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估不如成长

低估不如成长

我一年多前写过一篇 《长期收益率近似公式揭示投资秘密》。里面用理论假设数据证明了一件事,在估值不变(公式里假设的是PE不变)投资收益率=每股盈利增长 股息率。当时我推导出这个公式的时候,其实是在为自己买入低估的银行股找借口。因为主要突出了银行的高股息率。虽然,这些年主要投资银行股收益还不算错,年复合收益率接近20%。但我在回溯历史数据的时候,发现比如宇通客车,恒瑞医药这些当时认为并不低估的企业,这6,7年来的收益居然远远大于投资优质银行。


我的投资体系中一直没明白一件事就是港股的腾讯,为什么这么高的PE,但投资多年下来却取得更高的收益,远远好于买入低估的企业?我这回头再看看这个投资收益公式, 原来秘密早在这里面隐藏了。我一年多以来竟然一直选择性失明。那就是,虽然银行的股息率高达4%以上,但是如果每股盈利增幅只在10%左右,那么投资收益率仅仅保持在15%以内。如果业绩保持20%,或者25%以上的增长股,那么长期投资收益率竟然高达20%以上,就算没有股息,也比投资银行收益更多。而腾讯公司每股增幅都在40%以上,就算有点杀估值,投资收益仍然远高于每年20%。投资的真理居然就是要长期保持每年大幅度增长。


现在再来思考低估和成长,就不会简单认为买入低估是最好的选择。比如银行,我仍然认为低估50%,但是,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回归合理估值呢?5年,10年回归的话,每年的收益下降了很多,甚至不到10%。而如果买入每年增长20%的成长股,估值不变的话,每年的投资收益就是20%。所以巴菲特说的这句真理,好价格买入普通企业,不如合理价格买入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就代表长期高成长的企业。


那最后的问题就是甄别哪些企业是可以保持长期高增长的企业呢?看了很多创业板,有些年份100%的增长,PE高达100倍以上。这些不能买,不能买的原因不仅仅是高估值,更主要的是,谁能长期保持100%的增幅呢?所以需要找的就是那些能长期保持高增长的优质企业,可以适当放宽估值。我认为目前能保持20%以上增长的企业只有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医药企业的春天来了,因为中国开始的深度医药改革,一致性评价彻底打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只有重视品质,重视创新,利于龙头企业的行业才有前途。高科技,高端制造也有能长期高成长的优质企业,慢慢寻宝吧。


当前银行普遍业绩增幅都在个位数,所以我换了部分银行到龙头医药企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尔眼科和建设银行分别代表的两个奇怪公式(5分钟的福利帖)
关于指数基金的估值方法
养股老师的投资精华
什么是市盈率 如何使用市盈率
说说股票的几个重要指标
投资股票一定要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