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丛中: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安全感

1、精神分析的精髓和本质就在于,在精神分析师真爱前提下的接受、容纳、反映、和理解的氛围中,患者在情感和潜意识层面,借助强迫性重复的力量,退行到人格发育出现障碍的阶段,使人格缺陷得以在生命本能的推动下自行修复。

2、精神分析产生疗效的机制

真爱与信任---安全感----移情充分和退行----在退行中重新体验创伤,放弃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性的行为。

3、安全感/不安全感(security/insecurity)

定义:安全感/不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danger)或风险(risk)的预感及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强大/弱小感。

表现:未来的确定感和对事物的可控制感。

通过利用科学、宗教、迷信、自我发明的个人迷信、思维(包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和行为控制等。另外,还有逃避、依赖等行为方式的表现。

4、安全感的重要意义

(1)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

(2)不安全感是许多心理障碍,特别是神经症发病的最基本的人格基础。没有安全感,就没有自我接纳,就没有人际信任,更不可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健康的心理和健康人格最基本的、也最重要的表现。

(3)安全感是治疗心理障碍的必要条件。

安全感与神经症:

当出现不安全感缺找不到对象的时候,就是焦虑症;

对一般的事物出现不安全感,就是恐怖症;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出现不安全感,轻则是社交焦虑,重则是社交恐怖症;

当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极度没有把握的时候,就表现为疑病症;

在感到极端不安全并通过这种方法控制失败然而还没有放弃的时候,就表现为强迫症;

在控制失败并绝望的时候,就表现为抑郁性神经症;

因感到不安全感而出现过度警觉状态的时候,就是神经衰弱。

5、有关安全感的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2)现代精神分析的理论--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和客体关系心理学(object-relations psychology)以及亲附学说(attachment theory)

客体是一个技术性的术语,涉及的是主体与之相联系的人或事物。客体关系的探讨,通常集中于儿童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早期关系,集中于这种早期关系怎样塑造儿童的内部心理世界和以后的成人关系。自体所涉及的是,对我自己来讲,我是一个人、一个活跃的实体,或一个存在于自我(ego)中的我自己的形象。

个体安全感的产生:父母(尤其母亲)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表里如一的、不求回报的、完全接纳的爱,孩子就会体验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及自身的强大有力感。

6.精神分析治疗的设置

精神分析的设置是治疗路线和过程中的一部分,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治疗设置影响到移情的产生,也影响工作联盟(working alliance)。哪些要素影响到病人的退行,哪些影响到病人保持他的成人意识。

两个人多次重复地单独在一起,会出现很强的情感卷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孟潮: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比较
《精神分析治疗指南》笔记
对自恋型人格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要点
2017读书:《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第四章动力精神医学之治疗:个别心里治疗4
《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经典摘录
人类心理治疗简史------公益微课第七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