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雪地里的“谋杀案”,牵出了怎样的自然法则

2014年,3月。

黑龙江北岸,俄罗斯远东的莽莽林海,雪花从空中飘落在地上,发出若有若无的声音。这里白天的温度也在零下20度,寒冷冻结了一切。

这是一片原始泰加林,有大片的红松、冷杉和桦树。一支科学考察队在进行例行巡逻,突然远远看见前面矮坡上,白茫茫的空地中一团深色的东西趴在地上显得分外显眼。

等人们走近,发现原来这是一只猞猁——它可能是分布最靠北的猫科动物之一。这一带很少能有人亲眼看到猞猁,它们总是听到人笨重的踩雪声就远远跑开了。不过这只猞猁再也不能在雪地里驰骋了,因为人们看到的是一具猞猁的残尸。

在这一地区,共同生活着很多种动物。虽然猞猁不是体型最大的,可这些轻盈、灵活的捕食者极其机警,即使摄影师想要拍到它们的影像都需要运气帮忙。

人们初步检查了猞猁的身体状况,这很可能是一只雄性猞猁(身体后半部分缺失),大约40-50斤重,身体壮实,看牙齿略有磨损,应该刚刚过了壮年。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只猞猁的惨死呢?

根据雪地上留下的足迹,科学家们还原了猞猁生前最后几分钟发生的事情。

西伯利亚的冬天,食物匮乏,猞猁不得不顶风冒雪到森林里找吃的。它宽大的脚掌、厚实的脚垫,即使在积雪上行动也不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一般猎物都很难察觉它走近的声音。然而,这里的积雪足有40厘米厚,对猞猁这样体型的动物来说,还是太深了。它必须小心翼翼,不让脚踏破最新冻上的雪壳陷入深深的雪里。

然而过分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让它分了神。

猎人成了被狩猎的对象。

一只巨大的雄性东北虎正在例行巡视领地。它的前掌脚印足有10.5厘米宽。

老虎习惯使用其他动物留下的雪道,每一步尽量踩在别的动物留下的足迹里,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气力,同时也能尽量减少踩雪发出的声音。

很快,这只雄虎发现了林地里这串新鲜的足迹。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单纯就是想沿着猞猁脚印走省点力气,雄虎慢慢悠悠朝着脚印的方向又走了一百多米。不远处山坡上,老虎一眼就看到了正在散步的猞猁。大部分情况下,机警的猞猁在这个距离(不到80米),早就发现老虎的行踪,逃命去了。然而今天这只猞猁却不知在聚精会神的干什么,对几十米外树林深处硕大的老虎毫无察觉。

雄虎停止了前进,两只前爪并排,站立在雪中,留下了平行的足迹,它在盘算与猞猁的距离,一时间动了杀心。

老虎进入了伏击模式,聚精会神、浑身肌肉紧绷,宛如雕塑,每一步都只走出很小的距离,后脚稳稳踏进前脚的足印中,又把距离缩短了20米。猞猁似乎也感受到空气中有点异样的感觉,先后2次抬起头,四周环视,可目光所及只是四面的红松林和满天飞雪。每一次猞猁抬头,雄虎都会一动不动匍匐在原地,风雪之中,黄底黑斑的老虎融入了四周光影斑驳的泰加林中,骗过了最后的距离。

有一刹那,猞猁低头嗅嗅地面的气味……正是时候,老虎如离弦之箭,猛地跃了出去,再不顾及对手会觉察到自己的存在,以雷霆之势席卷而来。只是一瞬间,猞猁呆住了,看见了不远处林中飞奔而来的是什么。没人知道猞猁是否会恐惧,但雪地上的足迹显示,猞猁慌不择路地朝另一个方向沿着下坡的路连蹦带跳地逃了过去。下山路尽头,被一条林间小道拦腰截断,老虎的追击越来越近。积雪很深,每一纵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这样的下坡不利于猞猁发挥速度优势。但如果到了积雪较浅的林间小道上,在雪浅路平的地方,它有把握可以甩开后面追来的敌人。可惜,猞猁的计划被老虎无情地阻断了。攻击者从右后方紧紧追赶,预判到了猞猁会在路口急转,提前走斜线,等猞猁一个急转弯走上公路的时候,迅速缩短了距离,只一蹿,虎爪勾住了猞猁的后腿,顺势一扑,两只猫在雪地里翻滚了起来,地面上留下一片狼藉,痕迹足有4米长,然后是一滩血迹。

科学家重建了老虎最后的一段冲刺,足有97米远,大概跨了28步。在40厘米的雪中冲刺接近100米,对老虎也是个不小的消耗。

老虎在猞猁尸体旁边歇了至少半个小时——那里留下了一块卧痕。

在雪中这样的痕迹是大型动物坐卧后留下的之后,他叼起了猞猁的尸体,回到了山坡之上那块空地。虽然捕杀猞猁花费了不少力气,但实际它只吃了几口,就把尸体扔在那,又守了一天,而后扬长而去。大概又一天之后,人们发现了猞猁的遗骸。

人们对猞猁的尸体进行了解剖。这只猞猁周身遍布爪痕,皮肉外翻,血迹已经凝固。右侧颈部,留下了巨大的齿印,深深穿过了喉咙,虽然没有刺破大血管,却穿透了气管。猞猁的脊髓几乎完全折断,而且有1.5厘米直径的穿刺伤(虎的犬牙),直接造成了动物的死亡。

即使是最狂热的斗兽迷,恐怕也对老虎压制猞猁的事实提不起兴趣——这只二十公斤的猞猁与体重是它10倍的老虎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对于科学家来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野外目击猞猁被老虎捕杀。这次事件背后,却有一个长久以来困扰科学界的疑问。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东北,猞猁、东北豹和东北虎共享同一片栖息地。

在同一片蓝天下,面对绝无胜算的对手,猞猁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呢?

在一般人看来,东北虎、东北豹、猞猁既然都生活在这片地区,彼此之间似乎就是胡乱杂居,弱肉强食罢了。可自然界如此精密的一个系统,会是如此简单粗暴吗?

作为次一级的捕食者,不管是猞猁还是东北豹,在相同时间地点,面对同样的资源,是绝对竞争不过老虎的。如果进化使得猞猁、东北豹必须和老虎“扛正面”,那前面二者早就在进化路上灭绝了。

所以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如果我竞争不过你,我应该怎么办?

2014年5月,普京总统亲手将3只虎崽放归野外,这三只虎崽被称为“普京虎”。其中一只雌虎伊洛娜(Ilona)在放生之后,经过半年的长途跋涉来到了黑龙江北边俄罗斯的阿穆尔自治州兴安自然保护区扎下了脚跟。

等待重返野外的普京虎库贾

兴安保护区曾经是东北虎的家园,然而因为人类的猎杀,早在1963年保护区成立之前,这里的老虎已经灭绝。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的动物从来没听过虎啸,更不知道老虎为何物。到2014年,伊洛娜到来的时候,保护区生活着两个狼群,乌里斯基狼群(Urilski Pack)奥罗琴斯基狼群(Olochinski)。

这一年12月,科学家多次在伊洛娜的领地里观察到了狼群的活动,人们很好奇,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久别重逢会发生什么呢?

2014年12月15日,伊洛娜和5只狼不期而遇。当时双方都盯上了一窝野猪(可怜的野猪),都想来野猪过夜的地方碰碰运气。就在这,狼第一次和老虎面对面。没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寒暄”的,结果很明确,乌里斯基的一只小狼命丧虎口,其他狼不知所踪。1个月以后,人们发现狼群活动的范围发生了变化,避开了这只年轻的母老虎,往东北方向转移。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就在第一次遭遇一个多月之后,2015年的1月31日,伊洛娜又和狼群“亲密接触”了。这一次,还是为了跟野猪“套近乎”(哼哼唧唧的野猪是老虎和狼都很喜欢的猎物),结果双方大打出手,准确地说伊洛娜暴揍了狼群,又杀了一头狼。

此后,狼群又往远处迁徙,直到这一年春天,保护区里都没见到这群狼的踪迹。

虽然这一群狼对伊洛娜有了“深刻印象”,另外的那群狼还不认识老虎。

2015年5月21日,人们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

伊洛娜发现了另一群狼——奥罗琴斯基狼群的行踪,伏击并杀死了其中的主要成员。

而还原“凶案”现场让人啼笑皆非。

事件发生的地方几乎没什么植被可以隐蔽,伊洛娜看到狼群之后就开始准备进攻。狼群很快发现这只黄色的大猫,却完全不知道她从哪儿来,要干啥。

伊洛娜很快捉住了狼群的一员,一击毙命。直到这时候狼群才如梦方醒,其他成员一哄而散。布设在保护区的红外相机显示,奥罗琴斯基狼群从此躲开了这位凶狠的邻居。

兴安保护区的狼因为从没见到老虎吃了亏,在俄罗斯的其他一些保护区,也曾经观察到狼和虎有类似的互动。因为人类的猎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很多地方老虎逐渐减少,狼群则趁着虎消失的时机重新杀了回来。而随着对保护越来越好、老虎数量开始复苏,狼的数量却减少了。

为什么老虎这么不能容忍狼生活在自己的领地里?

如果说,狼和虎在生态系统中产生直接竞争,狼被虎pk掉的话,那为什么和东北虎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东北豹就没事呢?

不说别的,我们的珲春保护区、俄罗斯的豹地国家公园,近年来都呈现虎和豹数量双增长的情况。

​难道看在同属一个家族的份上,东北虎对东北豹网开一面?

这显然是句玩笑话。

一般来说,在自然界面对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动物们有三种选择。第一,打不过,跑。

既然在同一个地区竞争不过,那我可以在这个地区找一种你不喜欢的地形,尽量躲着你走不就完了。一些无线电追踪研究显示,为了躲避东北虎,猞猁和东北豹活动的区域以同一片栖息地的高海拔地区为主。比如同在一个保护区,老虎喜欢在谷底、大型动物多、雪相对浅一点的地方活动,猞猁和东北豹则喜欢在山脊、山坡,老虎不常去、也不爱去的地方待着,雪深点没事,只要没有老虎就行。

有人问,是不是猞猁就适合在山上生活?我觉得,谁不喜欢风小、雪浅、好走路、吃得多的地方呢,这不是没办法麽……

除了地理上躲着以外,一些动物选择“错峰出行”,来躲避竞争。

东北虎最喜欢活动的时间是天黑到后半夜。可为了躲避东北虎,东北豹就避开了天黑的时候,在白天活动更多一些。

晚上5、6点,老虎开始上班,进入一天当中最忙的时候,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像刷网吧的孩子,闹个通宵也困了,该找地方消停消停喘口气了。这时候豹子的精神来了,从早上6、7点,老虎也找地方歇着去了,豹子出门了,开始满山溜达,直到天快黑了,老虎来了,得,豹子也闹够了,赶紧找个躲风、隐蔽的地方,提高警惕待一宿。

其实为啥东北虎喜欢黑天活动?也不完全是因为方便借助黑夜掩护捕猎,在整个远东地区,人类活动对老虎有巨大的影响,豹子要躲避老虎的活动时间,老虎也要避开人啊。人喜欢白天活动,肯定对老虎有一定影响。在印度伦滕波尔老虎保护区,经过几十年的保护、排除人为干扰,“害羞”的老虎才敢逐渐白天露面,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除了躲开老虎出没的时间、老虎喜欢的地点,豹子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猎物来规避竞争。

体型小得多的东北豹吃狍子、甚至吃狗都能够顺利存活。而老虎则不同,老虎生存繁衍必须依靠大型有蹄类动物,体重在100kg以上的水鹿、马鹿、梅花鹿、白斑鹿和野猪。

在印度和尼泊尔一些保护区,因为老虎被重新引入,豹从水草丰美、遍地猎物的核心区被挤了到了保护区周边人烟稠密的缓冲区,连食物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吃的猎物中,家犬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在印度第二大城市孟买,每到晚上都有几十只野生印度花豹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出没,躲在暗处伺机捕食城市里遍布的流浪狗。

当然,自然界实际的运转要比我说的复杂得多。

老虎不是白天就不出来,豹子也不是晚上就不动。但通过观察和统计,可以明显看出来,东北豹为了与老虎共存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把最好的时间、最好的地段让给老虎,自己在夹缝中求生存。

不过,看起来豹子没有像狼一样,活得还算滋润,数量也在增长。

可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豹可以和虎共存,狼就不能?

为什么老虎要不惜体力杀死猞猁?按说猞猁捕食的猎物都是中小型猎物,和老虎食物(中大型猎物)几乎不重叠?

为什么有的地区好像老虎就能和豹共同生活(比如珲春和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

为什么有些地方,虎、豹和豺都能很好共存,数量都很多,比如印度的纳加拉霍雷?

为什么另一些地方,随着保护的越来越好,虎越来越多,而豹却越来越少?

为什么有些地方,保护的不好,虎已经绝迹,豹却还能苟延残喘?

为什么当猎物稀少的时候,豹和豺反而可能导致虎的绝迹?

而有些地区,老虎就会把豹排挤到保护区边缘地带(比如印度很多保护区)?

为什么老虎和豺就能在南亚和东南亚很多地方共存?在东北亚却不能和狼共存?

在东非塞伦盖蒂草原,为什么狮子可以和斑鬣狗、花豹、猎豹共同生存?

在什么情况下,这些大型食肉动物会相互竞争?

什么情况下他们可以共存?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大型食肉动物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今后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先放下沉重的生态保护,说点动物之间的合纵与连横,它们的竞争与共存。只有真正了解大自然内部运行的机理,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它们,不是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猛兽分布图:历经百年变迁,留下的都是哪些凶悍动物?
亚洲虎非洲狮,美洲豹欧洲狼,谁才是陆地之王?
东北亚林子里的“三王争霸”,熊和虎势均力敌,狼遭单方面屠戮
这种动物号称猫中小老虎,连野狼都敢吃,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动物的种间竞争,大到东北虎捕杀狼群,小到土拨鼠掐死地松鼠
东北虎局限东南一隅,为何不敢深入西伯利亚内陆?它在害怕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