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庭内景经》20-36
userphoto

2013.03.19

关注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气[1]以求仙,仙公公子似在前[2],朱乌吐缩白石源[3],结精育胞[4]化生身,留胎止精[5]可长生。
  
  [1]呼吸元气: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元气指先后天真元之气,亦即调息以成胎息。[2]仙公公子:喻修炼内丹时的药物、火候。似在前:近在目前,不须外索。[3]朱乌:即朱雀,喻舌之象。吐缩:舒直之意。白石源:喻牙齿之根源,即齿龈。意为舌宜舒直抵于齿龈上腭。[4]结精:使精气不妄泄。育胞:炼养丹胎。[5]留胎止精:神气留于胎中,真精止于丹田。
  靠呼吸元气这一点来求仙是不够的,这求仙一项还要靠师父仙公带着其徒公子在前面导引,以达到神修为主的格局。舌头的运动主要是为了调动牙齿之根源——肾气的运动。有了肾气的运动才可能聚其性中的精华头部的玄宫育出金身,将精华送出去,然后依靠真精与元神的息息循环达到长生久视。
  
  三气右回九道明[1],正一含华[2]乃充盈,遥望一心如罗星[3],金室之下不可倾[4],延我白首返孩婴[5]。
  
  [1]三气:指三元三丹田之气。右回:元气沿丹道周流的顺序。九道明:阴阳和调,则四关九窍通流明彻。[2]正一:正其心身,存守其一。含华:神气内含,则华荣于外。[3]遥望一心:存守赤诚心神。含华:神气内含,则华荣于外。[3]遥望一心:存守赤诚心神。如罗星:如北斗七星。[4]金室:喻肺部。不可倾:心居肺下,赖肺气以养之,养心不可不养其气,以免倾竭。[5]白首返孩婴:白发变黑,返老还童之意。
  三丹田之气,九还右旋以使道途明灿。丹道周天为逆,为右旋。经络周天为顺,为左旋。即前上后下。九还的过程中要心正端一,才能使药材充盈,备足丹料。七窍归一尤如北斗七星遥对北极星,只要一心不动(北极)则北斗往来如勺运丹材,黄金室得以充盈不致倾斜漏泄,得此过程由白发经修炼后返朴真入居,童心幼身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琼室章第二十一
  琼室之中八素集[1],泥丸夫人当中立[2],长谷玄乡绕郊邑[3],六龙散飞难分别[4]。长生至慎房中急[5],何为死作令神泣[6],忽之祸乡三灵没[7]。
  
  [1]琼室:喻丹田。八素集:素为水之本质。故丹田肾下号日东海。[2]泥丸夫人:喻阴极之,位在膀胱之下,前后阴之间之会阴。当中立:因泥丸真人居阳极之宫,而泥丸夫人则居于阴极之地。[3]长谷:喻小肠。玄乡:喻丹田。绕郊邑:郊邑喻藏腑之窍道,小肠在腹内九盘十八曲而最长,能容纳诸物,丹田居于各藏腑之下,而藏养气液,虽同居下元,但其气遍行于全身窍道,如绕城邑与郊野交合玄真。[4]六龙:喻六阳之气。难分别:散流于全身上下,难以测试端倪。[5]房中急:房中之欲事,损人最烈,故最为紧要之事。[6]令神泣:无知者妄作妄为,至死不悟,以致使元精丧败,元神哭泣。[7]三灵没:不能谨戒而忽略,则精气神三灵俱为减没,病患夭祸亦不可避免。
  丹田俗称琼室,其作用善汇八方之水,此水非仅指可见之水,还包括不可见之水,是连接玄界和现实界的最恰当场所,所以此处亦称玄乡。道家丹学称此地为东海,肾下腹中丹田一片均属此海,非指点状的一块小地方。
  当今科学已知此处为人体重心所在。而且是人体对称中点,聚则易,因为此处阴极而善聚,故以夫人喻之;散亦易,因为人纵欲而心念主之,念动则脑热,脑热则阳极动之,阴极应之,下生阳则为泄散。不漏者,心未动,欲未生而阴极之处生阳针,直入玄窍得长生。
  
  但当吸气录子精[1],寸田尺宅[2]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3]倾,叶去树枯失菁菁[4],气亡液漏[5]非己形。
  
  [1]录子精:录,录用;子精即自身的元神精气。[2]寸田:三丹田均方寸之地,为精气聚会之处。尺宅:人之面部一尺见方,为诸神所居。[3]决海:《灵枢》谓人身之海有四,即脑为髓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决海为冲决海堤,喻不惜精血。百渎:喻百骸。[4]失菁菁:失去枝叶茂盛的景象。[5]气亡液漏:神气亡失,精液遗漏。
  人之精华支撑着整个生命的运动,此精华由肾所藏,由心而动,因为心中所藏元神与肾中元精能够彼此呼应。其作用之地又非旁门邪经,仅能中黄生灵。所以当修炼者想录用精华时,也只有用意于此,用功化有形变无形,功法中常收前阴者,无论老少、男女,都能起到常保心平,肢体轻盈,气足神灵的效果。而那种纵欲不止,追求外在感觉的人却正好相反,用各种方法想暂保形体的平衡,在本性中,其神已不复生灵了。
  
  专闭御景[1]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2],恬澹闭视内自明[3],物物不干泰而平,悫矣匪事[4]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1]专闭御景:关闭眼、耳、鼻、舌、形、意(包括情欲)六门,存念内外日月光景。[2]三奇灵:指日、月、星,此喻精、气、神。[3]内自明:虚室生白、遍体生明之谓。[4]悫:谨慎。匪事:房中之事。
  善闭人身之阳窍,回思运力以观内景,这是“黄庭”之基础方法,此内景当然是善美真的代表。清与浊在身为一体,意念为隐态活动,常守虚空以御善景,则能调动人生之中的阳精之气。此即“弱者道之用”的体现,以弱制强则守于恬澹,以无生有则先观内景,以此引导性命双修,自能物平生泰,慎始至终并非来自于克制,而是起源于常守虚无而产生的灵性主动。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1]相通达,洞视得见无内外[2],存漱五芽[3]不饥渴,神华执中六丁[4]谒,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保之[5]可长活,起自形中[6]初不阔,三宫近在易隐括[7]。
  
  [1]三房:指明堂、金匮、玉房三房,或指玄丹、太乙、流珠三宫,皆在上丹田泥丸之中;又上、中、下三丹田也谓三房。[2]无内外:回光内照形体内外透明而无障隔之意。[3]存漱:存神炼气以化丹材常不离漱津存想之意;五芽:即五行之气,在人身为五藏之真元。[4]神华:指六甲阳神之英华。执中:即执守于身中。六丁:指六丁玉女阴神。人体内外阴阳的作用规律是阴主静,为阳之镇守;阳主动,为阴之役使。《素问》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学道之人如能潜心修炼,使六甲之阳执守集中,不致散失,则六丁之阴自来谐配,相互役使,而进一步达到阴平阳秘之目的。[5]闭而保之:《云芨七签》作闭而宝之。[6]起自形中:精气神三品大药本在吾身之中。[7]三宫:即三房、三丹田之处。易隐括:最易包藏含养之谓。
  三房通达靠黄庭中通,能量在中黄交换,才能得以聚集。据“先阴后阳”的原则,先当聚下黄庭,及至上黄得透,则玄目开启,视无内外,得见真机。五藏真无化作玄景此为一来,意念调合肾水融其五芽之景送至釜中,此为一往。以一来一往,调动六丁,催生六甲,根未深者,拿捏不动。应急欲收心,方保无泄散之虑,此为藏养精华的方法之一,控三宫只在无心。
  
  虚无寂寂空中素[1],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2],存思百念视节度[3],六腑修治勿令故[4],行自翱翔入云路。
  
  [1]虚无:恬淡虚静意。《清静经》谓:“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寂寂:闲静无为意。空中素:虚空无物,如天空纯素之色,不受纤尘污染之谓。[2]九室:即上丹田脑中泥丸等九宫。神明舍:舍即身形庐舍,意为神明守舍。[3]百念:身中百骸之神。前谓“千千百百自相连”皆喻神象。视节度:指洞视修炼的法度。[4]勿令故:勿使故物留滞。五藏属阴,六腑属阳,《素问》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藏者,当藏而不泄;腑者,当布而不滞。
  意识训练阶段当以恬淡虚无引导自我,这时候要注意动静思悟化中的那一个化字功。
  调形先调玄中形,无中生有,此化即能真。宝内就莫让凡心去主宰这个“无”,只待灵性作主人,心无其心即是基础。入世修行,念不及物而言则是妄言,物物平凡,念无所滞,内真(方)固,即登云路,可见百事并无忧,逢缘利于修,藏精并不难,心空神自谋。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烦[1],但修洞玄与玉篇[2],兼行形中八景神[3],二十四真出自然[4]。高拱无为魂魄安[5],清静神见与我言[6],安在紫房帏幕间[7],立坐室内三五玄[8]。
  
  [1]不了烦:至简至易,了然明白,虽平庸之人也能知能行。《云芨七签》谓修炼治生之法,“无为清简,约以守志”而已。[2]洞玄:指《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等老君洞玄之道经。玉篇:即《黄庭》玉篇之文。《云芨七签》有谓“洞玄灵宝,玉篇真文《黄庭》也。”[3]八景神:即人身三元五行之神。[4]二十四真:人身有上、中、下三部,亦即三焦、三田,而每部之内各有八景之神,合为二十四真。据《二十四生图经》、《二十四神行事决》等载:镇于上元宫中上景八神是脑神(名觉元子,字道都)、发神(名玄父华,字道衡)、皮肤神(名通众仲,字道连)、目神(名灵监生,字道童)、项髓神(名灵膜盖,字道周)、膂神(名益历辅,字道柱)、鼻神(名仲龙玉,字道微)、舌神(名始梁峙,字道歧);镇于中元宫中中景八神是喉神(名百流放,字道通)、肺神(名素灵生,字道平)、心神(名焕阳昌,字道明)、肝神(名开君童,字道清)、胆神(名德龙拘,字道放)、左肾神(名春元真,字道卿)、右肾神(名象他无,字道玉)、脾神(名宝元全,字道骞);镇于下元宫中下景八神是胃神(名同来育,字道展)、穷肠神(名兆腾康,字道还),大小肠神(名蓬送留,字道厨)、胴中神(名受厚勃,字道虚)、胸膈神(名广英宅,字道中)、两肋神(名辟假马,字道成)、左阳神(名扶流起,字道圭),右阴神(名包表明,字道生)。出自然:人若能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真,则能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精补气,炼髓凝真,身中光明,乘云飞仙。[5]高拱无为:握固端坐,清静无为意,《云芨七签》“行忘坐忘,离形去智”之谓,魂魄安;精神不妄动外越。[6]神见:元神发现,灵慧顿开。与我言:如有神灵以语教我。[7]紫房:紫色之房,即洞房等宫。帏幕间:比喻眉目,吕纯阳《沁园春》有“光透帘帏”之谓。[8]立坐:喻停留、止歇之意。室:指房室,即前所指的洞房等宫。《云芨七签》作立坐室外。三五玄:三五指体内上、中、下三部三元五行之八景神;玄指妙玄之意。
  治人事天不能烦,了道参玄生息间。不用分别八景神,更勿执着见群真。直须高拱无为治,得来体内神方全。凡心归隐紫府内,神推三花五行显。
  
  烧香接手玉华前[1],共入太室璇玑门[2],高研恬澹道之园[3],内视密眄[4]尽见真,真人在己莫问邻[5],何须远索求因缘[6]。
  
  [1]烧香:香即气,烧香比喻元气的升发。接手:即携手意。玉华前:玉华即头发;前,指前额洞房等宫。[2]太室:《洞房经》;天有太室玉房,云庭中央,黄老君之所居也。玉房即紫房,或绛宫,通指明堂。璇玑门:璇玑为天文仪器,意谓人体真气运行如天体转运。[3]高研:崇尚精研之意。恬澹:宁静无为意。道之园:修炼之道的规限、法度。[4]内视密眄:密眄指两目微视,也即返观内视之意。[5]莫问邻:不须向他人求问。[6]何须:《云芨七签》作何处。因缘:指凭借、依据,也指姻缘。
  双手合什,立于胸前,全息信号,收于气门,活淡虚无,由气导神,人非有意,无心全真,真人内外,行走皆缘。此意为:人体内景中自有神算,要将淳朴拱手向真,法度若是可学得,何劳仙师玄中参。
  
  隐景章第二十四
  隐景藏形与世殊[1],含气养精口如朱[2],带执性命守虚无[3],名入上清死篆除[4],三神之乐由隐居[5]。
  
  [1]隐景藏形:“含光藏辉,灭迹匿端”之谓。《云芨七签》作隐影藏形。与世殊:与世无争意。[2]口如朱:指容颜如玉,唇口如朱。[3]带执:执着意。性命:神气之谓。《灵源歌》“神是性兮气是命”。虚无:张紫阳谓:“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为一气,不可见闻,亦无名状,是为虚无”。[4]死录除:《云芨七签》谓“得补真人,列象玄名”,即无俗人死殃之虑。[5]三神:即上中下三部之神。由隐居:都由于心神安居的缘故。
  真虚要藏虚,真假都要隐,精气开口散,调形人不知,其中紧要处,凡心守虚无。炼神在内景,无为后调心,此即上德举,久行上清(元神)居,得一得天下,三清是我神,隐功尽是假,验来处处真(正)。
  
  倏焱游遨无遗忧[1],羽服一整八风驱[2],控驾三素乘晨霞[3],金辇正位从玉舆[4],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窈窈真人墟[5],入山何难故踌躇[6],人间纷纷臭帑如[7]。
  
  [1]倏焱:忽然、顷刻的意思。游遨:游逛意。无遗忧:即无馀患意。[2]八风驱:乘驱八风,形容往来神速,只顷刻之间。吕洞宾所谓“朝游北海暮苍梧”之意。[3]控驾:即操御;三素:三天至清之素云。乘晨霞:乘御朝霞之气。[4]金辇、玉舆:以金玉装饰的舆辇,形容舆辇的华贵。《云芨七签》作金辇正立从玉舆。[5]郁郁:喻佳气。窈窈:比喻幽静。真人墟:指真人神仙住过的地方。[6]踌躇:犹豫不决的意思。[7]臭帑如:犹如堵塞漏孔的败絮。此句是当时道家看破红尘,脱世离俗思想的体现。
  隐来元神当潇洒,道人功夫总不差,觉来披风抖八面,驾得金丹化飞霞,圣人思想拙代巧,诵经读典悟觉下,未炼还丹何踌躇,原想争先不甘下。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返归一[1],三五合气九九节[2],可用隐地回天术[3],伏牛幽阙罗品列[4]。
  
  [1]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者。相推: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此五行相推,也即相生相成之规律。返归一:自一而起,到十而终,终则复始,仍返归一。[2]三五合气:《玄妙经》云:“三五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怀五行元气,故曰三五。”九九节:谓九转之火候。《参同契》曰:“三五号一,天地至精”,“一九之数,终而复始”,也是此意。[3]隐地回天术:《云芨七签》谓“九宫中有隐遁变化之法”,隐地即转坤术,回天即旋乾术。[4]伏牛:为肾之象:幽阙:两肾相对如门阙之意。罗品列:罗列品类,无所不包。
  五地相推,演化万物,要想主动,抱元守一,三五与一,天地至精,三才五行,九九归真,周而复始,此数相应。地二生火,隐地天成,用七勿争,行满九宫,牛车虽缓,九返长行,命门双开,真药上品。
  
  三明出于生死际[1],洞房灵象斗日月[2],父曰泥丸母雌一[3],三光焕照入子室[4],能存玄真[5]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1]三明:《云芨七签》谓“天三明,日、月、星;人三明,耳、目、口;地三明,文、章、华。生死际:为阴阳生死之际畔。[2]洞房:两眉间入二寸。灵象:存三光于洞房,则灵象自现。斗日月:斗即北斗。天以斗为机,而转运其气化;人以心为机,而运用其精神。心之灵寄于脑,故洞房为养育灵气之室。天之斗星是其象,人之日月(两目)列其旁。[3]泥丸:位于巅顶午宫而居于阳极之地,为父道。雌一:位于海底子位而居于阴极之所,为母道。脾长章第十五“道父道母相对望,师父师母丹玄乡”也即此意。[4]三光:即上面所谓的日、月、星三明。子:指学道之人。室:即房室。子室即吾身之房室。[5]能存玄真:即存思真玄之道术,关键在于精神毫不丧失。
  三光更替,总是在晨昏之际,三花聚顶,不离生死作基,人们修来总是想将精气神汇于洞房,以促生生之化,却要明白其中生死之道难证,玄象灵现,如天地争晖,母受父真,三光自能聚而成子,若将玄中事物存之不去,非虚非妄,则稳操精神化玄真之柄。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1],郁仪结磷[2]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3],可以回颜填血脑[4]。口衔灵芝携五星[5],腰带虎录佩金当[6],驾焱接生宴东蒙[7]。
  
  [1]高奔:上升意。高奔日月谓日至晦朔之间,合壁之后,乃出于地而高奔于天。喻修丹之法,将吾身之日月伏藏于气,俟一阳来复,然后上升运行。吾上道:言此为仙家至上之道。[2]郁仪:日之光华。结磷:月之结彩。《石函记》所谓有“太阳郁仪之光,结磷生明”。[3]玉清虚无老:居于玉清三境的虚无太上老君。[4]回颜填血脑:意为回颜返少,益血益精。[5]灵芝:喻神丹。《云芨七签》作灵芒。五星:即五行。[6]虎录:即虎符。金当:金石之间。[7]驾焱接生:意谓昆仑居于西,为仙灵之所居。而天下东行之山皆接续昆仑而生出。东蒙:东海之神岛,如蓬莱之类。
  日月高奔,用其象征水火既济,日光月华,彼此相存中有天道。玄中拜见太上圣祖,阴阳同行年龄必返少。神修金丹不可不知,元神口含神丹推五行,腰佩虎符生死权柄,聚散均由我元神行,汇满真机金石门。从此受录蓬莱中。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炼[1],一之为物叵[2]卒见,须得至真乃顾眄[3],至忌死气诸秽贱[4],六神合集虚中宴[5]。
  
  [1]玄:幽远意。元:庞大意。上:尊崇意。一:伊始意。魂魄炼:烹炼木魂金魄阴阳二神,使其两相交合。[2]一之为物:指先天一气之为物。叵:不,不可。《参同契》谓“一者以掩闭,世人莫知之”。[3]乃顾眄:眄者微视意,意为密顾微眄之谓。[4]至忌死气:不吉之气。《翠虚篇》所谓“莫近邱坟秽污田,更嫌战地产人眼”即其意。秽贱:诸秽贱浊恶之物。[5]六神:身中三阴三阳之神。虚中宴:宴息而不妄动。
  田中耕耘,当适应天地节气,不可违气而用,魂魄合炼,当知玄中以象引药须分清万物生成有显隐,太乙成形赖常理,四象自合真意生在前。元神最怕秽贱浊恶之事物,古人深知此理,故有戒条往后世下传。太乙既得以生成,真机即得以统领,号令天下(身)有神通,内外精华显六种,所以说六种神通的控制权柄都集中在元神一身,却又分布于各神的职责之中。未聚太乙于虚空,空想神通不得生。即使有人神未炼而神通显,其缘由无非是替换附体未能自生于道源。
  
  结珠[1]固精养神根,玉氏金龠常完坚[2],闭口屈舌[3]食胎津,使人遂炼获飞仙。
  
  [1]结珠:原意作结丹,此引伸为保养元气。[2]玉氏:即钥匙。金钥:即金锁。完坚:藏闭完密,不使走失。[3]屈舌:即屈伏其舌。
  结丹是固精养神提供给性命一个能量渠道,这个渠道是由玄窍来完成,金锁就象天关,玉钥匙以譬喻身中精华,所以说太乙元神绝非常在红尘中缠绕的识心。炼神的天时,地利,人和要靠恩师导引,应当很谨慎。玉液还丹不可少,羽化飞升玉为妙,闭口屈舌有作用,水火既济生胎津,玄中事情入玄牝,生成常物填空铛,有无自此能相入,眼见还将雌雄运。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蓄气以成真,黄童[1]妙音难可闻,玉书绛简赤丹文[2]。字曰真人巾金巾[3],负甲持符开七门[4],火兵符图备灵关[5],前仰后卑高下陈[6]。
  
  [1]黄童:即黄庭真人。[2]赤丹文:即金丹之文。[3]巾金巾:戴金色的头巾。[4]负甲:身负盔甲以护体。持符:手持符节以示信念。七门:七窍之门户。[5]火兵:喻心神。符图:喻脾神。备灵关:主宰周身之神灵关窍。[6]前仰:意指前阳之部分。后卑:指后阴之部分。高下陈:陈列于上下。
  成仙了道之人,并非以神奇异卓而显现,只是以善积精华,巧化万物之气而成真。来自于中黄的元神之音实在是难闻其妙,一旦观其音,就如睹玉书阅绛简而彻解丹学精微,这是难得的隐传阳会之机。
  此神修之机不难明白,修至此,则真人戴金巾,以示权贵,负甲胃以展兵威,持符录以传天命。七窍开合,不再是便宜之事,而是由真意识主之,此真意识是黄庭之中运动的元神之意思。修至此,则处处灵关玄窍无不被元神之兵持符图应持把握,所以修至无为时,当知前者仰尊,后者卑谦。前者是主是元神,所以应当仰视尊从,后者是识神当卑下谦让,自然得以优厚之遇,而显无不为的结果,此高下之布置应当是仙人的基本要求。
  
  执剑百丈舞锦幡[1],十绝盘空扇纷纭[2],火铃冠霄队落烟[3],安在黄阙[4]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
  
  [1]执剑:丹法以神为火为兵,以气为剑。执剑即执守其气。百丈:形容行之长远。锦幡:指五行五彩之锦旗。[2]十绝:数自一起,至十而绝,绝又复起意。比喻运火之法,其数至九而极,至十则绝处又逢生。空:指盘桓于太空。扇:吹扬意。纷纭:往来不一意。[3]火铃:喻心之象。元霄:冠霄:冠戴之于天。队:群队之意。落烟:烟霞之落。喻目光内照。[4]黄阙:即两眉间。[5]实是根:实是根本之义。
  豪气干云,尤如元神持剑行空,彩光不绝,如同锦幡飞舞,落落无所着意处,就象十窍开合全不由己,似另有人持扇伺火,此是不炼而炼。号令响应时,如金铃响彻霄汉,元神一呼,利兵云集,队冠如烟,化气之妙在太乙。这时的控制信号都在两眉之间的天目发出。此种对仙家道人的存在描述,实在是根本之说,而非枝叶般的轻描淡写。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1]上皇大道君,太玄太和[2]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入天驾玉轮[3],昼夜七日思勿瞑,果能修之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4],是由精诚亦由专[5],内守坚固真之真[6],虚中恬淡[7]自致神。
  
  [1]紫清:紫为水火相合之色,清者纯一不杂之意,紫清即三清之境。[2]太玄太和:指初始之元气。[3]玉轮:喻车辇之珍贵。[4]非自然:炼气保精,始于有为,以修其命,并非寂然无为。[5]精诚:抱元守一,养志存神,须是精诚所致。亦由专:专一不离。[6]内守坚固:内守三元,不使泄漏。真之真:谓真中之至真妙道。[7]虚中恬淡:虚静之中,加之恬淡无为。
  三清圣境之道君,广施玄元一气化生于万物万事,我等得先天元性入体,即备元神元精,此中恩赐,扶持我等修真了道,成仙登大罗,飞升转乾坤。如果真能修至七日思之无瞑昏,则证明可修之与天齐寿。修行非不是仅靠炼功积能就能达到契合自然之目的,既要求精一诚挚,又要求专心志至,这样方能达到调动深层次的精华进行修炼。显态不争,虚无态形成后的无疑和不争,恬淡忘我,自然能够不神而神。
  
  百谷章第三十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1],臭乱神明胎气零[2],那从返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靡[3]倾,何不食气太和精[4],故能不死入黄宁[5]。
  
  [1]五味:指食物类的口味。外美:其味腴美。邪魔腥:腥膻之物是为邪魔之味。[2]零:零落之意。[3]忽:轻忽意。靡:坡靡意。[4]太和精:吾身太和之气。[5]黄宁:即黄庭。
  百谷的生成都是土地的精华凝聚所至,其味美在外,邪魔之腥气却藏之于内。因为地为阴气所成,阳性的食物必然会饱含阴中的精华,其活动性的邪魔即深含其中。所以太上圣祖曾曰:三尸在谷中,谷类中稻米尤甚,麦无虫。体内神明最忌三尸九虫,其扰乱体内系统的协调,使人聚气成胎时零乱不堪。伤魂散魄,使人四象无法聚拢。要问其原由起于何处,魂魄之中无善根,元性之内少神通。赶快用太乙之真气调动太和之元精,再去还原出太乙元神。这种修炼结果,能够得长生久视之道而永驻黄庭,控制生死。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1]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2]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3],坐起吾俱共栋梁[4],昼日耀景暮闭藏[5],通利华精[6]调阴阳。
  
  [1]典:即主。心为一身之主,为五藏之王。[2]念之:存念于心之意。[3]自明光:《庄子》所谓“虚室生白”即为此意。[4]坐起:即行住坐卧。共栋梁:如共栋梁不可动移。[5]昼日耀景:神气昼日能见景象。暮闭藏:暮夜则闭藏于内。邵康节曰:“天之神发乎日,人之神发乎目。”《关尹子》曰:“魂昼寓目,魄夜舍肝;寓目能见,舍肝能梦。”[6]华精:即精华之气。
  心是生命的主宰,也是内藏的主导者。心的阳性活动是支持全身血脉的运动,负责全身细胞的供氧。在阴性活动中,心是思维的根据,心理运动的枢纽,所以在阴阳两方面都主导出君位的不可否定性。心的活动以道德行之,则从阴性制理了阳性之元气,清洁自然,光明自显。起居坐卧心中元神与识神共理天下,白天显得光辉景长,不好把握,到了晚上又闭关藏琐,使人未能达及梦中修炼而平衡阴阳,所以真正的修炼要通达心中所藏精华——元神,让她去调合阴阳,日夜兼修。
  
  经历章第三十二
  经历六合隐卯酉[1],两肾之神[2]主延寿,转降适斗藏初九[3],知雄守雌[4]可无老,知白见黑[5]急自守。
  
  [1]六合:天地四方之意。隐:藏伏之阴。卯酉:十二时辰中的两个时辰。丹法大小周天中把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来比喻一个周天过程。《金丹四百字补注》云:“金丹火候,自子以后,六时为阳;自午以后,六时为阴。至于亥、子之交,一阳来复,名为冬至。卯酉之月,木金气旺,法当沐浴。”隐卯酉即至卯酉之时当隐伏沐浴之意。[2]两肾之神:肾为水藏,其神为玄冥,主藏精气。[3]转降:转运、升降之意,适:即调适。斗:在天为北斗,在人比喻心神。初九:每卦之象有六爻,第一爻为阳奇(一)者,谓之初九。[4]知雄守雌:雄即禽父,雌即禽母,亦喻阴阳。阳动而阴静,欲知雄阳运动之功当先守雌阴静伏之法。[5]知白见黑:白者光明,黑者暗晦,见即视意。《参同契》谓:“白者金精,黑者水基。”又曰:“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此为《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之意的发挥。
  经历过了和合四象贯通阴阳,打通中脉以后,四方之气,八卦之光加上乾坤的沟通,黄庭之功行方显园满。人心历验当在平常之中,隐于卯西之时,抓住未变之机,激化之前多沐浴。
  总的说来,卯西是在平滑过度之中的时刻,子午为激化之时,人心当落在前者归于隐化。人的寿命长短,很重要的一个器官就是肾气的强弱及调谐,真精之动由玄冥转化,升降要象北斗的运转一样,一阳是来复,由足底而起,灵蛇起舞,源于北极,进退自有斗柄旋转之道气左右,莫要动凡心操此权柄。知道阳性的药物起动之源来自于肾,却守住控制她的元神。知道古人所言各种功象所显现的含义,一旦见到自己修炼中玄景的变化,却一定要谨守其要。明白此变化来自于阴阳的对应,守住了雌,雌会以静伏雄,所以要在炼丹自始至终清静无为。
  
  肝气章第三十三
  肝气郁勃清且长[1],罗列六腑生三光[2]。心精意专内不倾[3],上合三焦下玉浆[4]。玄液云行去臭香[5],治荡发齿[6]炼五方。取津玄膺[7]入明堂,下溉喉咙[8]神明通。
  
  [1]肝气郁勃:肝属木,木性条达;时在春,生发万物。故肝气舒畅,郁郁葱葱,生气蓬勃。清且长:其气清新而久长。[2]罗列六腑:肝主周身之气,肝气能贯彻于周身,周行于六腑(五藏)。生三光:肝气畅达,能使呼吸协调,耳目聪明,如日、月、星三光,得其气而生明。[3]心精意专:心主的精神,意趣专一无妄。内不倾:五内安闲而无倾覆之虑。[4]三焦:为六腑之一,有名而无形,实即指人身上、中、下三部之义。玉浆:即玉液金浆,比喻精气、津液等人身之宝类。[5]玄液:指肾中之真水。云行:如云气流行。臭香:香喻气:臭香即臭恶之邪气。[6]治荡发齿:激荡修治之功,外至唇齿毛发,内及五行五藏。[7]取津:津即要津,指济渡处,犹如要道、要路。取津即取道之意。玄膺:在舌根之下,喉咙之上,气液皆从此上下出入。[8]下溉喉咙:阴阳之气取道于玄膺,上养明堂七窍九宫,下溉喉咙重阁之下的二气五藏,以促灵根生机。
  肝气青龙魂中藏,心液元神合生阳,腑地化炎要翠绿,木引水气称玉浆。真精一动破百秽,首调牙齿及五藏,津下玄膺水火济,明堂生辉白雪扬,精滋重楼神明显,换来性命造化场。
  
  坐侍华盖游贵京[1],飘飘三帝席清凉[2],五色云气纷青葱[3],闭目内眄[4]自相望。使诸心神还自崇[5],七玄英华开命门[6],通利天道存玄根[7]。
  
  [1]华盖:肺谓之五藏之华盖,首面之华盖乃是眉。《天中章第六》所谓“眉号华盖覆明珠”。贵京:即玉京,在人身中如明堂、洞房及上丹田诸宫之泛称。[2]飘飘:风动摇物之象。三帝:喻三丹田之神君。席清凉:指坐席清闲凉爽而无烦忧。[3]五色云气:喻五藏的真气。纷青葱:如青葱之浅青色。[4]闭目内眄:返观内照意:炼丹家凡行功之际,两目本是半垂帘,不可全闭。而闭目内眄之法,亦有时用之,则藏腑历历相望如烛照,这是炼丹家的玄秘,关键在于修炼的口诀。如《翠虚篇》有谓“握拳闭目守流珠,这个原来是入途”即是此意。[5]使诸心神:《云芨七签》作使心诸神,还自崇:意心神统御全身诸神,最为尊崇。[6]七玄:即七窍。英华:指精华。命门,指两肾之间;又脐中亦谓命门,如《外景经老子章第一》谓“后有幽阙前命门”即是此意。[7]天道:人身周天之道路。玄根:即指人生先天之肾本也。
  肝开窍于目,眉曰华盖,目视有两类,阳观阴视。开目而视为见阳,闭目而视为知阴。人生难得见之物,阳气一足,阳神秘被激出,见所未见称之为贵,能见自己受邀于三帝,席于清凉世界,五色云气之中,此时返观内照则能正补于内,“望”者,旺也。用玄象补性命还需自尊自崇元神为主导,丹道周天的开启(大周天),需要七窍配合恰当,不可妄用,脐门一开,神阙不空,前后洞启,玄根在此深植,天道不远矣。
  
  百二十年犹可还[1],过此守道诚甚难[2],唯待九转八琼[3]丹,要复精思存七元[4],日月之华却老残[5],肝气周流终无端[6]。
  
  [1]犹可还:仍然可以返老还童。[2]诚甚难:《云芨七签》作诚独难。[3]九转:烹炼火候之度。八琼:身外之物指朱砂、雄黄、空青、云母、雌黄、戎盐、硝石之类,而内丹之八琼,指真一之水,即还丹之玉液。[4]要复:欲要复其真元。精思:思存、存念之谓。七元:即人身之七窍,或指二气五行亦是。[5]却老残:《云芨七签》作救老残。[6]终无端:终而复始,如环无端。盖春为四时之首,肝为生发之源也。
  生化之机旺盛莫如木者。下种、迁插、稼接,生生之法非限于一类,所以木气的运用对修炼中的返老还童作用很重要。哪怕你已近一百二十岁,返老还童尤可言之,过此甚难,因一百二十为人生的大劫返,人生在此前未修则至此无新的细胞置换。所以圣祖曰:人开窍需一百年,即细胞不竟,智慧难圆,既要长生久视,又要开窍达慧,实在难,唯有及早修出饱含地、水、火、风、空、日、月、星辰这八气精华的九转金丹,方能保证既能长生,又能开窍(久视)。
  人只要精一抱元,守好七窍,木气的自然发挥就可以使人常保年青,使日月也会为之显出残老,这都是人之元灵在东王公那里有此一株灵源花树,得生生之机的人就知修炼中借形御形,无心而有真意。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为气三焦[1]起,视听幽冥候童子[2],调理五华精发齿[3],三十六咽玉池[4]里,开通百脉血液始。
  
  [1]三焦:指人身上、中、下三部之处,上焦为膻中而上;中焦为膻中而下,脐而上之部位;下焦为脐以下,《难经》所谓有名无形者是也。[2]幽冥:指下元幽暗之处。童子:喻肾中真气。[3]五华:指五藏之精华。《上有章第二》“灌溉五华植灵根”亦为此意。精发齿:牙齿与头发都变得更为精粹无比。[4]三十六咽:咽喻升降意。一年七十二候,阳升阴降各三十六候,为一周天。比喻人生同于天地,亦有周天造化之象,而又注意于数息咽津合于天数。玉池:即太和宫,指口。《口为章第三》曰“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是也。
  肺之为气来于虚空,也必然能够还化于虚空,因此肺之主气可以通行三焦(三焦有名无形为虚)。当修炼者调气养神,视听皆收入体内杳冥之处时,则可以使肺之所藏之魄引动肾中元精真气,达到调理五藏精华,使牙齿和头发都显得异于常态。此时的肾气由肺魄所引动化生为水滋润周身,要冷要暖皆可随意(中黄),更应该常将玄膺之处的可控水(金津玉液)用一定数目纳入到玉池之中,以沟通有形和无形之间的联系,这样血脉自然充足而无阻滞。
  
  颜色生光金玉泽[1],齿坚发黑不知白[2],存此真神勿落落[3],常忆紫宫有坐席[4],众神合会转相索[5]。
  
  [1]金玉泽:颜色光泽有如金玉之润泽。[2]不知白:不知有垂白之年。[3]真神:指真气、元神。勿落落:勿使其落落难合之意。[4]忆:即思、念之意。紫宫:即紫极之宫,为元神之所居。有坐席:安坐于本宫之席位,意喻神守于斯。[5]转相索:相互辗转连环,相索而不散乱。
  肺开窍于皮毛,其脉开通者皮肤自然光泽如金玉,金能生水,肺脉通则肾水旺,因此肾水所主的齿、发自然坚固和黝黑。此时的效果都是由阴神所至,当首先重视其作用,不能落而忘返。肺魄是人生存中的阴性物质存储地,固当知雄守雌,常常回忆一下使玄宫(脑)有其席位,到了众神会聚玄宫时(金丹孕育之时),还将要再进一步地挖掘这个宝库。
  
  隐藏章第三十五
  隐藏华盖[1]看天舍,朝拜太阳[2]乐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3],脾神还归[4]是胃家。耿养灵根不复枯[5],闭塞命门保玉都[6],万神方酢寿有馀[7],是为脾建[8]在中宫。
  
  [1]隐藏华盖:此处之华盖指肺不指眉。《肺部章第九》“肺部之宫似华盖”是也。天有华盖十六星覆于北极之上,人有肺藏居于膈上而心君隐藏其下,亦如华盖所覆之象。[2]朝拜太阳:心君属离火,以喻太阳。诸藏腑在心下,犹如人之朝拜太阳之光辉。[3]明神八威:心主一身之神,肝有八面之威,木火通明,心静则神明,肝正则神威。正辟邪:诸般邪伪皆得以辟除。[4]脾神还归: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相互表里,一升一降,脾神与胃气还归协力,则水谷运化而无留滞矣。[5]灵根:此指脾肾而言,以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真乃人生养之灵根也。也有指心肾者,以心为神根,肾为精根,得元气养之则灵也。《上有章第二》“灌溉五华植灵根”即为后者之意。不复枯:存养脾肾之根本,则诸藏自不复枯槁。[6]命门:此指七节之旁,两肾之间的生命之门。玉都:指下元之所,漏泄之处。[7]万神:指上中下三部诸神灵。方酢:作酬酢、应酬意。寿有馀:延年益寿之意。[8]脾建:指脾神之建树。
  天性在人,人心在机,心藏于华盖之下,却役使大脑应付常情。所以收心于华盖之下,定情于天性之内,则常享人天之乐,故曰知心(太阳)乐相呼,知己在于明心。
  神明来自于心清净,能显八面之威风,采八卦之光来照亮中堂,所以说“心情一好,脾胃就开”。脾胃居中黄,是调谐先天和后天基础的基本藏器,要从心至胃,从胃至肾,有肾强,则有命旺。
  人之灵根——肾要想不枯竭,只有谨守命门开阖,打通神阙保玉身,使先天通道“脐”再次沟通天地,方能保证自身园融无碍,得(德)不至损,体内所有细胞的信息得以长养不竭,生生不息,永远不会有衰减亡失的到来,这都是将中宫之用相当重视所形成,所以脾神字魂停,因为黄庭中脉相对静止,阳性物质的魂入中黄为静。
  
  五藏六腑神明王[1],上合天门[2]入明堂,守雌存雄顶三光[3],外方内圆[4]神在中。通利血脉五藏丰。骨青筋赤髓如霜[5],脾救七窍去不祥[6],日月列布[7]设阴阳。
  
  [1]神明王:心为神明之主,五藏六腑之王。[2]上合天门:天门指泥丸、天庭、黄阙诸宫;因神藏于脑而魂寓于目,神明上合于天门诸宫,而入居于明堂等所。[3]守雌存雄:雌雄只是阴阳,详见《经历章第三十二》“知雄守雌可无老”意。顶三光:顶指头顶,顶颠:三光外指日、月、星之光,内指临炉炼丹,至一阳萌动而虚室生白之光。[4]外方内圆:《关尹子》云:“圆尔道兮方尔德”。孙思邈亦谓“行欲方而智欲圆”。指修炼之道,外行当方正,内智宜圆活。[5]骨青:骨表如木而强。筋赤:筋赤如火而刚。髓如霜:髓白如霜而厚。[6]脾救七窍:救指救护。脾土之气,通达于内外藏腑七窍,真元得其护助。去不祥:辟除不祥乖戾之气。[7]日月列布:阴阳二气左升右降,犹如天之日月有阴阳之别。
  心在性命之中的主宰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修炼之中当重隐藏在华盖之下的事物。因为心能上开天门,入主明堂,将整个大脑的开发控制在元神手中。由于元神是隐性的运动物质,所以修炼重隐守隐,即守雌,知显悟显但不执着于显称之为存雄,以此为常,则得道性多助,天人一体聚三光就不难。元神在道为园,我心入德为方,采四方之气,修四方之德,走四方之路,吃四方之苦,都是元神在道中主之。以虚御实则五藏真圆,经脉旺盛。骨本由肾主,气象为黑却显青,为生木之象,肝主筋为青象却显赤气,为得心气;肝肾交为木保水,心肝合(筋赤)为阴(元神)抱阳(魂),故而骨髓如霜(外青内白,即阴抱阳)以上讲的都是内景所视的结果,并非解剖学的结论。抓中间带两头,中黄调七窍,这就是“反之则道动。”
  
  两神相会化玉浆[1],淡然无味天人粮[2],孑丹进馔肴正黄[3],乃曰琅膏及玉霜[4]。太上隐环八素琼[5],溉益八液肾受精[6],伏于太阴见我形[7],阳风三材出始青[8]。
  
  [1]两神相会:两神指阴阳二气之神。《参同契》谓:“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即是讲的阴阳日月二气之神内外交光,上下会合之意。化玉浆:化为玉液金浆。[2]天人粮:玉液金浆虽然淡泊无味,却可回生却老。为天然之食粮。[3]孑丹:喻心神。进馔肴:如食饮之肴馔。正内:指中黄宫。[4]琅膏:如琅干之膏泽。玉霜:似金玉之霜露。[5]太上:极上之处。隐环:指肺管重楼十二环。八素琼:人身八方清素之精气。[6]溉益八液:谓八素之气化为八液。胃藏精,为肾精受益。[7]太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见我形:指肾气形现于丹田。[8]阳风:指肾中真元之气。三材:即指三玄、三关、皆喻三丹田之处。出始青:肝之色为青,东方甲木为四时之始;谓始出于肝木之气。
  阴神和阳神相会,是调动体内有形物质的基本动力。阴阳合,万事兴。有此一合,则水火既济,龙虎伏,大药行,这时产生的物质在体内运动,实际上却是通过玄窍提供给体外元神使用。此即天人粮的来历,其色淡无味却大有用处。
  孤单之元神进出均有玄象,其肴如黄芽生于海底,其形如琅膏(美泽可塑),其动如雪霜(阳洁阴纯)。阳生于下而阴落于上。太上隐于八卦之外,却提供给人高层次生命系统所需的营养。从体外到体内化作肾气藏于水中以利肾精的丰满。
  太阴是太上之圣位,古人不传此妙,吾今言之,众位当审慎。手太阴肺藏魄,乃阴神之根基,足太阴脾经藏意,是后天意识依托,两者皆属阴,抓住其修炼,照见真我并不困难。肾中之阳一动,肾气如风,片刻即出三关,得三才,聚三宝,成三清。青,清也。只有至此,方能长居仙位,以东方喻之,即青如固也。
  
  恍惚之间[1]至清灵,戏于飚台见赤生[2],逸域熙真[3]养华荣,内眄[4]沉默炼五形,三气徘徊[5]得神明,隐龙遁芝云琅英[6],可以充饥使万灵,上盖玄玄[7]下虎章。
  
  [1]恍惚之间:恍惚者,不清晰。此言阳气将动而尚未分明之时,邵康节所谓“恍惚阴阳初变化”之意。[2]戏:游戏之意。飚台:喻至高之所。赤生:赤为火气。赤生言真气之生。[3]逸城:安逸貌。熙真:和熙态。[4]内眄:即内视。《云芨七签》作内盼。[5]三气:上、中、下三元之气。徘徊:来回不进。《周易参同契》有“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也是此意。[6]隐龙遁芝:龙者神之谓,隐龙即藏其神;芝喻气,遁芝即伏其气。云琅英:真气内运,金玉之液自成。[7]玄玄:玄玄之妙道。《道德经》所谓“玄之又玄”之意。
  修炼中恍惚之间就象来到清静的灵台之上,游戏之间看到了自己修炼出的真身赤条如婴,生机盎然,逍遥的领域无拘束,和熙阳光(德性)之下养颐自己的精华得以荣满。内视之中却需静观默炼不显后天六贼,方能调炼出五神之形体(阴、阳、元、圣、玉五神),上中下三个丹田之真气循环往复得自于五神之光明的协调。
  神视之不见曰隐,到后来连真气的运行也不知到哪儿去了,此时此样的修炼结果,是天作自然,精华物质得以形成循环,使身体内所有细胞自动滋养生化,上有玄中恩师,中有玄中元神,下才有识神合于天道日通灵,此时之作即为全真,令佩虎章有权柄。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洁弃肥熏[1],入室东向诵玉篇[2],约得万遍义自鲜[3],散发[4]无欲以长存。五味皆去正气还,夷心寂闷[5]无烦冤,遍数已毕体神清[6],黄华玉女[7]告子情,真人既至使六丁[8]。
  
  [1]沐浴盛洁:沐浴即灌头洗澡;盛洁为盛服斋戒。肥熏:肥腻、浊恶之味。[2]玉篇:即指《黄庭经》。[3]鲜:同见。[4]散发:专心致志,无暇栉沐,即无为意。[5]夷心寂闷:平其心志,解其郁闷。[6]体神清:四体清宁而神气明畅。[7]黄华玉女:喻黄庭真人、玉女阴神。[8]真人、六丁:即指黄庭真人和玉女阴神。
  修中常洗心,如日作沐浴。常避荤浊,能内洁外净。常于修炼中面朝东方持颂《黄庭》,读至万遍,其中内涵自己也就能作出正确修炼的配合与理解来。发无思绪,散去则无欲无求自然得长生久视之法。不贪五味,正气自然立起,平心静气,即使独处孤修,也无烦恼和反复怀疑。颂经遍数达到如此,则性命皆清静自然了。此时体内的阴性物质的精华就会在中黄显现而成阴教阳会之主,体内的元神也就会驱使六丁(六贼),不仅不会为其所害,反而要反其道而用之以调性命。
  
  十读四拜朝太上,先谒太帝后北向,黄庭内经玉书畅。授者曰师受者盟,云锦凤罗金纽[1]缠,以代割发肌肤全,携手登山歃液丹,金书玉景乃可宣。传得审授告三官[2],勿令七祖受冥患[3],太上微玄致神仙,不死之道此其文。
  
  [1]云锦凤罗:即华美的锦帛。金纽:金色纽结。[2]三官:即三才之神。[3]受冥患:在冥界遭受忧患。
  过去修道求真有很多规仪和约束。现在时代不同了,传授真机的方法不一样,修炼者所把握的方式也不应完全泥于古人。古人对先圣是很尊重的。圣书每读四遍就要四拜叩头以谢太上正传之恩,还应当再拜玉皇大帝,接着北向拜谒北辰诸路神仙。至此,阅读黄庭内经才能得到玄中各路恩师的支持而显得通畅明了。
  传授者如同恩师,受传者当海誓山盟以显其志。盛装华服以示慎重,挽髻如纽如同加持灌顶,以代替过去割头发以明誓言的习俗,这样可以保证肌肤华物的完整,登山觅野在无人之处歃血为誓,书中的真实方可奉告。
  传得审慎授业合于道性者必能通达天、地、人三域,得其神祗护佑,千万不可妄传非人,轻则隐中七祖在冥域受忧患。太上之道微妙玄通能够使人修至神仙境地,长生久视的方法也都在文章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庭内景经》点校(四)
《黄庭经》读书笔记《金庭诀》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成仙必读-----《黄庭内景经》注解7
王羲之黄庭经 释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