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
   

作者简介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字官奴,汉族,东晋书法家人,祖籍山东临沂琅琊,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是王羲之的第七子。

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人称“大令”。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

王献之在书法艺术上的贡献,首先是继承了父风。王羲之积一生之书发艺术创作实践,亲授爱子,一方面开其悟性,另一方面弘扬家学。王献之七岁学习书,兼学张芝,天资甚高,在父的亲授之下,书法突飞猛进,少有盛名。兄弟七人,个个有才华,但相形之下,谢安评为“小者佳”。

王献之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不仅承继父风,而且能超越创新,别树一帜,这就是他创造的“破体”,即“大令体”。所谓破体,就是打破楷书,草书界限,但又不是正统的“行书”,偏于草的为行草,偏于开楷的为行楷。这种行草或者行楷的字体,既有楷书的工稳,又有草书的流畅,书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亦可发挥自己的特长,给书者留有极大的回旋余地。王献之写下了承继父亲书法风格的《洛神赋》。

王献之创造了草书里的“一笔书”,这是他书法方面的又一大贡献。张芝为草圣,使草书成为书法艺术领域里最富表现力的书体。张芝之后,王羲之完成章草至今草的嬗变,使草书再展新姿。王献之继父余风,将今草再推进一层,创造了草书里的“一笔书”,其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风华朴茂之姿,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就是《中秋帖》和《十二月贴》。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在书法艺术上各有千秋,王羲之以真行为显,王献之以行草为能,所以不能以一种书体,品评谁优谁劣。王献之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传世的书迹,明显少于父,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唐代扬羲抑献,墨迹多寡受其影响。直到宋代,才出现了王献之的真正知音米芾和黄庭坚等,冷遇局面开始慢慢打破,但亡羊补牢,在搜寻王献之墨迹,已经晚了。

《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作品形式

《中秋帖》为纸本,纵27cm,横11.9cm,草书,是《宝晋斋法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为传为东晋王献之传世手卷真迹。

原为五行三十二字,后被割去二行,现仅存三行二十二字,简化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釋文為:“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卷前引首有清高宗弘历行书题的“至寶”两字,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鉴藏印。

宋内府《宣和书谱》、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河秘箧表》、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顾復《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著录了《中秋帖》。

《书断》中说《中秋帖》道:“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字势连绵不断,极备法度,是学习“二王”的珍贵资料。《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

《十二月割帖》现有清人拓本,纵25cm,横14.7cm。

据米芾《书史》记载,王献之《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为黄麻纸本,是米芾以书画宝玩向苏激换来的。

清人拓本的《十二月割帖》的文辞与米芾《书史》所记一致,曰:“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凡三十二字。虽然从文意上说未全,但是将此本与《中秋帖》相较,不难发现,《中秋帖》帖文全从《十二月帖》临出,只是略去《十二月帖》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后又分别缺漏“未复”、“恸理”四字,凡十字“反”因草书形近“为”,有时还被误临成“为”字。如此可以断定,米芾所藏《十二月割帖》墨迹本,乃《中秋帖》的底本。

那么《十二月帖》为什么文字也不通呢?据明代董其昌考证,《十二月帖》与宋太宗淳化年间的《淳化阁帖》中王献之的《庆至帖》原为一帖,后被割裂。《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因句子被割,无法标点,无法释读,语句不连贯,不知所写。

《十二月割帖》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曹之格摹勒的《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因此现仅有拓本传世。

《中秋帖》作品推测

现存的《中秋帖》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

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贼毫指书法用笔的劣锋),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

《书画舫》云:“献之《中秋帖》卷藏檇李项氏子京,自有跋。细看乃唐人临本,非真迹也。”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故同样宝贵。

《中秋帖》传奇故事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 “三希”之一,与《快雪时晴帖》,《伯远帖》 “三希”,意即希世珍宝。

《中秋帖》传为东晋王献之传世手卷真迹,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中秋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乾隆时被收入内府,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曾被清高宗弘历合誉称为“三稀”,遂以“三希堂”为御书房名。

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携带出宫,经由她娘家侄孙卖给古玩商,辗转卖给郭世五。

郭世五藏此二帖始终保密无人知,死后此二帖归他儿子郭昭俊所有。抗战胜利后,郭昭俊把他父亲郭世五的觯斋藏瓷全部捐献故宫博物院,因此郭昭俊得到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的职务。1949年他随银行撤退到广州,在广州被疏散,到了香港。郭昭俊因做生意关系,将自己所藏的《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一位印度人。

那印度人又将之以十多万港币抵押于香港汇丰银行。因做生意赔本,一年后抵押期满,无力赎回,准备出售,他找到徐伯郊商量办法。

徐伯郊立刻给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写信,马衡院长向周恩来总理报告此事的原委。1950年11月5日,周总理亲自给马叙伦(时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人写信,指示:“同意购回王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终于使“二希”回归到故宫博物院。

 

                                              2012年清明节编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鸭头丸帖
《中国书法史》:王献之的书艺
王献之行书尺牍集
行草之外开一门,风行雨散最风流:王献之的半生之憾
清拓《三希堂法帖·第一卷》一至六
书法鉴赏--行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