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令写作技法(一)

转:西亭博客的博客

小令写作技法

一、概述

小令的由来

解释小令,得先从“乐舞”讲起,“乐舞”是一种有音乐伴奏的舞蹈。乐曲中的大型乐曲称为“大曲”。将一部大曲破开用其中的一遍演为歌舞,称为“曲破”。“曲破”中节奏明快的称为“令”。“令”中尤为明快精炼的就是“小令”了。“乐舞”是有曲无词的,演进到“曲破”就是歌舞了,有歌就有词了。

词的起源,可追溯到隋朝,因为隋就有《河传》这些词牌的记载。盛唐时就有文人介入写词,李白由于《菩萨蛮》和《忆秦娥》2首传世作品,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是一首游子思归词。起首两句,就呈现了一幅平林远岫图像,写出景象的空阔、深远,写出游子的渺茫、伤感,写出秋色的沉郁、凄凉,非常高明地将视觉引向知觉,情景浑然一体。这两句是景语,但插入了“伤心”一个情语。李白是怎么写出来的,学者往往感到不可捉摸。这种写法,就是后面我们要介绍的空灵手法。这下来二句,就由景转写人。过片,一句写人,一句写景,以景衬人,实为比兴;一句写静,一句写急,实为反衬;这首词中,写人是正写,写鸟是突然间的宕开,这是所谓的开合。“何处”一句写得更是高明,收绾过片两句:归飞要有归程,从“宿鸟”引出,但又引伸到人,因为伫立是写望乡,望乡是思归,归程中有无尽的长亭与短亭,一个“更”字,道出了归途的遥远。

象这样言辞晓畅、意境阔远、音韵和谐、情景交融的词,无论是中晚唐、五代词作,还是两宋词作,都是无法比肩的。

《忆秦娥》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一首思妇盼归词。起首两句,让人觉得突如其来,呜咽的箫声,把月光下秦楼中的秦娥从梦中惊醒了。

讲到这里,我要提到一个概念,就是诗词的疏密,这是指诗词中人、事、物、景意象的密度;这个概念一开始我也不懂,到处翻书也没有找着,后来读了夏承焘的词评才有所理解。“秦娥梦断秦楼月”这一句就是比较密的一例:秦娥、梦、秦楼、月四个意象紧密地连在一起。一般说诗词意象疏的,容易让人感到疏朗易懂,密的让人感到晦涩难解,但这句诗意却丝毫没有晦涩难解之感。

中间不去管它了,只讲结尾。“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两句,深受王国维的称道:“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王为什么这样评价?我们看看它的内容:西风,点明了秋季的萧杀凄凉;残照,点明了时点的衰落无奈;陵,陵墓;阙,宫殿。在西风残照中的汉家陵墓与宫殿,这景象意味着什么?无穷的想象留给了读者,这就是余味无穷。

这首词最最高明之处,正是它的写作手法。“蓦然而来,悠然而去”,古往今来,谁堪与比?“百代词曲之祖”,当之无愧。

词的分类

小令与中调、长调,是宋词按篇幅分类的名称。清代以前,并没有见到过按词的字数划分种类。现代诗界按字数划分词的种类,一般都按清代毛先舒的划分方法: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现代词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的划分方法则是:62字以下为小,以上的为慢词。当然,还有慢、引、近之类的名称,那是由于按音乐性质或者节拍等不同划分方法的分类名称,现代基本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集王羲之字书李白词《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无情未必真豪杰:李白五首情诗成经典
李白的一首词,字字锤炼,处处是情,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为什么李白的《忆秦娥》被誉为千古绝唱,百代词曲之祖?
美文宋词——《忆秦娥》李白
李白鲜为人知的一首词,却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