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峰终定律”在课堂教学策略中的运用

“峰终定律”在课堂教学策略中的运用

一.“峰终定律”的概念

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时与结束时的感觉,这就是峰终定律。这条定律基于潜意识总结体验的特点: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是在峰与终时的体验,而在过程中好与不好体验的比重、好与不好体验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而这里的“峰”与“终”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关键时刻“是服务界最具震撼力与影响力的管理概念与行为模式。

二.“峰终定律”在课堂教学策略中的运用

  参照经济学的概念,重新定义在课堂教学中“峰”和“终”的概念。“峰”当然是在课堂中的有价值的知识重点、有意义教学的目标,以及丰富有趣的讲授知识的过程。“终”应该是课堂结束时的小结,或者说这个结尾给学生留下的感觉。

  一般来说教师对“峰”的把握比较好,相对比较重视。教师对于“峰”的把握比较好是因为教师备课时,比较关注教学目标、知识重点的制定,另外也会有意识的注意课堂情境和流程的组织。

  首先是创设课堂情境、美化课堂。教师为人师表,教师的仪表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所以第一条就是应该创设优美得体的形象情境。第二条就是要创设幽默风趣的语言情境。这一方面并不强求,有条件的老师尽可以发挥语言的天赋来吸引学生,但是平时一贯严肃不怎么会开玩笑的教师只要注意语言精练,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即可。最后,课堂应该创设健康和谐的情感情境。同一班的学生总有能力强弱的差别,能力较差的往往有自卑心理,对老师特别惧怕,总是避而远之。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时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甚至对稍差的学生应该多些鼓励性的提问。

  对于“峰”-“终”定律的另一端“终”,老师往往重视得不够。听课的时候有时遇到前面的课堂内容极其精彩流畅,已经给学生留下了愉悦的学习体验,但是在课堂结尾时却结束得有点匆匆忙忙,甚至作业还要在课后课代表到办公室去取。感觉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其实,课堂结束的方法有很多。

  (1)“卒章显志”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总结全篇、深化主题。到了课堂尾声处,要总结全篇,首尾呼应,突出重点,深化主题。总结语言要短小精悍,高度浓缩,画龙点睛。在一个短暂时间内,用尽量少的语言概括出讲解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抓住重点、掌握要点。对所听课堂知识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课堂结尾模式,这里就不赘述。

  (2)评书式。说书艺术在中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说书艺人的结尾艺术常常为人拍案叫绝。那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叫人是心急如焚,欲罢不能。同样,在课堂结尾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一些方式,设置悬念,紧紧吸引住学生。此一结尾,比较好地激发起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也使他们在课后能更加自觉地做好复习。

  (3)拓展式。课堂的时间不多,容量十分有限,而课本上涉及的内容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前述诸子百家,后承百代芬芳,如果不适当拓宽教学内容,容易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十分狭小的认知天地。因此,适度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就显得十分必要。总之,阅读仅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一个好的课堂结尾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扩大知识面。

  

  (4)激发兴趣式。按照一般的生理常识,中学生一堂课精力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概是30分钟左右,一堂45分钟的课下来,同学们已经是筋疲力尽,特别是在讲一些相对枯燥的内容的时候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所以,如果在结尾的时候能够给学生一些兴奋点,重新激发他们的兴趣也不失为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如突然高音调进行合理的抒情,又如给学生讲一个相关而又生动的故事等。

  (5)过渡式。一篇文章如果缺少必要的过渡,那么这篇文章就成了一串散落的珠子。同样,课堂要紧凑,也要讲究前后的衔接过渡。作为一堂课来说,在结尾的时候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做好这件事,在课堂末尾时要做以下几方面的事情:①明确下一节课的内容、目标及教学重点。②明确这一节课和下一节课之间的关系。③点明所布置作业和所讲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在布置下一节课目标时,一定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否则学生可能会成为无头苍蝇,无从下手。

  (6)升华主题式。如果在讲解中只是一味追求内容的完整性,缺少结尾点睛,那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缺少理性的升华。因此,如果在周身画龙的基础上,以精炼含蓄、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课尾点睛,将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体会文旨,达到领悟道理、陶冶情趣之目的。当然,课堂的结尾还有很多的方法,如比较、图表、做小练习等方式,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具体运用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峰终定律”虽然是一个经济学的定律,但是从教育的角度看仍然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合理的运用和管理“峰终定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对的教学大有裨益。也提醒,在教育的岗位上,可以运用其他领域的一些方法来处理教育问题。

三.“峰终定律”对课堂组织的意义

  1、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对老师及其讲课的过程的体验不应该是一个谜团,不是学生作业完成良好,考试成绩优异,就是学生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发现他们真正在意什么,只要求老师遵循一些正确的步骤。

  古老的谚语“衡量好了事情就能办成”,看上去是很正确的。但如果你所衡量的东西没有展示出它的全貌呢?老师在考虑学生体验问题的时候就会如此,典型情况是:老师过于狭隘地把注意力局限在自己教案的完成度和课后作业的核心表现上面。比如,他们可能会用每道作业题的错误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体验。尽管去追究这些是有用的,但这些远远不代表整体情况。教师缺少对影响学生学习体验的其他方面因素的关心是太普遍不过的事了。

  2、忽视的代价

当拿着一样的教材,坐在同样洁净的教室,学生不仅有对于考试成绩的关注,还同样对课堂整体体验的注意。所以学校必须要理解这种体验。没有对学生体验的全面关注将会产生一些对学习不利的因素。如学习主动性不够,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关系不融洽等。最终影响到整个教学流程的成绩或者升学率。另外,辨别出学生体验的所有构成因素还不够。还必须明白这些因素的相关重要程度,以及他们怎样共同作用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要达到这种认识层面学校需要遵循一套严格流程去揭示学生真正在意什么。而且学校或者教师要把这些认识解码成一套他们可以反复检验自己表现的内部管理框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指向素养培育的课堂应体现“三性”
评课用语
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决定名师精彩教学的100个课堂细节
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