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辛弃疾最触动人心的一首词,言浅意深,读完久久难忘

翻开古典诗词,迎面宕开的,是一个被创造出的理想国度,也是一个被寄寓情感的浩瀚海洋。“诗以言志”,但诗更能传情。尤其在以悲愁为美的审美心态和悲情文化的观照下,或感慨岁月沧桑,或表达思念情浓,或倾吐漂泊之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总之,有无限的愁绪被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入了诗中。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便是一首言“愁”的千古名篇。它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之手,写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正如孔子所说:“君子登高必赋”,辛弃疾这首词就是他一次游览博山(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所作。尽管当时的博山风景优美,但是对于辛弃疾来说,显然无心赏玩,只有一腔愁绪无法排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首先,词的开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即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但我还是喜欢闲来无事就登上高楼。虽然我不懂什么是忧愁,但我为了能够写出新词编也要编出愁来。从这几句的意思来看,辛弃疾是敬重悲情文化的,同时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少年时写的词都不具备真情实感。

其实这里以我们自身为例,也能很好理解。毕竟在我们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不愁吃穿,不愁衣食,又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愁苦而言了。那对于生活在战乱年代,尤其还是在祖国被侵略时期的辛弃疾来说,他为什么在少年时也“不识愁滋味”呢?这是因为辛弃疾在少年时,就有了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他坚信中原失地是可以收复的,自然也就不知愁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词的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即如今我已经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愁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想说愁却又不能直接言明,只好感叹一下好一个凉爽的秋天。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早年是怀着捐躯报国的伟大志愿投奔南宋的,但是到了南宋却始终被打压、排挤,最终落得个闲居带湖的结局。

在辛弃疾漫长的报国无门的岁月里,他自然是尝尽了忧愁的滋味。只是与寻常人不同的是,辛弃疾的是忧国伤时之愁。至于辛弃疾在最后为何说“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因为这种愁在当时是不便直说的,所以便以委婉的一笔结尾。但真要细细体会,它其实言浅而意深,可以说是道尽了辛弃疾大半生的经历感受。

纵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感情真率,言浅意深,读完久久难忘。其实说到愁,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相信我们自己对愁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且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当然,希望我们都能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欲说还休”, 辛弃疾这首词, 写尽胸怀忧愁却无法诉说的痛苦
有没有那么一首词,能让你轻轻掉眼泪?
辛棄疾詞《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
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浓愁淡写,语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丨一日一诗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