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文豪欧阳修为什么要诬陷名将狄青?详解狄青之死背后的斗争

宋仁宗嘉佑元年,欧阳修上书,以天有灾异为名,请求以宰相头衔“同平章事“,即所谓的使相,外放狄青。第二年,外放为节度使加使相的狄青郁郁而终。之前与狄青关系一向很好的欧阳修,为什么要诬陷狄青呢?下面,杜少就详细讲解“狄青之死”背后的斗争。

狄青将军相

一.韩琦、范仲淹、尹洙之间复杂的“君子”关系

谈欧阳修、狄青之前,首先说说韩琦、范仲淹以及尹洙之间复杂的关系。因为这三位后来都涉及到了“水洛城案”,而这个案件另一个主角就是狄青。不了解此案,就不会理解狄青的另一面。

范仲淹曾在宋仁宗景佑三年(青年宋仁宗)弹劾宰相吕夷简,结果被吕夷简打击报复,遭贬岭南。此时,朝中“君子”纷纷上书为范仲淹陈情,结果“君子”们被贬。其中就包括余靖(著名谏官)、尹洙、欧阳修。尹洙更是云“与仲淹义兼师友,当同获罪”。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交情可见一般。

西夏李元昊称帝后,北宋开始与西夏连年交战,帝国精英开始向西北集结。韩琦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开赴对西夏前线。这时,韩琦力排众议,举荐了范仲淹,范仲淹终于再次启用,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为泾原路主帅,范仲淹为鄜延路主帅。结果没想到的是,韩琦、范仲淹在对夏战略上有着很大的分歧。韩琦主张进攻,范仲淹主张防守反击。这时,范仲淹的老朋友尹洙也再次启用,为陕西经略通判。尹洙更倾向韩琦的战略方针,并言“范不如韩公”。从此,在对西夏战略上,尹洙多支持韩琦。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交,他们是朋友,他们互相欣赏,他们是政敌,他们寸步不让。

狄青,少时代兄受过,被发配从军。西夏立国后,狄青来到大宋西军,因为作战勇武、精通骑射,在西军中渐渐打出了威名。后受到尹洙赏识,将他推荐给了范仲淹、韩琦。“韩范”非常看重狄青,尤其是范仲淹,授予其《左氏春秋》。所谓“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这让狄青与一般粗俗的西军武人将领有了本质区别。也就是这时候,狄青结交了范仲淹的好友欧阳修等人,并且浮云直上,官至泾原路副都部署(泾原路副帅)。直至“水洛城案”的爆发。

范仲淹像

二.水洛城案:狄青得罪范仲淹,投入韩琦系

后来,韩琦、范仲淹先后被调回朝,郑戬出任陕西四路主帅。在庆历元年的时候,西夏在好水川大败宋军,宋朝防线退缩至秦州、渭州一线。秦州就是天水,渭州就是平凉,这两个地方互不相连,中间住着蕃族,环境复杂。西军悍将刘沪要求打通二州,重建水洛城,得到了陕西主帅郑戬的支持。对于修建水洛城一事,朝中“君子”们再次分成两派,范仲淹、欧阳修支持重建,韩琦反对重建。恰巧,郑戬调职,此时陕西最大的官员,支持韩琦的尹洙就令刘沪停止修建水洛城。结果,刘沪不听,尹洙强令未果后,就让泾原路副帅狄青逮捕刘沪,并且上了枷具,关进了军狱(注意是军狱)。结果,狄青给刘沪用了极重的私刑。此举在大宋西军中引起了强烈不满,并且水洛城的蕃人也开始阴谋暴动。中央派遣钦差实地勘察后,刘沪被放了出来,虽仍旧主持修筑水洛城,但是在军狱中受刑过重,早早去世。

水洛城案,本为韩琦、范仲淹两派对西夏战略路线之争的延续,事后,尹洙因为这件事,在仕途上再也没有前进一步。如前所述,尹洙是为了范仲淹甘心被贬的朋友,但是对待西夏上,却是韩琦坚定的支持者,不惜为此逮捕刘沪。庆历六年,尹洙病重,嘱家人于范仲淹以托后世,并且请韩琦、欧阳修为自己撰文。一般的朋友,政治斗争如此激烈,多数分道扬镳,割袍断义。但是,何为君子呢?韩、范、欧阳、尹,这就是君子,对事不对人,虽有路线之争,但仍有朋友之义。结果,反倒是纯粹执行命令的狄青,在水洛城案后成了众矢之的。刘沪本就西军悍将,如此对待战友,并导致其重伤过逝,引起了其余将帅一致的反感。并且,这些人都认为,狄青是没有得到命令下,私自用刑究其原因,狄青不懂政治,他把“水洛城案”这一简单的“路线之争”,当做了党争,因此用力过猛,私自用了重刑。此举又被西军同僚看做是反水自己的“提携人”范仲淹,而转抱在朝中强势的韩琦“大腿”。因为狄青确有军事才华,所以“水洛城”一案后,韩琦力保他,范仲淹原谅他,欧阳修也上书为他求情。最后,狄青没有获罪,但在西军已无法立足。

韩琦相

三.狄青与韩琦的恩怨

水洛城案后,狄青虽然令范仲淹心寒,但是彻底获得韩琦、甚至是宋仁宗的青睐。西夏“投降”之后,韩琦为河北大帅,狄青为副帅,赴河北整顿自宋辽“澶渊之盟”后日益废弛的大宋东军。正史里没有记载二人的交恶,但是野史杂记确纷纷记录下来了二人这段不愉快的经历。

韩琦去河北是整顿军务的,尤其是贪腐。狄青部将焦用顶风作案,克扣军饷,韩琦准备严办。这时,狄青可能是觉得自己是韩琦的人了,就去为焦用求情,“焦用有军功好儿”。进士出身,又为边帅,朝中大员的韩琦,估计内心是崩溃的。有军功就能贪腐?功臣就可以贪腐?什么逻辑?于是韩琦说了一句饱受非议,被当做宋代重文轻武典型的话:“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其实仔细想想前后的事,韩琦此举杀焦用震军心并无不妥。也并非韩琦真的歧视武将,韩琦若歧视武将,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宋仁宗举荐狄青呢?韩琦言此语,更多的是对狄青包庇自己部下的不满。

狄青是配军出身,脸上被琼字。据王銍《默记》记,在河北期间,狄青赴韩琦宴会,侍宴的妓女名白牡丹的向狄青劝酒说:“劝斑儿一盏”,讥讽他脸上的黥文。第二天狄青把白牡丹打了一顿板子出气。可笑的是,孔平仲《谈苑》引《魏公别录》又记载了另外一件事,仍在河北期间,这回反过来了,狄青宴请韩琦,邀布衣刘易作陪。席间戏子优人以儒生开玩笑讲了个段子,刘易以为是狄青授意,勃然大怒说:“黥卒敢尔!”。这两个故事精彩之处在于,进士出身的韩琦取笑配军出身的狄青,配军出身的狄青反过来就以儒生为乐子调侃韩琦。总之,焦用事件、妓女事件、戏子事件都不一定是真有其事,但是侧面说明,韩琦、狄青在河北任正副帅期间是有矛盾的。

狄青

狄青的人生巅峰:平定侬智高叛乱

广西侬智高叛乱,在南方遭到战败的宋军急需禁军驰援。一向喜爱狄青的宋仁宗想以狄青为宣抚使,主帅,讨平侬智高。但是此举遭到了反对,因为此时已经不是北宋初年了,仁宗朝的惯例是,以文人为宣抚使挂帅,就像当年韩琦、范仲淹一样,然后配以武人为副。谏官韩绛说武人不应当专任,其实仍旧以狄青为帅,只不过派一文臣辅佐牵制狄青。此时,庞籍(民间演义中庞太师原型)力排众议,建议让狄青单独挂帅,并以狄青为枢密副使。

不得不说,狄青虽然政治水平不行,但是军事水平确实出色。狄青在平侬智高一役中收获了巨大威望,不仅军事出色,赏罚分明,而且富有远见,拒绝越南出兵帮助平叛,不给越南涉足广西政治的机会。就连此前瞧不起狄青的谏官余靖都对狄青的能力和人品刮目相看,始知为良将。但很快,狄青再次卷入了政治漩涡中,就是升任枢密使。

元丰改制之前,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首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号为“东府”。而与之对应的就是主管军政,尤其是“调兵权”的西府枢密院,以枢密使为首。东西二府,为北宋最高权力机构,首相和枢密使,合称宰执。在五代期间,武人专权,枢密使甚至压过宰相,为“真相”。北宋建立后,枢密使虽权力不如五代,但是仍为重中之重,文武皆可充任。武将为枢密使的也大有人在,开国名将曹彬,仁宗朝王德用,都是以武人身份掌枢密院的。但是,狄青这次升迁,局势就复杂的多了。

五.复杂的政治漩涡:狄青觉得欧阳修诬陷自己,欧阳修觉得自己在保护狄青

北宋官、职、差遣分离。平章事、枢密使,均为差遣,即具体工作。虽然位高权重大,但是无品级,一个人本身的品级、待遇要看这个人的官。当时政治博弈是这样的:

狄青是枢密副使,平定侬智高后,立了大功。如果升实际的差遣,那就只能升为枢密使了,因为狄青是武臣,不可为宰相。但实际上,只要给狄青加荣誉头衔,即官就可以了。北宋开国大将曹彬,灭了南唐后,连“使相”头衔都没有得到(节度使等加同平章事头衔为使相,仅是待遇,无实权)。但是,宋仁宗特别青睐狄青,想让他当枢密使,结果庞籍一如之前的范仲淹、韩琦,从支持、举荐狄青改为反对。庞籍给出的原因很简单,第一,狄青升迁过快了。第二,狄青起于行伍,不适合为宰执。并且,文臣被罢免是经常的事,武将没有大错,是不能罢免的。其实暗指狄青政治素养不行,不懂政治官场规则,怕一旦出事被罢免了受不了(后来果不出庞籍所料)。第三,现在的枢密使高若讷无错被罢免,未免冤枉。在庞籍的劝说下,仁宗改变了注意。

恰逢文臣梁适为副相“参知政事”,想当宰相。而论地位、论资历,枢密使高若讷更有资格为宰相。所以,梁适想搞掉高若讷。这时候,他就打起了狄青的主意。狄青为武人,当了枢密使,就到头了。这样,首相一旦出现空缺,自己这个副相就有机会了。于是,梁适秘密进谏仁宗,仁宗也深表动容,任命狄青为枢密使。梁适这次秘密进谏是和狄青通过气的,历史没有记载狄青到底是不是主动和梁适勾结,但是狄青没有推辞,没有表态,一头扎进了政治漩涡是事实无疑。

高若讷就比较悲惨了。高若讷并不是贤臣,经常遭到欧阳修的攻击,但是这次罢免实在太欺负人了。不仅没有名义上的升官,而且,高若讷还开了个先例,之前枢密使罢免都是翰林学士起草罢词,结果从他开始,降级改由中书舍人拟罢辞,赤裸裸的打脸。而当了枢密使的狄青呢?他成了全民偶像。走到哪,士兵都敬仰万分。想想也可以知道,起于行伍,位列宰执,这简直就是“宋朝梦”啊。嘉祐元年,京师发大水,狄青避水居然将家搬到相国寺,并在佛殿上居住。宋史记载,民情对此颇有疑惑议论,朝廷便免去狄青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离京出判陈州。为什么狄青搬到相国寺避水灾,民众就议论纷纷呢?《默记》的记载给出了答案。原来发生水灾后,狄青举家搬到相国寺。结果发生了火灾,狄青穿黄袍子在殿上指挥士兵救火。此时是宋仁宗年间,北宋仅历三代四帝,宋太祖赵匡胤、甚至后周太祖郭威黄袍加身的故事历历在目。狄青此举,在外人看来像什么?武臣之首在指挥调度士兵政变。狄青此举,犯了大忌。

《宋史·狄青传》:青在枢密四年,每出,士卒辄指目以相矜夸。又言者以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请出青于外以保全之,不报。嘉祐中,京师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国寺,行止殿上,人情颇疑,乃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明年二月,疽发髭,卒。帝发哀,赠中书令,谥武襄。

《默记》:青为枢密使,避水般家于相国寺殿。一日衩衣衣浅黄袄子坐殿上指挥士卒,盛传都下。及其家遗火,魏公谓救火人曰:“尔见狄枢密出来救火时著黄袄子否?”青每语人曰:“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从《默记》可以看出,魏公,就是韩琦,问士兵,你们看到枢密穿黄袍子救火了吗?而狄青逢人便说,我和韩琦的功业是一样的,我跟他就差“进士及第”罢了。想想之前水洛城案件,韩琦力保狄青。河北时期,二人不愉快的经历,到了这时候,二人关系居然僵到了如此地步,令人唏嘘。也就是这段时期,言官开始弹劾狄青,后来甚至欧阳修也开始弹劾狄青。但是要注意宋史的记载,言官说狄青家狗长出犄角,并且家中有怪光,“请出青于外以保全之”。言官只是想让狄青外放,并且说明了,对于狄青是保护。在这段时间,欧阳修也弹劾狄青,最著名的就是《论狄青札子》和《论水灾疏》。原文过长,有兴趣的可自行查阅。在这两篇奏疏中,欧阳修主要阐述以下观点:

一.狄青没有过失,但是起于行伍,在西北就是名将,现在威望过高,士兵过于仰慕狄青,这对朝廷来说是个不安稳因素。

二.狄青没有过失,所以请外放狄青,保全狄青。

欧阳修也多以五行怪异之说,来抨击狄青。在欧阳修看来,这是在保护狄青。以五行之说抨击政敌,在宋朝这是最轻的弹劾。因为欧阳修的弹劾中,承认了狄青没有过错,而且也没有捏造任何事实,也没有网罗构陷其他罪名,这种弹劾,就是在为狄青争取“善罢”。所以,狄青才会外放陈州(离开封很近),而且加了“同平章事”头衔,也就是使相,名义上升官了。比起高若讷,狄青这个罢免可谓“恩宠”。

此时的大背景是,宋仁宗多病,且没有立太子,属于敏感时刻。狄青又把几乎所有的曾经提携过自己的大臣都得罪遍了,比如范仲淹、韩琦。狄青此次罢免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而且他已经当了四年枢密使了。这在仁宗朝已属不易。之前他得罪过范仲淹,而与范仲淹一直同一战线的欧阳修,此时还在为狄青争取善罢,可能欧阳修觉得自己是仁至义尽了吧。但在狄青看来,这就是在诬陷自己,去找宰相文彦博讨要说法。文彦博说,你没有罪,朝廷怀疑你罢了。文彦博说这话的时候估计是咬牙切齿说的,因为文彦博有个发小同学好友,叫做高若讷。之前说过庞籍反对狄青升任枢密使,理由就是文臣经常被罢免,而武臣不是。一旦被罢免了,武臣是经受不起的。因为,像狄青这种军人,是不懂政治规则的。在宋朝,被罢免和起复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朝廷使者对其的“关心”,让狄青郁郁而终。

狄青的悲剧,可以说是时代局限性造成的。宋朝是重文轻武的,这是大趋势,不可改变。但是狄青绝非是“岳飞似的完人”,尤其是他多次站队,政治智慧又不足。所以,站在欧阳修的角度,他确实是在帮狄青远离政治漩涡,争取善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样是害死忠君报国的名将,为什么欧阳修是名相,秦桧是奸相?
被人遗忘的狄青大将军:战功赫赫下场凄惨
韩琦和欧阳修,都是北宋名臣,为何要迫害战功赫赫的狄青?
北宋名将狄青因长得太帅出门常被围观
从罪囚到军方第一人——北宋铜面将军狄青|宋仁宗|宋军|狄青|范仲淹|西夏|韩琦
狄青做定州副总管时,应邀参加了顶头上司韩琦举办的宴会,酒过三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