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联知识讲座教材(修改稿)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对联知识及创作技巧,现将我的一个讲义稿发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联知识讲座教材(修改稿)

主讲人:刘兴林

第一节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朋友们,你们一定学过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吧。“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桃符是什么呢?古时候,人们对疾病、灾祸等自然现象不能作科学的解释,便以为是鬼祟作怪。相传世间有两位善于捉鬼的神人,人们便用桃木做成两块长约七、八寸,宽约一寸的木板,上面画上他们的形象,用以驱鬼压邪。这便是诗中的“桃符”。这种除夕在门上挂桃符的习俗始于秦汉以前,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写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形象。后蜀之主孟昶在桃符上题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对联界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对联开始被书写在纸上,民间新年张贴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元日》诗就是当时春联繁荣盛况的真实写照。

对联,俗称“对子”,因多张贴或悬挂在楹柱上,所以又叫“楹联”。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定都后,命令大臣官员和百姓人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查看。由于皇帝的提倡与率先垂范,对联的创作与运用日渐广泛。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清道光年间,福州人梁章钜写了一部《楹联丛话》共十二卷,后又作《续话》四卷,《三话》二卷。他的儿子梁恭辰又续作《四话》六卷。梁氏《丛话》分故事、应制、庙祀、廊宇、胜迹、格言、佳话、哀挽、集句、杂缀等十类。有人认为对联已成为清代的主流文学,提出了“清联”的说法。把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相齐并论。清代是对联史上的第一鼎盛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对联活动的开展和对联专著的出版,较之前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塾师教学国文,多采用“对课”的方法,即教师出上句,学生作虚实平仄对应的下句,以训练学生作诗作联的技巧,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这一时期,可称对联历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直到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后,对联再次复兴。全国各地的楹联组织纷纷成立。1985年全国第二、县级第一个楹联学会——兴平楹联学会成立。从此之后,全国各地的诗词楹联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一时间,有对联书籍的出版的,也超过任何历史时期。对联网站的建立,更是推波助澜,从而开劈了对联交流的新天地。全国各类征联活动次第开展,参与人数及作品数量空前。对联教学基地、楹联街、楹联村、楹联城相继在各地涌现。2004年高等学校招生考题中首次出现对联内容。2005年对联走进央视春晚。2006年,国务院以国发18号文件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批准了文化部门确定的第一批共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名列第十部分民俗类”501号;200761日中国楹联学会出台了《联律通则(试行)》。2008101日《联律通则(修订版)》正式颁布。这标志着对联史上又一高潮已经到来。

楹联教育工作蓬勃开展。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楹联知识教育活动。许多地方,纷纷荣获省、市或国家级“楹联之乡”、“楹联之县”、“楹联之市”等称号。从此,对联这种文学形式的复兴之火,正式在全国各地熊熊的燃烧了起来。

中国楹联学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二00四年九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举行(以下简称中楹“五代”会)。中楹“五代”会召开以后,楹联进校园、上讲台、入社区工作在各地蓬勃兴起。各地纷纷建立“楹联教育基地”。

第二节     学习对联知识的意义

对联是国际上惟汉语言文字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概括性强、实用性强,雅俗共赏等诸多特点,成为千百年来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历史上属对是文人雅士显智露才的方式,是褒扬忠孝仁义,责贬奸邪诡诈的武器。对联在各种场合发挥着无以替代的社会功能。

在现阶段,对联依然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它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色增彩。学习对联知识可以激发大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趣,传承对联文化是当今文人雅士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

近年来,许多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经常引用诗词对联,从而把讲话的内涵精辟地进行高度概括,使讲话内容简明扼要,真正实现“开短会、讲短话”以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宏伟愿望。假如我们从未接触过对联知识,对对联就无从着手,就难于达到那种“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看来,学习对联知识,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代国语大师,史学家陈寅恪曾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拟过对联试题。他还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中,就此事向当时的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叔雅说明了四条理由:第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第二,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读书多少及语藏贫富;第三,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并说此点最关重要,是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常识;第四,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的思想条理。与此同理,能否利用这一国粹形式,对我们的工作进行高度地概括总结,就可以看出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来。

在对联创作过程中,作者要认真观察所要表现的事物,深入分析其特征,发掘其内涵,并选用适当的表现手段和恰当的词语。同时,为了使作品符合联律要求,需要把上、下联中的分句或词语前后置换,或把上下联中的分句或词语上下置换,或替换平仄声字等,可见,创作对联的过程,也就是开拓思维的过程。

对联创作需要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政治、军事、宗教、民俗、服饰、植物、动物、器物、名胜、神话、典故等多方面的知识。对联创作的过程,是促使大家涉猎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对联创作可以扩大知识面。

写作对联,必需掌握词性、词的分类、词语结构等语文基础知识和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反语、设问、反问、排比、反复、双关等修辞知识。对联知识讲座,就是让大家把已学到和掌握的知识反复运用,不断加深理解。同时也促使大家加大阅读量,积累词汇,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论写作的技巧。

   

第三节 对联创作

对联创作没有诀窍可言,也没有捷径可走,只要做到以下几点,离对联殿堂就不是十分遥远了。

一、热爱生活是对联创作的前提。

在生活中,对联无处不有。许多口头语和我们平日的所见所闻,信手拈来,就是现成的对联。学习一些对联故事,看一些介绍前人创作对联的轶闻趣事,对我们应该有所启示。

热爱生活,养成处处留心观察,事事用脑思考,时时动手练笔的良好习惯,就有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而离开生活或者对生活缺乏激情,麻木不仁,是谈不上对联创作的。

二、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渊博的社会知识是对联创作的基础。

对联创作往往需要反复替换词语,调换词序使词性对品,结构对应,平仄对立;还要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政治、军事、宗教、民俗、行业、服饰、饮食、植物、动物、器物、建筑、名胜、神话、典故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刻苦学习,积累大量的词汇,掌握丰富的语法知识,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知识,在对联创作时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三、丰富的想象是对联创作的翅膀。

一块石头、一棵树根可以变成珍贵的艺术品,一处景物,一个事件,可以成为传世的文学作品。这来自于艺术家、文学家丰富的想象和精心的艺术加工。对联创作也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和深层次的思考,石头、树根依然是天然的石头、树根。山水依然是原始的山水,事件依然是客观的事件。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才能创作出好的对联作品。

四、对联格律是对联创作的基本准则。

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对联创作的规矩就是对联格律。创作一副对联,首先要使它符合对联格律。鉴赏一副对联,首先要看它符合不符合对联格律,然后才去考虑它的思想性、意境、艺术性及其它。我们要认真学习《联律通则》等关于对联格律的论著,使对联格律谙熟于心,才会使自己在创作或鉴赏对联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

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能联。

只要我们创作的对联作品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意,言之有益,言之有理,言之合律,就是好对联。

创作对联切忌空洞无物,乏味无趣,有悖语法,偏离格律。

在座的各位朋友,只要你们正确理解对联格律,正确运用汉语语法,热爱生活,多动脑动手,相信你们在坐的每一位,一定会成为对联高手。

第四节  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叫上联,第二句话叫下联。横行书写时,上一行是上联,句末一般用分号,特殊情况下也有用问号、感叹号的。下一行是下联,句末一般用句号,特殊情况下也有用问号、感叹号的。竖行书写时,遵循书法规则,右边写上联,左边写下联。贴对联时,面门而立,右手一边贴上联。古代则相反。用于张贴的对联一般不用标点。

对联的上联或下联有几个字,就叫几言联。对联的上联或下联可以只是一个独立句,这种对联叫单句联;上联或下联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多个分句组成,这种对联叫复句联。

对联的字数对等,指上联的字数与下联的字数相等。即上联是几言,下联也一定是几言。换言之,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一定是几个字。否则,上下联字数多少不一,就“对不起”了。同样的道理,在复句联中,对联的句数也是对等的,即上联有几个分句,下联也必须有几个分句。若上联是单句,下联也必须是单句。若上联由两个分句组成,下联也必须由两个分句组成……另外,在复句联中,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分别对等。

例:

寒尽桃花嫩;

春归柳色新。

上联为单句,下联也为单句,就是上下联句数对等。上联五言,下联也是五言,就是字数相等。

例:

天蓝蓝,望头顶浮云,与水平分秋色;

地绿绿,观林中飞鸟,同人共沐和风。

上联有3个分句,下联也有3个分句,就是句数对等。上联有14个字,下联也有14个字;上联第一、二、三分句分别为3字、5字、6字,下联第一、二、三分句也分别为3字、5字、6字,这就是上下联字数对等,各对应分句的字数也分别对等。

第五节 形对意联

对联的名称就是对对联内容和形式的高度概括。“对”,即词语对仗、平仄对立;“联”,即语意关联。

对联写作中的对仗方式多式多样,或以相同的口吻描写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使其互相映衬、补充,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或以相反的口吻描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使其互相反衬、对照,达到相反相成的效果;或通过上下联的因果、递进、转折、条件、假设等关系议论、叙述、交代一件事情……但不论采用哪种对仗方式,所创作出的对联的上、下联的内容总是互相关联的,而不是毫不相干、风牛马不相及的。

例:门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围青。

上联写“湖光”,下联写“山色”。上下联均以赞美的口吻从两个方面描写杭州西湖的景色。

再例如: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

上联顺着写每天都是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下联则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写没有任何地方不受到春风的沐浴。也就是每个地方都沐浴着春风。

从上面两例我们可以看出,每一副都是上下联分别描述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上联或下联各自又都清楚地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上下联又统一于同一主旨。

又例如:不历几番磨炼;怎成一段锋芒。

任我纵横千里目;看他吴楚万重山。

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以上几副对联,若单看上联或下联,都不能表达一个明白的意思,但上下联合起来所表达的意思就明白了。

以上各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对联的上下联的内容是互相关联的。

第六节 节奏对拍

“节奏对拍”是指一副对联上下两联的节奏要一致。所谓节奏,就是诵读对联时语气上的自然停顿。也就是上下联中每个不可分割的词语为一个节奏。

我们知道,汉语词语多为“二字而节”,但也有一字而节或三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语。

例:

绿树青山皆画意;和风丽日尽诗情。上下联节奏均为二二一二。

勤劳门第春光在;致富人家岁月长。上下联节奏均为二二二一。

辞旧岁人人添寿;迎新年户户进财。上下联节奏均为一二二二。

从以上几副单句七言联可以看出,同样字数的几副对联,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节奏。但每副对联的上下联的节奏总是一致的。

例:

清凉台上细听松雨;湖水镜中贪看莲花。上、下联节奏均为二二二二。

青莲南屏,满山树影满山绿;杜水东流,一路浪花一路歌。上、下联节奏均为二二二二二一。

上面两副对联,一副为八言联,一副是十一言联。两副对联的总字数不同,但各联中上下两联的节奏总是一致的。

例:

鸟语花香,揉入诗中添浪漫;山光物态,收来画里揽风骚。这是一副十一言复句联,上下联节奏均为二二二二一二。

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不论是单句联,还是复句联,不论字数的多少,一副对联上、下联的节奏总是一致的。

第七节 平仄对立

对联是格律文学,声律是其格律的主要方面,遵循对联声律要求,可使对联诵读时朗朗上口,听起来抑扬悦耳。

对联不同于格律诗,它只讲平仄,而不讲押韵。《联律通则》对对联用字的平仄实行古声今声“双轨制”。我们在座的当中许多人对古声是不甚了解,对今声即普通话“四声”却十分熟悉。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我们无须舍熟就生,只需用好今声就行了。

我们把汉字的声调分为平声和仄声。普通话声调的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称为平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称为仄声。

“平仄对立”是指当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用字的平仄要相反。所谓节奏点,是指每个词语的后一个字。《联律通则》要求,“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即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要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是平声。

例:酒绿;灯红。上、下联各有一个词语,上联后一个字“绿”为仄声。下联后一个字“红”为平声。

再例:有山皆绿;无水不清。上下联各由两个词语组成,上联各节奏点上的字“山”、“绿”的声调为:平、仄。下联相对应节奏点上的字“水”、“清”的声调为:仄、平。

又例:杜水河边赏月;青莲山顶观云。 上下联各有三个词语,上联各节奏点上的字“水”、“边”、“月”的声调为:仄、平、仄;下联相对应节奏点上的字“莲”、“顶”、“云”的声调为:平、仄、平。

又再例:雄鸡争唱千门晓;红炮齐鸣万户春。上下联各由四个词语组成,上联各节奏点上的字“鸡”、“唱”、“门”、“晓”的声调为:平、仄、平、仄;下联相对应节奏点上的字“炮”、“鸣”、“户”、“春”的声调为:仄、平、仄、平。

因为汉语词语多为两个字组成,故俗称“二字而节”,所以,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至于一个字为一个词语,或三个以上字为一个词语的特例,可依词语的后一个字为节奏点来安排平仄。平仄的要求可归纳为当句中各词语后一字的平仄要交替,不交替者则称之为“失替”,上下联相同位置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要相反,否则就称之为“失对”。

此外,在安排平仄时还要注意一字多音的问题,根据语言环境来取字的读音的平仄。如:看。在“看财奴、看管、看护、看家、看家狗、看家戏、看青、看守……”等词语中,它的音调为第一声:“kān”。而在“看板、看病、看不起、看见、看客……”等词语中,它的音调则为第四声:“kàn”。

我们在写对联时,常常会遇到自己写的对联其他方面都好,只是平仄不符合联律的情形,这种情形的解决办法。一种是用平仄合律的同义字替换。

例:笔端题破华山景;纸上跃起渭水春。下联中“起”为仄声,与当句中“上”、“水”同仄,这样就出现了平仄失替,违反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与上联“破”同仄,出现了失对现象,这种失对,也是对联的一种禁忌。所以,我们必须把“起”字换成平声字。

另一种方法是调换词序。

例:夜夜星明月朗;天天风和日丽。这幅对联,下联末尾字“丽”为仄声,不符合下联收于平声的要求,上联“明”与下联“和”同为平声,上联“朗”与下联“丽”同为仄声,失对。如果把“风和日丽”的词序调整为“日丽风和”“丽”与“明”平仄相反,“和”与“朗”平仄相反,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在这里请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词组都能调换词序,能够调换词序的一般地是并列词组。如:天地,就不能调换成“地天”……

对联还要忌上联三仄尾,下联三平尾。即上联末尾连续三个仄声字,下联末尾连续三个平声字。

例:打鼓敲锣送旧岁;张灯结彩迎新春。这副对副的上联尾“送旧岁”为三个仄声字,下联尾“迎新春”为三个平声字,一般是不允许的。

第八节 词性对品

词性对品是指一副对联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的词性要相同。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中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虚词中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助词对助词,叹词对叹词。

例:水秀;山青。上联“水”为名词,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山”也是名词;上联“秀”为形容词,下联对应位置上的“青”也是形容词。

例:风调雨顺;政善人和。上联中的“风”、“雨”为名词,“调”、“顺”为形容词,下联“政”、“人”为名词,“善”、“和”为形容词。

例:政善三农暖;春和九域新。上联“政”对下联“春”为名词对名词;上联“善”对下联“和”为形容词对形容词;上联“三”对下联“九”为数词对数词;上联“农”对下联“域”为名词对名词;上联“暖”对下联“新”为形容词对形容词。

例:春风吹绿千株树;夜雨润红万朵花。上联“春”对下联“夜”为名词对名词;上联“风”对下联“雨”为名词对名词;上联“吹”对下联“润”为动词对动词;上联“绿”对下联“红”为形容词对形容词;上联“千”对下联“万”为数词对数词;上联“株”对下联“朵”为量词对量词;上联“树”对下联“花”为名词对名词。

例:清代学者阮元题杭州西湖岳庙前秦桧夫妻铁铸跪像联: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上联中的“咳”与下联中的“啐”为叹词对叹词。“本”与“虽”,“有”与“非”,“何”与“不”均为副词对副词。

古人云:字无定义,故无定类,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词性是词在语法中的类别特性(角色)。词性随着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创作对联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说某个词是什么性质永远就是什么性质。要根据一个词当时所处的语言环境去分析辨别其当时的属性。

如“架”字,在“书架”这个词中为名词;而在“十架飞机”这个词组中则为量词;在“架桥”这个词语中为动词。再如“红”字,在“披红戴花”这个词组中为名词;在“红遍中国”中为动词;在“火红”这个词中为形容词。

第九节 结构对应

一副对联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词组结构要一致。即:主谓词组对应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对应动宾词组,偏正词组对应偏正词组,联合词组对应联合词组,方位词组对应方位词组,能愿词组对应能愿词组,趋向词组对应趋向词组,复指词组对应复指词组,连动词组对应连动词组,介词词组对应介词词组,助词词组对应助词词组。

例:

酒绿;灯红。此联上联“酒绿”与下联“灯红”同为主谓词组。

三农焕彩;九域燃情。此联上联“三农”与下联“九域”同为偏正词组;上联“焕彩”与下联“燃情”同为动宾词组。

政善三农暖;春和九域新。此联上联“政善”与下联“春和”同为主谓词组;上联“三农暖”与下联“九域新”同为主谓词组。

春风惹绿千株树;夜雨调红万朵花。此联上联“春风”与下联“夜雨”同为偏正词组;上联“惹绿”与下联“调红”同为动补词组;上联“千株树”与下联“万朵花”同为偏正词组。

附:词组结构

词组是由词构成的较大的造句单位。对联上下联又是由若干个词组组成的句子。联律要求一副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的结构一致。于是词组结构是对联创作的必备知识。下面介绍几种对联写作常用的词组结构。

1)主谓词组。词与词之间有陈述关系的是主谓词组。被陈述部分是主语,陈述部分是谓语。即表达“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如:工业发达、大家清楚、精神饱满、经验丰富、(谁怎么样)、他讲、鸟鸣、(谁干什么)。

2)动宾词组。词与词之间有支配关系的是动宾词组。支配的部分是动词谓语,被支配的部分是宾语。即表达“做什么”,“是什么”。如:造纸、种树、请您、找谁、爱祖国、关心集体、讨论问题(做什么),是老师(是什么)。

3)偏正词组。词与词之间有修饰关系的是偏正词组。被修饰部分是“正”,修饰部分是“偏”。即“什么样的谁”、“怎样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如:中国人民、农业技术、高高的山、光明的前途、第一学习小组、家乡的土。(什么样的谁);快说、很红、完全赞成、非常谦虚、十分清楚、立刻答应(怎样干什么),填满、用尽、记清楚、读一遍、高兴极了、听不明白、唱得好、来得早(干得怎么样)。

4)联合词组。(又叫并列词组)词和词之间有联合(并列)关系的是联合词组。(谁和谁),并列的两个词的词性一般是相同的。如:山水、桌椅、工农兵、柴米油盐、继承发扬、积极而热情、轻松愉快、赤橙黄绿。

第十节 正对与反对

一、正对。正对是对联最常用的对仗方式。其特点是上、下联以相同的口吻议论、叙述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其内容的语法关系为并列关系。上、下联各自独立、意境完整。上、下两联意义相关、和谐统一,服务于同一主旨。

例:生丑净旦演出古今故事;离合悲欢唤醒你我良知。上联写戏剧中的各种行当表演不同时代的戏剧,下联写不同的剧情都是为了对人起教化作用。上联写唱戏,下联写看戏,各自意境完整。而唱戏与看戏又有着联系。上、下联服务于“戏剧这一文学形式对人有教化作用”的主旨。

例:青莲南屏,满山树影满山绿;杜水东流,一路浪花一路歌。上联写青莲山,下联写杜水河,青莲山、杜水河是麟游县城区地理环境的代表,此联从山和水两个侧面赞美县城的自然景色,表达作者对此地的热爱之情。

正对的上、下联互相映衬、补充、相辅相成。要注意的是:正对下联选取事物的侧面、角度及用词要避免与上联雷同、重复、否则就犯了对联“合掌”的毛病。

例:千家传喜讯;万户报佳音。这副对联中 “千家”与“万户”同指家家户户,“传喜讯”与“报佳音”同指传报好消息,这就是合掌。

二、反对。反对是相对正对而言的一种对联对仗方式。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持不同意见”的意思。

反对与正对相同处是:上、下联也是议论、叙述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其内容的语法关系也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各自独立,意境完整,上、下联意义相关,和谐统一,服务于同一主旨。反对与正对不同之处是下联采用与上联相反的口吻,用与上联相对位置上的词相反或相对的词组联,使上、下联互相反衬、对照、相反相成,服务于同一主旨。反对与正对相比,显得变化更为强烈,更具有表现力,主题深刻、引人注目,能收到更佳的艺术效果。

例:持家有道曰勤曰俭;教子无方惟读惟耕。上联顺着说:持家是有办法的,就是勤俭二字,下联反着说:教子是没有别的办法的,只有读书和耕田。上、下联中用“有道”与“无方”一对相反的词却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这就是反对的妙处所在。

第十一节

串对又称流水对。意思就是说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就象一条河水的上游和下游,又象流水线作业程序的上线和下线,内容在时间上有前有后。在语法上有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假设等关系。内容是连贯的、语气是紧相衔接的。上、下联不能单独表达完整意思,只有上、下联合起来才能表达完整意思。串对的对联上、下联是不可颠倒的。

串对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承接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连贯性构成承接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2.递进关系:上联和下联内容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吹面生。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易《草》中诗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为此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到此即为家。

3.假设关系:上联提出假设,下联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如:世间若有灵丹妙药;天下岂无长寿神人。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世上有灵丹妙药,人间才会有长生不老的人。也有不用关联词的。

4.条件关系:即用上联提出条件,下联道出结果的方式表达联意。常用“只有……才”、“除非……才”句式。如: 除非经历几番磨练;才可铸成一段锋芒。也可不用关联词,如去掉“除非”、“才可”,上、下联仍为条件关系。

5.转折关系:即上联与下联在语意上为转折关系。常用“但”、“却”、“然”、“虽”、“曾”、“又”、“然”、“不”等关联词。例某人酬宾联:虽无美酒酬贵客;却有诚心待嘉宾。

6.选择关系: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关联词,如:宁为玉碎;不作瓦全。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7、因果关系:上联和下联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一般上联讲原因、理由,下联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的。如一棉花店联: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前一句是因,是说因为收集来大量的棉花,后一句是果,是说所以就能提供给大家足够的御寒品。

第十二节 比喻

汉语的各种修辞手法都适用于对联创作。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对联更加形象、生动、深刻、提高艺术品味和欣赏价值。

比喻就是用某些与作者所要表现的事物有相似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去说明或描述还不熟悉的、比较抽象的事物。以求突出事物的某些特性,使其更形象、生动、深刻、明白。比喻一般由“本体”,即要说明的事物,喻体即用来作比的事物和“喻词”,如:“似、象、一样、如同”等词组成。比喻分“明喻”、“隐喻”、“借喻”三种形式。

一、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烦绪如云吹不散;愁思似水斩还流。这副对联运用了明喻手法,上联中“烦”为本体,“云”为喻体“如”是喻词;下联中“愁”为本体,“水”为喻体“似”为喻词,这样就把“烦”和“愁”的程度表现得更加深刻而形象。又如:晚霞红似火;秋水碧如蓝。本联即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二、隐喻。隐喻是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不用喻词的比喻。如:稻草捆秧父揣子;竹篮提笋母怀儿。本联中“父揣子”为本体,“稻草捆秧”为喻体,下联中“母怀儿”为本体,“竹篮提笋”为喻体,两句均未出现喻词。又如:“近水远山铺锦绣; 高楼大厦映彩虹。”“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以上两联都采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

三、借喻:借喻就是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喻体当作本体来说的比喻。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春蚕吐丝,蜡炬燃烧喻忠贞爱情。运用比喻手法要注意的是:比喻要形象、具体、浅显、新颖,不可朦胧、深奥、生僻、陈旧。一般情况下,上、下联要同时用比喻才会工稳。

第十三节 借代 比拟

一、借代:借代就是把作者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名称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把它换个名称,换个说法,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被代的事物叫“本体”,借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或说法叫“借体”。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作的对联,可以巧妙地表现客观事物之间的种种关系。特点突出,形象鲜明,语句活泼,富于变化,引人深思。例:宁丢顶上乌纱帽;愿保眼前粗布衣。上联中“乌纱帽”是借体,借来代替主体“官位”、“公职”。下联中“粗布衣”是借体,借来代替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又例:金龙盘中舞;玉兔笼里蹲。这是一家面食加工店的对联。上联中用“金龙”代替面条,下联中用“玉兔”代替蒸馍。生动形象。

二、比拟: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者把甲物拟作乙物,把人拟作物(拟物)的修辞手法。例:苍天垂泪缅怀烈士;大地戴白拜祭英雄。本联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给“天”、“地”赋于人的形象,情感,把物人格化,从而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又例:花绽稚童脸上;根扎大众心中。本联采用拟物修辞手法,用“花”、“根”把一名扎根偏远贫穷山区任教的教师拟作一枝山花。表现了这位教师不怕艰苦的奉献精神和学生及其家长对他的爱戴之情。 再例:春风染绿千株树;细雨润红万朵花。本联也采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甲物“春风”、“细雨”拟作乙物“颜料”,配以“染”“润”两个表示动作的词,使对联的语言更加活泼。

第十四节 夸张 对比

一、夸张:夸张就是用夸大的词句,更加强烈地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某些特征,或夸大事物的程度的修辞手法。例: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上、下联均采用扩大夸张的手法,极言“米”、“锅”之大。再例: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上、下联均采用缩小夸张的手法,极言“烟霞”、“云海”与人的距离之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一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合乎情理,把握分寸;二要明确,不要给读者造成认为所言就是事实的误解;还要注意不宜夸张的事物 就不能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对比:对比就是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修辞手法。例: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本联将人们对精忠报国的岳飞与卖国求荣的秦桧夫妇,两种人爱戴与憎恨的情感作强烈对比,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鲜明、更突出。又例:事到盛兴须谨慎;人逢危险应从容。本联把两种处境,两种态度作对比,富含人生哲理。

第十五节 双关

双关就是借助语音(同音字)或语义(一词多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的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表面上说的是甲事物,而实际上则隐涉着乙事物。即言在此而意在彼。例: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本联从字面看,上联讲摇橹行船没有张帆行船速度快,下联讲笛的声音没有箫的声音悦耳。实际上本联用的是谐音双关。上联中的“橹速”为三国时吴国的文官“鲁肃”的谐音,“帆快”为汉初武将“樊哙”的谐音,是讲鲁肃的能力比不上樊哙。下联中的“笛清”为北宋武将“狄青”的谐音,“箫和”为汉初谋臣“萧何”的谐音,是讲狄青的能力比不上萧何。又例: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本联为明代宰相李贤与以神童入翰林的少年程敏政一问一答即兴所作的一副对联。当时李贤喜爱程敏政之才,想把女儿许配给他。在一次宴会上,李贤指桌上的藕菜说出上联,字面意思是藕菜来自荷花,而实际上是利用“荷”、“何”同音,“藕”、“偶”同音,来委婉地探问程敏政要选择怎样的配偶。程敏政则手指桌上的水果杏和梅说出下联,字面意思是有杏子吃就不用吃梅子了,而实际上是利用“杏”、“幸”同音,“梅”、“媒” 同音,巧妙的回答了李贤的问话,有老相爷亲口许亲的幸事就再不用媒人了。 例: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本联运用语义双关手法,从字面上看,上联中“宰相”是官职名称,指李鸿章,“合肥”是他的藉贯,下联中“司农”也是官职名称。指翁同和,“常熟”是他的藉贯。而实际上,这里的“合肥”、“常熟”却另解为他们只管自己中饱私囊,而不顾老百姓的疾苦。

第十六节 不同字法的巧趣联

遵循对联的传统属对格式,可以创作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巧趣联。巧趣联往往以其活跃的形式,诙谐幽默的语言,特别是隐含的意境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巧趣联的形式多样,制作方法各异,下面仅举其中几种对格形式。

1.嵌字法:嵌字,就是把人、动物、植物、地方处所、书刊、词牌等名称嵌入联语中。嵌字要求上、下联字面表达的语义清楚。嵌字与联意浑然一体,贴切自然,不见斧凿痕迹,没有牵强之嫌。要嵌的字可以同时嵌入上联任何位置,也可嵌入下联任何位置,还可分别嵌入上、下联任何位置。根据嵌字在句中的位置,各种嵌法都有名称,这里不详述,朋友们可以阅读相关资料。

嵌字联常用于题赠联,谐趣联,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加鲜明突出,更具艺术性,欣赏性。例:姹紫嫣红呈异彩;争奇斗艳竟芳菲。从字面看,这副对联是在描写花园中盛开的鲜花。但实际上是:上、下联分别嵌入了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镇头小学副校长闫异芳的名字 中的“异”和“芳”二字。例: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人十字坡。本联为田汉赠张英杰联,张英杰即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本名。联中嵌入人名,又同时嵌入其代表剧目《三岔口》、《十字坡》。

2.隐字:就是有意隐去(漏掉)联句中的字词,让读者自悟其中含意。例: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上下联以数字成联,上联中缺“一”,下联中少“十”。“一”、“衣”同音,“十”、“食”同音,含意是旧时人们生活艰辛,缺衣少食。

3.离合字法:利用汉字造字特点,把汉字分离后的各部分及原字安排在联语中,要求联语字面表达意义明白,无斧凿之痕。例:因火生烟夕夕多;此木为柴山山出。上联把“烟”拆开为“因”、“火”、而“因”、“火”又合成“烟”;把“多”拆开为“夕”、“夕”、“夕、夕”又全合成“多”。字面意思为烟是因火而生的,每当黄昏,家家户户都冒起了炊烟。下联把“柴”拆开为“此”、“木”,而“此”、“木”又合成“柴”,把“出”拆开为“山”、“山”,而“山、山”又合成“出”。字面意思为树枝可以作柴禾,每座山上都生长着树木。上、下联字面表达情通理顺。(特别指出:此联为古音巧趣联,出字古音为仄声)。

4.回文联:

1)上、下联以中间一字为对称中心,全句呈中心对称。如:紫石崖上崖石紫;清水河中河水清。(紫石崖、清水河为麟游山水名)

2)把上句倒读作下联:人上天然居;居然天上人。这是一副流水对,上联中“天然居”为处所名,意思是“人去到天然居”。下联中“居然”意即“竟然”,意思是“竟然成了天上的人”。

5.重字法:就是在上下联中,分别多次使用同一个字(词)。上下联重字的次数和位置要对称有规律。切忌不规则重字。如:赤面秉赤心,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这是一副关帝庙联。关帝庙是后人为纪念三国西蜀名将关羽(字云长)修造的庙宇。上联的“赤”字重复出现四次,下联的“青”字在与上联的“赤”字对应位置,也重复出现四次。

6.叠字法:就是把相同的字(词)重叠起来运用。如: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7.偏旁法,上、下联中各字(或部分字)选用同一偏旁的字。或上联中各字(或部分字)选用同一偏旁的字,而下联中各字(或部分字)选用另一种同一偏旁的字。如:湘江波滚滚;渤海浪滔滔。上下联各字选用同一偏旁的字。 又如:江淮河汉海洋水淼淼;松柏梧桐杨柳木森森。上联各字选用同一偏旁的字;下联各字选用另一种同一偏旁的字。再如: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上下联部分字分别选用同一偏旁。且“在上”又说明各字都是王字头,“犯边”又说明各字都是鬼字边。

8.应首法:上下联首尾分别用同一个字。如:品行长短他人品;学文浅深自己学。上联首尾为“品”字,下联首尾为“学”字。

9.无情对:无情对按《联律通则》中“形对意联”的要求来说,是不合联律的,但它毕竟是存在的,也是比较有趣的。无情对要求上下联各为一个命意,而且两个命意不能雷同,要互不相干,且越不相干越佳。是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题材珠联璧合地融为一个整体。如“半夏”(中药名)对“三秋”(时间词)、“小气”(人品)对“大方”(地名)。无情对若单看上联或下联是无法表现作品的巧趣的,而只有把上联和下联联系起来看,才会发现上下联双方互相映衬所产生的巧趣效果。又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上联是酒名,下联为天气。再如: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杨三即清道光名丑杨名玉,排行第三,李二即李鸿章,排行第二,下联“先生”为称呼名词,这里作“先出生”与上联已死(亡)相对。

第十七节 不同内容的巧趣联

1.歇后语联,以两句歇后语为上下联。如:老虎吃天——胃大;小鸡噬月——心狂。

2.谜语联,以两个谜语的谜面为上下联。如:悲鸿擅绘者;赤壁败操何。(各打一字)谜底为:上联徐悲鸿擅长画的——马也,即“驰”;下联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原因——火耳,即“耿”。又如:一江春水横空涌;三片远帆天地张。(打一字)谜底:“州”。手足互立;唇齿相依。(各打一字)谜底:上联“捉”,下联“呀”。关羽赴宴;秀才参军。(各打一四字成语)谜底:上联“单刀直入”,下联“投笔从戎”。

3.俗语联:以俗语入联。如:“一身胆;八斗才。”以及“心头肉;掌上珠。”等等。

4.新生词语联:以新生词语入联。如:“碟鼠;网虫。”和“酷毙;帅呆。”等等。

5.词曲牌联:用词曲牌名成联。如:“声声慢;步步高。”“西江月;后庭花。”等等。

6.食物名称联:以食物名称入联。如:“甜菜;苦瓜。”“土豆;洋葱。”等等。

巧趣联的形式还有很多种,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朋友们可阅读其他资料。

参考书目:⑴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出版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语文基础知识》第三册,

⑵《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中国楹联报2007年第一期——2009年第十二期

⑶《中国楹联报》等相关期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把握平仄规律 提升联对水平 (二)
对   联  入   门
引用 楹联的基本要求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对联的要求(图)
对联知识
湄子传播楹联基础知识【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