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建立语言美学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语言美学是人类语言审美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立任何一门新的学科,都必须有其客观的科学依据,而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想象而定的。我们认为,建立语言美学是人类语言审判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类的语言审判实践活动是一种十分广泛且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就语言审美实践的主体而言,它是十分广泛的。在人类语言交际活动中,凡是具有语言审美意识的人,不论其年龄、性别、地位、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如何,都有可能成为语言审美实践的主体。就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的领域而言,它也是十分广泛的。不论是日常语言交际,还是文学创作,抑或是其他专门的语言交际领域,都普遍存在着语言审美实践活动。再从语言和文学的关系来看,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审美实践活动中自然包含有语言审美实践的因素,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的文学创作活动,也就有了人类的语言审美实践活动。人类丰富多样且历史悠久的语言审美实践活动为建立语言美学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

其次,语言的美不同于其他形态的美,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结构,语言的美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同样,人类的语言审美实践活动也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审美实践活动,从审美心理到审美判断,语言审美实践活动也都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毫无疑问,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美和审美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认识和研究价值,这种认识和研究价值在理论上为建立语言美学提供了驱动力。

又其次,建立语言美学又是人类语言审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常识告诉我们,人类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语言实践活动自然也不例外。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有规律可寻的;同时,人类在长期的语言审美实践活动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那么,科学地总结这些经验,深入探索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的各种规律,最后形成系统性的科学理论,这对于人类当前及今后的语言审美实践活动无疑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再其次,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语言美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建立语言美学又是这些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正如我们后面所要谈到的,语言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型科学,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建立需要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作为指导。十分有利的是,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都是相当成熟和发达的学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果丰硕、能够为语言美学的建立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知识来源。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决定,语言学(主要是修辞学)、文艺学、美学的发展必然要延伸到语言审美实践这个研究领域,并通过对语言审美实践的研究来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和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最后,人类语言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为语言美学的建立提供了较为厚实的学术积累。很早以来,中外思想家、修辞学家、美学家和文艺批评家们就注意到了语言审美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对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现象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不少富有开拓性的成果。拿西方说,早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就曾对语言美最集中的体现——语言风格美进行过探索,特别是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和《修辞学》中,比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风格问题,首先建立了有关风格的新理论,为西方古代风格学和修辞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美学观念在欧州竟雄霸了二千余年之久。紧接着古罗马的西塞罗、贺拉斯、郎加纳斯等人又在亚里斯多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风格学,其中郎加纳斯的《论崇高》在西方风格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修辞学家、美学家们也很重视语言形式美的研究。在我国,先秦时代就有了语言美学思想的萌芽,孔子提出过“辞达”说,“文质彬彬”说,又主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墨子则强调“先质而后文”;庄子从其顺应天道自然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出发,主张“希言”、“不言”、“信言”、“善言”,反对“美言”、“多言”。这些主张也许有错有对,但无疑是有关语言运用的美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语言审美观念。到了魏晋南北朝,则出现一个语言审美研究的热潮:一方面,文学的独立,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人们语言审美意识的大发展,同时也就引起了修辞理论研究的重大变化,即重视语言的对称美、辞采美和音乐美等语言形式美的研究;另一方面,汉语古典风格学也产生并正式建立于这一时期,出现了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一些影响深远甚至是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论著。中外先哲们在语言审美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为建立现代语言美学提供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

二、语言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确定语言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立语言美学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前提,它对于确定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构筑本学科的知识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认为,语言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的领域十分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其发展又是变化多端的,加之这种语言审美实践活动又是由个体来完成的,因此,有些语言实践的美学现象是带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有些则是个别的,非本质的,那么,语言美学所要研究的只是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普遍规律,而重点又是语言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

语言美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的科学,其学科属性是由其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所决定的。从研究对象来看,语言美学与文艺学、美学和语言学中的修辞学有交叉情况,但又不能为文艺学、美学、修辞学中的任何一门科学所涵盖。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艺学必须研究文学创作中的语言审美问题,但是它不可能研究人类语言实践中所有审美问题;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科学,而语言审美实践又是人类审美实践的一个部分,因此,美学自然要研究人类语言审美实践的问题,但美学只能从最一般、最普遍的角度来研究,而不可能太具体、太深入;修辞学是研究修辞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也要研究语言表达和理解中的审美问题,但其研究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包括人类语言实践中的所有美学现象。从语言美学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来看,语言美学必须以修辞学、文艺学和美学的有关原理和原则作为指导,否则,对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概括就会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也就无法构筑起语言美学的合理的科学体系;但是,语言美学也不能完全照搬上述学科的原理和原则,而必须在科学分析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理论,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综上所述,语言美学既不属于修辞学、美学和文艺学,但又与这些学科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一门新兴的研究人类语言审美实践活动的相对独立的交叉型学科。

三、语言美学的框架构想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和成熟,都有一个较长的探索过程,必须经过许多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语言美学自然也不能例外。到目前为止,语言学界、文艺学界和美学界已有不少论著从不同角度涉及语言美学的某些问题,但很难想象有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建立起一个稳定、合理的理论体系,我们这里也只是就如何构建语言美学的基本框架谈点设想。

要建立语言美学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明确语言美学的对象、性质、范围和任务,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认为语言美学体系的构成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大块:

第一大块是关于语言的审美价值,应着重从人类对语言的审美追求与语言对人和社会的美化功用之间的关系来阐述语言的审美价值。

第二大块是关于语言美的本质、结构和特征,应着重阐述语言美的内容、形式及其构成要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三大块是关于语言审美心理和审美判断的构成要素、语言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语言审美愉悦的本质和特点,以及语言审美评价和反映。

第四大块是关于语言审美意识与语言美的创造,应着重阐述语言审美意识的形成,语言审美意识对创造语言美的作用,以及创造语言美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大块是关于语言审美意识与语言风格,应着重阐述语言审美意识与语言风格之间的关系,语言风格的审美价值、语言风格的范畴和语言风格的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超越中的阅读审美体验
保罗·德曼:《对理论的抵制》(1982)
美学原理
文艺美学
时胜勋 || 文艺美学40年(1980-2020)
学人剪影|胡经之:乐读万卷书 心向真善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