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7-7)

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但有人认为,当时要交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必定是中等以上人家才具备这个条件。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脩(xiū),干肉,又叫脯。
束脩:十条干肉。据说孔子收弟子时,初次见面要拿十条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弟子送给先生的学费叫做“束脩”。另一说为束带修饰,指年龄达到十五岁的人。

【译文】
孔子说:“凡是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向我求学的人,我没有不加以教诲的。”

古时弟子拜师时都要带上礼物。孔子所处时代有“束脩”之礼,就是十条干肉绑在一起,献礼以示尊重,同时作为先生应得的报酬。

从求学的角度看,先生所在乎的不是“束脩”,而是“自行”,“自行”强调的是一种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求学重在弟子的“求”,不是先生去“求”弟子前来学习,具体表现为父亲带上礼物、领着孩子去拜师,既是对先生的恭敬尊重,又是师徒之间的约定约束,所以束脩之礼也是古之“师道”。对于“自行束脩”者以及“自行束脩以上”即高于束脩之礼者,只要前来拜见求学,“吾未尝无诲焉”,孔子未尝不给予教诲,这是孔子对弟子及其家人的庄重承诺,也正是“有教无类”的具体表现。

东汉郑玄注《论语》认为,“束脩”是指人到了十五岁便能够自行束带修饰,即自己能够装束、约束自己。于是,有人认为是“束脩其心”,自己能够约束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诚敬;有人认为是“束脩其行”,自己能够检点自己的行为,处处注意修正。而从求学之“求”看,“束脩”做为礼品礼物解释则更为贴切,体现尊师重道,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易经》蒙卦有云:“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蒙卦虽然表示处于蒙昧时期,但却是预示着亨通。并非是我有求于孩童,而是孩童有求于我。当遇到一些问题或疑惑时,第一次向我请教,我会耐心回答,如果不加思考、没有礼貌地再三乱问,则不予回答。“蒙”利于守正道。按照“周礼”,只能是弟子前来先生处求学,没有先生去往弟子处施教,这是一种礼仪,体现的是师道尊严。

古时的学校称为私塾,没有“招生”制度,不存在“求”人来学,全为人来“求”学。凡前来求学的孩童,一般由父亲领来,父亲和孩子一起先面向孔子的圣像三跪九叩,然后请先生上座,再一并向先生三跪九叩,行大礼、交重托。父亲的叩拜以尊师重道之心给孩子作出恭敬的示范,先生也从此领受弟子家庭的嘱托,担当起教育的重要责任。

诚于中而形于外,缺少拜师之礼,诚敬之心必然不足。“自行束脩以上”不是指拜师礼物的多少,而是强调完备礼节对求学者诚敬之心的强化和巩固。现代社会却有学生认为学习是给家长长脸甚至是为老师争光,动辄以罢学甚至跳楼相威胁,便是诚敬缺失、师道丧失的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解
安德义《论语解读·述而第七·7》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读论语 |“束脩之礼”解
论语讲案|第二篇为政之第17章
孔子办学的成功秘诀遭破解,竟然是这样!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2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