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省兖州一中、昌乐二中、宁达等课堂教学模式

山东省兖州一中课堂教学模式

 

兖州一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循环大课堂模式,即“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

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即“一课分两段”(35+10),“三步为一课”(课前—课中—课后)。

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六段”:指课中六个环节: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注意、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

35+10”就是35分钟展示+10分钟预习。展示的内容是上节课10分钟加课下预习的成果,预习的内容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每节课的起点是在上节课最后10分钟,这与传统意义的一堂课“预习+交流”的分配恰好是倒置的。简单的改变却盘活了课上课下的对接,使得兖州一中的课堂形成了“课上—课下—课上”的环形结构。

循环大课堂的灵魂:循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较,其基本理念是:把教学相长拓展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具体说是:

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

两个前置:学习的目的前置,学习手段前置。

三个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个形态:展示、纠错、点拨、拓展。

循环大课堂的“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时间结构、空间分布、课堂角色、教学资源、呈现方式(教、学、评价的方式);实现了四个统一:两种高效学习态的衔接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学校教育与育人功能的统一。

循环大课堂的效能:实现目的——高效益;实现手段——高效率。即实现课上课下的双高效,学生和老师的双效益。

循环大课堂独特的能力解读:课堂上,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即自我学习、敢作敢为,掌握感知知识、联想拓展、交流合作、善于表达、整理笔记等十大自主学习能力。

循环大课堂诞生的背景:任何改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丧失了环境也就失去了活力与生命,兖州一中的改革不是空穴来风,其首先得益于山东省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山东省强制推行的规范办学行为,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所能力还给学生”,客观地促使着高中教学必须走出“时间加汗水”的应试误区,而创新出一套符合规范要求的素质教育模式。

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与杜郎口模式的异同:杜郎口的课堂三环节“预习——展示——反馈”“10+35”是连贯的,是从改变课堂组织入手,来解决课堂上的高效问题。兖州一中的“展示+预习”“35+10”是截然不同的两段,是从课堂结构入手,解决“课上与课下的高效”问题。虽前后倒置,但两者本质不同,都同样深深地刻着“自主学习”的烙印,课上也都有“展示”和“预习”环节。但不同的是,杜郎口的预习是在课上,有专门安排的预习课,学生在“课上”围绕“学习目标”自学或者“兵教兵”,而兖州一中却把课下时间变成了预习单元,课上重心倾向于“展示”,这样课堂效益更高,气氛更热烈。

循环大课堂是对杜郎口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杜郎口实现的是课上的高效,那么兖州一中则在吸纳了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激活了学生课下的合作探究,为课上的展示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更大限度地打破了课堂时间的制约,为课堂精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既能课上高效,又能课下高效,从而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的“双高效”。

较之杜郎口,兖州一中以又把课改理念向前推进了一步!

 

“循环大课堂”管理

 

“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

准备工作

各教研组每周安排半天的集体备课时间,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准备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准备集体备课记录单。

各任课教师,要在调查了解学生的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与班主任、与班干部一起将全班学生均衡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为宜),每组定出一名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

一课三步

【课前】

一、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格式必须统一。要按照“三步六段“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

二、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安排

1、时间。每教研组每星期安排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2、参加人员。教研组全体任课教师。

3、组织。参加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到备课室参加集体备课,带好参考资料,主备老师(上次集体备课定好的)带已准备好的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主持,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单,参加人员要在记录单上签到。集体备课结束后,组长将记录单交学案室,备查存档。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

1、研讨教学内容

研讨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按上次备课时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自己对导学案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六段”的实施办法。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交油印室印刷。导学案要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

2、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再下一周的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交任务分配到老师。领到任务的老师在下一周里,根据领到课题编写导学案,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做准备。

3、确定示范课

商定一下一周示范课的课型、执教人、时间、地点、内容。

(三)备课纪律

1、严格遵守时间。上班后20分钟内到备课室开始备课,下班前20分钟内备课结束。到备课室后要在备课记录上签到,不准代签。

2、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控,不能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

3、级部负责检查监督,教务处抽查,结果计入绩效考核。

三、个人备课

1、备内容。结合教材把已印刷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生点、难点、晚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

3、备标准。按照“三段六步”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

四、学生预习

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1、预习资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

2、预习形式。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避免浮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率。

3、预习方法。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

【课中】

一堂两段

“三步六段”教学法35+10循环教学模式将课堂45分钟分成35分钟和10分钟两段,前35分钟按“六段式”进行教学,后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课。

一、前段

1、重申目标。上课老师重申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

2、学情调查

1)调查学生。老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要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

2)学生质疑。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

3、问题汇总。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

4、精讲点拨

1)老师根据问题汇总的情况给各学习小组分工,让各组展示(到黑板上板演或用实物、投影)。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既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

2)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予以评价,营造和谐氛围,创设竞争的环境。

5、当堂检测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6分钟左右的时间,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

6、小结作业

1)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规律,总结方法。

2)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带走批改。

二、后段

课堂的后段10分钟是预习下一课内容的阶段,老师把下一课的导学案发下去,简述主要内容,提出学习目标,指示预习方法。先要求学生全面预习。下课前再给各小组分工,课下有侧重的预习。

【课后】

没有总结就事倍功半,没有反思就不能进步,课后师生做好后续工作才能巩固教学效果,扩大教学效益。

1、教师

1)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

2)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

2、学生

1)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展示得怎样,提出了几个问题,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今后应该怎么办。

2)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不留“后遗症”。

3)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背囊”,是期末、高三的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兖州一中关于导学案的编制与规定

 

一、导学案的产生

导学案为“循环大课堂”而作,围绕“循环大课堂”的核心:“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学习、预习前置)、三种意识(自主、合作、探究)”而作。“循环大课堂”将课堂45分钟分为30+10,其中10分钟是对下一节课的预习,30分钟主要是学生展示、互动、和老师点拨,是对导学案的验收和评价,实现课上课下一体化,学生、老师一体化。

二、导学案的阐释

”就是指导、导引;“”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为根本要求;“”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三、导学案编写的安排与要求

1、编写的安排

教研组统一组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循环大备课。

2、要求

1)量的要求

一课一案,八开纸,中缝1.6厘米左右,正面导学,作业全部放在背面。这里所说的作业,是课前预习和课中前段用的。课后作业是下一课的导学案。

2)质的要求

知识问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应明确、坡度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

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分为ABCD四个层次,真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进入有路径,似路线图、方向盘、指南针,路径不平坦,有台阶。

3)环节要求

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节打下铺垫,本节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哪些准备)、问题逻辑、学法指导(引导分析、质疑追问、追问探究)、学习反思(方法运用、思想体现、规律总结)、布置作业、归纳小结。

四、导学案的使用

发:指导(预热);做:结合教材,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双色笔;收:抓规范。

五、导学案编写注意事项

防习题化,防简单化,防剪贴化,防量大,防题难。

六、导学案的管理

1、评价

领导评价:晒学案,即公开展示教师导学案,每周评一次,打出等级,和考核挂钩。

学生评价:每月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2、资源共享

建立学案室,编写学案集。

 

 

 

山东省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

 

山东省昌乐二中的课改是从“学情”和“效益”入手,在吸纳杜郎口课改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生成“271高效课堂模式”。

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三个含义

1、第一个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

2”是课堂上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也可以是分开讲;

7”是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

1”是5分钟反刍过关、成果测评。

2、第二个含义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是能够自学会的;35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帮助这5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上既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讲,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第三个含义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

学校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的实际,特拟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的、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

3、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

1)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2)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各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调研,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了的学案。

3)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4)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括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5)每个导学案、训练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每节课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二)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的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色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宜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主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

271”模式带来的教学的变化

有了高效课堂做支撑,昌乐二中真正实现了两个目标:第一,找到了一条破解高考升学率的秘诀,他们以为高考就是考人品,因此敢干率先喊出“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第二,他们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救出来,把大把的时间还给学生,从而开展“海量阅读”,并把阅读列入课程,他们强制规定高一年级每周必须10节阅读课,高二6节,即便是高三都要保证每周4节阅读课。除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比如65公里远足、西瓜嫁接实验、中华文化寻根、自主体育节等。

1、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科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10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形式按时上交,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做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71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271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一、学习目标(10分)

学习目标表述具体准确,落实性强,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学生对学习目标一定要清楚,并能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老师最后一定要紧扣目标总结归纳。

1、研究导入技巧,导入要设计好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解释学习目标,让学生真正明确本节课具体要求和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

3、紧扣学习目标,回扣学习目标,条理清楚。学生能从较高目标达成率上攻取成功喜悦。

二、课堂注意“三量”(20分)

容量大、思维量大、训练量大。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最大限度;推进过得紧凑但不慌张。每堂课设计要符合“271”课堂的五环节学习法,不能有多余环节、语言和文字。

1、在突出落实、确保效益的前提下突出“三量”。

2、杜绝就题论题,搞好分类总结与提升,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3、课堂要注重知识发生过程,如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等。

4、老师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透、点到位。

三、学习小组建设(30分)

小组长真正发挥分动力作用,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强,小组集体战斗力强。全部投入紧张学习,讨论效果好,学习质量高。展示省时高效,分层讨论解决问题,展示重点。评价自然流畅,激励到位。

1、讨论要由小组长安排组织实施,突出重点,解决自学未解决的问题。小组长要控制每一个人的讨论内容、节奏和效率。

2、高效讨论:一对一讨论——组内讨论——反馈疑难。

3、展示人人有事干,非展示的学生每人都有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提前准备好,小组长做好安排。

4、搞好分类展示,为点拨提升打好基础,展示要提前准备好,要脱稿。

四、预习学习(10分)

任务明确,要求具体,自学积极,预习充分。学习兴趣浓厚,目标达成率高。

1、把课堂预习学案变成导学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明确具体,预习不会的问题用红笔画出来,讨论时重点研究解决。

2、自习学案单独设计训练学案,自习时用做限时训练,注重分层布置作业和训练。

五、疑难点拨(10分)

问题解决到位。注重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认知过程。点拨疑难,解决难点;指导学法,注重规律总结。

1、点拨一定到位,点拨时间符合学习内容;点拨学生讨论和展示解决不了的问题。

2、点拨的问题是经老师进一步“再备课——深加工”的疑难反馈问题,并且讲深讲透。

六、基本功(10分)

板书设计科学,师生展示认真规范;用普通话授课,语言准确、清晰,专业术语表达规范,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大方、热情。恰当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1、语言要清晰准确,富有激情和热情,语言一定要简洁。

2、板书分栏设计并一笔一画书写。

七、当堂过关(10分)

抓落实清底子,让学生当堂反刍和总结,落实当堂检测。

1、每堂课必须有总结反刍。

2、每堂课必须有当堂过关检测。

 

 

 

“破贴”生成的新模式

 

高效课堂主张“照搬照抄”模式,因为没有临贴就没有“破贴”,没有继承就没有“生成”,在“接受中质疑”。任何“学习”离开了“接受”而一味地批判,则就没有真正的“拿来主义”。两年来,一批共同体实验学校破贴而出,终于化茧为蝶,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宁达模式

江西省武宁私立宁达中学“师法”山东杜郎口中学,并逐渐建构了自己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模式。

宁达中学以“课堂指南”为路线图,课堂板块结构:

1自主学习:学习提示、梳理内容、问题预设;

2展示交流:展示问题、展示方法、展示效果;

3测评反馈: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

课型评价标准:

(一)教学时间分配:

1、教师活动少于15分钟;2、学生活动大于30分钟。

(二)教师活动评价:

1、面带笑容,富有激情;

2、导演过程和环节流畅;

3、能启发、是纠偏、真解惑。

(三)学生活动评价:

1导学预习:静心阅读、独立思考、完成预设;

2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参与面广、检查帮扶;

3个体展示: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气氛热烈、形式活泼;

4书写设计:书写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清楚美观;

5点评要求:点评的同学准确、快速、简练、礼貌;

被点评的同学倾听、手记、动脑、虚心。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量和质达标;

2、善问、能议、敢评的学习状态;

3、学生思绪、情感积极活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增强;

4、渗透德育,学生情商全面发展;

5、测评反馈“基础达标”100%,“能力提升”80%,“拓展延伸”70%/

通过以上备课和课堂模式的变革,老师把主动权、出彩权放在课前,课堂的主动权、出彩权交给学生,从而真正落实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总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宁达中学的导学案

 

宁达中学在吸收杜郎口中学课堂模式精髓的同时立足自身实际,予以取舍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切入“课堂指南”,创立了“自主式、开放型”的高效课堂模式。“自主式、开放型”的高效课堂较之与传统课堂的变革主要有两块:一是改革备课模式,二是改革课堂模式。

他们的“课堂指南”是集教案、学案、资料、习题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在老师手上是教案,在学生手上是学案、资料、习题。

一、“课堂指南”编写程序

1、主备教师备课:各备课组分配好备课任务,主备教师研读教材、参阅资料,提前两周制成“课堂指南”草稿。

2、备课组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集思广益,提出修改意见。

3、主备教师修正:主备教师吸收组员意见予以修改,制成正式文本交教研组长签字后复印。

4、上课教师补充:上课前上课教师熟悉“课堂指南”,结合上课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予以适当充实。

5、课后总结反思:实施课堂教学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得失,为后续设计积累经验。

二、“课堂指南”内容板块结构

1、自主学习:学习提示、梳理内容、问题预设。

2、展示交流:展示问题、展示方法、展示效果。

3、测评反馈:基础达标、能力提升、拓展延伸。

三、“课堂指南”编写原则

1、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唯一主人”,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2、导学性: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

3、合作性:问题预设给学生思维留有发散的空间,具有商讨性。

4、创新性:既是教师教案,又是学生学案、资料和习题。

宁达中学的“课堂指南”是服务于自身课堂模式的导学案,是师法杜郎口的结果。“课堂指南”具有如下优点:

1、抛弃了形式主义,注重了实际效果,使“课堂指南”真正能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将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个人与个人备课相得益彰、个人与集体备课达到了有机的融合。

3、将备课这一常规教学工作上升到了教学研究的高度,使备课与教研相结合,使上课与教研达到了有效统一。

 

天卉模式

河北省围场天卉中学“师法”山东杜郎口中学和山东兖州一中,逐渐创建了自己的“滚动循环”教学法:

10+35模式,“三型、六步、一论坛”。

“滚动循环”的解释:本模式下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主,在学生合作、展示的过程中极易拓展和衍生出许多新的学习目标,在时间把握上没有传统课堂的精确性,往往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授课时,要有大时间观念,本课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衍生出的新目标“滚动”到下一节课,在一周或一个单元形成一个闭合循环。

六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展示拓展——穿插巩固——当堂测验。

三型: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巩固展示课。

预习展示课:本模式最重要的是“预习展示课”,它在三课型中占有主导地位。预习课达不到学案设计的目的,后面的两个课型将无法进行,预习展示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1——2节课,必须让学生在学案的基础上完成ABC三类目标,对D级目标,要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作为“提升展示课”的目标。本课型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学案的作用,利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在老师深入指导的前提下,教学目标基本完成7080%。“预习展示课”中展示的内容要少而精,要对“提升展示”有指导和铺垫意义。

提升展示课:“提升展示课”旨在对“预习展示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通过组间质疑,提升学习目标,拓展出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此课型中,重点在于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不但展现“合作”学习的成果,更在于显现个人的风采,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巩固展示课:“巩固展示课”是在前两种课型的基础上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落实的环节。在此课型中,彰显的是老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求老师根据目标的需要设计出梯度、难度适中的练习题,通过学生“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的过程,“独立——合作”完成,达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巩固的目的。此课型的展示在于发现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和表现,要让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总结规律、归纳方法,达到最佳的求知状态。

“一论坛”:此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的弊端是学习容易浮浅,表面的热闹掩盖了知识的扎实,最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单元论坛”的设置,目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就是以夯实知识为第一要义。

 

 

清河模式

河北省清河五中“师法”山东杜郎口中学,逐渐创建了自己的“六环节”教学法。

课堂教学流程:

自主学习、对子交流、分组讨论、

展示提升、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自主学习

合作与讨论的基础是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如果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就会把一些较好的见解给“合作”掉了。通过自主学习,对问题的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他们才愿意与同学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也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自主学习时,要求学生用笔圈点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教师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搜集预习疑难,指导中差生,使他们能与其他学生基本同步。

2、对子交流

当学生感到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时,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对子交流。教师深入到各组倾听、点拨,让学生通过对子交流基本解决自学中的疑难。

3、分组讨论

对于对子交流时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易错问题等,教师将其分到各个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研讨,在分组研讨时,23人板书题目、答案、关键点、点评语,其他同学再以23人为一组进行拔高研讨,梳理思路、总结规律、拓展延伸。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要求和指导,深入到各小组与学生共同研讨,以保证达到当堂拔高的目的。

4、展示提升

对于展示组,要求其语速适中、声音宏亮、态度大方、语言简练、点评恰当、衔接自然、配合默契、及时补充、即时提问(答对者视为有效展示,答错者要扣掉本组部分分数)。要求倾听组认真倾听,对没有听懂的、有异议的、有其它想法的都可以提出质疑(凡能提出有效问题者均为有效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学生提不出质疑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做重点点评,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是不应该的。

5、反思总结

以帮扶对子为单位先进行交流巩固,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知识点盘点和学法收获的小结,以达到当堂巩固提升的目的。

6、课堂检测

可以是全班检测,组间交换评价;也可以是按学号抽测,教师评价。主要是针对本节的学习目标就重点问题进行及时检测,并进行即时反馈。

在具体操作时,如果内容既简单又少,一般当堂完成这六个环节,自主学习与对子交流10分钟,分组讨论5分钟,展示提升20分钟,反思总结与当堂检测10分钟。

如果内容较多,一般自主学习与对子交流在课前完成,当堂完成后面四个环节,课上分组研讨10分钟,展示提升25分钟,反思总结与当堂检测10分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效课堂十大模式
昌乐二中的学习模式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探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
山东昌乐中学教学模式
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