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九章:习题答案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业务招待费的60%=35×60%=21(万元) 
扣除限额=(2000+600)×5‰=13(万元),所以,应以13万元为限在税前扣除。 
【该题针对"业务招待费的扣除"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个人独资征收个人所得税,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第2行"营业成本"项目: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自产产品对外捐赠属于视同销售行为,不在本行填列;企业以货物对外投资的,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应当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第2行"营业成本"=800+30+800=1630(万元)。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发生的赞助支出不可以在税前扣除;企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这里强调合理,并不是说都可以扣除。 
【该题针对"税前可扣除项目(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的部分,即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部分税前不得扣除;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应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只能在税前摊销扣除,不允许在税前直接扣除;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 
【该题针对"税前可扣除项目(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附表一,第一行"销售(营业)收入"包含会计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本题四个选项中,选项C属于视同销售的收入,故选C;选项A,固定资产的转让收入应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终,企业转让固定资产的净所得是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的;选项B,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净所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中;选项D,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计入到营业外收入科目。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主表 "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投资收益金额=10+120+200+20=350(万元)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福利费扣除限额为60×14%=8.4(万元),实际发生10万元,准予扣除8.4万元;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60×2%=1.2(万元),实际发生1.00万元,准予扣除1.00万元; 
第14行"纳税调整增加额"=(60+10+1.2)-(60+8.4+1)=1.8(万元) 
【该题针对"工资薪金及三项经费的扣除"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005年亏损应在2006~2010年进行弥补,2007年的亏损应在2008~2012年进行弥补,2010年弥补了2005年的亏损后,2005年尚余34-6-7-7-7=7万元的亏损税前不得弥补,应当用税后利润弥补,2011年的应纳所得税=(10-5)×25%=1.25(万元),企业应申请退还所得税2.5-1.25=1.25(万元)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发生的非正常损失,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不能扣除,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进项税作转出处理,企业当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为100*17%=17(万元),即企业当期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为100+17=117(万元)。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的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A,企业发生的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扣除比例分别是2%、2.5%;选项B,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个人独资企业税前列支,但可以按规定扣除生计费;选项C,企业年度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超出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可以结转以后纳税年度内扣除;选项D,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在税前扣除,选项D是正确的。 
【该题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个税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企业汇总纳税应纳税额=(400+100)×25%=125(万元) 
境外已纳税款扣除限额=125×100÷(400+100)= 25(万元),境外实纳税额20万元,可全额扣除。境内已预缴25万元,则汇总纳税应补所得税额=125-20-25=80(万元)。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境外已纳税额的抵免"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劳务报酬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审稿等而取得的报酬。发表论文取得的报酬,将国外的作品翻译出版而取得的报酬属于稿酬;提供着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报酬,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应税项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捐赠限额=20000×(1-20%)×30%=4800(元),实际捐赠>限额,所以只能扣除4800元,应纳税额[20000×(1-20%)-4800]×20%=2240(元)。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提供着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中,属于稿酬所得的,不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应税项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该题针对"特别纳税调整"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附表一(1)第1行"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外购货物在销售实现或发生其他按会计准则规定应当确认收入的业务时,才结转到营业成本中;对外捐赠不确认收入,也不存在确认成本的问题。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选项A,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选项B,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选项C,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选项D,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选项E,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的住所地确定。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转让定价调查应重点选择以下企业: 
(1)关联交易数额较大或类型较多的企业; 
(2)长期亏损、微利或跳跃性盈利的企业; 
(3)低于同行业利润水平的企业; 
(4)利润水平与其所承担的功能风险明显不相匹配的企业; 
(5)与避税港关联方发生业务往来的企业; 
(6)未按规定进行关联申报或准备同期资料的企业; 
(7)其他明显违背独立交易原则的企业。 
【该题针对"特别纳税调整"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主表中的第3栏"营业税金及附加"根据会计上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选项C,应计入土地的成本;选项D,企业销售旧办公楼,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选项E,增值税是价外税,不通过本科目核算,所以,不在本栏反映。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数额计算填报。选项C属于视同销售行为,不在本行填列;选项D应当填入第11行"营业外收入"中。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企业的营业外收入,应当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选项E,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免税收入,要注意免税收入与不征税收入的区别。 
【该题针对"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税款所属期间":一般填报公历某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报实际开始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应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红利、股息、利息所得和偶然所得,应当按照全部收入乘以20%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应税项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在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时,可以扣除的税金为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 
【该题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个税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选项A应该是在工资总额的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选项B应该是由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类型、规模等具体的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数额或比例。 
【该题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个税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个人所得税可以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是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承包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所得。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外籍个人按照合理标准取得的子女教育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个人举报违法行为获得的奖金,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的家庭唯一生活住房,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数额内的部分。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误餐补助、托儿补助费不属于工资薪金,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应税项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经营租赁费用,新产品开发费用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修理费用,生产经营中的借款利息支出等均可在税前扣除;不能税前扣除的有:资本性支出、各种赞助支出、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计提的各种准备金等。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的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个人的同一作品在刊物上连载的,应合并其因连载而取得的所得为一次收入,连载后又出书取得的稿酬,应视同再版稿酬分次征税。所以,作家取得的稿酬应纳税额为5000×12×(1-20%)×20%×(1-30%)+200000×(1-20%)×20%×(1-30%)=6720+22400=29120(元);翻译收入应当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税,应纳税额为60000×(1-20%)×30%-2000=12400(元)。 
李某共计应纳税额=29120+12400=41520(元)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选项A,代表机构缴纳的滞纳金、罚款不应作为代表机构的经费支出额;选项B,代表机构购置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应在发生时一次性作为经费支出额换算收入计税;选项C错误,代表机构利息收入不得冲抵经费支出额。 
【该题针对"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选项A,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被投资方做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选项B,利息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选项C,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的收入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选项B,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选项C,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的时准予扣除;选项D,企业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该题针对"资产税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资产收购,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转让企业取得受让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可以以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该题针对"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1)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2)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3)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4)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5)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该题针对"资产损失的税前扣除"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第1个业务存在的问题:修建仓库运杂费应列入在建工程,调增计税所得额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5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 
第2个业务存在的问题:因运费发票开给该物资供销公司,属该公司销售货物发生的运费,一般企业可以抵扣,但是本公司销售农机属免税货物,不能抵扣进项税。另外,企业向购货方收取了此项运费,属取得价外费用,应纳入销售额(免税不计算销项税)。进项税额转出1400元,增加销售费用调减所得额1400元。增加主营业务收入20000元,减少营业外收入20000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400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的审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1)个人独资企业向从业人员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2)生产费用与生活费用混在一起难以划分的,不允许扣除; 
(3)投资者及其家庭生活与企业共用的固定资产,难以划分的,由当地税务部门根据生产经营类型、规模等具体情况核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数额或比例; 
(4)该企业发生的广告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允许据实税前扣除,超出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投资者的个人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投资者的生计费用按每月2000元扣除。 
【该题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个税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综合题 
1、 
【正确答案】:(1)1~8月取得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8500-2000)×20%-375]×8=7400(元) 
(2)依据的文件:财税[2008]2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①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②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③个人所得税 
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④印花税 
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 
出租住房,每个月应纳营业税=6800×3%×50%=102(元) 
需要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0.2元。 
应纳房产税=6800×4%=272(元) 
无需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6800-102-10.2-272-800)×(1-20%)×10%+(6800-102-10.2-272-400)×(1-20%)×10%=930.53(元) 
(3)取得的独立董事津贴应按劳务报酬纳税。应纳税额=35000×(1-20%)×30%-2000=6400(元) 
(4)个人从境内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应纳个税=18000×50%×20%=1800(元) 
(5)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36000÷12=3000(元),适用15%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125,应纳税额=36000×15%-125=5275(元) 
(6)在甲国演讲收入:抵免限额=12000×(1-20%)×20%=1920(元),应补缴个人所得税=1920-1800=120(元) 
在乙国取得专利转让收入:抵免限额60000×(1-20%)×20%=9600(元),由于在国外已经缴纳12000元,所以不需要补缴个人所得税。 
(7)个人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或者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捐款,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个人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或者国家机关向贫困山区的捐赠需要在应纳税所得额的30%以内税前扣除,超过的部分不能税前扣除。 
向贫困山区捐赠的扣除限额=40000×(1-20%)×30%=9600(元),向贫困山区的捐款8000元可以据实税前扣除。 
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40000×(1-20%)-20000-8000)×20%=800(元) 
(8)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1200×4×(1-20%)×20%=768(元) 
(9)转让境内上市公司的股票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转让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所得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转让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80000×20%=36000(元) 
(10)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18000-3500)×25%-1005=2620(元) 
(11)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金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8500×20%-555=1145(元) 
(12)超过免税标准的补偿金为:115000-25000×3=40000(元),应纳税所得额=40000÷8-3500=1500,适用3%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0,应纳个人所得税=1500×3%×8=360(元) 
【该题针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1)企业所得税除外,企业的错误之处在于: 
① 销售货物收取的运费是价外费用,应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和消费税。 
② 赞助取得的原材料,可以作进项税抵扣。 
③ 管理不善损失的原材料应该作进项税转出。 
④ 没有计算印花税和房产税。 
⑤ 增值税和消费税计算有误,导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数据也是有误的。 
补缴增值税=468÷(1+17%)×17%-5.1+600×17%+18.6÷(1-7%)×7%=166.30(万元) 
补缴消费税=468÷(1+17%)×10%=40(万元) 
补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合计=(166.30+40)×(7%+3%)=20.63(万元) 
补缴房产税=12000×(1-20%)×1.2%=115.20(万元) 
补缴印花税=(87400+10080+35000)×0.3‰+(468+1100)×0.5‰=40.53(万元) 
(2)计算会计利润总额。 
销售收入=(87400+468÷1.17+10080)=97880(万元) 
销售成本=0.28×190000+0.22×28000=59360(万元) 
期间费用=11000+600×17%+18.6÷(1-7%)×7%+115.2+40.53+7600+2100= 20959.13(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9748+2029.26+40+20.63= 11837.89(万元) 
营业外支出=3600(万元) 
营业外收入=35.1(万元) 
投资收益=130+90+170=390(万元) 
会计利润=97880-59360-20959.13-11837.89-3600+35.1+390=2548.08(万元) 
(3)企业所得税计算的错误有: 
① 价外收入没有价税分离,确认的收入有误,导致税前扣除的税金和教育附加有误;漏记房产税和印花税导致管理费用计算错误;管理不善损失材料进项税未进行转出,导致管理费用有误;取得赞助的原材料没有计入应税收入,导致营业外收入有误。 
② 招待费超标,应按限额扣除,不得全部扣除: 
业务招待费限额:900×60%=540大于97880×0.5%=489.4(万元),税前扣除489.4万元,招待费纳税调增900-489.4= 410.60(万元) 
③ 公益捐赠超限额未进行税前调整;公益捐赠限额=2548.08×12%=305.77(万元),实际公益捐赠500万元,公益捐赠纳税调增194.23万元。 
④ 新技术研发费用没有进行加计扣除:加计扣除研发费用800×50%=400万元,纳税调减所得400万元。 
⑤ 支付其他企业的管理费不得税前扣除:纳税调增管理费用300万元。 
⑥ 分回股息和国债利息属于免税收入,不应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合计调减:130+90=220(万元)。 
⑦ 合并业务,应该按规定计算合并企业弥补被合并企业亏损扣除限额,企业全部扣除被合并企业亏损是错误的。根据规定:企业合并符合企业重组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且选择此方法执行,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5700-3200)×6%=150(万元)。
⑧ 境外分回股息不用全部纳税,而是按境内外税率差补税:境外分回股息应补税=170÷(1-15%)×(25%-15%)=20(万元)。 
境内应纳税所得额=2548.08+410.60+194.23-400+300-220-170-150=2512.91(万元) 
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2512.91×25%+20=648.23(万元) 
应补企业所得税=648.23-570.19=78.04(万元) 
【该题针对"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企业所得税试题及答案
2021年税务师税法II考试资料题库含历年真题
2019年《经济法基础》章节练习 第五章(2)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注册税务师考试(CTA)税法二答疑周刊
2013年会计职称考试《初级经济法基础》考前测试题四
2019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