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寺前桥往事·台州日报

  本报记者彭 洁文/摄  

  一

  施春法的家在温岭新河寺前桥街,家的对面,就是寺前桥码头。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1980年,他是断不可能这样悠闲地坐在麻将桌前,抽着烟,与人闲聊的。

  那时,施春法开了一家“生意好得不得了”的小饭馆。

  凌晨,他去寺前桥附近购买刚刚捕捞上来的海鲜,回家再睡上三四个小时,天刚蒙蒙亮,就得起来忙活了。

  不多久,寺前桥街就会热闹起来。

  六点不到,施春法的小饭馆开门营业。边上,卖咸菜、泡菜、酱菜的咸货店,剃头店,杂货店,还有再远点的馒头铺子、豆腐生店、嵌糕店,也都店门大开,开始营业。

  赶来坐船的人熙熙攘攘,把整条街堵得水泄不通,人挤着人,连转个身都困难。以至于人群中尽是这样的对话——

  “让一让,让一让,借过,借过……”“哎哎哎,别挤别挤……”

  “哎呦,你踩着我的脚了。”“对不起对不起,人太多,我没注意。”

  “我的孩子,你在哪儿?”“妈妈,我在这里!”“你怎么不抓紧我的手?这么多人,跑丢了怎么办!”“妈妈,我刚才一直抓着你的衣角,人太多了,挤得我松开了手……”

  小摊贩们挑着整筐整筐的苹果、西瓜,见缝插针地找一处空地蹲下,开始吆喝:“新鲜水果,便宜卖啦。”

  施春法在店里忙碌,没空闲瞧一眼外头的热闹。

  他的小饭馆提供早中晚三顿饭,每人交0.2元米饭钱、0.1元菜钱,管饱管够。这样的物美价廉,吸引了许多人来吃,最热闹的时候,店里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忙碌与热闹,持续了近十年。

  1990年,施春法的小饭馆关门了。

  二

  台州市第二大河金清港流经温岭新河镇。金清港上有一桥,位于镇南的披云山前,名为金清大桥。又因披云山上原有一座净应寺,故大桥又称寺前桥,此名流传甚广。

  桥边有一码头,名曰寺前桥客货运码头,“通温黄内河,于1954年修建。1963年扩建,延伸29米。1974年建成棚式候船室87.28平方米。1983年再次扩建有5个泊位,总长146米,水深2.2米。最多时日发客船29班次,为台州当时最大的内河码头。”

  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林崇增最近在忙一件事——修编《新河镇志》。镇志编完,新河的一切,他了然于心。

  “寺前桥码头,处在金清港的黄金水道,是温岭内河三分之二以上客运汽船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是新河的航运中心和经济中心。”

  这个土生土长的新河人将《新河镇志》的样书翻到最后几页,指着一副楹联说:“你要问以前寺前桥码头到底有多热闹,这几句最能说明问题了。”

  白纸黑字,赫然印着——“新河所,所四门,门门走马;寺前桥,桥五洞,洞洞行船。”

  只要稍稍回忆,68岁的施春法也能说出寺前桥码头繁盛时期客运汽船的停靠埠。

  “这头挨个停的汽船是到路桥、泽国、大溪、温岭城区、温西的;那一头停的是到海门、松门、金清、新街的。”他掰着手指头,一边想一边说着。

  “那时候,每天一到发船时间,江面上一船跟一船挨得紧紧的,靠在码头,乘客有的从岸上跳上船,有的从船上跳到岸上,换乘其他航线,再去另一个地方。寺前桥码头,热闹着呢。”

  林崇增提供了一份详细的《1985年新河寺前桥客轮航线一览》。从中可以看到,那时,航线有八条,分别为:松门-箬横-寺前桥;新街-大溪;寺前桥-城关;寺前桥-海门;寺前桥-泽国;寺前桥-金清;寺前桥-新街;永安-温西。

  三

  1981年,23岁的温岭大溪人金采燕,随丈夫带着孩子在新河生活。

  那时,丈夫在一家工厂工作,终日早出晚归,顾不上家里。每逢周末,金采燕便带着孩子到寺前桥码头——她更愿意管这里叫“汽运埠头”,坐上从新河驶往大溪的汽船,回娘家去。

  这是一条热门航线。一天来回两趟,从寺前桥码头出发的时间分别是上午八点、下午两点。每次停在停靠埠等待出发的汽船也不止一艘,而是由一艘装置发动机的汽船打头,后面再串着三到四艘汽船,一趟基本可拉百来个人,当地人管它叫“小火轮”。

  寺前桥街,赶路的人神色匆匆;两边的商铺店门大开,显眼处摆放着各种商品,人声、汽船声、脚步声、碰撞声此起彼伏,空气中还夹杂着米面嵌糕、菜肴汤点热腾腾的香味……

  金采燕一手拿着包,一手紧紧攥着孩子,挤在人群里。

  码头前的棚式候船室里,早就没了能坐的地方,她叮嘱孩子:“抓紧妈妈的手,可千万别松开!”孩子乖巧地点头。

  挤到开往大溪的汽船停靠埠,金采燕松了口气。没歇一会儿,便听见船老大招呼:“大溪,大溪,开船了,开船了。”

  第一艘船装着发动机,噪声很大,金采燕拉着孩子,找了个靠后的座位。

  “突突突”,两个小时的水程开始了。

  阳春三月,河岸的油菜花金灿灿的,随着微风摇曳;汽船推开河面,慢慢地行驶,船身打起透亮的水珠,一下子消散在空气中。码头、汽船和这些画面,占据了金采燕记忆的很大一部分。

  渐渐驶离了码头的喧嚣,汽船上又是另一种热闹。

  发动机的轰鸣声几乎淹没了一切;但大人们依旧嗑着瓜子,悠哉地聊天;小孩很难安静地坐着不动,大多绕着座位前后乱跑,打闹嬉笑。

  “卖糖嘞,卖糖嘞,薄荷糖、梨膏糖,还有水果糖……”有人从随身行李中掏出糖袋子,开始向船舱里的乘客们兜售。

  小孩见了,都跑回父母身边讨钱要买。

  金采燕买了一块,剥掉外皮,塞进孩子的嘴里。“甜吗?”

  孩子嘴里含着糖,笑得像一朵花,应了一句:“甜!”

  下午四点,汽船在大溪的河埠头靠岸了。

  四

  林香逢坐在门前的凳子上,两只手拄在拐杖上,看着家对面的金清港发呆。

  中午时分,寺前桥街很安静。

  码头已经衰颓得看不出原本的样貌。施春法领着我,在碎石子、砖头,还有野草、藤蔓间穿梭,从这头走到那头。

  他伸手比划,向我介绍,“这里,原来有个棚子,是候船室。”现在,只有一根歪歪斜斜的电线杆子,还有成片成片的绿色植物。

  “这里是汽船的停靠埠,以前乘客就从这里跳到船上去。”现在,临江,只露出一半平整的台阶,青草从石缝中长出,试图将它覆盖。

  我拍了照片,往回走。

  林香逢叫住我,“同志,这里是不是要修复?”

  我讲明来意。她有些失望,“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老伴早年去世,五个孩子没有一个留在身边,寺前桥街上这幢二层小楼里,如今只有82岁的林香逢一人住着。

  “以前,我们这里可是‘小杭州’,那热闹,都是人……”林香逢伸手指指门前凹凸不平的路面,“人太多,声音杂,我骑着车子被挤倒了,胳膊就摔在那石板上,躺在地上叫疼,也没人理,留下个疤到现在都还在。”

  可如今,地上翘起的石板,被路人踩到,发出“咯噔”一声,很是清亮。

  1985年1月13日,在寺前桥东边,一座首次由温岭人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筑的大型桥梁动工。

  1986年12月,大桥竣工交付使用,取名为披云大桥,全长118.44米(2006年全面改造,延长至200米)。

  “披云大桥建成通车后,寺前桥码头就慢慢冷淡下来了。后来,公路越来越发达,汽船的班次减少。再后来,大家出门都跑去寺前桥车站坐车了,没人来坐汽船。汽船停运了,码头也倒了。”

  寺前桥街开始沉寂。

  2002年,寺前桥的西边,又建成一座宽18米、长120米的锦绣大桥。从寺前桥走过的人,越来越少。

  “前段时间,有几个曾经在新河插过队的老知青,从宁波和上海赶过来,说要看看第二故乡。他们特地来到码头这里,说以前常在这里坐船,但走到街口,就连说‘认不出了,认不出了’。”

  站在荒石蔓草的江边,他们向施春法询问:“这里是寺前桥码头吗?码头呢?”

  施春法张张嘴,想回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村台州温岭
我们一起去看海......
《新河龙居图》全景呈现江南水乡新河古镇的繁华和秀丽
温岭文史随笔集《云下的厚重》之一《新河之韵》
明明美如画却被低估太久!2022即将爆火的神仙度假小城,我猜是她!
寺前桥走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