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积食不长个、肚子硬硬鼓鼓的?中医提醒...
孩子积食不长个、肚子硬硬鼓鼓的?中医提醒:平时多吃这种食物,脾胃好了,长个快
 
中医讲:“若想小儿安,须得三分饥和寒”,意思也就是说要想孩子身体健康,最好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过撑、过腻;因为小儿年龄较小,器官发育不完善,脾胃运行功能不好,摄入过多的食物会损伤脾胃,引发积食。

而一旦长期积食得不到解决,会引起脾胃失调、食欲下降,这会严重地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的生长,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也可以说“小儿百病、积食为先”。

孩子有没有积食,看他有没有这5种表现

1、 口气

中医认为,孩子出现舌头厚腻,同时口腔内伴有淡淡的发酸、腐臭等难闻气味就需要注意了,需要怀疑孩子是不是积食了。这是因为食物没有消化堆积在胃内导致的。

2、面色发黄

中医认为,健康的人群,面色会红润有光泽,尤其是孩子;如若孩子出现脾虚,那么气血运行就会受阻导致食物进入胃内后不能被脾胃运行和消化,就会导致面色不好,会发黄。

3、 夜啼

一旦孩子出现积食,食物长期堆积在胃内不消化,会引发腹胀、肠胃不适以及情绪烦躁,家长就会发现孩子会大哭大闹,情绪烦躁尤其难以入睡以及夜啼。

4、食欲下降

平时孩子的胃口非常好,可是近来突然胃口下降,对喜欢吃的食物丧失了兴趣,也是可以怀疑是否是出现积食了。

因为食物吃得太多,堆积在胃内,孩子感觉不到饿,也就影响到食欲了。

5、便秘、腹泻

脾主运化,脾虚,会导致食物堆积在体内得不到运化和消化,就会发现孩子的肚子鼓鼓、硬邦邦的,对于不能表达的表达,用手按摩腹部,也会用哭来表达不适。如果积食时间长的
胃肠功能没有恢复,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

【日常做好4件事,能有效缓解孩子积食】

1、多运动

运动不仅有助消化,还能提高免疫力以及身体的抗病的能力。因此,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饭后躺着,应该在30分钟后和孩子一起运动,可以一起散散步,做些轻运动,以促进肠胃蠕动。

2、多揉腹

当孩子出现积食或消化不良时,家长可以给孩子顺时针揉揉腹部;可以起到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的作用。

3、多捏脊

“脊”即“脊梁骨”,捏脊是中医疗法,是从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而通过该项手法可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

4、 多喝山楂六物膏

也可以给孩子喝点山楂六物膏。

组方:山楂作为主料,搭配鸡内金、麦芽、怀山药、茯苓、大枣。

① 山楂,有开胃消食的作用,山楂片、山楂糕也是小朋友爱吃的零食,可以经常泡山楂水给小孩喝。

② 鸡内金,消食健胃的好手;

③ 麦芽,可行气消食,健脾开胃,主要负责消化积食,改善脾虚食少;

④ 怀山药,也是大名鼎鼎的补脾养胃食材,可调理脾虚引起的食量小,经常腹泻;

⑤ 茯苓,健脾作用也体现在调理脾虚食少,还能安神宁心;

⑥ 大枣,除了补血,你可能不知道,它还可补脾和胃,调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

酸酸甜甜,清香入鼻,小朋友会更容易接受,可以直接拿着勺子舀着吃,也可以冲水喝,甚至可以当成果酱,抹在面包上,吃着吃着,孩子就想吃饭了。不仅宝宝们可以每天冲水喝,大人们也可以多多食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积食--脾虚--又疳积,我们该如何养护孩子的脾胃?
能吃是福?小孩子吃饭多,不是一个好现象,小心积食脾虚!
孩子有8个特征,暗示脾虚积食已久!中医1个食疗方,健脾助消化!
中医:脾虚小病多,4种食物换着吃,体质再差也能拉回来,注意!
60岁儿科主任坦言:看“5处”知孩子积食,别等孩子脾虚才重视
小儿百病积食为先!孩子积食不消化,六食材泡水,消食化积脾胃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