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或称龙兴寺、大佛寺,隋称龙藏寺,唐改为隆兴寺名。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完省博,就兴冲冲地去了正定了。上图是进城前拍的,可以依稀看见远方的正定城门和花塔。

可惜南门居然在修,四周连瓮城都封闭了,怎么进城?转了一大圈,最后终于在东关顺利进城。。。



隆兴寺前的石桥,下面已经没河了。




天王殿,兼做隆兴寺山门,居然也在修,国保碑还让报纸糊上了。

本以为点背就算了,谁知后来逛的正定花塔、天宁寺木塔、正定县文庙居然全在修。。。好嘛,一个全城大修全让我一个人赶上了。。。





补张网上下来的山门和文保碑的照片。




天王殿后的建筑,大觉六师殿。遗址。




所幸大觉六师殿坍塌的时间较晚,还有少量照片存世。看第二张照片,原来的建筑应该是明清时期的,并不是宋构。









诶呀,然后这个魂牵梦绕的宋构摩尼殿就这样出现了。



旁边的建筑基址。






摩尼殿外侧的斗拱。可以看到柱头的铺作单抄单昂偷心。上面的类似昂的是耍头。

补间铺作出斜拱。所以说补间铺作要比柱头铺作漂亮繁复些。



转角铺作




摩尼殿平面图。这殿以四面出抱厦以山面向前为入口而出名。这种做法古画中常见,明清失传。摩尼殿是唯一这种形制的大殿(书上这么说的,我猜肯定还有)。


诶呀,木结构。



转角铺作里转


 



按介绍牌上所说,释迦牟尼和旁边的阿难、迦叶是宋塑,最外边的菩萨是明塑。
只是这崭新的金粉。。。略煞风景。
 


明代壁画。














宋代泥塑,倒坐观音,东方美神。














活生生给拍残了。。。
 







摩尼殿后视。








宋构,转轮藏殿。




凭吊一下破烂的转轮藏。
这是一个能转动的书架,檐下的经屉已毁。造于宋代,是全国现存最古的转轮藏,唯一的北宋转轮藏。




转轮藏殿架构。


被外挪的中柱。
转轮藏殿为安放碍事的转轮藏,所以做了例如中柱外移之类的创造。
 


转轮藏殿平面图,为安放转轮藏,两根中柱外移,形成环绕转轮藏的六角形柱网。


上面的梁改成弯梁,为转轮藏腾出空间。





北侧中柱和可见到的斗拱。二层给封闭了,见不到所谓“巨大叉手”了。
 

上面那船舵形状的东西是做啥的?
 

转轮藏屋檐部分应该是新换的。


 
转轮藏原貌。1908年关野贞摄。可见当年的转轮藏还有佛像、盘龙、栏杆等一大堆金碧辉煌的饰件。殿中墙壁旁还有古代塑像,现在全没了。
 
















慈氏阁。估计明清时期改动较多,不算是宋构吧。看最上面的斗拱真小,下面的斗拱倒挺大的。各个年代混杂,不知详细。


宋代的木雕弥勒菩萨,是一整根木头雕成的。


里转的斗拱。彩绘已被狗吃。


然后是大悲阁。
 
 
存的大悲阁,已经破烂不堪了,典型的明清建筑。

 
后来大悲阁塌了,上图约摄于1910年前后,日本人山本赞七郎拍摄。

重建的大悲阁,摄于1934年,原来的大悲阁残骸和两侧的御书楼、集庆阁应该还在。


原存于大悲阁内的北宋壁塑。虽然大悲阁已残败,但壁塑却一直撑到上世纪40年代。
30年代梁思成来时,也有幸看到壁塑,并对其前途感到深深的担忧。



 
1944年,隆兴寺住持因财力不足,拆除了两旁的集庆阁和御书楼搜集木料,以重建大悲阁,致使宋代壁塑全毁。


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大悲阁。


然而我甚至连那40年代的大悲阁都看不到了。1997—1999年,大悲阁经历了“重修”,并恢复了“宋代原貌”。


大悲阁内的宋代铁菩萨。
手臂是民国时期后补的,简直就是铜管。


石底座,也很漂亮。




















赶时间,只参观了中路建筑。以这张清代御碑亭里拍的宋代转轮藏殿,结束博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六绝 · 正定隆兴寺
不要小瞧这个河北小县城,它藏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东方美神
神洲行——游览河北正定隆兴寺
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探古建之古城正定(下)
佛国胜境,华北巨刹—正定隆兴寺
正定的一座寺庙,藏有你不知道的六个全国之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