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仲景阴阳脉法发掘记:对中医、西医的困惑(连载一)

仲景阴阳脉法发掘记


——对中医、西医的困惑

作者:陈建国

不知道是否为冥冥之中的注定,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的我走进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校门。毕业后,我到北京的一家部队综合医院开始上班。由于单位的工作安排,我学习过西医内科、急诊、皮肤科、小儿外科等,并分别担任过这些科室的临床医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无论具体做什么工作,患者和各级领导都是高度认可,实际上,自己却非常苦闷,因为虽然自己是中医毕业生,但是由于医院的统筹安排,自己把更多精力和时间都从事于西医临床了,只是偶尔开开中药,难以找到自己未来的中医方向。多年后,回想这个工作经历,起初觉得浪费了太多中医学习、积淀的时间,后来才明白,正是有这个经历,我才更加明白中西医各自的优缺点,更加清楚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中医财富的宝贵。这个过程虽然曲折,却使得我对中医更加坚定。
记得我曾经治疗过一个膝关节多处出现脓肿的患儿,经住院治疗两个月,遍用抗生素,多次手术,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遍请本领域专家也束手无策。后来,还是通过外用了中成药,他才日渐好转而出院。至今,那个患儿的面容仍历历在目,孩子无奈而痛苦的表情,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我用上黄芪建中汤之类的经方,必然数剂而缓解,非常可惜。反思一下,我虽然是中医出身,但当时并没有用中医手段治疗这个患者,根源的问题不在技术和能力,而是思想观念。也就是说,当今中医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中医人自己的观念,中医人要首先相信中医、应用中医、擅长中医,这是最为当务之急的事。后来,工作几年之后,经过向医院申请,我终于从西医岗位回到了中医岗位。
记得刚毕业时到单位获得处方权,我就遇到一个失眠的患者。毕竟是中医科班出身,我就按照“中医内科辨证分型”开始治疗,基于患者的信任,各个分型的治疗方案我都用了,结果却毫无寸效!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西医学生毕业上临床,如果能够按照“西医内科诊疗指南”的指导进行合理治疗,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住院医生了,而中医就似乎难以按图索骥。真正到了中医的临床,我与大家一样,同样马上遇到一个回到原点的问题,中医究竟应该怎么学?虽然自己读书时候的学习成绩优异,但在中医临床之路上充满了太多的茫然。
为此,我开始翻看大量的中医书籍,很快我就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中医必须从中医经典学起。遍观历代中医大家,无论他们有多么高的学术成就,有多么高的医疗水平,无一不是基于中医经典的源头滋养,没有坚实的根基,是无法建起高楼大厦的,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简单。
因为我的中医临床是以处方用药为主,中医经典的学习当然首先是集中到了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临床当中,一边读仲景书,一边重点用仲景方,结果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令患者交口称赞的临床疗效,这使得我坚定了这个方向的正确性。我开启了“疯狂读书”模式,目标是把这些问题的究竟搞明白,从各个版本的教材开始,到历代名家经方著作,能买尽买,能读尽读。最先反复看的是五版教材,已经被我翻得散了架。但是,很快又遇到了新瓶颈,那就是,仲景书的学习有很多问题不容易领会,历代各家的解读难以自圆其说,要么随文衍义,要么前后矛盾,并且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仲景阴阳脉法发掘记:对中医经典的困惑(连载二)
仲景心法传讲系列三.pdf
柴胡剂退热、炙甘草汤治心悸,这么多好方子,为啥你用就容易出错。经方方证原文就摆在那,怎么就不管用了。...
瘟疫是我们身体正气的试金石。邪气的目的就是侵犯你最后的底线。究竟能达到多深,取决于你平时气化的存续。...
余国俊谈江尔逊的“方证对应”观
活得明白,爱得清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