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来教师必备的7个“软技能”

 


软技能,
每个人必将迎来的一次能力升级


人的能力可以用三种尺度来衡量:技能、资源和影响。技能,是一个“点”,越多越好;资源,是一个“盘”,越结构化越好;影响,是一种“力”,越可持续越好。

人一生的成长,就是从追求自身的“技能点”,到维护空间中的“资源盘”,再到延续时间中的“影响力”。这个过程,就是从硬技能到软技能的升级。如今,社会正用软技能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有多少正向影响力?能组织多少人共赴协作?

软技能不是“本事不够,态度来凑”,不是“用情商替代智商”,不是“用人际关系回避正面竞争”,它指的是一整套与人际关系和社会协作相关的能力。简单说,硬技能是一种操控世界的能力,它的处理对象是“物”。软技能是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它的处理对象是“人”。

因而,掌握所谓的软技能,无非就是学会像一名“设计师”那样,从不变的人性和万变的人情中把握这个世界的规律。软技能,以人为起点,也以人为终点。人,既是软技能的手段,也是软技能的目的。

其实,这样的要求古已有之。孔子当年就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别人的影响力下随风俯仰,即使再根深叶茂,也不过是一株草。如果终有一天,我成长为一名君子,那我就会像风一样,方向明确、浩荡而行、吹拂草木、影响他人。


未来教师必备的“软技能”有哪些?


价值感:

决定教育人生可以抵达的高度



今天的教师,直面一场“向前筑路”和“向天盗火”的复杂变革,归根结底这需要一份深刻的“价值召唤”。价值感的确立,确立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人生的穹顶;一个人内在价值的浓度,决定了教育人生可以抵达的高度。


比如,爱是一种价值的召唤。在我看来,爱是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人类社会赖以延续的“精神能源”,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源源不断地去发现与开采,源源不断地提炼和输出。而只有真正活在爱中的人,他的教育人生才具有包容的能力、相信的愿力、等待的定力……而这,正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最核心的精神力量。

比如,梦想是一份价值的召唤。正如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所说:帮助一个人学会造船,首先要给他一个大海的梦想。需要提醒的是,真正的梦想,不是大脑中的奇思妙想,梦想永远起步于行动——只有建造花园的人,才会去想象与等候秋天的果实。

有人说,决定一个房间的布局,往往是墙角“电插孔”的位置。因此决定我们真正的梦想、行动和人生格局的,同样是一个人“生命插电孔”的位置。今天,愿你我都认真打量那些古往今来从未消失的价值,并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布局。

价值是意义的源头,今天的价值决定未来的样子。熬出意义,是教育人注定的生命故事;相信未来,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心灵大课。


好奇心:

教师创造力最关键的部分

作者丨李政涛

来源丨政涛谈教育《论教师的好奇心》

在我看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好奇心比想象力更重要。原因是,好奇心更接近普遍的人性:人天生就有好奇心,而且它是人的“内动力”、“内生力”最重要的一部分。所谓“倦怠”,不就是没有了内生力和内动力了吗?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教师的教学创造力=价值观+知识+技能X好奇心和想象力。在这一链条里,好奇心就是教师创造力的一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教师好奇心,显现出三个层次,也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

第一个层次,是对学生生命及其特性的好奇,这是教师好奇心的前提起点;

第二个层次,是对育人过程及其方式的好奇,这是教师好奇心的核心根本;

第三个层次,是对教育本身及其追求的好奇,这是教师好奇心的理想境界。

最高境界或者理想境界的教师好奇心,是对教育之真、善、美的好奇心,在内心深处充斥、洋溢着“追求教育真理的热情”、“探寻教育之善的渴盼”和“发现教育之美的憧憬”。说到底,教师的好奇,无非是对教育之真的好奇、对教育之善的好奇,以及,对于教育之美的好奇。这些好奇转化为一个个问号、问题,变成他们的教学主题和研究课题。

所以,“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好奇”,终身好奇是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审美力:

教师直面终极关怀的最高生命力



苏轼晚年有言:“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已经完全契入生命的审美境界。

就教师而言,“眼前见学生无一个不好人”,乃是审美化的职业情怀。

以审美之眼看待学生,真正看见每个学生的存在之美,不迎不拒,不取不舍,无判断,无分别,与学生同心相应、同气相求,应该成为教师审美素养的职业化修炼。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当校长期间,有一天,校园里开出了一朵大得出奇的玫瑰花。全校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去看,但没有一个孩子摘花。直到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何以懂得那个小女孩?又何以知道“编辑”那个小女孩的错误呢?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教师审美情怀的折射。教师审美情怀的修炼,是选择美和善的视角去发现学生、理解学生。于是,善意就像光一样照亮了孩子身上曾经被遮蔽的生命之美。以审美之眼发现学生,学生回报你的同样是美的体验、美的思考。


故事力:

教师核心素养的检测标准


作者丨祝荣泉

来源丨中国教育新闻网《故事力,未来教师的必备技能》


教师要做个有故事思维的人,基础教育阶段课堂中的故事思维运用无处不在。故事是课程的土壤、教学的载体、内容的载体和形式的载体。很多课程内容本身就是故事,很多教学需要用故事做媒介。故事化身为一种叫“学科文化”的东西,深刻地镶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故事思维是对课堂结构或节奏的优化。叙事学给故事的定义是,“故事,是三个及以上情节的排列组合”。故事就如音乐,是要讲结构和节奏的。教学的艺术,也是如此。故事有一套完整的语法,故事的语法与课堂教学法,在本质上是高度吻合的。刚入职的菜鸟级教师,可以从故事思维直通课堂教学艺术的殿堂。

故事思维启示我们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变革。最好的故事,是讲一半,留一半——这一半是读者的。课堂也要留一半,这一半是学生的。故事思维是让我们找寻教学支架,让课堂中“学”的端口产生大流量,而不是“教”的端口流量堵塞。

故事思维启发我们课程形态的转化。故事思维,是让我们尽可能地把“间接学习”变为“直接学习”,即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当今考试评价指引的方向,本质上也是把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放置在某种故事情境下设计。

我还有个比方是,故事思维是课堂结构的钙片,让课堂成为站起来的课堂,成为站得稳的课堂。所以,故事的多寡,故事思维的高低,大概可以成为教师核心素养的检测标准。


情绪力:

从脑力劳动者进阶为情绪劳动者



今天已到了需重新定义教师劳动性质的时期。过去我们一直说我们是知识分子,我们是脑力劳动者。但今天,我们还敢说自己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吗?如今,学生家长的平均学历都比老师学历高了;走在深圳街头,你能看到一个扛大包的、拉人力车的吗?我们说自己是知识分子时,再用脑力劳动者来区分教师和其他行业从业者的职业分野,已经不合时宜了。我想说,今天教师的劳动性质,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劳动。

对教师这个行业而言,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在当下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地管理好自己的情感。教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感,让这种情感适时地、恰当地发生在正确的对象身上,以影响对方的成长。这样的情感管理、情绪劳动,我们是否有培训?我们的教科书、学科门类是否有这样的设计?可以说,在这个方向上,我们还任重道远。

既然教师是情绪劳动者,那么我们就要规划和管控好情绪。首先,我们要明确人有多少种情绪。人的情绪恐惧有十几种,如喜悦、悲伤、厌恶、生气等十多种。你如何管控,不生气?如何管控使你能够有更多的喜悦?这里面就有大量的学问。

我分享几个小小的策略。比如“4X4”工作法,先吸气四秒钟,再平息四秒针,再呼气四、再平息四秒,基本上那种剧烈的或者生气或者恐惧情绪就会减掉80%。还有一个叫九十秒法则,当我们正在经历压力的时候,需要九十秒的时间,让大脑和身体完全“自我清洁”。包括三十秒数数,三十秒深呼吸,三十秒的肢体的挤压,这样基本上,你内心经历的这个压力就会消失。

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破坏课堂纪律,这时候你如果直接批评,就会加剧学生和你的对立。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制定规则,当你提醒这个学生注意遵守班级规则时,就是在教育全班学生遵守规则。这样,你也回避了和学生的一次正面冲突。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交流。


表达力:

好好说话就是教育



对于教师而言,语言表达是职业生活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好好说话,就是师德,甚至就是人品。 

好好说话是儿童成长的需要,折射教师的育人理念。

与儿童说话,眼睛要真诚地看着他们,视线尽量要保持与他们在同一高度。音量适宜,亲切亲和,给他们以安全感。如若学生犯了错,在特定情形之下不是不能严肃和严厉,但必须在与他们建立十分互信的关系之后,尤其以孩子对老师的信任为前提。一位教育家说过,让儿童在学校战战兢兢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恶”。越是低幼孩童,越需要这种安全感,它是确保孩子学校生活品质的第一需求。而这种安全感,除了来自大同小异的学校环境,更多的来自人的因素,来自教师的语言。因此,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老师,一定是会与儿童说话的老师。

好好说话是学科育人的需要,折射教师的教学智慧。

老师上课的语言水平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清楚明白。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语法规范、用词准确,没有口头禅,学生很容易听懂;第二层次是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表现为语汇丰富、语言形式多样,而且深入浅出、艰入趣出,学生不仅能听懂,而且好记、易懂;第三层次是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或清简平实、或充满理趣,或幽默诙谐,或深刻犀利、或激情澎湃,与学科内容融为一体。学生在听懂的同时能感受教师的整个生命状态,课堂学习成为美的享受。教师在课堂上的“好好说话”,折射的是对学科育人的认识,对教学艺术的理解,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时间术:

高效能教师的必然选择

成为高效能教师,必然要面对一个命题: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增强对时间的掌控感?


攻略一:权衡利弊精简做

减少“机械布置”导致的“机械批改”时间。每个不动脑筋的布置作业的背后,我们将付出N倍的时间进行批改和反馈。

减少“大包大揽”带来的“单兵作战”时间。学会带团队,即使没有职位权利,也要尽一切可能当起一个团队的领队。

减少“啰嗦沟通”占去的“课后休息”时间。解决学生事务的沟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斟酌在先,拿出预案来应对。

攻略二:改变惯性革新做

每天划拨八分钟时间,来专门做时间的自我管理。比如早晨上班的车上,花几五分钟时间,思考当日班级管理中需要处理的工作,需要对话的学生,需要开的短会等等,一一罗列出来。

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

把事务性的工作放到自己稍显疲惫的时间段来抓紧处理,把不紧急很重要的事情安排在每天个人工作的黄金时段来做。

攻略三:大事要事团队做

适合学生锻炼的事情培训做。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将一些合适的任务,比如班级文化墙的建设,分配给学生。

适合家长帮忙的事情委派做。把有职业特色、有表达能力的家长用到课程共建中,把有热情、有时间的家长用到课程保障中,把有特殊经验的家长用到项目学习中。

适合同事协作的事情联手做。期末考试的复习,联动同学科老师分头来准备,更节约时间;班级的项目课程学习中,请来不同学科的科任教师,共同担任班级的高参。

来源:校长会
编辑:邱   琨     初审:余   华  
复审:方心田     终审:吕江虹
投稿邮箱:1340863327@qq.com
声明:本号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微信留言,我们将及时删除。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人才”到“人生”
教师技能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教师教育小故事
中学教师随笔:我的教育故事
教育精妙小语拾萃6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