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镇西】如果教育只是“陪伴”,那和养狗养猫有什么区别呢?
原创 李镇西1 镇西茶馆 2023-02-03 19:55 发表于四川

经常读到或听到一些对教育本质的表述: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
“教育的本质就是倾听。”
“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
“教育的本质就是守望。”
……
还有一些更为生动形象的表述:
“教育的本质就是与生命对话。”
“教育的本质就是牧童放牛。”
“教育的本质就是静待花开。”
“教育的本质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顺便说说,这句写在许多学校墙上的“雅思贝尔斯名言”,与雅思贝尔斯没有丝毫关系,纯属以讹传讹。)
……
这些表述,往往都是强调长期以来我们教育所缺失的要素,所以这些话都是正确的,有的还很精辟。
比如“爱”,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们往往把学生当工具,忽略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既然教育是与人打交道,就必须要有情感。
又比如“唤醒”“倾听”等等,针对的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往往是单方面的“灌输”,居高临下的“训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醒自己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比如“静待花开”,强调的是尊重不同孩子的不同“花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心等待,找到适合于这个孩子的最佳教育时机。
但是,上述种种说法只是在某一方面强调了教育必不可少的内涵,而并非是教育本质的完整表述。

什么叫本质?如果我引用辞书字典的解释,会很抽象也很枯燥。我更愿意这样朴素地说,我们通常所说的“本质”,就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最根本的特征。我这个理解也许不严谨,但大体还是靠谱的。
如果同意我这个说法,那么,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最根本的特质。
然而,上述种种关于“教育本质”的说法,说出了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特质吗?
比如“教育的本质是爱”。是的,教育当然离不开爱,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爱只是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并非教育的全部,更重要的是,爱并非教育所独有。医生难道不需要具备爱吗?有人说,真正的医生首先是一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离开了充满人性的爱,同样谈不上“医学”二字。
其他关于教育的类似表述,我们都可以用这个逻辑去审视。

当然,任何比喻的说法都是情境性的,也是临时性的。比如“放牧”“守望”“牵着蜗牛散步”等等说法,都是在特定背景下说的,什么背景呢?就是我们教育者过于强势,总是急于去“规范”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按我们规划”的路径成长,而且是希望所有孩子“齐步走”。于是,我们提出教育要多一些舒缓,多一些从容,多一些“牧童放牛”,多一些“静待花开”。这些说法的“情境性”,是我们的教育忽视孩子生长规律的现状;而“临时性”,则意味着这些说法并非是对教育全部本质的概括,仅仅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但问题是,不少人很多时候,却把这些话当成教育的全部要素和特征,当作一成不变的终极真理,于是这些本来饱含哲理的话,便显而易见地暴露出了谬误之处。
我们的思维往往容易走极端,走极端的结果,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陷自己于自相矛盾的逻辑困境。

几年前,拙著《教育的100种可能》出版时,编辑在书的封面上印了一行字:“教育的本质是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我当时就急了,给出版社打电话:“教育的本质怎么会是陪伴呢?那不就和养狗养猫没什么两样了吗?”我坚决要求把这行字取下来。后来再版时,封面上没有这句话了。

       教育当然应该有“陪伴”,但“陪伴”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本质”。

我明显地感觉到,现在不少教育者越来越热衷于只谈“陪伴”“牵蜗牛”“静待花开”,甚至有学者还说:“教育是无用的!只要不伤害孩子,不妨碍孩子,和他好好相处,孩子自然而然会成长的。”
于是,在少数教育者那里,“影响”“引导”“转化”“改变”等词,都成了教育的“忌言”。仿佛一说这些词,就是“教育专制”,就是“不尊重学生”,就是“高高在上”,就是“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可是,我却迷惑了:如果教育离开了“影响”“引导”“转化”“改变”……还有教育吗?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教育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哈哈,我终于开始说教育的本质了!)
其实很简单,教育就是影响人。
本来,我也可以用“培养”这个词——教育就是有计划地培养人的事业。但说到培养,往往更多的是指学校有计划有课程地造就人才,而我说的“影响”,包括培养,又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培养,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感染和熏陶。
严格地说,教育还包括自我教育,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确实离不开自我教育。但在今天的这个语境中,我着重谈来自外在环境和他人的教育。
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由一个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绝对不是自发的,不可能仅仅靠孤立的自我就能完成。一个婴儿,要成长为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能力全面、个性突出、富有创造力的社会人,显然不是靠他自己的冥思苦想,闭门修炼。他必须借助于外力——来自家庭成员、学校老师、朋友同伴以及承载人类文明成果的书籍等精神力量,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所说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走弯路,会跌跤子,这就需要他人的帮助。
而这一切,不都需要“引导”“转化”“改变”吗?

是的,教育需要“陪伴”,需要“等待”,但这里的“陪伴”和“等待”都是富有教育内涵的。也就是说,对于教育者来说,他陪伴孩子的过程本身也有教育性,只是这种教育性比较隐蔽而已。而“静待花开”“等待”也是有阶段性的,并非一直等呀等——一旦发现了孩子开花的最佳时机,教育者就要运用全部智慧帮助孩子“结果”。
既然教育是影响人、培养人、造就人,那就需要教育者调动并发挥全部智慧,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包括针对不同个性孩子不同时期的不同方法,而不能仅仅是“陪伴”。

突然想到“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这句话。我第一次听孙云晓老师说这句话时,怦然心动,我太赞同了。这句话强调的是师生关系的平等、互助,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有了好关系就有了好教育”。关系是教育的条件,有时候关系也有教育功能,但仅仅是“关系”还不能说是完整的教育,不能认为有了“好的关系,什么都有了”。
前段时间,朋友詹大年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设定了“引导”,就没有了教育》。我的理解是,詹大年反对的不是引导,而是刻意的“引导”,即他所说的“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去引导”的为“引导”而“引导”。如果学生的确出现了需要我们引导的问题,甚至他们主动求助于我们,而我们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且科学的引导,就没有了教育。

更重要的是,詹大年说这话有着特定的语境和针对性,那就是他学校的孩子,受过太多强制性“引导”,而且引导者都是高高在上,毫无平等可言,还自以为是,一点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所以,詹大年说:“教育的关系,首先是平等。这种平等,是双方的势均力敌与彼此需求。'引导’,一开始就把孩子放在了被动的、弱势的位置。这是人性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很多孩子就用'逆反’的态度来维护内心的平衡。其结果是,越'引导’,越不听。”
 詹大年并不反对教育的引导,只反对他特意加了引号的“引导”。他引用我的话来说明他期待的教育:“教育在老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发生。
而在我看来,这种“不声不响”和“不知不觉”,正是引导( 影响、感染)的最佳境界。
总之,我们的教育思考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为了强调什么就将其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而忽略教育的其他因素。
注意,我担心一些马大哈读者又犯粗心的毛病,因此不得不强调:我一点都没反对教育的“陪伴”,相反,我认为教育需要陪伴,但不能仅仅是“陪伴”,也不能一直“陪伴”而无所作为——如果那样,和养狗养猫有什么区别?
202322
(校对:张佳佳、刘敏、袁婷。真诚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詹大年/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在全国首个家庭教育活动月开幕式上的演讲)
詹大年:从好的关系入手,和孩子一起成长
Z: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家长不能一味地“静待花开”
《希望教室》中的教育希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