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黑塞《悉达多》:忠于自己,才是人一生最难的修行。

《悉达多》

2月的头两天,我读完了这部德国作家兼诗人黑塞创作的《悉达多》。《悉达多》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兼诗人赫尔曼·黑塞,他在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去世,享年85岁。这本书是在1922年的时候出版的,副标题叫作“一首印度的诗”。全书5.6万字,可字字玑珠,句句圆润。

1921年,黑塞经历了人生的至暗时刻,在父亲去世、儿子夭折、婚姻破裂的重重打击下,黑塞崩溃到想自杀。但万幸的是,黑塞挺过来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加平静,更加深入生命内部的黑塞,《悉达多》就是黑塞探寻的一个结果,读了《悉达多》,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就能多一点做自己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外界定义。很多声音都在告诉我们,该这样,该那样,可是人这一生,究竟该做什么,难得不是应该由我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领悟去获得吗?

就像黑塞在《悉达多》中所表达出来的那样,忠于自己,才是人生最难的修行,因为我们必须摆脱很多东西,深入生命内部去探索和寻求,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有人曾说:“这是一本应该沐浴焚香后再读的书。”掩卷深思,颇以为然。

记录几点在阅读过程中触动我的地方。

一,第一章“婆罗门之子”:悉达多开始寻找“自我”。

悉达多是跟佛陀同时代的人,他生活在一个婆罗门的家庭,他的父亲给他做的规划,就是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婆罗门。但是,悉达多内心并不快乐,他心里有很多疑惑,觉得自己每天修习的这些方法都没法使得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安宁。所以有一天,悉达多就和他的朋友果文达讲:“我准备要离开。”因为他看到了一群行走的沙门,他希望能够通过出家的方式来找到内心真正的安宁。

二,第二章:“沙门”:悉达多开始修行。

即便父亲极力反对,悉达多还是坚持要做一名沙门。他跟随沙门的队伍开启了他追寻“自我”的苦旅。修行中的他只用一条布带子缠裹着下身,身披一件开了线的土黄色的布。他每天只吃一次饭,并且从来不吃烹调过的饭菜。他禁食十五天。他禁食二十八天。他大腿和双颊上的肌肉消失了。那双显得愈来愈大的眼睛闪烁着热切的梦想,他那干枯的手指长出长长的指甲,下巴上长着干枯、蓬乱的胡子。遇到女人时,他的目光冷淡;穿过一座城邑,看到那些衣着华丽的人,他会撇一撇嘴唇表示轻蔑。……世间皆苦,生命即是烦恼。

在悉达多面前只有一个目标,唯一的一个目标:进入空境,让渴望、追求、梦想、欢乐和痛苦统统成为空。

悉达多在沙门群中,跟着最长者不断地修习神通的修炼方法。在这些沙门中最长者的教诲下,悉达多依据沙门的新仪轨修行对自我的破除,修行禅定。……他从他的自我中化出上千种不同的化身,他化作动物,化作尸首,化作石头,化作木头,化作水,而每一次又重新苏醒,在太阳或月光之下,他又成了自我,重新坠入生死轮回之中,感觉到一种渴望,克服渴望,重又感到了新的渴望。有一天悉达多跟果文达说,自己打算离开沙门的队伍,因为他觉得这些修行方法并没有给他带来内心的宁静。

三,第三章“乔达摩”。

悉达多开始反思,他觉得用这样苦行的方法是没法帮到他的。这时候他们听说有一个证悟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乔达摩·悉达多,人们把他叫作世尊或者是释迦牟尼。很多人都说跟着他学到了证悟的方法,所以悉达多和果文达决定去追寻乔达摩。

日出的时候他们吃惊地看到,成群结队的信众和满怀好奇心的人都在这里过夜。在富丽堂皇的精舍的所有道路上,到处漫步着身着黄色僧衣的出家人,树下到处坐着的都是他们这些人,他们或打坐,或进行宗教的对话,这个绿荫成片的花园好似一座城邑一般,到处都挤满了熙熙攘攘的像蜜蜂一样的人。大多数的僧人都手持钵盂出门乞食,以在城中乞得一顿午饭,这是他们一天唯一的一顿饭。就连大觉佛陀本人,也要在早晨持钵乞食。

悉达多看到了他,并且马上认出了他,就像是神给了他指点一般。他看到一个朴素的人——他身着一件黄色的僧衣,手持一只钵盂,悄无声息地去乞食。

佛陀谦逊地走着自己的路,并且陷入沉思之中,他那宁静的面容上,既无快乐,亦无悲伤,似乎在轻轻地发出回向于内心的微笑。带着这种隐蔽的微笑,他安静,从容,好似一个健康的幼儿。……他在一种永远的宁静之中,一种永不褪色的光芒之中,在一种完全的宁静之中,散发着柔和的气息。

佛陀凭借他的威仪,凭借他的走姿,就征服了悉达多。佛陀给他们讲经说法,主要讲的是苦集灭道,这是佛陀初转法轮的时候最常讲的东西。晚上就有很多人站起来,表示要加入僧团,果文达也勇敢地站了出来,表示要加入僧团,跟着佛陀一起修行。但是悉达决定继续游历,他认为没有人,佛陀也无法用语言并且通过教义将自己在开悟一刻所发生的事情传授于人,并讲给人听。他并非是要去寻找另外一个的更好教义,因为他知道不存在这样的教义,而是要离开一切教义和导师,独自达到自己的目标。

四,“珈玛拉”,“人世间”,“轮回”,“在岸边”,“船夫”悉达多的追寻V.S王阳明的“五溺”和“格物”。

突然想起日本非常著名的学者冈写的《王阳明大传》中写到王阳明的“五溺”和“格物”。

王阳明在十五岁左右的时候,有一段五溺的时期。什么叫五溺时期?就是一个年轻人也有可能找不到方向。王阳明就属于找不到方向,他先后学了五样东西。

他首先学的是侠客精神。他想当个大侠,经常在家里练剑、耍剑、射箭,就干这些。后来他又学侠客,学了一段呢,他觉得这没意思。他说,我要打仗,要学骑射。这是练武。练了一段武,他觉得成一介武夫好像也不行,于是他就学词章,觉得李白那套东西挺好的,就学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这些词章,所以王阳明写诗也很厉害。词章学了一段,也觉得没意思,然后就开始学神仙。他有很多道士朋友,他跟很多老道成为朋友,学习打坐。最后发现神仙之术也不能解问题,他又学佛教,就是去参禅悟道。十八岁那年,他去江西上饶拜访了一个大儒——娄谅,娄谅是程朱理学的继承人之一。娄谅告诉王阳明一句话,他说,“圣人必可学而至”。就是圣人也是人,圣人也可以学。“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句话一下子让王阳明坚定了信心,说我的目标不是佛老,我的目标不是骑射,也不是成为李白,我的目标是要做圣人。他的目标是要学孔子,要做圣人。所以孔孟从此成为他心中的偶像,从那以后,王阳明就一直在学着他们。

连王阳明这样的圣人都经历了“五溺”,我们普通人甚至是我们的孩子找不到人生的重心,不断探索试错的过程也都是可以被理解和尊重的吧。

再继续说说这位完人的“格物”,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好学。他学朱熹格物,朱熹经常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就是所有道理都蕴含在草木当中,你只要把这一个物给格透了,这个世界的原理你就搞明白了。佛教里边经常讲“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葱葱翠竹,皆是法身”,这种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宗里的概念,就是认为自然界的道蕴含在每一个东西当中。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也是殊途同归。

包括别人问庄子,道在哪里?他说,道在瓦砾。瓦砾就是那些破石头。这个有点低吧,道在哪里?道在稗秕。就是说,在没用的稻谷壳里。你越说越不像话了,道在哪里?道在便溺。屎堆里边就有道,你要格物就格那屎堆就行了。这个是有道理的,因为自然界造万物的时候,已经把原理——道放进去了。

王阳明和他的一个朋友,就找了一丛竹子,说咱俩今天开始格竹子。十几岁的小孩就格竹子,盯着那个竹子看,就一直看,不干别的事,为了格出一个道理来。格了四天,他那朋友受不了了,然后就倒下,不行了,说格物这玩意儿学不了。王阳明又坚持,坚持了七天,差点死了,整个身体快崩溃了,啥也没格明白。然后他觉得朱熹这套东西不行,就向外求,在外面的东西里寻找事物的道理,王阳明觉得这事太费劲,做不到。

这个时候他开始准备科举考试了。结果二十一岁中举,二十二岁会试失败。他二十五岁再去考的时候,又失败了。连续两次都失败了,他爸爸是状元,所以当时很对人就嘲讽他。王阳明当时很淡定,他说“世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这句话大有圣人气象。

再回到悉达多的追寻“自我”的游历:欲得解脱,必先经历痛苦,这是忠于自我必要的代价。

在尘世间,他接纳人们带来的一切东西,平和地看待所有人,他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但在某些时候,他意识到自己正过着荒谬的生活,他所做的一切,无非就是游戏而已。可是他想要的,却是真正的生活。然而,在富裕的生活中,他那被扼杀的感官渐渐苏醒,他品尝了财富、淫乐、权力的滋味。后来,他变得十分富有,拥有了豪宅和仆从,他学会发号施令,学会寻欢作乐,他沾染了世人的幼稚和胆怯,他越羡慕世人,就越和他们一样,他越和他们一样,就越羡慕他们。人生,就是这般,你最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也在慢慢改变着你。我们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掉进欲望的陷阱,被欲望迷惑,忘了自己真正的初心。

五,“唵”——河水教会了瓦苏德瓦的正念,悉达多也从河里学到了。

悉达多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上,重新看待这个世界,打量着身边的一切,他发现原来周围的一切都是这么新鲜,都是这么富有活力,他以前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这些动物,看过这些植物,看过身边的这些人。他来到一条大河边,这条大河很有可能代表的就是印度的恒河。这本书里经常会出现“渡”这个字,比如渡口、渡人,这个“渡”就是我们讲的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就是到达彼岸的意思。所以这条大河其实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隐喻——从此岸到彼岸,此岸是庸庸碌碌的凡世生活,彼岸可能就是证悟之后的生活。

六,忠于自己,倾听,安宁,爱世界。

“你是要学习的,”瓦苏德瓦说,“但不是向我学。是这条河教会了我倾听,你也要向它去学。它懂得一切,这条河,你可以向它学到一切。”

“我没有开玩笑,我说的是我发现的东西。知识可以传达,但智慧却不能。……这就是说,每一个真理的对立面同样真实!也就是说,一种真理只有当它是片面的时候,才可能被裹在词语之中表达出来。凡是能够想到的思想,能够说出的词语,都是片面的,这一切都是片面的,都只有一半,一切都缺乏整体性、圆满性、统一性。……问题是,在我们周围在我们内心的世界,存在物从来都不是片面的。一个人或者一个行为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属于轮回,或者完全属于涅槃,一个人也不可能完全是神圣的,或者完全是罪恶的。”

“亲爱的果文达,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或者正处于一条缓慢向着尽善尽美的道路上:不,它在每一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之中都包含了慈悲,一切小孩子身上包含有老人身上的东西,一切婴儿身上都包含着死亡,一切垂死者身上都包含着永恒的生命。没有谁能够看到另一个人在他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强盗和赌徒那里佛陀在耐心地等待着,而在婆罗门那里,静候的却是强盗。在深入的禅定之中,有可能取消时间,可以同时看到一切已经存在的、现存的以及将要生成的生命,那么一切都变得美好,一切都很完美,……因此,在我看来,凡是存在的都是完美的,对我来讲死与生、罪与圣、智与愚全无差别,一切必然如此,这一切只需要我的赞同,只需要我的同意,需要我具有爱意的同意,那么这一切对我来讲都是美好的,于我只有益处,永远不会有任何损害。”

所以,悉达多认为这个世界都是完美的。他给果文达讲了这些重要的事情,最后他说:

“啊,果文达,在我看来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对于伟大的思想家来讲,透察这个世界,说明这个世界,藐视这个世界,都是重要的事情。但在我看来,唯一重要的事情是能够去爱这个世界,不去藐视它,不去憎恨世界和我自己,能够怀着爱、赞叹和敬畏之心来观察众生。

还记得悉达多刚刚开始做沙门的时候,他是带着怎样轻蔑的表情去看待那些儿童心智的人的吗?现在他发现,原来“爱众生”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最终结尾是:

果文达深深地鞠躬行礼,泪水禁不住流淌在他那苍老的脸上,就像是一把火点燃了他心中最深处的爱和无上的虔敬之感。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一直触到了地上,敬礼他面前这个一动不动的人,这个人的微笑让他回忆起平生所曾爱过的一切,让他回忆起平生对他有价值和神圣的一切。

这就是《悉达多》这本书完整的故事。悉达多从一个婆罗门之子,成为一个沙门,然后跟随佛陀听法,之后回到尘世,体会到爱恨情仇,体会到金钱和欲望,最终在河边倾听着河水的声音,跟自己和解,跟整个世界和解,去认识到爱才是这个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

有人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有人活在权威里,有人活在偏见里,有人活在物欲里,有人活在虚空里。但一个忠于自我的人,他一定会活在当下,先悦纳自己,再去爱世界。因为他知道,只有当下,才真正属于自己。真正的成熟不是强硬的对抗,而是温柔和爱。爱是一个动词,可以积极主动为之,可以持之以恒为之。和时间成为一个统一体,活在当下,做回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塞《悉达多》:人生最难的修行,是忠于自己
《悉达多》的读后感10篇
黑塞《悉达多》:寻求自我之真理
黄色周五 | 黑塞《悉达多》:彼岸没有尽头,但能量在此岸
《悉达多》:去行走,去体验,去经历,去成长
看《悉达多》的几点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