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87首
第287首[唐补141]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写作背景]

  封常清凯旋而归,岑参很快乐。

  转眼,到了第2年,也就是755年,岑参继续快乐。

  后人读史至此,一种别样心情会掠过心头,因为,“安史之乱”即将爆发。

  “安史之乱”初期,唐军节节败退。恰巧封常清入京在朝,玄宗询问对策,见皇帝忧虑重重,封常清开口说话:“天下太平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驰至东京,悉府库募晓勇,挑马棰过河,计日取逆胡首以献阙下。”
  (悉:全部。悉府库:打开所有府中的仓库。马棰:马鞭。 阙:皇帝居住处,借指朝廷。)

  以上这段话,有必要细读。

  1.在突发事故面前,封常清非常冷静,能客观分析,找出失败原因。(天下太平久,人不知战。)

  2.能辩证地看问题,不拘泥于眼前的被动,这是一个聪明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掌控局面的充分自信。很多时候,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事故发生后,你做了什么。(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

  3.看透了人性。(臣请驰至东京,悉府库募晓勇)

  4.大唐盛世,玄宗在封常清的心里,高山仰止,充满敬佩。看到已经暮年的李隆基,面带愁容,封常清起了恻隐之心,无奈说出大话,安慰李隆基。(挑马棰过河,计日取逆胡首以献阙下。)

  敢挑重担的封常清。

  于是,封常清到了洛阳,招募6万,临时抗敌。然而,挡不住安禄山的正规部队,很快败下阵来。

  为了更保险,玄宗又设置了第2道防线,就是由高仙芝率队5万,驻扎于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西)。

  聪明的封常清没有硬扛,退出洛阳后,与高仙芝会合。

  败军之将,一般地,这个时候恐怕会六神无主,而智慧冷静的封常清向高仙芝提出了一个建议:西撤退守潼关。

  潼关是进攻长安的必经之路,如果叛军绕过目前把守的陕郡,直取潼关,则长安危矣。这绝对是一个上策。比较战争的大局观,封常清不输高仙芝。

  于是,到了潼关。

  潼关易守难攻,叛军几次无功而返后,高仙芝和封常清暗自松了一口气。

  而李隆基没松气,洛阳守不住,陕郡又不守,怒火中烧,将封常清削职为民。

  铿锵大唐,在安禄山面前溃不成军,太没面子了,久负胜名的玄宗,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挑衅,变得性急暴躁。

  余恕未消,在太监监军边令诚的鼓捣下,竟然下了黑手,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标准老糊涂。

  还说封常清。

  洛阳败后,3次派人去长安请求面奏,阐述对敌策略,但都被玄宗拒绝。没办法,亲自出马,行至渭南时,又被玄宗挡了回去,让他回到潼关。

  封常清预感大事不好,回到潼关后,写了一份奏表,奏表中说明了失败的原因,并提出3点期望:

  “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

  “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

  “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竭露:袒露心迹。)”

  如果监军边令诚是个好鸟,封常清死不了,因为这3点,正是玄宗所需,而且这是封常清的最后稻草,暗藏智慧。可惜呀,男人一旦下面少东西,就性格扭曲。

  奏表中还有感人之处,摘录如下:

  “臣读《春秋》,见狼瞫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

  狼瞫(shěn)的故事简单介绍如下:

  狼瞫起初就是一名普通晋国士兵,在一次与秦国的战役中,表现突出:

  当时晋襄公抓了一名秦军战俘,令自己的车右莱驹下车咔嚓,没想到,这位秦国的俘虏一声大吼,吓得莱驹手抖戈落,两眼发呆。

  这还是车右吗?

  车右当时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力士。

  就在这丢人现眼的关键时刻,狼瞫出现了,抓取地上的戈,二话不说,秦俘归天。然后掖起莱驹就追,当追上晋襄公的时候,这位国君的双眼放出异样的光芒。

  于是,狼瞫成了车右。

  然而,水无常态,兵无常形,在对秦的另一次战役中,主帅先轸却撤掉了狼瞫,狼瞫郁闷了,一位义愤填膺或者两肋插刀或者心怀叵测或者不知好歹的朋友说:“太冤了,何不去死?”

  狼瞫淡淡一笑:“吾未获死所。”

  果不其然,这次,狼瞫就真的死在了两军阵前。

  “臣读《春秋》,见狼瞫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这3句,正话反说,封常清冤哪。

  打住,说点别的。

  给我的印象,古代文人,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古代军人,看《春秋左传》的,貌似比《孙子兵法》的多。受他们的影响后,我也将这部书看成了兵书,里面涉及到了有关战争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伦理,人性、谋略与奸诈,等等等等。

  抛开是否兵书不谈,猜测一下封常清看《春秋左传》中,关于狼瞫这段时的感受:

  狼瞫的故事,在《春秋左传》中只再现了一次,而且我特意统计了字数,共102字。这样的小片段人物,在书中可以说无数,为什么封常清会对狼瞫的一句,如此记忆犹新?

  看书仔细是一方面,与书中人物共鸣更重要:一位军人,不必计较得失,要死得其所。

  为封常清来一个深层次的敬佩。

  不要脸滴,晒晒我第1次看《春秋左传》的感受:

  那是在桓公元年,宋国的华父督见对面来了一位美妇,立即心如鹿撞,不能自己。伟大的左丘明用了以下几个字形容: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从此,偶过目不忘。

  见笑了。

  继续说封常清奏表中的感动。

  “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冠贼之戈铤。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殁:死。 铤[dìng]:箭头。无任:不能胜任。)

  如果死后有知,一定化成军前草,阵上风,引导王师,荡平贼军。这样,不论生与死,我皆报恩了陛下,臣常清无法形容告别圣朝时的心情,悲痛依恋之至。


  鞠一个。

  不说了。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绝对是大唐的损失,个人以为,他俩的作战指挥能力也许高于后来的李光弼和郭子仪。

  然后呢,就是哥舒翰挂帅潼关。



  那么,北庭的岑参如何?

  知道封常清被斩后,蔫了。

  岑参与高适的仕途走法不同,高适有机会就上,而岑参是想找一位大哥,然后等待水涨船高。

  这时候的岑参,已经升为北庭支度副使(负责军费开支等)。

  如今,水枯了,船沉了,希望没了。

  到了757年2月,肃宗的行在移到凤翔,调集各路人马,拉开架势,准备反攻的时候,岑参的使命感觉醒了,毅然来到新皇帝身过。

  得了什么官?

  已经当了左拾遗的杜甫,绝对是个好人,拉了一帮人,联名举荐,于是,岑参做了右补阙。

  右补阙属于中书省,级别为从七品上,也是谏官。

  从支度副使降格到右补阙,想像着岑参土灰土脸。


  拿下长安后,肃宗踌躇满志,信心膨胀,谏官们的话,不入耳了。看着兢兢业业的杜甫,仍不招待见,再联想到自己,激愤的岑参写下这首诗。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寄左省杜拾遗》
  左省:杜甫所在的门下省。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联步:同步。 陛:宫殿前的台阶。 丹陛:宫殿前红色的台阶。
  曹:管理具体事物的办事机构。 分曹:分部门。 限:界线,这里有隔的意思。
  紫微:星宿名,占卜中为大帝居住之所,这里指宫殿。门下省在宫殿左,岑参所在的中书省在右。
  “联步趋丹陛”这句,非常动感。天蒙蒙之际,想像着文武百官从各自的“曹”中走出,在“丹陛”前集合,相识的打着招呼,挤眉弄眼。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天仗:皇帝的仪仗。 御香:朝会中,殿内点燃香炉,温馨袅袅。
  天晓的时候,随着皇帝入殿,晚上下班时,衣服上还沾着殿里的香。
  这首诗,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惹”。
  什么是“惹”?
  不论是“招引”还是“冒犯”,背后的意思都是不自觉、不情愿。这个“惹”,流露出的是诗人的情绪。厌倦了,厌倦了这份工作。

  每天按时上班,无奈地接受着街坊好友们羡慕的目光,但冷暖自知,谁了解岑参的苦,每天回家,都惹一身骚。

  诗人的文采,的确了得。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现在的岑参多大?
  40岁。
  光阴流逝,身上的好东西越来越少,发白了,体弱了,晚上时,不愿睡觉。对于一个中年人,“花落”,会引发他强烈的共鸣。
  尤其是,事业无成,看着别人像鸟一样展翅高飞,而自己,像一片云,做着陪衬,瞎飘。伤感,油然而生。

  40岁,对于一个男人,有一种不在此岸,在彼岸的感觉。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阙:同“缺”,过失。
  看着那个人(肃宗),整天为自己的私欲忙来忙去,对于谏官们,少有搭理,诗人泄气了。

  “杜兄啊,你还是歇歇吧!”

  诗的最后这2句,明显是愤语,是反语,是对肃宗的讽刺,对自己无奈的怜悯。

  突然想起明末清初张岱的3句话: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顶!

  解析完毕。

  ===================================

  杜甫对这首诗有回赠,如下: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杜甫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
  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
  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窈窕:幽深的。清禁;清静。闼:门,这里指宫殿门,意味着散朝。归不同:指岑参去中书省,杜甫去门下省。
  君:指岑参。 丞相:中书省的中书令就是丞相。 日华东:指门下省。
  冉冉:柔柔下垂的样子。 娟娟:明媚。

  这首回赠诗,貌似杜甫不买帐。

  ===================================

  气得说反话的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谢谢阅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唐习律32 杜甫贵为诗圣 早朝七律诗却输给了岑参
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及 杜甫《奉答岑参补阙见赠》赏析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古诗·寄左省杜拾遗·岑参》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拔高和贬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