内心很挣扎。

一个声音说,我一定要去揍他;另一个声音说,还是等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这就是典型的理智和情绪博弈的过程。实际上这样的剧情在我们的大脑里每天都在上演。

不过,我们先不要急着驱赶它。

因为这只“猩猩”才是我们身体的主人,它在我们出生前就掌管着我们的躯体。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在生活中一帆风顺,我们就要和这只“猩猩”做朋友。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朋友”吧。

首先,情绪是多样化的。

如同进化一般,同一祖先的生物可能会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出现无数的进化分支和物种,来保持种群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美国与德国的心理学家就思考过人类也是进化出如此多样且独特的情绪,并得以通过多维度的情绪来保障自身生理及心理的健康,防止自己被某一种情绪完全主导。

心理学家们招募了175个中年人,要求他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记录自己的不同情绪,感受不同情绪的频率以及强度。

这些情绪包括16种正面情绪以及16种负面情绪。

在6个月后,采集这些中年人的血样来检测他们的生理情况。

结果是,每天都报告体验到多样情绪维度的人,患上炎症的概率比体验到较少情绪的人要低,即使他们的感受频率是相似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我们不需要摈弃任何一种情绪,而是要有意识的转移这些情绪。

你的大脑就像是为宇宙运转的工厂,每个情绪都是一个星球,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转动。

你可以在这些星球中走进走出。

把自己的情绪当做客观的存在,就像星球一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掌控自己的情绪。

虽然负面情绪是我们生活保持健康的一部分,如果你花太多时间专注于负面情绪,便有可能会陷入“反刍思考”。

这种情况下就会不断思考、重放受困扰的景象。

比如在某一次演讲,或是工作汇报时出了大纰漏,被同事嘲笑,领导责骂,有的人便会经常在记忆中不断回放这个场景,导致此后每次有类似的任务时,就会出现焦虑万分,害怕自己搞砸,想要逃避。

长此以往还会导致抑郁症。这也就回答了一开始那个问题,我们之所以受到各种情绪的侵扰是因为我们在一种情绪上专注太久。

所以控制情绪不是阻止某种情绪的发生,而是控制不要在一种情绪上停留太久。

例如,当你沮丧的时候,你会提醒自己,“噢,我这时在沮丧星球,我应该转机飞往平静星球”。

你的情绪在那个星球应该由你自己决定,努力在有益自己的情绪星球,而不是让生活强迫你留宿在你不愿意待的情绪星球。

其次,情绪是内在思想产生的。

我们总是认为情绪的起因是外部。负面情绪是因为别人做错了事,才会让你如此难受。

实际上,并非如此,并没有将这些情绪强加给你,这一切的情绪都来源于自身。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受害者的地位,只有试着走出这种误区,才能帮助你正确定位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我们大脑根据即时的情景建立出的猜测。

婴儿时期我们微笑和哭泣,只是一个晴雨表,把自己感受的情况表达出来。

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联系到一起,预测事情的走向,这种结合的信息才是情绪。

比如我们知道哭泣代表伤心,皱眉意味着不满,当现实中看到这类表情时,我们往往能提前预测到对方的情绪以及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就解释了对于同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而有的人就会觉得无所谓。

举个例子吧,当一个胖子被别人说你吃的很多时,自己就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负罪感。

但当你跟一个瘦的人说同样的话时,对方很有可能没有任何情绪。

显然胖的人更在乎这方面的评价以及预测到自己不加控制饮食,体重会越来越难以控制而产生了焦虑。

那么,如何与这位“朋友”相处呢?

首先,情绪是本能的反应,就像是信号灯一样。

给予我们最原始的反馈。

我们要觉察这些信号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情况以及应当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

当你感到焦虑时,说明你对这件事非常在意。

而且适度的焦虑能提高我们能力的发挥,比如在演讲前都会感受到焦虑,这种焦虑能帮助我们精神高度集中,来应对“危险事件”演讲。

而且焦虑还会提醒我们是否缺乏准备,以便让我采取更多的行动来应对突发的事件。

如果你感到内疚,我们对之前发生的行为以及产生的影响而后悔。

内疚也是一种“道德情感”,可以成为改变生活的强大催化剂。

有了内疚,我们才会思考以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更好的与他人相处。

又或者你感到了愤怒,这表明你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你需要维护你的利益。

告诉他人这样的行为你很难接受,以告诫周围的人不要用类似的情况来对待自己。

避免受到类似情况的伤害。

其次,我们不应该过渡相信自己的情绪。

很多我们感知到的非常可信的情绪以及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并不应该被认为是准确无误的,而是需要理性的解读才能看到真实的内在。

我们的思想并非像透明玻璃一样清澈平滑,它们充满了划痕、盲点。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误解现实情况。

即使是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最明智的做法仍然是尽可能保持“三省吾身”,审视外部信息。

就像我们上学时都做过的一个物理实验:当我们把一根筷子放到水杯里时,我们看到的筷子是弯折的。

当我们把筷子从水杯里拿出来就会发现这根筷子仍然是直的。

这个小小的实验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感官很容易被欺骗。

通常实物呈现给我们的样子,根本就不是它们实际上的真实面目。

第三,压制和发泄可能是有用的策略,但是往往受到反噬。

压制自己的情绪不去理他而不是用语言进行沟通,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长时间的压制自己只会让自己的情绪塞车而找不到出口,而导致自己一直被某个问题所困,从而影响你各方面的体验。

有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当遇到一件受了委屈的事情以后,你当时隐忍不发,但事后你很后悔,如果当初反驳一下自己心理会好受很多。

如果我们发泄情绪以爆炸性的且不受控制的方式去摆脱情绪。

这样的做法也是很不明智的。

情绪是会传染的,就像一个弹力球,你用多大的力气想把对方压制,它就会有多大的力气反弹。

最后,只能是两败俱伤。

其实,对待情绪最好的出口是沟通加上一些应对的方式。

有时我们的状态表现出明显的低落情绪,被别人询问:“你怎么了?”我们给出的回答往往是:“没事,我很好。”

我们选择通过隐藏自己来回避不愿面对的事情和话题,避免情绪变得更加糟糕。

我们竭尽全力去隐藏和伪装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恐惧”。

我们不想把自己脆弱的情绪状态暴露给他人,因为这样会使我们显得弱小无助。

我们也担忧自己的情绪会对他人造成困扰或者不快。

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使他人感到厌烦。

害怕自己的情绪崩溃,被别人看成是一个可悲的人。

更加不愿自己眼中的“重大”事故,在他人眼中不值一提,或者不被理解。

认为他人甚至可能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轻视我们,认为我们反应过渡。

事实上,坦诚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不尴尬。

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认为尴尬的事情,在他人的世界中还不如一条新闻记忆深刻。

这就是心理学上一个有名的现象“聚光灯效应”。

比如,我们感到脸上有脏东西时,或者不小心摔倒了,我们会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看自己,事实上这个景像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停留不足1秒就会转瞬即逝。

沟通才是揭开一切情绪问题的关键。

如果我们不去告诉对方他们言语或者行为不当,那么不管是有意或者无意的,他们仍会继续着同样的行为。

如果我们不反应自己的不适,那么他们并不会觉察到他们正在伤害我们;如果我们依旧保持沉默,就仿佛是我们明明知道对方勺子里有砒霜,却仍然张嘴去接一般。

大部分人都是“性本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他人的无心之过而过分斥责。

我们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一些言行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如果我们不向他们揭示自己的内心,他们永远不可能对我们产生共情。

没有我们的反馈,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很难找到方向。

但是语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正确的使用它。

例如,在排队的时候,你按照以前经验直接走了过去。

确被一个人以命令外加斥责的方式告诉你要排队。

可整个前台只有两个人,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要排队。

这时你会生气,但是排队也仿佛是没有错的。

这时你会怎么做,逆反心理会使你不去排队甚至跟对方吵一架。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你只是不喜欢这个人和你说话的语气。

你可以告诉他排队可以,但是不要用这种方式来跟你说话。

从而释放自己的情绪。

就是说要通过语言来化解你真正起情绪的点,而不是用来不假思索的发泄。

了解了沟通对于情绪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了解一些常见情绪失控的应对方式。

这些情况包括:焦虑、拖延、愤怒以及抑郁症。

焦虑,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由于你儿时的经历造成的创伤;

也可能是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其他疾病,比如患有慢性病或者重症疾病的人群,往往会遭受到抑郁症的折磨;

但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如,因为学业和工作导致身心俱疲、缺乏社交、被排斥、被霸凌等。

如何应对焦虑的情绪呢?

1.设定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让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忧虑的事情,不断提醒自己并没有忘掉这个忧虑,间接使自己安心。

要做到这点主要是要看到焦虑的好处,不要害怕它的出现,一旦它出现了说明这位老朋友是来提醒我们要多考虑一下了。

2.计划一些短期并且有趣的活动,从而可以有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要想转移我们的情绪就要有一些具体的行动,可以找个自己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情。

这里提醒一下这就是发展爱好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秘密所在。

3.一些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放松方式。

比如考试前过渡焦虑可以进行一次冥想;把你担忧的事情写下来;或者是与亲友沟通,确认自己的忧虑是不是过激了。

4.在出现焦虑时我们要学会经常询问自己,“我的这个想法合理么?”

“这个问题真的存在并且亟待解决么?”

“我所担忧的问题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这种破而后立的思考方式,让你不在逃避问题。

然后针对我们担忧的事情做出准备和计划。

停止过分焦虑的关键思想是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支持自己的想法与行动,学会原谅自己的忧虑和错误。

你会发现渐渐地,我们的激情与动力也回来了。

拖延,我们常常觉得是由于薄弱的时间观念而造成的,作者却认为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拖延真正根源。

我们知道某件事情必须去做,但是做这件事被认为是“痛苦”的,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我们头脑里的“猩猩”就会转而去做一些“愉快”的事情了。

如何克服拖延呢?

1.当你制定好日程表后,还需要有一个截止日期。

这个截止日期很重要,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有效。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与其催对方“要尽快完成任务”,不如问“什么时候能完成?”。

效率就会明显提高。给休息时间加一个截止时间也是克服拖延的有效方法。

以防止我们在累的时候对自己说休息一下吧,然后一天就过去了。

我们应该说休息半个小时就继续!

2.克服拖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我们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比如,面对一个长期学习过程,我们要将其分解成很多个阶段。

针对每个阶段明确要完成的任务,并且给自己设个奖励。完成后就可以看个电影或者购物奖励自己。

那么整个过程就不会那么痛苦。

3.坚定的信念也是改变拖延的关键因素。

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最终会带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相信你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你会因为你的坚持而体会到别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比如,当你没有学习相关知识是,你看到的世界就只是现象,当你对某个领域有所探究后你看到的有可能是背后的逻辑,或者是别人想不到的处理方式。

光阴珍贵,切莫活成得过且过的样子,正所谓“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陈师道

愤怒,与其他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抑郁不同,是一种有趣的负面情绪,因为它总是与很多积极的特质有联系,比如乐观、自信。

心理学家们怀疑,这是因为愤怒的情绪,让人过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才造成了这种奇妙的相关性。

易怒的人,常常因为自恋的特质而觉得自己更聪明,容易做出一些让常人无法理解的不自量力、螳臂挡车的行为。

怎样控制愤怒的情绪呢?

1.通过“理性情绪想象”的方法来。这个方法是由精神病专家马克西.莫尔茨比博士提出。

简单来说就是想象曾经让你愤怒的事件,通过回忆这个负面经历把自己的愤怒迸发出来,之后尽可能通过改变信念、想法的方式让自己情绪稳定,再重新回忆一次,看看结果会不会出现变化。

改变信念、想法的方式包括想象一下那个令自己生气的人,曾经给过自己的愉快经历,那么会让我们减轻愤怒,对那个人产生较好的感觉,如此循环,慢慢这些感觉就会胜过敌意。

这也是很多情侣、夫妻在大吵之后,仍然会复合的原因之一。

这种通过复盘控制愤怒的方法是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呢?事实上回顾一下让人愤怒的经历在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就会采取更加恰当的言行,而不至于做出过激的行为。

2.试着帮助他人解决愤怒的情绪。所谓“旁观者清”,在多次帮助他人解决愤怒后,在应对他人愤怒情绪的同时,我们也会从中了解到愤怒的本质,从而避免自己生气。

帮他的本质是自助,这种通过输出的方式改变也更快。

3.参与公益活动也是方法之一。

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比如暴躁、生气的人,更容易感到生活乏味、没有人情味、觉得孤独。

如果能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有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那么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也会随之消散。

参与公益一方面增加了有益的人际关系基础,另一方面会让自己好的一方面被发现从而被重塑。

从而在一个良性的反馈机制下越来越好。

4.一个简易的方法,就是背诵那些理性的话语,用这些话语来帮助自己克服愤怒情绪,关注更为理智、有益的方面。

这就有点像很多基督教人士说的“上帝保佑”或是佛教人士说的 “阿弥陀佛”一样来平静自己的内心一样。

在情绪不稳定时,你可以试着重复自己喜欢的那些理性语句,通过简易的放松来实现自我冷静。

这一点就是善用语言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自己的思想。

在遇到一些事件事,我们常常无法改变因,但是可以通过信念变化来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从而改变结果。

抑郁,在当今社会无处不在。而且我们很难分辨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在中国,人们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生理上的感受,比如疲惫、睡不着,但却很少倾诉自己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或痛苦,因为我们注意力的下降、胃口不好、失去兴趣。

是因为睡不好、身体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医生常说的“神经衰弱”。

在职场上当有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症的工作人员想要请假或者修养一段时间时,基本不会被批准。

我们需要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医学疾病,就像哮喘或者糖尿病一样常见。

如何应对抑郁的阴霾呢?

1.尽可能的利用社交来增益我们的积极情绪。抑郁的时候我们可能在内心非常排斥社交。

但只要记住一点:这种感受只是抑郁给大脑施加的误导。

时刻与自己的亲友保持接触和联系,会使我们在对抗抑郁的时候拥有更强的后盾。

社交不止能帮我们克服抑郁这一种情绪,但对于有的人来说并不需要广交朋友。而是需要有效社交。

毕竟我们是人类都是天生的社交动物,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2.锻炼和饮食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因为锻炼能激发我们的大脑分泌有益的神经递质。

如果没有时间,哪怕只是每天走20分钟也是极为有效的。

除此之外,配合合理的饮食,等于给我的大脑转移抑郁提供了充分的补给。

3.尽量不要逃避那些让我们感到困难的事情,因为当我们开始逃避时,就会渐渐地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当出现了这种逃避的征兆,试着勇敢地去面对这些困境。

当你选择面对的时候会发现有些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或者事情本身根本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4.当你的内心感到痛苦时,不要放纵自己。

很多人会借酒消愁,去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消磨难以承受的时间。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和亲人的感受只会显得你很自私。

5.当抑郁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时,要及时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疾病,需要药物来进行针对性的杀毒才能获得真正的康复。

“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是最美丽的花朵,花瓣一片接一片地展开。

为了得到成长,获得智慧,首先你必须要有你自己的泥潭—生活的阻碍以及它施加于你的痛苦。”

—戈尔迪.霍恩(Goldie Hawn)

如何善待我们这位“朋友”?

第一, 锻炼是我们大脑的保护伞。

我们都知道锻炼对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但是你知道锻炼还对心理健康同样有益吗?

在上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进化出了“抗争或者逃跑”来应对危险世界中出现的压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改变,压力从生命威胁转变成了心理负担。

当接收新的工作、学习任务时,远古的逃跑模式失去了作用,但是大脑却并没有意识到压力与负面情绪,它仍然在呼喊“斗争”或者“快跑”。

我们的理智停止了大脑的过激行为,但这就像是给开足马力的汽车拉上手刹,往往令人身心俱疲。

这时,锻炼就成了这个矛盾之间的润滑剂,是我们能从“抗争与逃跑”模式中解脱出来。

大部分的研究表明,大约每周两个半小时的运动最为合适,即每星期3~5天,每次30~60分钟的锻炼,最能帮助我们产生积极的情绪。

但可能按照这个标准大部分人都表示无法完成。我们可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运动。

可以是室外也可以是室内,可以是个人运动也可以是集体运动或者是一项你从未尝试过得全新运动来提起你对运动的兴趣。

如果体育类运动实在不是你想要的,那么走路、做家务、园艺也是一种锻炼方式。

对于一些人来说做家务很辛苦,带孩子也很辛苦。

已婚人士不要把家务扔给某一个人而是当作一项全家的运动,会减少做家务的劳累感还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带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孩子就像一个永动机,跟着他们跑跑跳跳即带了孩子也锻炼的自己。

第二, 食物与我们的情绪有着重要关联。

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处于“开机”的状态,监控着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呼吸与心跳,它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即时睡觉时也在勤勤恳恳的工作。

我们习以为常的食谱会直接影响这个“发动机”,最终影响我们的情绪。

就像是昂贵的轿车发动机一样,只有在优质“机油”的供能下,大脑才能达到最大的功率。

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成分的食物,才能让我们身心健康。

当我们在快餐店以暂时的快乐情绪享受着碳酸饮料和炸鸡时,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实际上却是以负面情绪消化吸收这些垃圾食品。

哪些食物对大脑有益呢?比如含有很多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坚果和猕猴桃。又如含有各种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第三, 睡眠不足等于大脑死机。

由于电子产品以及网络的发展进步,晚睡逐渐成了现代人习以为常的习惯,卧室中充满着影响睡眠的干扰源,手机往往成了最大的帮凶。

当我们遇到非常繁重的任务时,我们唯一的选择似乎就是熬夜。

但是除去一小部分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熬夜的效率都异常低下,不仅容易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振,熬夜的成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睡觉可以除掉我们清醒时大脑产生的有毒物质。

当人们在睡觉时候,大脑细胞就会收缩,从而增加脑细胞之间的距离。

就像疏通了一条溪流,液体会在细胞空隙间流过,冲走有毒物质。

所以,睡觉这件事看起来像是在浪费时间,实际上是大脑保持清洁和健康的一种方式。

就像我们使用电脑需要清理磁盘碎片,关机重启一样,否则会越来越迟缓,最终导致死机。

缺觉对我们的情绪有什么影响呢?

会让我们变得更为负面,影响我们看待事物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从而使我们更容易接收那些负面的情绪信息。

另外,缺觉会让人更加容易情绪不佳,并且更难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扰乱我们的共情能力。

基于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卧室里减少电视、电脑、手机等干扰源。

在饮食上避免咖啡因、酒精及尼古丁的摄入。

白天的时候多去户外走动,享受阳光,坚持合理规律的锻炼都有利于我们的睡眠。

在大学生时期,晚上的宿舍总是很嘈杂,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熬夜复习。

而实际上白天的时间已经足够用来复习,如果白天能投入精力学习再加上一些类似跑步的锻炼项目。

你会发现晚上根本没有精力再做其他事情,倒头就睡,第二天往往更加精力充沛,要比哪些晚上熬夜白天补觉的同学效率高很多。

现在让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吧,情绪是大脑产生的,它是经过长期进化产生来应对各种事情。

但是他缺乏理性,需要我们识别和控制。

真正的控制情绪并不是指我们要杜绝某种情绪的产生,而是要从一种情绪转移到另一种情绪。

尽量不要让一种情绪长期主导着你。

当有情绪产生的时候,我们要有所警觉,但是不能对他趋之若鹜。

而应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判断一下,这种情绪是在提醒我什么信息,以及如何转换思想,理智地将情绪转移到其他情绪上。

要想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就要让自己连接他人保持社交,运用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针对不同的情绪可以有一些刻意练习、思维转换或者小的方法。总之,需要理智的对待而不是任凭情绪自己做主。

此外,锻炼、饮食和睡眠。对我们的情绪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我们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为我们的情绪健康打好基础。

最后,希望大家早日实现情绪自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下此刻的心情
负面情绪有时也是正能量
6招教你与焦虑共处,而不是拼命压抑焦虑
负面情绪的真正价值,你知道几个?
《拜拜吧,小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如何避免情绪化?给你4个小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