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海选粹】无题作业点评 芦荻(4)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终南山人 倪平波 荒岛

总          编 心淡薄冰(袁铭)

主          编  芦荻

执 行 主 编 李国麟

执行副主编 天池  蘭公子 

责 任 主 编 阿远  霍庆来 高山 卧虎山人 董峰  微澜 

                  明月轩云  张刃  易玉华  海之言 王中华 

                  心殿主  章寿 慕雪 白金财  苏小隐  一苇  

                  竹子 小桥流水  竹杖芒鞋  楼后人

责任副主编 夫子 月池居士 李仕斌  寒星 天马行空 

                   李冠群  烟雨红尘  如风诗韵 

                   朱明良友  张仕庆 无论魏晋 少年 

刊 头 题 字 吳瑾

编          委  冰洁  阿斌  直性子  振江  路者天涯 

                    张兰芝  先见之明 昊海  秋翁 独善其身

                    海陵耆民  蒲苇


点评老师简介

    芦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连市诗词协会会员,大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吴门诗社会员。师从金陵董学增。诗海选粹总群社长、主编、诗海学堂校长、特邀诗词讲师。

【诗海学堂点评作业】

题目:《无题》

体裁:七律

押韵:平水韵(不限韵)

要求:

深情缅邈,蕴意朦胧。

秾丽精工,适当用典。

(浅白流俗拒收)

作业数量:二十首(每人限一首)

截稿时间:2021年2月20日

(正月初九)

点评时间:2021年2月26日

(正月十五元宵节)晚8点

投稿可发总群平台欣赏。然后发海之言老师小窗一审。通过一审后的作品进入点评。

     祝大家文思隽永,笔下生辉,春节愉快!

芦荻 

2021.2.3

诗海选粹二月作业【无题】点评

点评老师:芦荻

前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元宵节快乐!

今天如期为大家作本期《无题》作业点评。时值传统农历正月十五,欣赏明月,品味元宵,试解无题,堪为平生快意。高兴与大家一起共度快乐时光。

自古无题胜有题。

由于其幽微隐晦,意态迷离,谲诡多义等等诸多特点,无题的解析,向来困难。不好写,更不好评。

金.元好问有诗云: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此诗所指即是无题难解之意。

那么,为什么作业还要出这个题目,还要评这个题目?

我想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无题是七律的重要题材。

尤其是李商隐的无题,大家都喜欢。通过创作与点评,让大家熟悉掌握无题的基本特点与写作要领,促进大家创作水平的提高。

二、力求大家创作风格的转变。

主要是针对所谓“老干体”“大白话”的转变。因为无题的基本风格与此恰恰相反,如果你写好了无题,就不屑于再写那些直白流俗的作品了。

这个想法虽然近乎简单,但毕竟是我们的初衷与希望。

下面简介一下无题特点:

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题。

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着的追求等。无题的代表人物就是李商隐。由于对行文表述的限制,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

(1)善于捕捉并精心选择富有情感表现力的意象。这些意象一方面呈现出色彩秾丽或神秘谲诡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大都蕴含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色彩。

(2)意境朦胧迷离。这是因为李商隐诗着重表达的是对某些人生经历的内心深层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丰富复杂,难于捕捉,更不易明白传达的,因而只能用比兴象征手法加以表现,由此造成意境的朦胧。

(3)结构迂回曲折、回环往复。李商隐诗着重吟咏的是情绪,往往从不同角度叠加重复,表达上又采取幽微隐约的方式。

(4)多用典故。情节代入,借古喻今。含蓄委婉,蕴意幽深。

以上四个特点,可以作为本次作业【无题】标准的基本参照。

本次作业原计划征收二十首,后来因大家热情高涨,盛情难却。通过一审,加征为三十一首。

在此,对海之言老师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无题

黎明-村姑

细雨潇潇暮景悲,落花顺水逝无辞。

迢遥青鸟未传信,寂寞红鹃频叫枝。

万里云山存旧梦,一湖风月寄来时。

蓬莱此去途难返,生世长欢是夙期。

芦荻点评:

首句“暮景”二字随意。“悲”字情绪外露。因为前有“潇潇”渲染,凄凉之境尽出。加后三字,续貂之嫌。

下句“逝无辞”略觉生硬费墨。如果景物已经烘托了心境,则无需再作情绪的表达。

这种外露的情绪亦可视为无题之伤。含蓄内敛,蕴意朦胧是无题的显著特点。一但外露,风韵尽失。

颔联承接尚好。延续离愁别绪,用“青鸟”“红鹃”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物像作以佐证。使得首联情绪的产生有据可依。境界营造恰到好处。此即无题正路。

“红鹃”欠熟。“红”字与“青”字凑对痕迹较重。对仗的词汇,顺手拈来,自然贴切,方显功力。否则,便觉刻意。

转联纵横捭阖,场景辽阔。回忆与展望一网打尽。应该说转的还是不错的。

但缺乏细腻略显空泛。

因为上联“频叫枝”三字,可以说已经营造出了可歌可泣的凄凉氛围,何不借题发挥,成就一个凄美感人的下联呢。

回忆或展望,皆可利用物像、场景,借物借境聊以寄怀,这样或可以达到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尾联描绘逢难别易,不乏凄楚,虽有愿景但遥遥无期。情绪的表述没有问题。

但尾句戛然而止,没有给读者充分的回味空间,稍存缺憾。

这首受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影响较深。但我们是学习他的风格特点以及创造技巧,而不是搬动句式及词汇。

总体看这首初具无题雏形,若于圆熟,尚须精进。

无题

章剑钧

虚舟飘瓦竟何因,貌合时宜志合贫。

桐尾半焦犹带火,芳心一点尽成尘。

无情白日鬓边落,有约青山梦里频。

只待浮名随事了,烟云深处着闲身。

芦荻点评:

“虚舟飘瓦”,出自《淮南子·诠言训》:

“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

后以此典喻作无实用价值。

首句用典,暗含身世境遇。开篇不凡。

“竟何因”,为通篇张目。

次句续写世态炎凉的自身感受。

“志合贫”三字,道尽酸楚无奈,悲凉之意,尽在不言。

颔联“桐尾半焦”再用蔡邕之典,对首联意境予以具体诠释。

“犹带火”三字,如临其境,忧心愈切。

“尽成尘”形象生动,心灰意冷的情绪得以充分显现。

这一联从用典、蕴意到对仗之工稳无可挑剔,从美学的角度审视,亦可凄美生姿。

颈联生慨,英雄迟暮。言有尽而意无穷。

“频”与“落”对仗微瑕。据诗意,此处“落”为动词,“频”虽有动词词性,但在此只能作形容词,表示“重复、连续”,或副词,表示“屡次、频繁”。

尾联归于淡泊,出世之情渐露。这样的收束虽无积极意义,但对于无题的通篇蕴意来说,无可厚非。

这篇无题很好的把握了无题诗的基本特点,脉络清晰,法度圆熟,含蓄清空,用典准确并不失唯美。一赞!

无题

乐以忘忧(李国麟)

自叹无成两鬓秋,归来倦客隐沧洲。

寒庐篱菊陶潜径,故国情怀王粲楼。

徐步郊园风缓缓,闲听晓日鸟啾啾。

谁堪虚老严陵梦,水畔烟波把钓钩。

芦荻点评:

首句落俗,自我情绪泄露无遗,这种表达不宜无题。

“沧州”不具实指。或从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一诗而来。平生抱负不得施展之意渐出。

颔联两典,怀才不遇向往田园。实为世事无奈的必然结果。

“篱菊”对仗“情怀”,类别较远,或可精工。

颈联泛意。闲情逸致,并无实质内容。

错过表达情绪的大好时机。

尾联虽有严台之典,但已意义不大。由于颈联流连舒缓,使得尾联顿生重叠之感。

这首对无题特点的把控尚不圆熟。用典颇多但用情未深。特别颈联遣词游离于情感之外,遂使通篇气韵无以贯通。

无题

阿岑

一别音尘两杳然,当时谁记柳桥边。

金茎春草花堆锦,玉笛人吹夜如年。

好梦最难留远客,多情唯有唤真仙。

未遑因果空邀月,心断前缘曲断弦。

芦荻点评:

此首怀人。首联以回忆交代场景,营造意境。虽然稍有直白,亦不失妥贴。

颔联“春草”“人吹”对仗欠工。

从蕴意来看,这一联相当不错。鲜花着锦,美轮美奂。玉笛人吹,回味悠长。很好的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与向往。饱含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表现痴情不遇。上句尚可,下句落俗。特别“唤真仙”三字,更觉尖利无由。自我情态的展露,使无题风韵大减。

与上一首一样的问题,由于颈联拖累,尾联了无新意,蕴意与颈联似有重叠。

这首除颔联以外,基本流连于自我情态描摹。缺乏意境营造,最终流于空泛。

无题

张延河

五秩年华逝水滨,从来节序旧翻新。

心痴怎负春光去,梦美常同月影邻。

壮志何曾能致远,纯情未必可寻真。

如烟往事难追忆,任泪盈眸望渡津。

芦荻点评:

首句时光流逝之慨,次句描写节序变幻。开篇遣词略显直白,蕴意未深。

特别是节序的表述,似与无题主旨关系不大。

颔联泛意,“心痴”“梦美”,上下句蕴意了无错落,合掌之嫌。这一联貌似表现个人理想抱负,但词不达意,没有充分展现。

颈联由人生境遇生发感慨。但失之细腻,没有意像支撑,缺乏艺术感染力。同上一联一样,依旧合掌。

尾联收束亦觉平淡乏力。

整体看,无题的基本要领没有掌握。

另外,中二联平头明显,这属于技术性问题,没有特别好的句子需要,应该注意此类问题。

无题

白云闲客

高城画角起寒烟,谁念孤琴此寂弦。

白发不成天下事,朱颜空换古人年。

一江流水知心远,万柳斜阳得路怜。

遥想故园何处所,相逢惟有杜韦贤。

芦荻点评:

开篇古朴,蕴意内敛。借物像烘托心绪,此即无题之技法所在。

颔联作具体诠释。迟暮之感遂出。但“白发”“朱颜”于无题而言,还是直白了一些。这可能与我们平时遣词习惯有关,自己还没觉得,实际已经落俗。

但从蕴意看,衔接顺畅。

颈联:“远”字在此可做动词,疏远之意。

字面对仗见工。但下句凑痕较重。

“得路怜”费解。

类似这种遣词,自己明白,读者也可能意会,但在语言逻辑上面经不起推敲,此种弊病时有发生,可视为诗词创作的通病,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尾联突兀。

以上三连“英雄迟暮”“知己离别”应为其本题主旨。第七句突起归乡之念,这中间还是缺少铺垫的。

尾句游离,“相逢惟有杜韦贤”与主题不存在必然联系。杜甫暂且不说,就韦庄来讲,还是作过宰相的。以此喻作怀才不遇显然有悖。

另,杜韦组合亦不常见,或生歧义。

本首前三联大体得法,尾联以古喻今的对象选择偏差。造成主旨游移,小有遗憾。

无题

空山新雨

逐利尘途未息肩,勤书世事较崇贤。

风云磨镜衰颜老,客路孤篷远梦悬。

有尽往来随浊浪,无涯新故寄高天。

平添素味心头涌,不可残红春马颠。

芦荻点评:

首联自我形态切入,平铺直叙。了无新意。“较崇贤”,失之风韵,类似聊天。

颔联续写形态,时光流逝,有梦难圆。

绪意尚好。只是与无题表达方式有悖。

“有尽”“无涯”可以诠释为以往与未来,“浊浪”“高天”即现实与理想。这一联暗涵隐痛。但落于空泛,无法感人。

尾联收束平平。“不可残红春马颠。”费解。

总体对无题表达方式生疏。通篇自我形态描绘,平白熟套,更谈不上意境了。

无题

叶子

细雨霏霏何尽休,梧桐叶落逐溪流。

如烟袅袅冰魂去,似梦迢迢玉魄收。

午取宋词吟二句。晚观元曲唱三秋。

多情愿借多情笔,可晓芳心若水柔。

芦荻点评:

秋景开篇,营造氛围,寄情微露,收放适度。对无题来说,这一联还不错。

与上几首一样,颈联又开始自我描摹。

因抓不住情丝恨缕,“冰痕”“玉魄”倍觉空泛,触及不到痛点,隔靴之感。

颈联离主题而去,一骑绝尘。

“吟二句”“唱三秋”,生涯寄慨抑或情场失意,在这里找不到一丝痕迹。反倒是散淡闲适,优游安逸的自然状态。前无铺垫,后无生发,节外生枝,错愕难解。

尾联可以看出女性的笔下柔情。但终因浅露而失去无题风韵。

无题

勿谓知音稀

几时开笔近崔郎,岁月无堪逝水量。

汨渚垂钩空篾篓,蓬山入梦避南墙。

梅香寒砚缘何尽,烛暗青笺意未央。

寻迹乌台惊夜旦,汝洲荒冢两相望。

芦荻点评:

离愁别恨,似水流年。以怀人定调,通过“崔郎”迂回,行文见曲。

这样就避免了平铺直叙。不错的开篇。

颔联续写失意。物像撷取尚好。

“避南墙”可酌。俱生凑之嫌。

颈联意境幽惋深微。通过物像经营心绪。此即无题正路。

尾联两典。

“乌台”应指苏东坡乌台诗案,

“汝洲荒冢”,应指冢儿寺(又名大悲寺),坐落在今河南汝州城东。

但从这两个典故原意来看,似与主题联系不大。

乌台诗案,具有其独特性与偶然性。

汝洲荒冢,亦普通古迹而已,并不具有任何象征意义。

以此两典收束生涯遭际或爱情失意有欠妥贴。

总体这首掌握了无题的基本风格。遣词古朴,用典较多,意像选取颇具匠心。只是用典的准确性尚须商榷。

无题

月明萌

知未软红掀十丈,伤怀快意是浮生。

劳薪到死焚身去,小草为仙得意成。

常叹伯劳徒有泪,不堪蝴蝶总昭情。

人间况味诗和酒,岂吝思春伴月明。

芦荻点评:

开篇概括,悲喜交织。“软红”寄意犹深。“伤怀快意”稍露但“浮生”收住。内敛尚存。

颔联展开,从世俗劳顿到小草为仙的表述。对浮生予以诠释。

“小草为仙”或有另解。红楼梦中林黛玉为绛珠草即仙草再世。绛珠也就是红色的珠子,暗示着泪血,寓示着林黛玉好哭的性格和悲惨的结局。

但作者是否延伸此意不得而知。如从起句“软红”生出,视为暗扣,应不觉唐突。

“伯劳”,猎食型凶猛鸟类,常把捕来的猎物挂在带刺的树上。“伯劳徒有泪”是否指自己的猎物被其他同类掠取剥夺?此处存疑。

“蝴蝶”具有独特象征意义。庄生晓梦,逐蝶相寻,应视为对爱情的眷恋与向往。

这一联意向隐晦,寄情哀婉,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尾联寄情诗酒,感慨良多。抑或生涯,抑或情思,予以读者以想象空间。

这首遣词古朴,层次明晰,物像每出新意。偶有微露亦不失无题法度。不错的一首。

无题

冉惠敏

月过云窗风过帘,无端百绪到眉尖。

宝瓶堂上花空落,玉箸筵前莼不拈。

世事岂能琴里减,霜华犹恐病中添。

欲求入定心难及,径直焚香卜一签。

芦荻点评:

首句清幽唯美,摇曳生姿。次句续写心境,表述略有外露。这句是否可以延续首句蕴意续写景物,以物像营造意境来表达心情可能更好。

颔联延续首联脉络,作具体延伸。意像场景的选取亦见用心。

“花空落”或隐时日之长,“莼不拈”或喻萦念之苦。这两句柔靡清雅,温存细腻。但上句藏的很好,下句稍觉外露。

颈联进入主观描摹。苦情挥之不去,佳期时日见遥,霜华堪惊,美人迟暮。

寄意尚好,但表达方式亦显直白。

尾联流连于自我情态,收束泛意,新意未出。稍有余韵但不见悠长。

这首主要问题是情感表达方式的切入角度与无题特点似有偏差。

第一句,第三句感觉很好,其他与无题之隐晦深微尚有距离。

无题

李冠群

笔逐自由无迹寻,文衔屎尿碜儒林。

半笺幽辱凡人眼,一网惊凉逸客心。

妄论平平和凹凹,焉知浅浅或深深。

缘何指鹿非言马,惟愿长歌时代音。

芦荻点评:

此首别裁。针对当下文坛乱象予以讥讽与鞭挞。主观意愿及愤忿情绪无可厚非。

开篇尖利,“屎尿”入诗堪见深恶痛绝。个中心绪当可理解,但作为古典诗词来说,此二字犹觉炸眼。不失儒雅方为诗词正路。

中二联对乱象具体描摹。语意切实中肯,作为同道,读来亦有同感。

尾联设问逗起,期许收束,中规中矩。

这首题材或不适于无题。如设为有题更觉妥贴。因为通篇行文风格泼辣无忌,一语中的,与无题相去甚远。

无题  

梁成超

远望天庭满眼星,红尘几度易飘零。

缘来尽享知恩赐,佛去甘为慕志铭。

古代遗风添旧梦,新城夙愿了心经。

春光乍泄迎佳节,雨落雷惊柳岸青。

芦荻点评:

首句泛意,次句直白。

中二联对仗生涩刻意。蕴意难以贯通。

力图禅意但不得圆融。

颔联下句未解,“慕”应为“墓”字之误。

颈联“古代遗风”突兀。下句绪意存疑。

尾联游离。由心绪到节序,风马牛不相及。

通篇试图触及生涯境遇,但似是而非,运筹不得融通,终与无题不贴。

无题(孤雁格)

韩欣宇

一宵连雨漫沙汀,新霁江干我独行。

细柳鸣蝉时断续,浮云逐日间阴晴。

应怜昨夜惊魂鸟,又惜今朝落魄英。

欲问半生何所似,飘来身畔水流声。

芦荻点评:

首句景语开篇,清幽唯美。

次句“我独行”虽见白,但为后文生发开辟空间,这一联尚可。

颔联物像颇见意韵。“鸣蝉”蕴意丰富,通常给人以孤傲清高、似水流年之感。

“浮云”“阴晴”则以时空的角度暗喻世事纷扰。当然,这是不是作者原意不得而知,但作为读者,或同此意会。

颈联跳转,情怀隐现。从“昨夜”到“今朝”应视为完整的生涯旅程,平生遭际尽在其中。

尾联设问,水声作结,含而不露,余韵无穷,收束大好。

这一首起承转合见佳。遣词、蕴意合于无题。当有一赞。

无题

蒲苇

一枕微酲听落雪,隔窗簌簌寸心萦。

蚕丝未尽思难老,梅蕾留香泪有情。

陋室灯前人影瘦,津楼树下月光明。

夜阑常梦他乡事,总笑当年咏絮声。

芦荻点评:

起句幽微,思怀牵绊,听雪生情,不乏细腻。开篇合题。

颔联意象借代,物我合一。“思”“丝”与“蕾”“泪”谐音巧对,虽不够完美,亦觉用心。

颈联利用境界营造凄清,借以表达思念之痛。陡生风韵,唯美销魂。此联当有一赞。

尾联转入回忆,咏絮作结,不落窠臼。

虽有“笑”字,但笑中有哭,寄情深遂,意韵缅邈。

惟遣词稍有直白,如能延续中二联笔法,或有更加精彩的尾声。

无题

张双林

东岭残墙花漫开,柴门重锁鼠徘徊。

梯田荒草无人拔,老树红梨有雀裁。

几缕乡愁依桧柳,一头白发绕楼台。

每思恨己成生客,欲泪空余力乏哀。

芦荻点评:

凄景开篇,牵魂挂绪,寄情犹深。首联意境烘托到位。

中二联续写山村景象,以荒凉落寂反衬其游子之情,梦绕魂牵,乡心无限。

但笔法平直,与无题笔意相左。

尾联:“乏哀”可酌。疑为生造,或生歧义。

这一联上句费墨,下句赢弱。这种自责的形态,表现在诗词里犹显做作。这或许就是许多诗词结尾失败的原因之一。

无题

金岗

罗纹结角目昏昏,金玉等身还是贫。

抢得肥鲈秋玩味,邀来瘦岛夜尻神。

诗牢竟日乞言假,书客些时歪理真。

穷坐萧斋空饱读,笑君握发混珠人。

芦荻点评:

首句:“罗纹”一般指指纹。出自袁枚《随园诗话》卷八:“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罗纹。

“罗纹结角”,犹言布满四周角落。出自《三国志平话》。

用此,或喻眼角皱纹。

“目昏昏”,或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主观因素,一是客观因素即世俗纷扰。

次句:“金玉”与“贫”,也由两个因素组成:一是物质上的,一是精神上的。

这精神之贫,同样可以归结为世事之乱。

据此,开篇主旨渐明,愤世嫉俗之态浮出水面。

“肥鲈”即莼鲈之意,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出自】:《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瘦岛”一般指唐代诗人贾岛。

语出宋苏轼《祭柳子玉文》:“郊寒岛瘦,元轻白俗。”明徐渭《次夕降抟雪》诗:“寒郊瘦岛吟成蛰,煖肉肥肌屏作闺。”

“尻神”,尻轮神马,出自《庄子.大师宗》,谓其随心所欲。

这一联上句故乡之恋,下句散淡之情。如延续首联意脉,说这里徒生玩世之心亦不为过。

“诗牢竟日乞言假,书客些时歪理真”

颈联蕴意显露,针对时弊火力大开。

“萧斋”,出自唐张怀瓘《书断》:“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

“握发”,出自《韩诗外传》卷三,指周公一沐三握发之事。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混珠:以假乱真之意。

从第七句看,人生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尾句陡生讥讽,两句之间缺少过渡。特别是“握发”与“混珠”的组合令人不解,难道握发的高人是假的吗?或存另解。

总体这首通篇用典,意像谲诡,笔法与无题相通。但个别典故在通篇运化方面尚未贯通。特别是颔联与尾联,有些意脉还是存疑的。

无题

马琳

悔恨那堪同迫煎,灯花黯淡照难眠。

泪添寒雨三更后,鬓结秋霜一镜前。

东箭豪芒原是谬,金囊重币散无烟。

江湖浩渺寻何计,从此厌听时哲贤。

芦荻点评:

首句情绪外露。次句稍有内敛,场景营造尚好。

颔联依旧心绪大开。“泪添雨后”“鬓结霜前”和盘托出,不留余地。笔法运用与无题有隔。

颈联见佳,遣词文雅,蕴意含蓄。

这一联暗藏对事物的认知与世俗的无奈,读来凄凉痛楚,哀婉伤情。

“东箭”不解,查无出处。

世事无奈,甚至对先哲也产生怀疑。这个收束倍觉凄凉。

这首没有掌握无题基本特点,除去第三联,情感大门全部敞开,展露无遗。这样,隐晦含蓄,深情缅邈就无从谈起了。

无题

诗海风轻

屏前相遇尽诗人,总恨无才非贵宾。

拜舅方知坠云雾,行名始识费金银。

文章莫问庸和雅,菩萨休论假与真。

把酒临风登阁望,江湖何处不扬尘。

芦荻点评:

开篇似有不平。看似妄自菲薄实具讥讽之意。指向与日前文坛风气相关。

但遣词还是浅显了一些。

颔联继写个人对现象的感受。鞭笞的同时亦显无奈。但不具无题笔法。

经过种种世态之后,或形成了自我独特的处事哲学。这种处事方式虽觉圆融,但与人性本身的品质即“真善美”或有相悖。

尾联似见洒脱,但有逃避现实之感。

通篇蕴意贯通没有问题,但用词浅白,议论过多,意像撷取乏善可陈,与无题表达方式尚有距离。

无题

肖育湘

几将归旅付淹留,濯罢沧浪一梦休。

诗路犹迟轻揽辔,画桥思远漫移舟。

赍书京洛凭黄耳,蒙诏冯唐愧白头。

方念蓬窗春色好,觉来已是半庭秋。

芦荻点评:

首联写漂泊,感怀世事,道尽隐终。开篇意境遂出。

“揽辔”存典,揽住马缰,亦有谏止君王履险之故。

此联行文古朴,颇见用心。世事沧桑人生感悟尽隐其中并不失美感。

颈联两典:

“黄耳”《晋书·陆机传》意为信使,“冯唐”取人生易老之意。

这一联可见庙堂之心,亦存迟暮之感,语义酸楚。

“蓬窗”见幽,宋·吴晦之有诗云:

“小室潇然一钓蓬,主人闲散似渔翁。有时风雨惊残梦,如在松江烟浪中。”

行文颇见散淡。

尾句生慨,世事堪惊,华年不再,伤春悲秋,收束留有余韵。

这首遵循了无题法则,遣词侬丽唯美,用典含蓄准确,思想表达哀婉温润,回味悠长。不错的一首。

无题

谢锋

满眼飘飘雪半空,小寒凄紧近房栊。

此生曾作牛衣客,万事应随马耳风。

莲幕倒查无姓字,管城偶见有勋功。

凭轩谈笑悠然过,百里江山梅信中。

芦荻点评:

首联造境,景象凄清,暗喻生涯。为后文生发开辟空间。

颔联两典:

“牛衣客”,出处:宋·司马光《又和二月五日夜风雪》:“帘踈声淅沥,灯冷晕微茫。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这里泛指贫寒之士。

“马耳风”,出处:《清夜钟》三:差人禀催,只是不理。有手炙已热,有耳衰如充,鸣声虽刀刀,渺若马耳风。

这里比喻不重视听到的话。

这一联世故犹深。暗涵沧桑之历,亦存变通之理。遣词蕴藉,用典准确,尽显无题风韵。

“莲幕”存典,亦幕府之意

“管城”亦毛笔代称。

颈联怀才不遇之感愈明,但不见外露。

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暗扣无题之风。

尾联于淡泊之境生发希冀。

春天就要来了。“百里江山梅信中。”回扣“满眼飘飘雪半空”,犹见功力。时序顺理成章,情怀温馨向上。虽有谙世之态,但不泯人性情怀。这个结尾犹可称道!

无题

白守成

久欲前头问旧因,长嗟世道毁天真。

机关遍野唯悲兔,诳语横空总弄人。

几见陶潜辞斗米,谁如鲁迅扫缁尘?

忧心缱绻重楼里,只盼清风满四邻。

芦荻点评:

首联或与个人经历相关,疾俗之意彰显。开篇为本诗定下基调。

颔联续写世态,不乏酸楚。

颈联二者选择极见风骨,遂见作者品格及价值取向。

尾联表现忧心与祈盼。这个结尾具有积极意义。

这首还是老问题,就是无题的行文风格及表现方式。愤世嫉俗的主题用无题的方式来表现,可不可以?我认为是可以的。只是你的表达尖刻也好、迂回也罢,都不能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去体现。否则,就不如确立一个明确的题目了。

无题

居隐思远

春归柳岸动相思,月色梅边梦欲驰。

山外烟霞曾未悟,壶中甲子几多时。

情无可待犹无着,命不能求总不知。

莫道幽怀何处寄,一帘花雨又成诗。 

芦荻点评:

这首大抵言情。

首联柳情梅梦,寄怀思远。春晖月色,境界遂出。

上下句蕴意稍有重叠,如有错落,可能更好。

“山外烟霞”或引申为红尘俗世。

“壶中甲子”即“壶中天”。

明邵璨《香囊记.题诗》:“开山种玉,点石成金。壶中甲子潜消,洞里乾坤不老。”

此联颇具禅意,从时空到命运,内涵丰富。

颈联犹隐世俗之障。或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隐终。寄意尚好,稍见直白。 

尾联收束得法。

“一帘花雨又成诗。”给人以循环往复,无休无尽之感。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这首与无题笔法相贴。遣词幽雅,意韵贯通。总体来看上半好于下半。尤其颔联,风韵尽出,于无声之处,读者自悟,情感存在于似有似无之间。我理解,这可能就是无题之真谛了。

无题

静水

岁月匆匆如水逝,孤蓬辗转令更春。

昨宵梦折长亭柳,今日琴伤劳燕人。

欲借仙云捎尺素,恨无羽翼上瑶津。

终将不问花开谢,一任霜丝落满尘。

芦荻点评:

这首依旧写离别。

首联行进缓慢。写时光,再写时序,重叠之感。别离之主旨没有体现。

颔联寄意渐明,道尽思念。“昨宵”“今日”把思念的时段无限延长,更觉用情辛苦。使相思具有感人的力量。

颈联想象与愿望。描写重逢的急切。蕴意似有重叠,疑为合掌。

尾联收束于自我情绪,未出新意。

于无题来说,这首依旧不够含蓄内敛,情绪外露,没有留下回味空间。

无题

常乐

尘缘多少飞花似,天际苍茫北雁归。

世事难留空复梦,年华易尽不能违。

身闲岂得怜身老,力在何须嫌力微。

可喜诗情堪为伴,自将娱意享春晖。

芦荻点评:

首联以天际苍茫飞花飘落,隐世间沧桑,人事浮沉。首句“尘缘”二字,寄意良多,而次句“天际苍茫北雁归”就略显苍白了。

颔联,绮梦成空,年华易尽。蕴意尚好,但非无题用语。

颈联跳转,极尽自信之言。但缺乏深意。

尾句自娱,随意平淡,收束无趣。

流光飞逝,似水流年。徒生慨叹亦人之常情。但相对于生涯情事而言,寄情入深,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无题之主旨尤其重要。

无题

昊海

闲情未肯戏红尘,历练沧桑守志贫。

客路迷蒙愁古道,故园错落梦思亲。

虚怀有致浮云陌,逸气无前野水滨。

暮隐孤山消惫懑,植梅放鹤悟修身。

芦荻点评:

首句“未肯戏红尘”亦有守志之感。“沧桑”之后志岂“贫”哉?此字存疑。

“古道”或隐羁旅历程,“故园”或指其思乡之情。羁旅浮沉,旋引归乡之意,尚可圆通。只是表述尚欠清晰。

“虚怀”、“逸气”,尚有关联,但寄意稍浅,不得深入。

“浮云陌”“”野水滨”凑句之感,倍觉空泛。

“惫懑”,困倦烦闷之意。尾联化林逋之典,借以表达闲隐清高。

总体主题不够明确。绪意纷杂,莫衷一是。没有抓住一点深入发掘,似有蕴意,但稍纵即逝,不得融通。

无题

独善其身

江声渐觉似云传,岸影虚回逝水年。

近远斜量神黯尔,阴晴细数泪潸然。

深杯浊酒空诸蕴,健笔清诗妙入禅。

落照漫愁双屐折,层霄何忝一壶悬。

芦荻点评:

首联意韵清空,缅邈虚幻。人事与时空渗透,景色与情感互照,相映生辉,开篇合题。

颔联神情飘逸,感时伤事,寄怀幽深。“阴晴”二字,道尽冷暖。

颈联回归当下。虽有质实,不觉流俗。

尾句对仗收束。“双屐折”对“一壶悬”,从藩篱小径到大象无形,具有虚怀若谷的情怀。颇见用心。

这首无题法度纯熟。遣词幽雅,绪意贯通。不失为佳作之一。

无题

张成锁

低云暮雨洗巫山,高处凉风倾瞬间。

一叶惊秋凋落去,半生回首别离还。

尝闻化鹤千年事,更见飞鸿此日闲。

忽听琵笆奏归曲,即驱打马继登攀。

芦荻点评:

首句存典,应为“朝云暮雨”而来。

出自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但次句见散。

以“巫山”景象开篇,主旨所涉情事无疑。

颔联“还”字应诠为继续之意。而非归意。否则欠通。

时光似水,思念如故。在时空的跨度上给人以缅邈悠长,伤怀无尽之感。

思量日切,便有绮梦滋生。但一经回归现实,便会陡生惊诧与落寞。

“琵琶”句幽惋。与通篇格调融通。

但尾句游离。与以上蕴意不搭。“登攀”忽起高昂之调,使得凄美意境不得延续,续貂之嫌。

无题

丁杏

绕树无须怨兀斜,缘堤何必责风沙。

弦难调处迷弹手,棋解危时出竞家。

尘网谁堪明注脚,动机自省少磨牙。

不如闭目斋房坐,扫地清台饲弄花。

芦荻点评:

“绕树”,曹操《短歌行》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首联或隐人生境遇。隐晦幽惋,意境遂出,开篇不错。

颔联两寄,独出机杼。沧海横流,方显本色。与怨天尤人的惯例形成反差,敢于挑战命运,不向困境屈服。

在精神层面,这一联尤见风骨。

颈联堪怜时事,洞悉尘缘,遂入练达之境。此联大好。

尾联巧结。前六句意象丰富,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皆以阐述到位,尾句轻轻一转,“饲弄花”,洒脱顺意,回味悠长,巧破千斤,收束尤佳。

这首颇具高度,风格气韵,皆入无题。

无题

贾洪岩

老来性倔角难磨,世故惊心感慨多。

昨日登台论洁吏,今朝孤枕卧囚窠。

筑坛授銊将军拜,鈡室折弓狗烹锅。

穷达尽为身外事,浮生莫被利名拖。

芦荻点评:

开篇“老来性倔”“感慨”,诸语见白。

颔联自我行为描述,虽有时间跨度,但寄意不多。

颈联借典,暗喻世事,或存隐痛。

尾联由上述时事而起,幡然醒悟。

此篇愤世之作,警醒作结。但直白无隐,与无题渐脱。

无题

云山散木

何风着意力吹梅,扯下朱颜堆复堆。

本望仙姿长傲雪,安知英气落惊雷。

随心起傍缘先断,满眼垂怜梦不回。

若问丹泉曾饮否,十年遗恨在幽台。

芦荻点评:

“着意”警醒。“堆复堆”寄情见深。

以梅花飘落开篇,渲染离愁。笔致风流,开篇不错。

颔联续写梅花,“本望”“安知”可见心绪落差。或隐痴情未泯,尘缘先灭。

颈联“缘先断”、“梦不回”,隐衷渐渐明晰。万种思量,千般苦痛,尽在其中。

“丹泉”一般指酒。

“幽台”谓坟墓。

明高启《盗发汉侍中许彧墓》诗:“长夜俄看月,幽臺不掩泉。”

尾联用典准确,哀怨凄婉,情真意切。

惟“遗恨”外露。

如理解不至偏颇,本无题主旨悼亡。

起承转合皆在法度。寄情幽惋,回味绵长。合于无题。

    本期点评共31首,全部点评完毕。希望通过这些点评能为大家在今后创作中提供些许参考。大家辛苦,谢谢陪伴!

最后把本人一首《无题》及注释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批评指教:

无题

芦荻

渚花汀草乱青袍,春入邛崃一色娇。

醒客晴云还缱绻,当垆碧树已扶摇。

重吟应惋琴台路,复度堪惊驷马桥。

莫怪临风填落寞,只因飞絮渐如潮。

注释:

渚花汀草:

出自杜甫的《渡江》,“渚花兼素锦,汀草乱青袍。”

邛崃:

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古称临邛,系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故里。

当轳:

指卓文君司马相如当轳卖酒旧事。

琴台路: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的发生地。

驷马桥:

又名升仙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故名。表现曾经励志之心。

2021.2.26元宵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冬作品点评
【诗海选粹】长江作业 点评 芦荻(11)
【诗海选粹】【虞美人】作业点评(6)
【吴门诗社】沧浪风诗词学校(大班)作业点评【七律】夏虫
【吴门诗社】2017年11月诗班(小班)作业点评
诗词学堂|杜甫教你:七律的结构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