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村台州温岭

浙江台州,温岭,城南古村。

位于温岭市新河镇中部,因地处新河旧城南门外,故名。

村南有金清港穿过,村中披云山柏翠杉青。村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清大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烽堠遗址、西方庵、瓜篓井等古迹,并有一条完整的古街寺前桥街。

-寺前桥街

总是要有城,才会有城南之名。温岭市新河镇城南村既然名字里带个“城”字,隐约里也就透露出身世的不凡了。

那么,这个“城”是个什么“城”呢?走在今日的新河,已经毫无城池之感。然而,600多年前,这里是另一种景象。当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刚统一了天下,新政权甫定,沿海就燃起了烽火,据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载:“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导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在这种形势下,洪武年间在沿海大量设置卫所,进行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新河,就是这次造城运动的产物。

那时候,新河称为“新河守御千户所”,新河城即为新河所城。所谓的“所”,是明代军队的一种编制。卫所制是明代的基本军事制度,卫所则是军队的编制单位,大抵每卫辖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一百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1386) 十二月,设置了新河千户所。明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嘱咐广洋卫指挥方鸣谦建造新河所城。新河原有金(锦鸡山)鼓(花园山、鼓篓山、瓜篓山)旗 (旗山,又名龙山、五龙山)牛(伏牛山)四山,于是依山筑城,高二丈三尺,周围五里六十八步。一座巍巍新城,屹立在了东海之滨,于是,就有了城南。

城南,的确是得天独厚。这里毗邻金清港,而金清港,则是一条黄金水道。它素为温岭黄岩内河主要排涝河道,又是温岭市之重要海运吞吐口。金清港船只往来频繁,通本市太平、泽国、大溪、箬横、松门以及台州市椒江、路桥等地。随着交通商贸的需要,俗称为寺前桥的金清大桥应运而生。而在大桥两端,也自然而然地伸展出商业街道——寺前桥街。依傍着这个台州六县水运的中心枢纽,城南想不发展都难。

-金清大桥

徜徉在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金清大桥上,长64米的桥身曲曲折折,如一条玉带,飘在碧波上。桥在两岸各绾了一个结,那就是桥亭了。桥连着亭,灵秀而端庄。而那由石阶和平台相间铺砌的桥面,起伏有致,独具匠心,坚硬厚重的石头仿佛也变得柔软轻盈,可以如丝绸般舞动。桥栏板及望柱上各种精致的雕刻,栩栩如生,给大桥增色不少。

穿桥而过,就是寺前桥街。古街的繁华已随岁月落去。街两边的店铺,曾经开门揖客,人流如龙,人声鼎沸,如今多已大门紧闭,萧条冷落,沉默不语了。只有那褪去颜色的店招“保泰川广道地药材”等透露出往日的繁华信息。石板铺砌的街面斑斑驳驳,尽显岁月的沧桑。街道两侧多为二层楼的木构石板建筑,底层略内缩,用斜撑撑起上层的楼房。斜撑是老街重点装饰的部位。修长的撑木宛如天鹅的脖颈,曲线流转,不雕饰也自有一份优美,更何况常常雕饰各色图案,更添韵致了。

-码头

街畔的码头曾是台州最大的内河码头之一。当年,这一带集贸市场非常繁荣,开往周边乡镇及县市的客货船只繁多。候船棚里,人头攒动。如今,码头已废弃,候船棚已拆,独留长长的石砌埠头纪念往日的辉煌。

-西方庵

西方庵和瓜篓井是城南人最熟识的,前者在精神层面给予村民们慰藉,后者在物质层面提供村民们生活所需。西方庵坐北朝南,是一个由进门、正厅、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式寺庙,从建筑形制看,大约构筑于清末或民国初年。进门及厢房皆作二层重檐楼屋,正厅则作一层单檐,空间轩敞,以便供奉菩萨。供奉的菩萨为西方三圣,即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尊神,也就是主尊阿弥陀佛与其两位胁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西方庵亦由此得名。

-瓜篓井

出西方庵不远,一口形状特别的大水井映入眼帘,这就是瓜篓井了。瓜篓井平面呈圆弧形,前宽后窄,形如剖开的瓜篓,故名。井由块石砌筑,较窄的一端设有台阶,直通水面。井水清澈甘美,四里八乡都知道它的美名。瓜篓井的历史很久了,久得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建造年代,只有井壁的青苔和小草诉说那一份悠远。

-旗杆夹

当然,既在所城脚下,那悠悠往事里少不了带有所城的烙印。那证据,就在披云山上。山上,有一座戚公祠。戚公,即抗倭名将戚继光。嘉靖四十一年(1562),时任太平(温岭旧名)知县的徐钺在新河建戚武毅公祠,以继念戚继光,并撰《南塘戚公奏捷实记》立碑于祠内,原祠今已毁。1989年,村民集资在披云山重建戚公祠,并将《南塘戚公奏捷实记》碑搬迁至此。碑由3方白石组成。高2.18米,宽3.09米。碑文62行,行42字,行楷书。碑文如今已经风化,字迹模糊难辨。但戚继光新河抗倭的英雄事迹却没有在时间的长河中风化,在新河百姓的心中依然鲜明。

-烽堠遗址

是所城,也就少不了军事设施。至今在山上,还有当年的烽堠遗址。据明代《嘉靖太平县志·地舆》记载,披云山,“在县东三十里,每云冒则雨,居民以为候。山形如趺坐。又名跘踝山,俗称为净应山,有净应寺。国初,置烽堠于上。”遗址是块石砌成的梯状方台,高3米,底每边长9米,顶每边长7米。现在,遗址上草木葳蕤,若不是那一方竖立的市级文物保护标志碑,倒让人以为是个土包了。遗址东面左侧两米处,有石旗杆夹一副,高1.3米,宽0.25米,厚0.12米,开有凹槽,上下则各开一圆孔。这旗杆夹相传为宋时朱熹在披云山顶观潮扬旗发令所置。

一桩又一桩的往事,在岁月里酿成了一杯又一杯的陈酿,那香气,闻着就已醉人。如果有心,细细品去,那一番滋味,当更销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寺前桥往事·台州日报
明明美如画却被低估太久!2022即将爆火的神仙度假小城,我猜是她!
温岭文史随笔集《云下的厚重》之一《新河之韵》
抗倭英雄戚继光 | 超人、蝙蝠侠靠边站,台州人心目中最伟大的超级英雄永远是他!
长山李氏八百年·台州日报
《新河龙居图》全景呈现江南水乡新河古镇的繁华和秀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