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了慢性胃炎可怕吗?常喝2汤可调理

慢性胃炎是指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萎缩,病理上主要表现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特点,当处于活动期时会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胃炎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等。

01

慢性胃炎的病因

导致慢性胃炎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经过总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生物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常见的病因,它会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性损伤。我国慢性胃炎患者大部分都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

■ 免疫因素

由免疫因素导致的胃炎是指自身免疫性胃炎(A型萎缩性胃炎)。它主要以胃体萎缩为主,发病原因是因为自身的免疫力异常。这类胃炎患者可在血清中检测到有壁细胞的抗体,若患者有恶性贫血,还会检测出内因子抗体。

■ 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或者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时饿时撑,经常吃很热或很凉的食物,亦或者吃过于粗糙的食物,这些也都会诱发胃炎的产生。

■ 化学因素

胆汁反流,亦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胆汁反流入胃,破坏胃黏液、胃黏膜屏障,使胃酸胃液等刺激胃黏膜而产生炎症。

■ 动力障碍

慢性胃炎的上腹胀、嗳气甚至恶心呕吐的发生与胃动力障碍、胃排空迟缓有关。

02

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反复或持续性的上腹胀、上腹痛、嗳气、反酸等不适,常与进食有关,不同症状的患者在饮食上有不同的注意事项。

■ 上腹胀、嗳气

上腹胀满、嗳气的患者平时要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黄豆、黑豆、豌豆等)、薯类(马铃薯、淮山、番薯、芋头等)、糯米饭,这些食物经分解后会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加重腹胀、嗳气等胃部不适。此外,碳酸饮料也要少喝,还有要少吃纤维含量高、不易消化的食物如麦片、笋等。

■ 上腹痛、反酸

上腹疼痛、反酸的症状多与胃酸增多有关,因此,这类人群要少吃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的食物,如酸、甜、辣味的食物。另外,白粥、巧克力、浓茶、咖啡、酒精也要少喝。

此外,亚硝酸盐会加重上腹痛、反酸等症状,甚至还会导致胃癌的发生,所以,慢性胃炎患者都要少吃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腊肉、火腿肠、剩菜、泡菜等。

从中医角度来讲,不同体质的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禁忌也有所不同。如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已有记载:“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所以,我们要用相宜食物饮食养生,而“非所宜”食物则禁之。

■ 热性体质

多指阴虚性体质和湿热体质人群。这类人形体消瘦或者壮实、面红耳赤、精神易于激动、小便短少或黄、大便干燥或秘结、畏热喜凉、五心烦热、舌红苔少或黄腻。热性体质人群应避免进食酒精、辣椒、芥末、韭菜、榴莲、荔枝、龙眼等辛辣温热性食物。

■ 寒性体质

多指阳虚性体质和寒湿体质人群。这类人形体虚胖或浮肿、面色㿠白、精神萎靡、小便清长、大便溏烂、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寒性体质人群应避免进食寒凉生冷食物,如冬瓜、苦瓜、西瓜、哈密瓜、雪糕、冷饮、鱼生等。

除了饮食禁忌之外,慢性胃炎患者还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要三餐定时、饮食定量。

‖ 食疗方推荐

白萝卜陈皮猪骨汤

材料:白萝卜400克、陈皮10克,猪骨500克。(2人量)

做法:猪骨洗净、斩件焯水;白萝卜去皮、切成块状;把猪骨、白萝卜、陈皮放入汤煲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约1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化痰降气,消食除胀。

适合人群:痰气互结、胃失和降的上腹胀(胃痞)者,常见上腹胀满、餐后加重、嗳气、胸闷恶心、口黏、食欲下降、舌淡红、苔薄腻、脉弱。

白萝卜性凉,味辛、甘,入肺、胃经,有消食化痰,降气和胃的功效。白萝卜的下气效果比山楂、谷麦芽这些传统的消食药更好,而且方便购买、方便存放。白萝卜还能利尿,对于水肿型的肥胖有一些作用。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有燥湿化痰、健脾理气的功效。萝卜久煮则凉性大减,与性温的陈皮搭配一同煲汤,药性平和,适合痰气互结、胃失和降的上腹胀(胃痞)者。

‖ 食疗方推荐

生姜陈皮墨鱼骨汤

材料:生姜20克、陈皮10克、带骨墨鱼干1个、排骨300克。(2人份)

做法:带骨墨鱼干洗净,清水浸泡至软,切成条,与排骨入沸水中焯烫后沥水,放入汤锅,加入敲碎的墨鱼骨和生姜、陈皮,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祛寒制酸,理气止痛。

适合人群:寒凝气滞的上腹痛(胃脘痛)者,常见上腹疼痛、胃脘怕冷、喜温喜暖、舌淡苔白、脉紧。

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肺、脾、胃经,能散寒止痛;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有燥湿化痰、健脾理气的功效;墨鱼体内还有一大制酸利器——乌贼骨,是一味中药,又称海螵蛸,味咸、涩,性温,归肝、肾经,有制酸止痛、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的作用。以上几者搭配,适合寒凝气滞的上腹痛(胃脘痛)者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性胃炎三分养、七分治,牢记4点,老胃病好转不难
慢性胃炎吃什么好?教授建议不妨试试这些【肠胃篇】
慢性胃炎的调养与防治
慢性胃炎三分治七分养,得了胃炎该如何调理
慢性胃炎应该怎样治疗?
慢性胃炎需要注意点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