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岁老人的养老经 (上)

“百岁定律”

我用10年时间,收集古今中外百岁老人的资料,迄今样本数已经达到1285位。每个样本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最少的也有600多字的文字资料;最多的有几万字,还包括照片、视频以及采访时的音频和签字。这些百岁老人中有教授、学者,学术造诣很高的,也有目不识丁的文盲;有生活在大城市,医疗条件好的,也有生活在穷乡僻壤,几乎谈不上什么医疗条件的;有生活比较优裕家境比较好的,也有家里很穷,经历过许多苦难的;有身体一直比较好没有生过什么大病的,但是也有从小身体不好,得过很多病的……那么这个群体究竟有没有共同点呢?如果有,共同点又在哪里呢?这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

我用很笨的办法把他们各自的特点一一罗列出来。这些特点有家族遗传方面的,也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医疗条件方面的,还有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模式(如膳食、运动、起居等)方面的,更有个人的心理模式、待人接物、社会适应以及道德修炼方面的……然后用一票否决的办法来寻找他们的共同点。例如一般认为饮食清淡、经常运动的应该长命百岁,但是,只要有一个百岁老人爱吃肉,不运动,就可以把这两条否了;又认为家庭和睦、子女孝顺的应该长命百岁,但是,确有百岁老人家庭并不和睦,子女也并不孝顺的。于是这两条也被否了。最后找来找去,找到两条且只找到两条是这1285多个样本都具有的共同点,我把它叫做“百岁定律”。此后我收集到的百岁老人的资料,也都符合这两条,迄今无一例外。

由于我是用一票否决制的办法得到的,所以我把它表述为:

(一)不鼠肚鸡肠。没有一个百岁老人是小心眼的。他们都很宽容善良。没有一个小心眼的人可以活到百岁。

(二)不懒惰。他们或者体力上不懒惰,如广西巴马百岁老人还有在田头劳作的,特别是女性更是做家务事不停手;或者是知识分子,从事脑力劳动而不懒惰的,就是那些教授学者,百岁还在学习、思索、创作,有使命感,总有事情可做。而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没有一个可以长命百岁的。

别人在引用此成果时,说:“汪大洲研究调查已经去世和现在还健在的1200多位百岁老人和1200多位高龄名人,认为善良宽容勤快是这些长寿老人的唯一共同点。”

我找到的这两条不依附于客观条件,都是每个人通过自己主观的努力可以做到的。

只要有人能够找到一例“小心眼”的、“鼠肚鸡肠”和非常抠门以及“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非常懒惰,生活中没有追求的而能活到百岁的个案,那么我的“百岁定律”就会被推翻。我曾经在我的博客(dazhouwang.blog.163.com)上,征集这样的个案,但是至今没有征集到。我和我的朋友们在后来找到的百岁老人都统统符合“百岁定律”,无一例外。

“四朝元老”周有光

下面我来介绍今年3月和4月我两次前往采访的108岁周有光,他在我的“百岁老人”子集中的编号是1083号。

我在去采访前做了许多功课,阅读了许多有关周有光生平的材料,大致是:周老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过了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1949年后的新中国时期,被人戏称为“四朝元老”。 周有光一生充满传奇,早年专攻经济学,曾经留学日本并在美国工作,他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解放后回上海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他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中的老二张允和。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老三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夫人,所以他是沈从文的连襟。现在年过百岁的周有光,依然每天读书看报写作,他不仅自己坚持学习,而且尽一切可能教育别人努力学习、终身学习。这一点谁也比不上。

完全符合“百岁定律”

能够亲自聆听先生讲述百岁人生,一定可以悟得为人之道、修身之法,所以我非常期待。要采访周有光也不容易,第一次申请遭拒,后来我把我对百岁老人的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百岁定律”告诉了周有光的儿子,还附去了一份前年和去年我三次前往采访的111岁王艮仲的采访记“胸襟和气度的极品”一文发去,才打动了他们父子允许我前往采访。

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上午十点,我获准前去采访周有光,实现了我的一个夙愿。108岁的周有光只有一个儿子,现年78岁,周有光说到自己唯一的一个儿子的时候,说他妈妈死后,周晓平“长不大”。78岁的周晓平听了,马上说“我不敢老”。 

这是很有深意的一次父子对话。

照片1   2013年3月26日第一次采访周有光

照片2   和周有光父子合影

照片3  采访周有光左方站立者是王佰玲中排左起第一人是朱波前做者是李贞

周家父子都认认真真地看了我的“百岁定律”,并且说周有光的情况完全符合这两条,就是心宽和勤劳。

心宽

活到108岁的周有光“心宽”已经宽到从容和淡定的境界,在我的第一次采访中他一连说了好几个“无所谓”

显示淡定和从容。

在询问了他的家族寿命、饮食起居后,我们问周老:“心情好吗?感觉高兴吗?”

周老的回答是只有三个字:“无所谓”,接着他解释道:“不懂得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没有什么不高兴的事。”

周晓平在一旁接过了话茬,告诉我们他爸爸遇到什么烦心事都能自我化解。甚至于还说,爸爸比他心宽多了。

又问:“儿子对你好吗?”

他的回答也是只有三个字:“非常好”。

又问:“对儿子有什么期待?”

答:“没有期待。”

继续问:“儿子对你好,你有什么感觉呢?譬如,是高兴?是过意不去?还是觉得那是应该的?他累不累,你是不是挺心疼的?

答:“没有什么高兴,也没有什么不高兴。挺好的。”回答得近乎冷漠,实际上这是一位百岁老人的超脱、淡定和从容。我是很熟悉百岁老人的这种精神境界的,因为接触多了,知道他们都是这样超脱、淡定和从容的。世俗的人不太会明白。

周晓平又出来接话茬,说他爸爸经常说上帝让他活得太老,弄得太麻烦,搞得他太忙了。

我们又问:“那你生活有信心吗?对寿命有目标吗?”

于是周老做了如下回答:“现在我是108岁,我想我还能够活到109岁……”又说:“寿命的事情我是向来不管的,我只管每天活着看书写文章。我说过,寿命的事情是上帝管的。”

我还问他:“那你一天工作多少时间?”

这个问题给他说第二个“无所谓”的机会,他说:“无所谓工作,我现在是无业游民。”大家都笑了。

我们还问到儿孙是不是经常来看望,你是不是希望他们经常来,周老的回答,归纳起来是三条:

1,         儿子有空就会来,现在地铁修好了,很方便的。

2,         孙女在美国,一年会回来一次,有时候两次。

3,         是不是希望他们经常来看望?他也说“无所谓”。他的回答是:“无所谓的,他们有空就会来。”非常淡定从容。

勤劳——终身学习

说到勤劳,这里的勤劳不是指体力劳动,而是指脑力劳动。周老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而且与时俱进,人称他“人与书俱不老”。108岁高龄的他依然每天读书看报写作,而且待人谦逊。他思维清晰,充满活力,说:“学然后知不足,老然后觉无知。”百岁后还出书多部。

尽管周有光认为自己的书房很破旧,但书却很时髦,往往引领潮流。这也难怪,周有光书架中书的来源很多都是漂洋过海的。

“现在做学问,你不看外国书是不行的。”他不仅自己坚持学习,而且尽一切可能教育别人努力学习、终身学习。这一点谁也比不上。在我已经收集到的1285个百岁老人的样本中他也是最突出的,唯一和他类似的只有南京的郑集(1900-2010),他活了110岁,已经走了。

周有光长寿原因探讨

今年4月分我第二次采访周有光,是我单独去的,重点就是和他本人仔仔细细地探讨活得长的原因。我问他您自己觉得你为什么活得那么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说这也别人经常问他的问题。

“我想,我不抽烟,不喝酒也许是一个原因吧。在工作岗位的时候,要应酬,别人喝酒我就喝点啤酒。”

我说,这个不是主要的,不抽烟不喝酒的多了去了,有几个能够活到您这个岁数的。

照片4   2013年4月18日第二次采访周有光

后来他接着说:“还有就是我一直在用脑。也许这个我和别人不同。”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因为确实没有哪一个像他那样爱读书爱动脑筋的。

他又说:“许多人都认为年纪大了,应该让脑子歇歇,多养养神,现在看来这个不对。”

他儿子说他爸爸拿到一本书看看画画,看得很仔细的,看报纸也是,而且还要写作。他百岁以后还写过《百岁新稿》、《见闻随笔》、《周有光百岁口述》、《朝闻道集》、《拾贝集》、《静思录》等近10部著作。可见周有光一直是很勤奋的,而且百岁以后依然勤奋。

就此我们展开了讨论,彼此都同意对方的观点。

我说,我们身上的任何组织和器官都是用进废退的。你长期不下地走路腿部肌肉就会萎缩。但是你经常用心阅

读,思考,想问题,写文章,大脑就发达,退化就会慢。而大脑在身体里面又是司令部。大脑不老,身体就不会老。

关于用进废退,当然“用”也有一个限度,过分使用,导致过劳,超过了限度也是对身体有损伤的。但是,这个“限度”,是因人而异的,有很大的弹性。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是不是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是为了谋生为了挣钱,不是自己情愿的事,那就不必去做。特别是上了岁数了,完全没有必要去做那样的事。但是,如果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是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有意义的事,那么做这样的事,即使年纪大了,适当多做些不但不损伤身体,还对健康有利。这就是我们达

到的共识。这是“愉悦原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使自己愉悦的事,就可以不必拘泥于自己的年龄。做一种有崇高的使命感的事也是一样的。

他自己说: “关心世界大事对健康有好处。”

我在总结研究百岁老人的时候,还有一个成果,就是“老年人要防摔”。很多老人在70、80或者90多岁以至于百岁以上的时候,如果摔一跤,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从此以后行动就会不便,大大影响生活质量,以至于成为转折点,健康状况走下坡路。可喜的是周有光从来没有摔过跤,他和儿子都认定这一点。在探讨他长寿原因的时候这应该也是要提及的。

另外,我在采访中一开始就询问了他的家族的健康和寿命情况。他清楚地记得他母亲活了97岁,父亲78岁,但是他说,那个时候是抗战时期,在打仗,城里不能住 ,在乡下住 因为拔牙,医生不好,他认为否则他父亲不会这么早死。他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只有他一个男孩。大姐活到80多,二姐也活到80多,三姐70多。两个妹妹,一个90多,一个80多。他唯一的一个儿子现年78岁,看样子显得相当年轻。我和周老以及他的儿子都同意他的长寿有家族基因的因素。但是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比周有光还要大两岁的王艮仲则没有家族长寿基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岁老人周有光的养生之道
周有光长寿秘诀
周有光:长寿需要四要素
百岁老人多有这10个共同点
周老,您慢点骑回家啊!
读包丽敏《周有光:最美好的东西,最美好的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