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信息技术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及平衡策略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
  然而,在已实施一年多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我们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而信息技术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别人的优秀教学案例就是自己的优秀案例吗
  网络兴起前,我们教师备课的资料来源主要是教科书、教参,而如今教师备课时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用于网络搜索,因为网络上有很多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素材,甚至有许多其他教师已经做好的教学设计或课件等等。对于我们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或许在书店中很难找到信息技术学科教案集,但在网络上这样的教学案例却有很多,有一些一线教师提供给大家共享的、有一些组织替大家分类整理的,如海南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还有一些是相关协会通过案例征集评选的形式搜集的。
  老实讲,这些优秀教师的优秀案例对于我们普通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既可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又可以是滋生惰性的温床,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与我们对待优秀案例的态度和方法上。
  记得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拟与几位兄弟学校的同行探讨选修课中某些章节的教学设计,不料,得到的竟然是他们的极度不解:“现在还用自己备课吗,网络类似的现成案例多着呢,那些可都是优秀案例呀”。
  其实,存有这样的想法的人绝不仅仅是他们,很多教师,都有或曾经是这样认为的,笔者也不例外。但后来的一节课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做法。提到《网络技术应用》的 “网关、代理服务器和DNS”,就不得不提海南的刘其政老师,夸张一点说,他的教学设计开辟了“不上机也能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先河,被很多同行评为教学设计中的“经典”。于是,我在讲授这一章节时,也没有加以取舍改进,直接就到课堂上去上了。教学过程基本是照搬刘其政的活动设计。可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不久,我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学生似乎对这种活动不太感兴趣,除了参与活动的几个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参与活动的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呢?事实证明,他们基本上不能自己开展活动,而是完全需要教师一次次的提示,并且在下一节课上,我还特地询问了一下在活动中扮演“DNS”服务器角色的学生回答一下“DNS是通过什么实现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学生的回答却是不知道,而事实上,在上一节课的活动中,我特地给了他一张写有“域名和IP地址转化”的二维表。所以,这节课上的是失败的一节课。
  后来,在教学反思中,我这样写到:“信息技术课堂是动态的课堂、个性的课堂,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教学,别人的优秀教学案例对别人而言或许是优秀的,可是完全采取‘拿来主义’,之与你就不一定是优秀的,很可能就是失败”。
  当然,我们对于这些优秀案例,也不能因噎废食,它们之所以优秀,肯定有它们的独到之处,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吸取优秀案例的精髓,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 数学学过了,信息技术还要再炒冷饭吗
  信息技术学科脱胎于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具有相对的学科体系严整性,该特性在选修课程中显得更为明显一些。以算法为例,算法初步、程序的基本结构等章节我们似乎理应按部就班地系统讲授学生才能理解入门。
  可是,当我们真正精心准备了一个章节的内容后,发现学生对此却毫不领情。一询问才知道,学生们在数学必修三中早就学过了这些内容,信息技术课再讲这些重复的内容,学生提不起任何兴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数学教材中有算法早有耳闻,但到底讲了哪些内容,讲到什么程序,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知道的并不多。所以,事后,我特地向一位数学教师借来该书来看,发现该书已经比较具体地讲授了算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是程序的三种结构讲得还算全面。所以,我在接下来的信息技术课中,那些数学书中出现过并且学生已经掌握地比较好的部分不再讲授,而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课堂教学:一、将数学书中的一些典型算法流程图用VB语言来实现;二、对数学书中提到的一些算法进行改进挖掘;三、着重分析数学书中涉及较少的一些常用算法的设计思想。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学习起来劲头较足,目标也较明确。
  由此,我觉得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了这些,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 会考不考,还用花时间深入探究吗
  信息技术会考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习的终极目标以及学习内容的选择标准,会考不考的内容,一般而言,不会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
  不久前,我在给学生评讲一份加工整理后的阶段测试时(该题目大都取自会考模拟题题库),在阅读程序中有这样一题:
Print “Computer”;”Program”
Print “Visual”,”Basic”
  请写出程序结果。
  该题我们知道主要考核的是关于Print语句中“;”和“,”的区别。“;”是紧凑格式,“,”按14位一个区输出。一般而言,学生清楚这些就已足够,事先预设的教学设计安排的也就是这些。可在某个授课班级中,有不少学生突然提出疑问:如果Visual所在的引号内已经超过14个字符,结果又该如何呢?
按理说,这种情况在会考中是肯定不会出现的,在备课阶段也压根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那么到底讲还是不讲呢?
  遇到这种情况,我个人觉得,应该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个提问,用教学机智最大化“偶发事件”潜价值。如果一味以会考考与不考为限,只顾追求与预设的一致,而忽视偶发事件的价值,势必导致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的失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青山文)什么样的课堂最给力
读书体会
国培收获
[转载]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网
生成的课堂需要智慧的引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