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元御《四圣心源》译读 第261节;快读网
  从存世的《素问》、《灵枢》的规模来看,每部书均为81篇, 两部相加则为161篇,尽管七大论为后人所加,但均属鸿篇巨制,其文采及说理皆不亚于《汉书?艺文志》所载的任何一部经典,若《汉书?艺文志》中的《黄帝内经》包含有《素问》与《针经》(或称《九卷》)两部书的话,在《别录》中肯定会有说明,那么,凡是读过《别录》《七略》的人都会明白《黄帝内经》是否包含有《素问》与《针经》(或称《九卷》)。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七略别录》二十卷刘向撰,《七略》七卷刘歆撰”,可知《别录》《七略》在唐初尚存于世。直到《旧唐书?经籍志》尚有记载,如《旧唐书?卷五十?志第二十六?经籍上》“《七略别录》二十卷 刘向撰。《七略》七卷 刘歆撰。”《旧唐书经籍志》所录书籍乃开元九年(722年)以前之书,《新唐书?艺文志》则沿袭《旧唐书?经籍志》的记载,到宋初的《崇文总目》已不载《别录》《七略》,说明《别录》《七略》亡佚于开元九年以后。《旧唐书?经籍志》载:“禄山之乱,两部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故《别录》《七略》很可能亡佚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唐人的著作已很少征引《别录》、《七略》的内容,多引录《汉书?艺文志》,故从东汉直至唐初的医家及士人,都有可能阅读过《别录》《七略》,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也曾引用过《别录》内容。李善注《文选》时亦有引用《别录》《七略》的内容。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期间《素问》和《灵枢》的流传情况看,没有任何一部典籍说《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例如:王叔和在《脉经》中引录了大量《灵枢》和《素问》的文字,并未提是《黄帝内经》。皇甫谧在其著作中只提《素问》之名,也未提《黄帝内经》之名。如《诸病源候论?卷六?寒食散发候》中引皇甫谧《论寒食散方》云:“求诸《本草》,考以《素问》”。南北朝时,北魏的崔彧、齐梁时的全元起、北齐的马嗣明等均研习《素问》,但也都未说《素问》是《黄帝内经》。如《魏书?卷九十一?列传术艺第七十九?崔彧》云:“彧少尝诣青州,逢隐逸沙门,教以《素问》《九卷》及《甲乙》,遂善医术。”《北齐书?卷四十九?补列传第四十一?方伎?马嗣明》“马嗣明,河内人。少明医术,博综经方,《甲乙》、《素问》、《明堂》、《本草》莫不咸诵。”《南史?卷五十九?王僧孺传》云:“僧孺工属文, 善楷隶, 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访以砭石。”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亦只称《素问》,而未称内经。如《本草经集注》序录云:“但轩辕以前,文字未传,如六爻指垂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著在于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多更?饰之尔。”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引录《素问》之文也称“《素问》云”。《隋书?经籍志》云:“《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黄帝针经》九卷梁有《黄帝针灸经》十二卷”,只说《黄帝素问》和《黄帝针经》,其中所说的“梁八卷”是指梁?阮孝绪的《七录》著录的《黄帝素问》是八卷。田树仁、王建中在“《灵枢》《素问》并非《黄帝内经》-兼论灵枢素问成书于东汉”一文中认为:“梁.阮孝绪云:‘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论其指归,辫其论谬……谓之别录,即今之《别录》是也’(《七录序》)。显然,阮氏是见过《别录》的。作为目录学大家,设《别录》确揭示《素问》、《针经》即《黄帝内经》一书.那么阮氏著《七录》时,为什么仍不合二者为《黄帝内经》一书,却任其继续割裂呢?《别录》晚唐后始佚,唐臣长孙无忌等在《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他们是见过这本书的。为什么他们修《经籍志》时,仍不合 《素问》、《针经》为一书呢?”。唐初之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亦未提《黄帝内经》之名,如《备急千金要方?大医习业第一》云:“凡欲为大医.必须《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 以上这些资料表明《别录》中根本就没有注明《黄帝内经》包含《针经》和《素问》。此外,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小序及所载医经的内容来看,也可知道《汉书?艺文志》所载的《黄帝内经》并不包括《素问》和《灵枢》,如职延广在“古今《黄帝内经》质疑”一文认为:“《黄帝内经》之名称,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中既末注明《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二书,而且还记载了《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 》、《白氏旁经》等医经七部,共二百一十六卷,而《黄帝内经》一书.仅是其中的十八卷。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不知向歆(即刘向,刘歆)校书,合中外之本以相补,除复重订著为若干篇,著之《七略》,《别录》,其篇卷之多寡.次序之先后,皆出重定。’由此可知,《汉书艺文志》,中医经七家必各有内容,绝少彼此重叠的情况。《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之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以上一段话是医经七家的总括提要.并非单指《黄帝内经》十八卷而言,且《黄帝内经》十八卷.只占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的一小部分。现今日《素问》、《灵枢》二书的内容,脏腑.经络、阴阳、表里、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摄生,应有尽有,似已将医经七家的基本内容嚢括无遗。”
  以上文献表明《汉书?艺文志》所载《黄帝内经》根本就不包含《素问》和《灵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的前世今生
阅素灵臆解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原创】《汉志·方技略》医经七家流变小识
内经临床发挥 (内经学术及临床意义)1.1. 简介
《难经》与《难经》脉法的几个有关问题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