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20世纪中国画坛名家作品风格
   一.吴昌硕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大师,他的绘画语言与他的书法个性语言是一致的,而且把这种语言推向了极致。他绘画中的线是一种苍茫的东西,传统的锥画沙、屋漏痕都难以赘述,他手中的笔已非笔如刀砍斧凿铿锵之声不绝于耳,又似逆水行舟,耕犁破土这源于他深厚的书法、篆刻功力——【金石气】他的【石鼓文】、临【散氏盘】可见端倪,古朴老辣、苍劲流动之美溢于笔端。吴昌硕笔下是磅礴、磊落、破碎、雄浑、粗犷、甚至霸悍而恰恰掩盖了他追求冷逸,萧条、淡漠,微妙、简远的文人精神特质。纵观他的书画极尽生辣、苍劲、雄浑之美但终未化达稚趣巅顶。这近乎于对大师的苛求。当然晚年名声鹊起不免有些应酬之作,无可厚非存在一些消费性和商业化倾向多了俗艳的富贵繁荣迎合复制了喜闻乐见,但由于他功夫精深、火候拿捏到位才避免了流俗。而至于学习他的人在粗犷中难免流于粗糙、粗俗,在他的影子下难以自拔。 
   二.在近现代大师中,如果说吴昌硕是挖掘了书法和金石气,黄宾虹是理法的深入,齐白石则是天才和情感的真纯;吴、黄对传统文本理法的关注与挖掘多于对人本情感的梳理,他们的思想是古人的,但鲜明的个性语言是自己的;这也是成就大师的必备因素,齐白石则不然他的思想是自己的,个性语言也是自己的,他的个性语系是生活真挚的情趣,无论文人还是百姓都会为之倾心。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承前启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挖掘推动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是里程碑,他们是高山,他们更是桥梁。“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其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石涛言: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此是“心”“笔”“墨”“意”的至高境界。齐白石做到了文人的思想,真挚的意趣,平民的情怀;不为物囿,不为法缠,不为空缠,独树一帜。在齐白石的画中是一种化去老辣为拙稚的文人情趣,一片生机盎然,。如果说大道至简、平淡和谐是中国画的审美核心,齐白石确实做到了极致。后人学其皮毛者居多,究其原因是骨子里少了一份文人的气质和诗人的童心。
   三.理法相生,气机流畅,法备气至,纯任自然,。黄宾虹的作品充分阐释并印证此言。他把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力推到一个极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中国绘画史上,黄宾虹立足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前所未有的于山水画中充分发挥了“笔”“墨”的表现力,而且极大的丰富了山水画的层次,所谓:“一笔两笔无一笔不繁,千笔万笔无一笔不简”;形成了苍朴浑厚,大象无形的艺术风格。黄宾虹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严格的理法意义上创作出来的。越是好的作品,越难见情感的流露,这也是他关注文本思想的结果,人本的情怀则退居第二,这一点他与石涛不同,石涛有言:“意动则情生,情生则力举,力举则发而为制度文章。其实不过本来一悟,遂能变化无穷,规模不一。”黄宾虹是意动则入法,入法则理至,石涛的作品少看一幅都会影响对石涛的认识。而黄宾虹的画,千幅万幅都是印证一理法而已。但其晚年因患眼疾期间创作的焦墨作品却达到了艺术巅峰。在语言的丰富性上。与陈子庄相比,虽陈无法和黄宾虹相提并论,但在意境的创造上,却互有短长。太过于注重技术层面的表现,也忽略了意境上的创造和情感上的发挥。早年他曾受过王原祁的影响,王曾说,“笔墨一道,同乎性情”,恽南田说:“笔墨本无情,可使运笔墨者有情。”黄宾虹则隐秘了这种情,他是理性的,有时过于冷静,真挚的情感却隐藏的更深。在齐白石的画中,能读到趣;在黄宾虹的画中能读到“法”;“趣”是一种生机,“法”则是一种程式,所以黄宾虹的气韵生动,也是在印证理法。恰恰是这种超拔的治学思想和严谨的笔墨、法度才使后学者久学不厌,受益良多,人才辈出。初学黄宾虹的人,感觉“易上手、入门快”注重了他作品“视觉”上的黑、重、繁、密,却忽略了他“内在”的简远、清疏的精神特质。是为求浑厚而弄的污浊,为复杂而弄得凌乱。而后顿觉前行迷茫,只见师其迹,未能解其意;技术不等于艺术,而无技术更非艺术,因此只有植根传统文脉,理法相生,深挖人本情怀,继而虑忘形释,自然而然,方为艺术主旨。
   四.潘天寿在二十世纪名家中个性是极其鲜明的,他的作品于章法重气势、于笔墨重骨力、与构图惨淡经营、于心性讲魄力;他的绘画思想是由:大处、深处、高处、简处深入挖掘了中国画笔墨的诉求能力,并发展了新的笔墨独立语系。对于传统有着精深的研究,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后失传)、《潘天寿谈艺录》、《听天阁画坛随笔》等。他的笔墨苍古老辣、雄浑崎岖、摄人魂魄、却不乏细腻稳健,这些笔墨并非为了雄强而霸悍为了粗旷而粗疏,这得益于吴昌硕的教诲:“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画形式大于内美,由于重形势则有了太浓厚的设计意味,注重了无误笔、误墨、无笔墨痕和偶然效果,因此不能随笔生发自然而然。但他的指画却有了自然天趣。如果说中国传统的审美核心在于平淡天真,自然天成,意味深醇,那麽在他深邃的思想理论中更能益会其高妙的审美情趣。
   五.张大千是现代名家中传统功力、技法最全面的一个,可以说无所不画,无所不精;他能轻而易举的模仿历代名家画风,最为见长的是临摹石涛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他的绘画分为三个阶段:摹古期,综合期,变革期。
   张大千从绘画意义上讲是一个好画家,他的绘画是奇秀的东西近乎于秀媚细润,骨子里有着文雅和秀气,无论是构图、色彩、墨法都有着精深的讲求。这是天性即使晚年的大泼墨作品也能读出这样的内质。这一点上他恰恰少了吴昌硕、黄宾虹笔下的苍茫磊落之气,也就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他的内心和笔墨是简远的,但他笔下的线是直的、笔是尖的、即使是弯曲的线其意也是直的,应归于小巧,很难耐得住品味;但后来的大泼墨这些问题就不多见了。[不用心处知用心,不知为何写乃为写],这些近乎于对他的苛求,却并不妨碍他成就一代大家。学石涛者可造就诸多名家,但学大千者却很难断言。
   六.陆俨少浅析,近百年来专以深入传统笔墨精华企求变法的画家能获成功的甚少,。近百年来能出入传统而又能形成自己突出风格、面貌的山水画家为数不多而陆俨少与黄宾虹堪称翘楚。陆俨少的“融液腴美”与黄宾虹的“浑厚华滋”皆追求的是中国笔墨之内美,。宁“脏”勿“净”、粗服乱头、苍苍莽莽、剥剥落落、这种追求拙朴、拒绝甜俗的超凡旨趣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陆俨少一生追求的是由“法”而致“道”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哲理。可分为“师承取法”、“写生悟法”、“修炼定法”、“创新变法”四个阶段。历代大家都有早晚期风格的演变都存在由“细”到“粗”的过程,这也是笔墨气格发展的必然趋向,不懂欣赏的人往往喜欢他早年的婉秀而不欣赏他晚年的雄肆之作,如喝酒,有人喜浓烈醇酒而有人喜勾兑酒一样,此中真意愈辩忘言。至于学习他如若从外在形貌亦步亦趋却易套住,应学习他的画论从心入手,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师其心而不师其迹,则有颖悟的画家或许会开启法门,得窥其玄机之所在。
七.李苦禅浅析,李苦禅是齐白石的学生,他和李可染并称齐门二李。齐对他很器重,画风则即近齐又近潘天寿。近齐少了齐的细腻、精到;近潘少了潘的崎岖和厚重。故,有了只能如此的风格,客观的讲在齐门二李中他的书法还是足以称道的,所以绘画造诣较高,如果忽视了国画的书写性是难以上品格的;齐是多以“楷”法入写意画,苦禅则是想以“行草”入画,点、线少了些个金石味道,所以善篆隶者缺乏才情,善行草者缺少内涵;在落笔的刹那他用的是指、腕的力,而非心力、气力、神经的力,。心力出来的线是灵动的,有生命的,会呼吸的,于静中含动,与动中含静。因此中国画意义上的点、线是哲学文本的思想、是自然、生命的音符,于阴阳尚和谐方显气厚,故能入木三分;他的点、线真如他的性情粗狂、豪放,多具生拙之气,但这种“生拙”绝非精熟后的“生拙”,也就少见了细腻、柔顺与精到。这近乎于对他的苛求。李苦禅与理论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他坚守了国学,坚守了传统,坚守了民族精神的底线,这是在他那个时期很多画家所不具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涛:清初的绘画与现代性
文萃专稿之刘继红教授大写意精神
【月雅讲堂】西蜀画坛巨:匠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中)
黄宾虹的了不起,须去掉许多作品才能得见
「三百年来一宾虹」新安黄山及吴门,莫奈修拉与柯罗--重读黄宾虹
赞!中国梵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