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建华的文章 2
30、方治不寐
31、学内经,治痤疮
32、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验
33、单味苍术治湿疹
34、久咳治验的问与答
35、应对脑供血不足有办法
36、古今录验续命汤治愈颤证
37、经方治疗外感眩晕
38、太阳之“开”病
39、阳明之合病
40、经方治恶阻
41、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
42、甘草附子汤治疗头痛
43、凭脉决生死
44、经方治疗“起则头眩”
45、经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46、经方治愈胃石症
47、经方治便秘
48、白术润燥吗?
49、白术“利腰脐间血”
50、经方应对ACEI所致咳嗽
51、经方治愈肾血肿
30、方治不寐
不寐,又称“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常妨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承受着不寐所带来的痛苦。
关于不寐的治疗,西医还没有较为理想的应对办法。服用安眠药治疗失眠,不但会使病人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而且长期服用抗失眠药物还会产生一定的依赖作用。然而祖国医学治疗不寐却有很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不寐也不例外。不寐病因尽管有很多,但是都与不良情绪——“郁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怒气伤肝,肝脏阴阳失调,神魂不安,不寐随生。
常见的不寐证型有肝气郁滞、肝火上炎、胆郁痰扰、肝阳上亢、肝阴不足和心肝血虚等,无不涉及肝郁。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肝火上逆;或木郁克脾,脾土不运,气痰郁火,胆郁痰扰;或肝火消耗肾阴,子盗母气,阴不敛阳,肝阳上亢;或肝火灼伤肝阴肝血,母病及子,心肝阴血不足,均可引起心神被扰或心神失养,导致心神不安,发生不寐。
由此可见,不寐的诸多类型无不起始于肝郁。因此,辨治不寐应以舒肝解郁为基本法则,而仲景四逆散则是疏肝解郁之无上妙方。
笔者采用四逆散加味方辨治不寐,结果获效理想。
基本方药:柴胡15g、白芍20g、枳实15g、甘草10g、夜交藤60--100g、合欢皮30g、当归15g、白术15g。
四逆散舒肝达郁;加当归、合欢皮、夜交藤养肝益心安神;“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加白术健旺脾土。
若为肝气郁滞型,证见不寐,胸闷叹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舌暗红、苔薄白腻,脉弦;加半夏秫米汤,以解郁健脾,和胃安神。
若为肝火上炎型,证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加丹皮、栀子等,以开达木火,清肝宁心安神。
若为胆郁痰扰型,证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咽干,头重目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合黄连温胆汤,以清胆化痰,宁心安神。
若为肝阳上亢型,证见失眠多梦,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加龙骨、牡蛎、钩藤、珍珠母、生地、菊花等,以平肝潜阳,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若为心肝不足型,证见失眠健忘,夜寐不安,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眼花耳鸣,手足抽搐或麻木,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妇女月经量少或涩滞不行,舌淡苔薄,脉细弦或细涩;合归脾汤加减,以养肝益心安神。
治验举例:患者赵女,42岁。2014年3月26日诊。主诉:不寐2月余。2个月前因怀疑丈夫有外遇,而与丈夫争吵,遂致夜不能寐,一夜不睡一两个小时。屡服镇静催眠药及安神养心等药物,无有收效。诊见患胸胁胀痛,喜太息,腹满便溏,倦怠疲乏,纳食无味,口干少饮,舌淡紫、苔薄白腻,脉象弦缓。辨证:不寐(土郁木滞,心神失养);治以疏肝理脾,宁心安神;拟上述肝郁气滞型方药;并辅以心理疏导之法。
前后服药10余天,患者睡眠时间和深度均明显改善,每夜能睡眠七八个小时,伴随症状也基本消失。患者甚为欣喜,称之前服药无数,花钱过千,却没有疗效;此次服药10多剂,花了200多元钱,效果却想不到的好。
*诸病皆生于郁,郁生百病,不仅不寐可从郁论治,其它很多病证也可从郁论治。
31、学内经,治痤疮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大约90%男女在青春期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所以称其为“青春痘”是比较贴切的。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前胸及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皮损多形,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患者多能自愈或减轻。
早在《内经》之时,就已经对痤疮做了详细的描述。《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书中说:“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皶,即面部生长的带黑头的痤疮,另说为酒糟鼻;痤,为内有蓄脓的痤疮;劳,指劳作、房劳;风,指外邪,主要指风、寒、湿邪等。清代高世宗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中说:“风,寒气也,寒搏于皮肤而上行为皶,赤鼻也;寒郁于皮肤而外泄则痤,小疖也。此言阳气加阴乃为汗,从中土而外出于皮肤也。”
唐代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释中所曰:“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畜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痤于玄府之中,俗曰粉刺,解表已。……此皆阳气内郁所为”。
明代张介宾也说:“行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疖,是名曰痤。”
这些引文的大意是:人体汗出时,玄府(毛孔)开张,遭遇寒凉邪风,风寒滞留腠理,影响了皮肤对外代谢的功能,将汗浊湿热之邪积聚在肌表,久之就形成了粉刺。
青春期男女生机旺盛,素体阳热偏盛,又好过食辛辣油腻助湿之品,导致湿热内生,每于过多活动后,湿热浊邪外泄肌肤,再遇风寒邪气,困阻肌表,蕴蓄肌肤而发痤疮;痤疮经久不愈,郁阻脉络,进一步引起瘀血阻滞,发生痤疮结节,可致面损不能修复。
《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常有,而贵长守。”升降出入有序则机体康泰,升降出入失调则诸病生焉,因此说人体患病无不外乎升降出入的异常。玄府是人体排出汗液和排出垃圾的通道,是人体与外界沟通的窗口,也是人体升降出入的重要关口。外感寒邪,寒闭肌腠,玄府不通,湿热浊邪郁于肌表,不得外泄,这就是痤疮的发病机理。汗孔,就好比人们身体散热、散湿的无数小窗户。人体就好比一间屋子,必须要经常地开窗透气,人才感觉舒适,才不会憋闷。长痤疮这就好比玄府这个窗户被寒邪关得死死的,体内阳气通过开窗发汗试图将湿热赶出体外,但却找不到出路,湿热邪气只好憋在肌表腠理之间,结果鼓出个包来,就形成了痤疮。
由此可以看出,引起痤疮的病因可归纳为表郁、湿郁、热郁、 血郁等。“表郁”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因,王冰也指出,“粉刺,解表巳”,所以治疗当以解表开郁为主,为人体打开肌表之窗,使体内病邪外出有路;湿郁和热郁往往合并出现,临证还要助以清热祛湿之法;使湿热浊邪一从表解,一从里解,内外分消。《素问·至真要大论》曾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而临证还要加活血通络之品。
表郁选桂枝麻黄各半汤,湿热选葛根芩连汤(热象不明显时去之),血瘀选丹参、川芎等,便秘时加大黄。基本处方为:麻黄10g,桂枝15g,杏仁15g,白芍20g,甘草10g,葛根20g,黄芩10g,黄连6g,丹参20g,川芎15g,石菖蒲20g,仙鹤草60g,生姜10g,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痤疮当然也是疮之范畴,石菖蒲可有入心化湿开窍之功。仙鹤草有人称之为脱力草,具有鼓舞正气的作用,有促使邪气外出之功。
验案举例:徐女,28岁。自述颜面痤疮2年,求医无数,用过内服和外敷等药物均无有疗效。诊见:颜面有黄豆大的黑头粉刺数10个,以两颧部居多,根结发硬,间加凹坑状瘢痕;月经错后10余天,且量少,每次行经腹部凉痛;四肢逆冷,少汗身重,腹胀矢气,大便粘滞不爽,舌暗红、苔白腻,脉浮紧。患者近5年来在南方打工,平时喜食冰镇寒凉和油腻之品。辨证:湿浊内阻,寒邪外束;治法:解表达郁,化湿去浊;处方:桂枝15g,麻黄15g,白芍20g,杏仁15g,石菖蒲20g,仙鹤草60g,川芎15g,丹参20g,甘草10g,生姜15g,大枣10枚。共服此方药14剂,痤疮逐渐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笔者每遇痤疮患者,即用以此方为主治疗,结果都能获得良好效果。
32、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验
赵女,46岁。主诉:心下痞满胀痛3天。3天前,因感冒风寒,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不适。
患者恨病吃药,1次自行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5支后,寒热并不见减轻,又出现心下痞满胀痛等症状;再行输液治疗仍不见效。
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20余年,经常纳呆无力、胃痛胃胀、四肢不温、溲清便溏等,稍食用寒凉之品胃痛即行发作。
现症见:发热(38.6℃)畏寒,头痛无汗,心下痞满胀痛、按之坚硬,体痛呕逆,纳呆少食,四肢逆冷,面色苍白,脉沉迟,舌淡白、苔白滑。
患者脾肾阳气素虚,抗寒无力,又罹感风寒;本当温补脾肾,驱散风寒;结果患者自行超量服用清热解毒口服液等寒凉之品,结果引风寒入内,使本已不足的脾肾之阳再“雪上加霜”,导致“坏病”的发生。阳虚不能化阴,阴寒重生,结滞“心下”,出现心下痞满胀痛、纳呆食少、恶心呕逆、四肢逆冷、脉沉迟、苔白滑等症;风寒未完全入内,表证尚在,故见发热、恶寒、体痛等症。
辨证:脾肾阳虚,阴寒凝聚,兼风寒外束;治宜温阳消阴,疏风化寒;主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桂枝20g,麻黄15g,甘草10g,细辛10g,附子10g,生姜15g,大枣10枚。
连服2剂;药后身得微汗,发热已退(36.6℃),恶寒已罢,四肢渐暖,饮食渐增,痞满及胀痛均已减轻。药已中肯綮,当乘胜追击。
用前方再服3剂;脘腹痞满胀痛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至此,病告痊愈。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是桂枝去芍药汤与麻黄细辛附子汤之合方。桂枝去芍药汤主治太阳病误下后胸阳被伤的病证,而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少阴病寒化兼表的病证。两方合用后,则成为温阳祛寒、宣散阴凝、调畅气机的高效方剂,临证用于阳虚阴凝或兼有表邪的多种病证。方中附子、桂枝、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助阳,补火益土以化阴凝;麻黄辛温宣散,附子、细辛温煦真阳,通彻表里,进而使阳回阴散,表寒自解,使“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说:“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本方的应用指征:心下痞硬或胀痛,按压如盘状物停聚,恶寒无力,四肢厥逆,大便溏薄,腹中有水气或肢体浮肿,舌淡白、苔白腻或滑,脉紧迟 。
寒饮凝结心下,气机结滞不通,则心下坚硬,按之有物如盘状;阳虚寒滞,不能化饮,寒饮或停于内或攻于外,则胸腹积水或肢体浮肿;阳虚肢体失煦,则恶寒无力,四肢厥逆;饮邪阻结于胃肠,则腹胀纳呆,大便溏泄;舌淡、苔白滑或腻,脉迟紧均为阳虚寒凝之征。
凡属于阳虚阴凝所致的病证,如体虚感冒、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肾病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均可参考选用此方。
临证应用此方还是应遵“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之训,即使需要加减也应审慎;腹胀时,酌加白术、枳壳、厚朴等,以健脾行气除胀;腹痛时,酌加延胡索、川楝子等,以行气活血止痛。
33、单味苍术治湿疹
2012年7月,一位朋友找到我,为其儿子求医。近几年其子去江南无锡打工,长期住地下室。2年前莫名其妙地长了一身皮疹,渗湿流水,瘙痒不堪;医院皮肤科诊为慢性泛发性湿疹。虽经多方诊治,花钱上万,病情仍时轻时重,终不能已。为此患者终日愁眉苦脸,心中如有重石在压,十分苦恼。
现症:全身皮损呈多样性,或为丘疹,或为红斑,或为苔藓,或渗水,或渗血,以大腹部为甚,瘙痒不堪,伴腹部满胀、纳呆食少、身重倦怠、大便溏泄等症状,舌体胖大、苔白厚腻,脉濡缓。
患者因工作情况,无有时间煎煮中药,要求开既能治病,又服用方便的药。心想此患不就是一个湿滞脾困、风湿外泛肌腠的病证吗?湿疹相当于中医学之湿疮,系由体内湿浊雍盛,不能从膀胱下窍排出,外泛肌表(肌表与膀胱均为太阳经所司)所致。继而又想到2个月前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从事皮肤科多年的医生用苍术治疗风湿性瘾疹的经验;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功用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古人也曾用此药治疗湿疮。何不用苍术一试。
于是嘱患者服用苍术,每日20g,沸水冲泡后当茶饮用;并嘱其住室要通风干燥,勿食油腻助湿之品。治疗能否有效,我心中也没底。
结果,一个月后患者来找到我,十分开心地笑了。告诉我,湿疹完全消失了;观其皮肤光洁如初。称此次治疗花钱不过一二百块,但疗效却十分明显,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就在几天前患者因患上呼吸道感染前来就诊,再次问及湿疹愈后的情况,称愈后从没有复发过。
人之肌表尤如地球之地表。地表之水湿泛滥,泥泞不堪,就会引发山洪和泥石流,进而影响人类或其他动物的生存;这就好比人体肌表患上了湿疹,皮损处经常渗水、渗血、长丘斑疹,痒痛不适。其实水湿泛滥和湿疹的治理,就是解决水或湿的问题。“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地表水湿的治理应以疏导为主,可以将水湿排入江河,而不是对抗性的硬堵。治疗肌表之湿也与之相似,要么从肌表排出,要么从膀胱利出;可以用风药发散水湿之邪,还可以通过健运脾土将水湿运化消散,还可以通利下窍排泄水湿。苍术祛风胜湿、健脾运湿,不正是治疗湿疹的良药吗!
*二妙散也能治疗湿疹,若为湿热者更好
34、久咳治验的问与答
1、病案资料
患者李,女,56岁,2014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持续性咳嗽3月余。
患者3个月前因被雨淋受凉后,患发热、恶寒、咳嗽、咳痰、浑身困痛等症状。
患者为图快效,应用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氨溴索等,并配和口服扑热息痛及复方甘草片等药物。用药5天,寒热及身痛消退,咳嗽、咳痰并不见丝毫好转;继而再用多剂止咳化痰药物也不见疗效。
在此无计可施之时,患者选用了中药。曾先后就诊数医,观其方药(其子在其就医过程中,将所用方药,用手机做了拍照),多为宣肺化痰止咳之品;约服药30多剂,仍然咳嗽不止。
现症:咳嗽频繁,早晚咳甚,面目虚浮,咽痒少痰,鼻塞头蒙,乏力体痛,心悸少寐,纳呆少食,舌质淡白、苔薄白腻,脉浮弱。血常规正常,胸部摄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
辩证:气血不足,风邪滞肺,肺失宣肃。
治法:补益气血,疏风散邪,宣肺止咳。
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加炙紫菀、炙款冬花——麻黄10g、桂枝15g、当归15g、生晒参10g、石膏30g、干姜15g、炙甘草10g、川芎15g、杏仁15g、炙紫菀10g、炙款冬花10g。5剂。
2014年10月25日:咳嗽大减,咽痒及鼻塞消失,纳食渐增,仍感体困少力,舌淡白、苔薄白,脉和缓。原方不变,再进5剂。
2014年11月1日:咳嗽基本消失,仅偶然咳嗽一二声,浮肿消失,其它症状也明显缓解。行胸部拍片检查,提示肺部未见异常。至此病告痊愈。
2.病案问与答
2.1宋(中西结合医师):咳嗽分为暴咳与久咳。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是,暴咳是以骤然发作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久咳是以咳嗽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看了定义后对暴咳与久咳的区分还是茫然无从,具体怎么区分暴咳与久咳呢?此例患者应诊断为暴咳还是久咳呢?
吴(副主任中医师):这两个定义确实让我们对暴咳与久咳难以进行区别。西医也将咳嗽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明确地根据病程长短将二者区分出来。西医将连续咳嗽超过2个月者称为慢性咳嗽,2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咳嗽。我们诊断咳嗽时,可参考这个定义。根据此定义,我们可将此例咳嗽定位为久咳。
2.2耿(主治中医师):久咳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吴:祖国医学不但将咳嗽分为暴咳和久咳,还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久咳是咳嗽迁延日久,反复不愈而成,也就是说暴咳不已可转为久咳。因久病多虚多郁,所以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也认为久咳“属虚属郁”。各种原因引起的肺气郁滞,肺肾两虚,气血不足等,均会发生久咳。久咳以内伤为主要病机,但是还常涉及外感;外感咳嗽如治疗不当或迁延失治,伤及肺气,更易反复感邪,导致咳嗽屡作,肺脏益伤,逐渐转为内伤咳嗽、转为久咳。久咳是一种比较顽固的咳嗽,患者常常是日也咳,夜也咳,说话咳,甚至咳到不能入睡,咳到大小便失禁,颇为痛苦。这个顽固性咳嗽,背后可能还潜藏着特殊的病因。西医认为,导致咳嗽的疾病超过一百种,有的咳嗽还是由两种以上的病因造成的。这些潜藏的病因,有些没有即刻的危险性,如上呼吸道感染、抽烟、慢性咽喉炎以及胃食道逆流等;有些则是比较有危险性的,如变异性哮喘、传染性肺结核,甚至是致命的肺癌等。所以临证我们还是应该详审为好。
此例患者平素身体尚可,因感冒风寒,引起风寒型的暴咳,如能恰当地选用中医中药治疗,应该不会转化为后来的久咳。患者外感风寒,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正不胜邪,或又反复感邪,导致肺气郁滞,气不能宣肃,久咳不已。患者体痛咽痒、鼻塞头蒙、面目虚浮,为外邪困扰、肺气不宣所致;心悸失眠、纳呆食少、倦怠乏力,为气血不足所致;舌质淡白、脉浮弱,也为气血虚少的表现。
2.3黄(中医师):老师治病多选仲景经方,而且多不做加减,即便加减也不过一二味,整个处方不过八九味,却往往出奇制胜,您有什么诀窍吗?
吴:记得去年《健康报》上有一篇讲经方疗效的文章,称经方是突破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若能对经方的原文、组成、方义及证治做一深刻学习,达到熟练掌握的地步,临证就会活用经方、善用经方,就会尝到经方甜头,就会感悟到经方无穷的魅力,就会爱上经方。要说掌握经方的诀窍,就是熟读《伤寒杂病论》,对其中重要条文还要会背诵。
2.4耿:看到这个患者时,我感到选方颇为困难,有无从入手之感;老师怎么就选中了古今录验续命汤呢?近年来时常见到老师取用这张方子,用以治疗眩晕、咳嗽、哮喘、中风等疾病。它不是“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的吗?您用此方治疗久咳的根据是什么?
吴:读了不少关于应用古今录验续命汤的文章,发现本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肺系疾病在内。当看到古今录验续命汤最后几句话时,始有所悟。本方“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原来本方还是治疗咳嗽(咳逆上气)和哮喘(伏不得卧)的方剂。方中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宣肺止咳、疏散风寒;石膏甘寒肃降肺气,干姜辛温温肺化饮、开宣肺气,二者一升一降,共同调畅三焦气机;人参、甘草补益脾肺之气;当归、川芎调补肺心之血。全方合用共建扶正祛邪、宣肃肺气之功。加紫菀、款冬花以增肃清肺气之功。
【久咳,老师可使塑料袋敷贴大椎以下4厘米。和塑料袋敷贴曲池至支正。包好】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并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我注:麻黄汤加归、芎、参、姜、石膏)  麻黄 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穹穷一两 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
35、应对脑供血不足有办法
脑供血不足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以脑部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多与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临床上将脑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临证表现多种多样,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语言不利等,长期脑供血不足还会引发脑血管意外或血管性痴呆。现代医学认为,脑供血不足的形成过程为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
祖国医学将脑供血不足归属于“眩晕”等范畴,认为是清窍被痰瘀困扰所致,治疗当以化痰开窍、活血通络为法。当患者出现急性脑供血不足或慢性脑供血不足急性发作症状时,当然还是应用静脉滴注的方法比较快。
笔者也曾长期在住院病房工作过,总结了一些快速应对脑供血不足的办法。我采用的方法为:5%GS250ml+醒脑静注射液20ml(无此药时可用清开灵注射液20ml);5%GNS250ml+血塞通粉针0.4g(也可用川芎嗪粉针20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多数患者都能在第一次用药过程中缓解病情。
*   应对之法有应急之意,有辨病论治之意。症状缓解后可增加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继而继续守此方案用药也不为不妥,当然再行辩证论治选用中药汤剂服用也行。
*   所述方法确实是仅对邪扰清窍所致的脑供血不足者有效,对一些气血不足、中气下陷、肝肾亏损等所致者不会有明显疗效。正如老师所说,病因不同,病机不同,症状不同,治疗办法则不同,临证还是应以辨证论治为原则。
【醒脑静:麝香、郁金、冰片、栀子
血塞通:主要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提取的有效部位三七总皂苷,主要为人参皂苷、三七皂苷、适量赋形剂。
治疗当以化痰开窍、活血通络为法】
【简单方法,制附子0.1克,龙骨牡蛎粉几克即可。】
36、古今录验续命汤治愈颤证
患者王静宇,男,58岁,2013年11月20日初诊:诉“四肢颤动1年”。患者1年前感冒风寒后,出现发热、恶寒、无汗、震颤等症状,经治疗后寒热消退,但四肢拘挛震颤症状至今未愈,且以下肢为甚;病情时轻时重,反复不已,每于外感风寒或长时间走路后颤动症状加剧,伴体倦身痛、气短少力、语言謇涩、头晕心悸等不适,脉弦细数,舌淡红苔薄白;BP160/100mmg;患高血压病史10年。颅脑CT报告:“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患病后长时间应用抗震颤麻痹药物及平肝潜阳等中药,均未能获效。初见此病也颇感难寻效方。当时我正在复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关于《古今录验》续命汤的条文。患者四肢拘挛震颤不能自收持与文中“身体不能自收持”颇为相像,语言謇涩与文中“口不能言”也为相同,应为气血不足,风邪入中,气机升降失常,躯体四肢筋肉不得营养所致;风滞心窍,舌络失养,则语言謇涩。患者证为气血不足、风邪入中、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治宜温补气血、疏风通络、升清降浊。古今录验续命汤中干姜辛温刚烈、温开宣通气机,石膏甘寒沉重、肃降气机;人参、甘草为四君子汤之半,用以益气;当归、川芎为四物汤之半,用以补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麻黄、杏仁、桂枝、甘草是为麻黄汤,用以祛风宣通,所谓“治血先治风,风去血自通”。全方共凑益气养血、疏风驱邪、升清降浊之功。处方:麻黄10g、桂枝15g、当归15g、人参10g、石膏50g、干姜15g、甘草10g、川芎15g、杏仁15g,水煎温服,每日1剂。
2013年12月1日:服药10剂。患者四肢拘急和震颤等症状均减轻,头晕
心悸好转,食欲渐好。仍守前法前方。
2013年12月20日:基本守原方,患者先后共服药30剂;四肢震颤及伴随症状均基本消失;HB130/80mmg。半年后随访,患者情况良好,病情未有复发。
颤证是以四肢及头部颤动、振摇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其轻者,一般生活尚能自理;若证重者,多出现头部或肢体大幅度颤动,甚则兼有项强、四肢拘急等症状,以致丧失劳动能力。本病常见于年老体弱者。本例患者平素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继而又外感风邪,外风引动内风,发生颤证。起始选古今录验续命汤时,因虑麻黄辛温发散力强,且患者又有高血压病,欲去之,但想到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有“经方以不加减为贵”的训示,又想到李可老中医曾用大剂量麻黄治疗高血压获效的医案,故径用原方;结果竟获全效。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载: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中风痱之中风是指病因,指感受风邪;痱同废,指临证表现,即瘫痪或因震颤而致“身体不能自收持”的症状。中风痱与后世风自外来的真中风相同,与风自内生的类中风不同。清·蒋宝素所撰的《医略十三篇》说:“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真中风也就是中风痱,即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外感风邪、阻滞气机升降出入,进而发生的“痱”证。
陈修园《金匮方歌括》说:“盖风多挟寒,初中时由皮肤而入,以渐而深入于内,郁久则化热,热则伤阴,阴伤内无以养其脏腑,外不能充于形骸,此即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所由来也。主以古今录验续命汤者,取其祛风走表,安内攘外,旋转上下也。方中麻黄、桂枝、干姜、杏仁、石膏、甘草,以发其肌表之风邪,兼理其内蕴之热;又以人参、当归、川芎补血调气,领麻黄、石膏等药穿筋骨、通经络、调营卫、出肌表之邪。是则此方从内达外,圆转周身,驱邪开痱,无有不到。称曰古今录验续命汤,其命名岂浅哉?”
古今录验续命汤是一首扶正祛邪、内外兼顾、调和营卫的多功能的高效经方,可广泛用于中风、痉病、哮喘、运动神经元病、癔病性瘫痪等病证的治疗。由于本方配伍严谨、用药缜密,所以临证尽量对方中药物不做加减;服药时宜温服,服药后应“勿当风”。文中云服药后“当小汗”,临证中若患者体温高于正常时,则会出汗;若体温正常时,一般不会出汗,故对此语勿要拘守,要灵活看待。
*一次我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治疗痿病时,还意外治愈了患者的久泄病,深感神奇。
37、经方治疗外感眩晕
李学中,男,66岁。2014年11月16日初诊。
主诉:头晕2个月。患者平时身体尚健。2个月前不慎外感风寒出现发热、恶寒、头晕等症状,经用双黄连口服液等药治疗后,发热消失,但头晕症状却逐渐加重。曾服晕痛定、倍他司丁等药品效果不明显。刻下症见:头晕目眩,遇寒加甚,严重时如坐舟船,不能直立,畏寒无力,困倦思睡,但入睡困难,无汗身痛,腰部困痛,舌质淡白、苔薄白滑,脉迟紧;HB130/80mmg。中医诊断为外感风寒眩晕,证属风寒束表、肾阳不足;治拟疏散风寒、清利头目、助以温肾之法;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生麻黄10克,熟附片20克,细辛10克,杜仲20g,川芎15g,羌活15g,水煎服,日1剂,5剂。
2014年11月22日二诊:患者服药5剂后眩晕及伴随诸症均显著减轻,睡眠逐渐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迟。拟原方去羌活,再进5剂。
2014年11月28日随访,患者眩晕及伴随症状均失。
按:眩晕是指自觉眼前发黑或自感自身或周围景物旋转的一种病证,临证比较常见。历代医著对内伤眩晕的病因病机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多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肝肾亏损、髓海不足、气血虚弱、肝阳上扰、痰浊蒙窍所致。其实由外感六淫所致的眩晕病并不少见。关于外感眩晕,《内经》早有记载,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耳鸣眩转。”《证治汇补·上窍门》说:眩晕“外邪所感者,风则项强自汗,寒则拘挛掣痛,暑则烦闷口渴,湿则重着吐逆。此四气乘虚而眩晕也。”可见,其发病主要是外邪侵袭,上蒙清窍所致。临证常见的外感眩晕类型,主要有风寒、风热、风湿和暑热等型。由于历代医籍较少论及外感眩晕,故而外感眩晕常被误诊误治,所以应引起重视。
本例患者因外感风寒之邪,误用清热解毒等药物治疗,以致风寒滞留,苦寒伤阳,风寒进一步困扰清空,眩晕进一步加重。此时病机是为外有风寒困扰,内有里阳受损。麻黄附子细辛汤外能疏散风寒,内能温暖肾阳。由于羌活辛温主“诸风掉眩”、“治风寒湿痹”(《用药法象》),川芎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本经》),且二者药性均上达头目,故加此二药以增外驱风寒之功;杜仲甘温补阳,以助温肾达阳之功。
38、太阳之“开”病
太阳主表,为人体肌表之藩篱。《素问·阴阳离合论》在论述阴阳的离合时说:“太阳为开”。一个开字把太阳的功能表达的淋漓尽致。“开”是指打开阳气之门,使阳气布散周身。当阳气布达肌表时,就能防御外邪的入侵,抵制太阳病的发生。
太阳病实际上就是开的功能出现了异常情况。开的病变和其他病变一样,有不及和太过。
开的不及,就是不能打开,这类疾病主要有太阳伤寒和太阳蓄水等病证。
太阳不开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就是外感寒邪,寒主收引,阻碍开机,使阳气不能外达;临证可见发热恶寒,体痛身困,头项强痛,脉浮紧等麻黄汤类证;治疗应祛除寒邪,恢复太阳之开机;《伤寒论》代表方有麻黄汤、葛根汤、大(小)青龙汤和桂枝麻黄各半汤等。
内部因素或由阳虚开达无力,或水饮、瘀血、痰浊阻碍阳气外出,主要有太阳少阴合病、脏结、太阳蓄水、太阳蓄血、结胸等病证;治疗阳虚者应补气回阳,体内蓄邪阻滞者应清除其邪;《伤寒论》中的代表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五苓散、桃核承气汤、大(小)陷胸汤以及半夏泻心汤等。
太阳外开太过原因有阳虚失摄;或外感风邪,开泄太过;或发汗太过,卫阳外泄,汗漏不止等。临证阳虚失摄者应温阳敛气,代表方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太阳中风者应疏风调和营卫,代表方如桂枝汤等;发汗漏汗不止者应扶阳疏风固表,代表方桂枝加附子汤等。
39、阳明之合病
太阳的开机打开后,体内的阳气就源源不断地外出,使机体处于春夏生发状态,阳气的各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新陈代谢功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当阳气生发到一定程度,体内阳气随之减少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机体就会进入收藏阳气和阳气蓄养阶段。此时机体处于秋冬收藏状态,这一过程就是阳明主合的过程。合是指阳气的合闭,不使其进一步生发和进一步减少。
当阳明的合机发生障碍时,合的病变就发生了。合病也有太过和不及。
合的不及,指阳气该收不收,该降不降;由于阳气还在外出,所以临证就会见有热和不降的表现,《伤寒论》中的阳明经证和阳明府证均属此类。
经证主要表现为热,府证主要表现为不降,二者均是阳明病的特征。
阳明经证表现为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和发黄等症状,根据其发病机理,治疗是让阳气清降收藏起来,具有此功能的方剂是白虎汤、栀子豉汤和茵陈蒿汤等类方。如《伤寒论》176条说:“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阳气应合而内存,由于阳明合机障碍,阳气外出不止,出现“表有热,里有寒”的病理状态,仲景用石膏、知母以清降阳明外盛之热,用炙甘草益气补中以回内损之阳。
阳明燥热内盛,府气不通,痞满燥实内结,根据邪热微甚、津伤轻重和燥屎停留部位等不同,临证会有攻下、润下和导下的不同治疗方法,其代表方剂有承气汤、麻子仁丸和蜜煎导等类方。
阳明合病太过,指阳气的不足或阳气外出之机受寒湿困阻,生发和外出不能,阳明中寒病证就发生了。阳明病,“不能食,名中寒”。伤寒论191条说:“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226条也说:“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代表方为吴茱萸汤。
40、经方治恶阻
笔者临床运用仲景橘皮竹茹汤加味方治疗妊娠恶阻10余例,获效颇佳。其方为:陈皮15g,竹茹15g,党参10g,砂仁10g,半夏10g,黄连6g,苏梗15g,炙甘草6g,生姜15g,大枣15g。举例如下。
黄女,26岁,农民,停经60天,行早孕试验诊为妊娠。诉恶心呕吐15天。证见食入即吐,频繁呕吐,进水亦吐,头晕思睡,乏力少食,口苦口干,二便尚可,舌质红、苔薄黄白间杂,脉细滑。诊断为妊娠恶阻;妇人重身,脾虚胃热,冲脉气盛气逆上冲犯胃,胃失和降,恶心呕吐不止。治法为健脾益气,清热和胃;方拟橘皮竹茹汤加味方。6剂后恶阻明显减轻,仍有恶心呕吐不适;再服6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按语:恶阻乃妊娠所特有的病证。《胎产心法》云:“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孕后阴血以养胞胎,冲脉之气相对亢盛,冲脉丽于阳明,其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则成恶阻之证。呕吐日久,气阴受损,再加上孕后血荫胚胎,则气阴愈加亏损,胃失濡养,胃热内生,胃失和降,则进一步加重恶阻之证。橘皮竹茹汤出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其证治为气虚胃热、胃气上逆等,与上述妊娠恶阻病证颇为对照。方中生姜、橘皮乃辛温之品,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竹茹甘寒,清热安胃;人参、大枣、甘草调补脾胃。加半夏、黄连、苏梗等以助橘皮竹茹汤降逆清热、理气和胃之功。全方共和以达益气清热,降逆和胃之功。
*  哕而腹满视前后,橘皮生姜橘皮汤;哕逆橘皮竹茹汤,甘草人参和姜枣
41、当归芍药散治疗痛经
汪女,28岁,已婚,2008年3月9日初诊:经行腹痛13年。每于行经前3日即发腹痛,疼痛难忍时常需服消炎痛等止痛药才能缓解,为此苦不堪言。患者经中西医妇科诊治都未能获效;期望结婚生育后,痛经好转乃至痊愈;结果于3年前生育1子后,待6个月后月经来潮时痛经仍如结婚前一样发作。此次于经期前5日来诊。证见:痛经,白带量多如注,周期和经量尚可,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无华,心烦寐少,腰背酸痛,下腹坠胀,舌暗淡、边有齿痕,脉弦细而缓。证属血虚肝旺,脾虚湿滞,胞络不通;治宜养血平肝,健脾利湿,和血通络;方拟《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5克、白芍30克、赤芍20克、川芎15克、红藤30g、茯苓30克、泽泻15克、白术30克。嘱每个月经周期服药7剂,于行经前3--5天开始服药,每日1剂;注意平时腹部保暖,禁食寒凉食品。患者连续服药3个周期后,于第4个行经期痛经及伴随症状均完全缓解。后随访2年,痛经均未再发。
体会:痛经有虚实之分。实由寒湿浊邪阻滞气血,胞络阻滞,不通则痛;虚由肝肾气血亏损,胞脉失荣,不荣则痛;临证还有虚实夹杂者,如本例患者病理因素涉及肝血不足,脾虚失运,湿浊阻滞等。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说:“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方中当归、白芍、赤芍养血和血,缓急止痛;川芎行血中气滞;茯苓、白术健脾除湿;泽泻渗利水湿;加用红藤以助活血止痛之功。该方补肝血与疏肝气并举,健脾与利湿并行,从而达到血足肝畅、脾健湿化、气血和调、痛经自止的目的。
42、甘草附子汤治疗头痛
患者郑某,女,38岁,农民,2009年11月22日诊。主诉头痛3个月。3个月前在田间劳动时,遭遇雨淋后出现整个头部沉痛不已症状。为此曾多处就医,所服中药和西药不可计数,均未能获效。刻诊:患者头痛感寒遇冷则加剧,在日光照射下疼痛乃减,整日头带棉帽,畏寒怕冷,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均欠温,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象沉细而紧。辨证为卫阳不足,寒湿上犯,清窍不利;治法为温阳散寒,化湿通窍,开痹止痛;拟方甘草附子汤加减:炮附子15g(先煎),炙甘草10g,白术15g,桂枝15g,川芎20g,羌活15g。服药7剂后,患者摘掉帽子,头痛及伴随症状均大减;又进7剂后,头痛等病证从此消失。
分析:头为诸阳之会,清窍聚于头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卫阳不足,风寒湿邪上犯清阳,阻滞清窍,清窍不利,头痛生矣。方中附子扶阳温经,散寒止痛;白术健脾运湿,固表助卫;桂枝解肌祛风,温阳化气;炙甘草补中益气。全方共奏温阳化湿,散寒止痛之功。川芎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为治疗头痛要药,故加之;加羌活有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妙。
43、凭脉决生死
2009年11月11日,一位患者在其女儿的陪同下就诊。
男患,78岁,患高血压病20余年。患者平时服药比较规律,血压控制尚可,基本保持在130/80mmg上下的正常范畴。1天前,与他人生气后,出现头晕头痛症状。今日特来测量血压。血压170/100mmg;其女儿让为其诊脉。
诊脉见,双手寸关脉搏上大下小,浮而无力,至寸则极其微弱,于是心中一惊!
这脉不是真脏脉之无根脉吗?是为真阳上越,阴阳将要离绝的危重之象。从西医角度讲,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时要防脑血管意外,特别是脑出血的发生;夜间子时为阴阳之气转换交替的时节,高血压患者此时应警惕发生变故。此例患者当夜晚间恐要发生意外。
于是悄悄将情况告诉患者之女,其女却不以为然。
结果是夜1时余,患者突然昏厥,汗出不止;送至医院行颅脑CT检查,诊断为脑干出血,出血量达6ml之多;虽经多方抢救,也未能挽回患者生命。患者于4时病故。
*  遇到此种情况时,可选四逆汤类方或李可破格救心汤处理,或许能挽回残阳,转危为安。从西医角度看,还是要配合调整患者血压。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除与高血压有关外,还与血管的硬度、坚韧性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调整血压虽能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但是有些患者还是不能免除出血的发生。
遭遇此情况时,还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阳虚也会引起高血压,附子泻心汤以清热泻火为主功,补阳只是其次要功能,用于此证恐怕不妥,若用白通加猪胆汁汤可能更为妥当。如果高血压系由肝阳上亢所致,用四逆汤类方会升高血压。应用中药还是不能被西医病名左右为好。
44、经方治疗“起则头眩”
张某,男,15岁,学生,2013年8月20日诊。患体位性低血压7年。7年前一次早晨起床时,突发眼前黑蒙,头晕欲倒,少顷好转。到医院诊查后未给以明确诊断,嘱服用晕痛定了事。嗣后,患者每在站立或改变体位时即感头晕,卧于床榻后即可缓解。在家人的陪同下,辗转于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一系列详细的检查,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几年来反复诊治均未见明显好转。临床表现:体位改变或站立时即发晕眩,时而恶心呕吐,逐渐体重下降,心悸胸闷气短,食少便溏,舌体胖大、苔白腻,脉迟缓。辩证:眩晕(脾肺气虚,痰饮上逆);治法:补益脾肺,温化痰饮;拟方:苓桂朮甘汤加味;处方: 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朮15克,炙甘草10克,黄芪20g,党参15g,柴胡10g,升麻6g。 连服10剂后,诸症基本消失,食欲渐增,卧位及直立血压均为120/70mmg。随访1年未见复发。
患者被西医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如头昏头晕、视力不清、心悸乏力、恶心纳呆、认识功能障碍等明显症状,有些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才行。本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其表现与苓桂术甘汤证中“起则头眩”症极为相似。《伤寒论》67条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头乃清阳之府。脾肺阳虚,中土失运,痰饮内生,阻滞清阳,清阳不能上达清空,则头眩头昏;当人体由卧位变为坐位或立位时,阳虚更不能升清于上,清窍反被上冲之痰饮所蒙,故起则头眩或头眩发作或加重。治疗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边振奋脾肺阳气、升举清阳,一边祛除痰饮水湿。方中茯苓益脾利水渗湿;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补脾益气。加用黄芪、党参、柴胡、升麻补益脾肺,升举清阳,取补中益气汤之意。全方配伍后,共凑温阳化饮、健脾益气、升举清阳、降下痰浊之功,从而达到治疗“起则头眩”的目的。所谓“离照当空,阴霾四散”。
45、经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河南西平县重渠卫生院  吴建华
三叉神经痛是指发生在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的剧痛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其疼痛每次可持续数秒,每日发作数十次至数百次,痛如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或针刺样感觉。发病女性略多于男性,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疼痛发作;发作前常无先兆感,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的是有明确原因造成的三叉神经痛,它可以因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器质性疾病引起,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的是病因不明的三叉神经痛。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以根据疼痛发作部位、性质、触发点的存在及检查时极少有阳性体征等情况予以确诊,应与牙痛、舌咽神经痛、偏头痛等区别。
由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和病理学至今还不清楚,所以,治疗应以长期镇痛为目的。西药如卡马西平与苯妥英钠等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由于其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常导致病人不能耐受,而使治疗不能坚持下去。
中医学中没有三叉神经痛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中医的“面痛”、“偏头风”等颇为相似。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者常由风邪挟寒、挟火杂而致病。头面位于人体之巅,为三阳经分布区域,外感致病,每与风邪有关。风性升发、向上,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邪挟杂寒邪、火热,以致风寒凝滞、风火上灼,损伤经络,引发疼痛。内伤者多由情志内伤、肝胆郁生风火上攻所致。情志不遂,能致肝失条达,肝胆郁而化火生风,风火上扰头面,损伤经络,则见头面疼痛;胆火犯胃,阳明化燥生热生风,循经上扰,亦致头面疼痛;或因情志不遂,致气滞湿阻生痰阻血,继而痰瘀互结,阻滞面部脉络,引发面痛。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较好,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明显优越性。患者经中医中药保守治疗后,病痛多能缓解。
笔者应用大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基本方药:柴胡15--25g,黄芩10--15g,半夏10g,白芍30--60g,赤芍15--30g,枳实15g,大黄10g,炙甘草10--30g,水煎服,每日1剂。
若为风寒凝滞型,证见面痛遇寒加甚、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者等症者,去黄芩、大黄等,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白芷、川芎等;若为风热侵犯型,证见面痛有烧灼感、口苦心烦、口干口渴、便干溲赤、舌尖红赤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等症者,去川芎,加桑叶、菊花、牛子、钩藤、地龙等;若为胆胃郁火型,证见面痛呈抽搐样灼痛、烦躁易怒、头晕耳鸣、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或脉弦数等症者,加龙胆草、白蒺藜、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牛膝、生地等;若为痰瘀阻滞型,证见面痛如锥刺刀割拒按、经久不愈、头昏头沉、胸中憋闷、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苔厚腻、脉沉涩或滑等症者,加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制川乌、白芷、天麻、制半夏、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等。由于三叉神经痛的不确定性,颇似“风邪善行多变”的特点,临症时要不忘祛风或熄风之法。
10天为1个疗程。通常要坚持用药2--3个疗程,多数患者都能取得理想效果。对于一些靠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等药物止痛的患者,可以逐渐减少乃至停用药物。
临症时笔者还配合针刺疗法。取穴有风池、翳风、下关、合谷。若眼神经痛甚时,加攒竹、太阳、阳白、头维等;若上颌神经或下颌神经痛甚时,加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等。主要采用提插捻转等手法,刺激强度要大一些;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要轻,以免发生晕针。针刺治疗往往能迅速缓解疼痛。
患者平时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还要劳逸适度,起居有节,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面部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也是阳明经和少阳经巡行的地方。三叉神经痛主要是外感或内伤等各种病因引起胆胃通降功能失调所致,六经辨证多为少阳阳明合病;患者多有触压两胁下抵抗感之少阳病腹症。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多与火邪有关;正如《证治准绳》中所言:“面痛皆属火盛”。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郁火,清解阳明热结,以治其本;芍药甘草汤柔筋益阴,治风解痉止痛,以治其标。二方均为出自《伤寒论》,合用后成为三叉神经痛的标本同治的有效之方。
病案举例:黄某,男,50岁,2013年5月12日诊。患右侧面痛2年之久,时发时缓。经多家医疗机构诊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经多方医治无效。证见:右侧面痛呈阵发性、电击样,牵连及上下颌,疼痛剧烈,严重时抱头打滚,每日发作20余次;面赤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有力。辩证:面痛(胆胃郁火型)处方:柴胡15g,黄芩15g,半夏10g,白芍30g,赤芍20g,枳实15g,大黄10g,龙胆草6g,僵蚕15g,地龙15g,全虫3g,蜈蚣1条,牛膝15g,生地黄20g,白蒺藜10g;配合针刺风池、翳风、下关、合谷、太阳、四白、下关、听会、地仓、承浆、迎香等穴位。连续治疗5天后,疼痛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后来每天仅发作1--2次。按原方稍作加减,连服1月多而愈。后随访1年观察无复发
46、经方治愈胃石症
陈某,男,82岁,2013年11月9日诊。自述胃脘胀痛1个月。1个月前吃晚饭时服食10个柿子,于第二天即出现腹部胀痛不止症状,服用消食导滞止痛等药物,没能明显缓解病痛。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诊断为胃石症,结石平面面积为5.5cmx6cm。因虑及患者年事已高,难以手术取石,建议保守治疗。
四诊摘要:腹部胀大,胃脘区可触及拳头大包块(包块质硬、压痛,可推动),肝脾未触及,纳呆呕恶,脘腹痞胀疼痛,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沉涩。辨证:寒湿阻滞,胃失和降;治则:温胃导滞,和胃消癥;方拟:厚朴七物汤加减;处方:厚朴30g,枳实15g,大黄10g,桂枝15g,半夏10g,三棱15g,莪术15g,白术15g,甘草6g,生姜30g,大枣15g,水煎服。连续服药3剂后,排出大量黑褐色团状大便,症状立刻明显减轻,有欲食感,胃脘部包块已经触及不到。患者仍感脘腹有轻度饱胀疼痛感,再拟前方去大黄,继服3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恢复正常,行钡餐检查证实胃内柿石消失。
胃石症主要是在大量食用柿子或山楂果后发生,可见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反酸烧心等症;结石较大的患者,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易与肿瘤相混。在结石的刺激下,患者还会出现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穿孔、幽门梗阻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本病属于中医学“积聚”范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并治》说:“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府病也,展转痛移”。胃石症发病与脾胃气虚有关;脾胃虚弱,饮食内伤,痰食阻滞,气血运行受阻,着而为病。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张元素在《活法机要》中也说:“壮人无积,虚人则之。”治疗当以消补为大法,根据情况或以消为主,或以补为主,或消补兼施。
本例患者岁年事已高,但还表现为实证,治当“积者消之”。
厚朴七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功用为消导积滞、理气和胃,主治由寒湿内结所致的脘腹满痛拒按、便闭不通等病证,与胃石症的证治方药比较恰对。本方后用法里有“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之说;因柿性过于寒凉,故方中加重生姜用量。在厚朴七物汤基础上,加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加三棱、莪术消积破瘀化癥,加白术健脾化湿、兼防消药伤正。
47、经方治便秘
河南省西平县重渠卫生院 吴建华
便秘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主要表现为排便周期延长、大便秘结不通,或欲便而不能等症状;由于本病证有时会诱发一些如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病症,所以对于便秘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一些便秘患者往往不经辨证,经常使用写下通便的药物,导致离开泻药就不能排便,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进而使胃肠功能更加失调,便秘更加严重。
笔者应用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简称白术附子汤)加减治疗便秘,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基本方药:白术30--100g,附子6--10g,炙甘草6--10g,生姜15g,大枣15g,枳实15--30g,苍术15--30g,桔梗10g,水煎服,每日1剂。
白术附子汤治疗便秘始自《金遗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原文说:“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从经文所见,“大便硬(便秘)”是使用白术的重要临床指征。白术附子汤主药是白术,是本方治疗便秘的关键所在,也是治本之图。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是苦温燥湿的代表性药物。著名老中医魏龙骧在1978年4期《新医药学杂志》(即《中医杂志》)上明确提出“白术通便秘”,并以亲诊案例予以证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嗣后,多家临床研究都表明,白术确有良好的通便的功效。方中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温阳健脾,调和肠胃;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加桔梗“开上启下”;“风能胜湿”,加风药苍术祛风燥湿健脾;加枳实祛痰湿而消积行便。全方合用共凑温阳化湿、化积通便之功。
本方主要用于寒湿或湿邪积滞所致便秘。临证表现为欲便而排出困难,大便粘滞不成形,排出在马桶内的粪便不易被冲掉,或大便坚结不通,伴手足逆冷,舌苔白厚腻或水滑,脉濡缓等症。使用本方要注重辨证论治,白术要生用、重用。确实合并阴虚证时,要酌加养阴之品,如生地、玄参等品。本方在使用过程尚未见腹痛、腹泻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便秘患者平时还要注意饮食规律,适当锻炼,稳定情绪。另外,自我按摩腹部(双手抱腹,以脐为中心,顺逆时针各推30圈,再由上腹推至下腹30次;每天晚睡前、起床时各做1次)有时会明显缓解便秘。
湿秘并少见,只是人们大多认为便秘是由“水少舟停”、肠道阴血不足所致。其实,湿秘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记载,如“太阴司天,病阴痹,大便难,阴气不用,病本于肾。”湿秘主要是过食寒凉或嗜食油腻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气滞便闭不行所致。
患者孙某,男,64岁,5年前患中风后便秘至今。大便虽不坚硬,但排解却十分困难。长期服用养阴写下通便药及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塞肛均不见疗效;听说蜂蜜润肠通便,常年蜜不离口,然便秘之苦终不能缓解。近来便秘越来越严重,甚为很痛苦。步履艰难,起坐不便,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迟缓。拟方白术附子汤加枳实、防风、桔梗、苍术等。3天后复诊:患者说,这方还灵,连服2天,大便就通了。患者继服半个月,大便一直保持通畅至今。
【本方妙在枳实、白术,一则健脾,一则降胃,实突出了黄师的左升右降之理论。】
48、白术润燥吗?
大家都知道白术治疗便秘,但是白术治便秘的原理是什么呢?自古就有人认为,白术具有燥和润两种功效。如《本草崇原》云:“白术气味甘温,质多脂液,乃调和脾土之药也。……太阴主湿土而属脾,为阴中之至阴,喜燥恶湿,喜温恶寒,然土有湿气,始能灌溉四旁,如地得雨露,始能发生万物。若过于炎燥,则止而不行,为便难脾约之证。白术作煎饵,则燥而能润,温而能和。”《本草正义》也说:白术“最富脂膏,故虽苦温能燥,而亦滋津液”;“以其丰于脂膏,故宜于煎剂”,“万无伤阴之虑”。虽有白术润燥之说,但是遍查古人所用养阴润燥的方剂,很难找到白术的影子。
笔者认为,白术不具有润燥的作用。自古就认为,白术苦甘、温,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现在不少人认为白术润燥的根据是因为它能治疗便秘,把便秘与肠燥化等号。其实,白术所治疗的便秘是湿秘和气虚便秘,不是肠燥便秘。湿邪留滞阻滞气机导致的便秘就是湿秘,主要特征为大便粘滞不爽、排出困难,有时湿邪伴有寒邪时也会便坚难解(犹如冬天寒水结冰);气虚便秘的特征是虽有便意但排出困难,并伴有气虚症状。白术治疗便秘,是通过健运脾气,将水湿化解,变为津液,使肠道传导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白术就好比运输车辆,能把多余水液运送的缺水的地方,并不是运输车会生产水液。
49、白术“利腰脐间血”
白术甘、微温,归脾肺经,功用为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等。以《名医别录》为主的多部古医籍都明确提出,白术“利腰脐间血”。从字面上看,白术有活血的作用,但是很多活血方剂中都没有用到白术,对此颇令人费解。
腰脐是人体的中间部位。脐部是神阙穴所在地,脐腹部内居膀胱和胞宫;腰为肾之府,内居肾脏,二者都直接影响着人体泌尿生殖功能。“肾者主水,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又应冬季,其为病多寒湿;肾与膀胱相表里,气化不利时,会导致小便异常;在女子,肾又与胞宫以经络相连,水湿为患又会引起很多妇科病证。津血同源,津血同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经不利为水,名曰血分,”同样,水不利为血。脾胃为土中,脾土又制肾水。由此看来,腰脐病证与脾肾脏关系极为密切,病理机制主要是脾肾阳虚,寒湿(水)阻滞,血脉受阻,血行不利。
白术具有补土治水之功,能温运水湿;水湿除气血循行之路通畅,则腰脐间之滞气瘀血自然消散。 白术燠土制水的作用,正符合《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所谓的“去水,其经自下”原则。
应用白术“利腰脐间血”的方剂首推经方肾着汤和当归芍药散。肾着汤用干姜、甘草温中助阳,白术、茯苓健脾化湿,以达燠土制水之功,临证主要用于寒湿所致的带下、腰痛、水肿等病证。当归芍药散同样是通过白术配合茯苓、泽泻健脾利湿以清除气血循行道路之障碍,进而助使芍药、川芎、当归入血活血行瘀,达到治疗湿滞血瘀的目的,临*证主要用于腹痛、月经失调、痛经、经性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病证。
*《名医别录》:白术“味甘,无毒。主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汤液本草》: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除胃中热,去诸经之湿,理胃。”
* 《本草新编》:“白术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无毒,入心、脾、胃、肾、三焦之经,除湿消食、益气强阴,尤利腰脐之气。白术利腰脐之气,原是利肾中之湿也。肾不湿则腰不疼,湿去而腰脐自利矣。有汗能止,无汗能发,与黄芪同功,实君药而非偏裨;往往可用一味以成功,世人未知也。吾今泄天地之奇。如人腰疼也,用白术二三两,水煎服,一剂而疼减半,再剂而痛如失矣。夫腰疼乃肾经之症,人未有不信。”
*白术是一味很常用的药物。张仲景用白术配合枳实组方,成为千古名方枳术汤,我几乎每日必用。健脾补气时多用炒白术,利水消肿多用生白术。需要指出的是,白术治疗湿滞便秘时,剂量要大,以30--100g为宜。
【用白术治骨刺是基于肾主骨,肾为水脏,术乃脾胃主药属土,水溢用土制。刘力红的书中也有讲。五行思想有大用。】
【《本草经集注》:“白术,除热,止汗,消食,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式》:“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可见,白术作用点在脾胃,主要是胃。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冲胸膈”,至胃气瘀滞,胆火不降,胆火逆刑肺金,为多汗,伤津;
白术味苦清胃火,益肾气。肾气足,胃气顺,胆火自降,因此可除热,止汗,益津,至于利腰脐间血,肾经位于肚脐两旁,京门位于腰部,属胆经,为肾经募穴,经络通畅,则腰脐间血利,作用点在胃,但影响的是肾和胆。】
50、经方应对ACEI所致咳嗽
患者耿某,女,65岁。2014年5月20日来诊。2年前不明原因地出现干咳气急症状,到过多家医疗机构诊治均未能取得治疗效果。听完叙述后,为患者做了详细检查。见患者干咳无痰,胸闷气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BP160/100mmg,胸片及血常规检查都未见异常。追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答“高血压病史10年”;又问是否服有药品名带“普利”两字的降压药,答“服用依那普利”。自此,始明白患者的咳嗽系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致。于是,将依那普利改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缬沙坦;并为其拟麦门冬汤加减方。患者1周后,咳嗽消失,伴随症状缓解。
近来在应诊过程中,经常遇到由ACEI药引起的咳嗽患者就诊。其实,诊断和处理起来并不困难,可是还有不少这样的患者被误诊,这主要是因医者问诊不全或者没有考虑到ACEI药物致咳的副作用所致。ACEI所致咳嗽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生率约占20%,由于医生不能明确诊断,治疗不能获效,故而令患者烦恼不堪。
祖国医学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ACEI所致咳嗽主要表现喉燥干咳,气急作呛,无痰或少痰,舌干红少苔,脉浮数或小数;与中医的肺阴不足所致的咳嗽颇为相似。中医辨证多为肺阴亏损,虚火上逆,肺失肃降;治则为养阴降火,肃肺止咳;方拟麦门冬汤加减。方中重用麦冬30--50g以滋润肺津、清降虚火,半夏10g肃肺“止逆下气”,太子参15g、粳米30g(或用山药20g代替)、甘草10g、大枣10g益气养胃补肺、生津润燥,加杏仁15g、桔梗10g、紫菀10g、款冬花10g以宣肃肺气、利肺止咳,酌加牛膝20g引火下行、活血祛瘀以降血压。诸药相伍,使阴津得充,肺气清肃,虚火自敛,呛咳气逆遂止。
本病通过中药处理后,一般不用停用ACEI降压药,咳嗽症状就能缓解;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应根据情况改换降压药。
51、经方治愈肾血肿
患者陈某,男,30岁,2009年10月27日诊。因腰部胀痛3个月就诊。自述3个月前摔倒后即出现腰部胀痛等症状,行超声检查发现,右肾包膜下有1约4.5cm×3.5cm的包块,穿刺见有红紫色血性液体;血常规及肾功能均未有异常,遂诊断为外伤性肾血肿。经服用活血止痛药并未见明显效果,至今未愈。症见:右侧腰部刺胀痛连及季肋,夜间痛甚,痛处固定拒按,每因咳嗽、转动体位而痛疼加甚,局部可触及包块,时有低热,口干不欲饮,舌暗红苔白腻,脉细涩。辨证思路:患者摔伤后,伤及脉络,导致气滞血瘀,血瘀不行,瘀聚成为积聚包块。治疗应活血祛瘀消癥。桂枝茯苓丸是仲景为妇科症瘕病证而设之方,具有活血化瘀消癥的功效。由此看来,本患者病机与桂枝茯苓丸证比较一致。遂拟桂枝茯苓丸加杜仲,并改丸剂为汤剂。因“丸者,缓也”,患者为求速效,故将丸剂改为汤剂。处方:桂枝20g、茯苓30g、白芍20g、赤芍20g、桃仁15g、丹皮15g、杜仲20g,水煎服。连续服药5剂后,腰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好转,超声检查血肿为2.5cmx2.5cm;上方稍作加减,继服7剂后,腰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超声检查血肿完全吸收。
*  外伤性内脏血肿偶可发生,一般可在1--2月内自行消失,但症状较为严重、血肿较大者则需进一步治疗。中医认为,外伤导致机体损伤,大多首伤血脉,甚至引起血溢脉外(唐容川说: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留于右肾之包膜下形成血肿。方中桂枝辛温能温通血脉以行其瘀滞;桃仁、白芍、赤芍、丹皮活血祛瘀消癥,缓急止痛;“血不利为水”,茯苓甘淡性平,健脾渗湿、消痰利水,以助消癥化瘀之功;腰为肾之府,瘀血伤及肾脏,故加杜仲以补肾利腰、引药如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图学脉诊,临床篇,头痛
经方发挥----赵明锐
方药应用介绍
临床实践丨从产后手足冷痛六年案析太阴少阴之辨
真武汤
方104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