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中小学减负的赘语

如今,社会舆论关注减负问题。教育强调内涵发展优质发展也聚焦在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上来。我去参加一个高效轻负的现场会。看了学生社团活动,参加了一个关于减负的话题讨论,有些感想。

中国学生,指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学生多学,延时,刻苦,核心课程学习的知识难度和宽度具有优势。这本来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值得骄傲的地方。社会舆论问责这一点,源于三个原因:其一,我国基础教育倾尽全力在核心课程,考试内容,即学习开口小,人才出口模型同一,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不适应与冲突。其三,因为社会投注与学生精力围绕考试转圈子,剥夺了学生的娱乐时间,自主发展的选择权,以及它们适应和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所以,学校教育的培育人才并不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全能型的,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学生。其三,学生的精力投入与其所得比较,学习效率和效益是很低的。即,中国孩子依靠多付出,而获得了微小的,属于传承类的知识。这一类型的知识,不具有创新性,也就是学而少用。这种学习的类型我们可以类比为一种知识存储的转移,也就是从教师和课本的知识存贮,转移为学生记忆里的存贮。

减负,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创造条件,这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从追求规模效益向内涵优质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不减负,教育的用劲儿不在合适的合理的地方,无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也无法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的。

然而减负虽然在聚焦共识上无疑义,可是在行动与成效上,多年来没有明显进展。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竞争环境投射的成才培养压力,家长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期待并无改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改变的实现也有困难。即现实投射出来的结果,就是校方、教师、家长在期待社会舆论呼吁减负的同时,并以为别人不减而自己减,不是理智的选择。也就是说,减负行动上的滞后,甚至态度上的不积极,成为明显特征。

减负,仅靠教育是难于收效的。那么,教育作为主要责任方,又不可不为,如此可做些什么呢?不外乎四点。如下:

其一,以主流舆论来呼吁,凝聚更多社会共识,意识到学校教育在培育人才上的同质化和单一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对接社会需求。为此,争取现在还是小众,期待成为大众的家长,把学业关注从核心课程转移为全部课程的基础性,与学生从志趣和潜能出发的专长培养上来。

舆情改变,以及社会用人也可适度摆脱以学历为“敲门砖”的做法,便会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赢得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并争取家长在更为积极意义上的支持。由此看,教育坚持自己的正确办学方向,不能退守,也不能迎合部分家长的需求,以加载教育负担为途径来换取表面上的所谓考试成效。遗憾的是,教育业内也有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的作为。

加班加点,题海作业,课外补习,以严苛教育手段把学生圈定在考试科目的学习而窄化教育,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不说教育业内是有一定责任的。尤其各级教育行政领导,不能在把握素质教育方向上有所偏颇。

其二,学校考评、教师考评与学业考评,必须坚持正确教育方向,即不能以分数指标为唯一衡量标准,尤其不能以各种考试成绩的排位,为刺激和强化管理的手段。在三个层面的评价里,学业评价是整个社会的关切,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很难作出较大改变,可是至少在教育管理圈子里,怎么看待学校和怎么导向教师行为,这是行政可为的。在领导政绩观亟待改变,而且社会舆论在引导确定正确政绩观的条件下,关于教育管理的政绩观又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作出回答的。一所学校,奖金集中在考试学科,考试年级,依靠某种进位来表彰和奖励教师的简单化、单一化管理思维亟待改变,上级领导需要干预。而且,在学校之间展开的或明或暗、不择手段的生源大战也要以行政干预而减缓压力。当教育业内,汇聚共识,谋求正确教育方向的条件转向良好的时候,谋求学生评价上的改变更有可能。如考试科目增加,着眼在基础性考核,不要追高考试难度和宽度,考试评价为等级呈现。增加学生的选考内容,这样的变革在如今会遇到社会强大阻力,可是在一般社会舆论铺垫之后,势必施行。

其三,教师队伍建设与围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任务的教科研也要加强。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发展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的教师队伍近来入门条件大为改观,学科专业素养也大为提升,这算是积极的方面。然而还要看到,在社会择业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依然无法荟萃一流人才,而且教师在岗位上敬业、爱业的精神,在物欲影响的社会条件下,也出现种种问题。如今教师发展模式也在发生演变,即从师师相因的经验性的教学转移为强调基于科学思维的教学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型与积累的教学经验,与现实社会需求和教学条件的改变,出现了较多不吻合之处,即原有的经验不适用的情况更多,这需要教育教学依靠科研而创新新的经验,构造出新的课堂。

这就是我们强调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课堂效率不高,延展为课外的补偿性练习。这无疑是加大学生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我们提出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的口号。

改变旧的少效率的课堂,在中国基础教育有很好的条件。那就是在教研机制上,我们有专门的教研员队伍,有支持校本教研的专业人员,也有更为容易干预的课堂,即课堂具有公开化的特征。所以,在中国基础教育界,好的教学经验是更为便利传播的。

其四,课程的改变,要从窄口扩展为宽广的出口,而且构建为全面发展而全面关注的课程管理体系。凸显区域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自主权,在课程建设上预留空间。课外活动、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社团等,都应该是学校落实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争取给学生发展提供多样的可能。加快课程建设,而且进行新增课程的质量评估,上好每一门课,课课重要,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思想。

如今,学校课程带有装饰性特点,就是在一时可以给你看,或者可以总结为一个报告材料。可是扎扎实实的全面开课,确保所有课程的质量,就不乐观了。如音体美,组织一部分学生,成为表现尖子,这不难,而让所有学生都具备学科基本素养,这就显出薄弱了。这说明,针对课程实施中的薄弱点,我们的作为还停留在,搞活动、造声势、突出尖子生上,不能在常态条件下,变成可行性的举措。

课程丰富,课程都被重视,课程实施都有质量,这才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理想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所看到的美国基础教育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感悟教师人生
落实减负增效措施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魏峰:段子里说,“减负”有助于创新
徐俭:孩子们的“聪明”已经超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