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解说:
  “视”、“观”、“察”这三字都有“看”的意思,但在这里具体所指不同。“视”是就当前能看到的事物而言,“观”是就以往、过去的事物而言,“察”是就事物的内质、本性而言。
相对应的,“以”是指人的当前的言行;“由”是指导致此人当前言行的原因,这是就外在因素而言;“安”是指此人以什么样的用心和目的,导致了当前的言行,这是就内在因素而言。
那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既要看他当前的言行,又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当前的言行,还要看他的实际用心和目的是什么。
  “廋”,是隐藏、隐匿的意思。
“人焉廋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还有什么可以掩盖隐藏的呢?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经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考察,也就没有什么能被隐藏和掩饰的了,那么就可以给此人下一个比较客观的评判了。
孔子重复两次“人焉廋哉”,是为了加重语气,强调这三种方法,在对人作评判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义:
  孔子说:“要客观综合的评判一个人,首先要看他当前言行的好坏,其次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当前的言行,第三要看他的用心和出发点是否纯良。如果用这三种方法来考察一个人的话,那此人还有什么可隐藏和掩饰的呢?也就可以给此人作评判了。”
  小结: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孔子给出的,从“现在”与“过去”、“外在” 与“内在”的双重角度,综合判断一个人善恶好坏的三条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评判一个人,最直接的,就是先以平时都能看得到的日常言行来进行判断。如果一个人平时的言行,看起来很好,或是很坏,姑且留下一个初步印象,但还不能下结论。
第二步,要看是什么外在因素导致了此人当前的言行。这种外因,也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这就出现了四种情况:其一,好的外因,导致了好的言行,也就是一贯的好;其二,坏的外因,导致了坏的言行,也就是一贯的坏;其三,好的外因,导致了坏的言行;其四,坏的外因,导致了好的言行。到此,更不能轻易下结论了。
第三步,要考察此人的用心和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是什么内在因素导致了此人当前的言行。当然,“内因”也分为“好”与“坏”两种。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的考察,就可以对一个人进行评判了。照此标准,就会出现八种的情况:
第一种,此人言行一贯的好,用心也好,表里如一,那么就可以判定此人是好人;
第二种,此人言行看上去是一贯的好,但他可能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别有用心的伪装自己,所以不能判定此人是好人;
第三种,此人言行一贯的不好,用心也不好,那么可以判定此人不是好人;
第四种,此人言行看上去是一贯的不好,但可能是由于习气所致,其内心并不一定有什么坏的想法和目的,那么也不能判定此人就是坏人。
第五种,此人为了真心改邪归正,改变了不好的过去,成就了当前好的言行,那么可以判定此人还是好人。
第六种,此人是别有用心的,以“改邪归正”来伪装自己,刻意改变不好的过去,诈现出当前好的言行,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就不能判定此人是好人。
第七种,此人自甘堕落,将好的过去,退变成当前不好的言行,那么可以判定此人不是好人。
第八种,此人内心还存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但由于不好的外在因素,迫使他形成了当前不好的言行,那么也不能判定此人就是坏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也谈孔子识人的十二个字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应该怎样解
孔子的三步识人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论语》:识人需要大智慧
识人知事------为政的基本经验
跟有本事没脾气的人交朋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