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约茶道

­题记 

 

于无佛处称尊观《贴赠冷香斋主芳辰》一文,赠诗一首

 

芳香溢雅轩

清月羡茗纯
莲动箫声近

相邀叩荜门
 

         小注         莲花:扁舟

                          荜 :  叩筚,荆竹织门也。亦作荜。——《玉篇》

                          香溢雅轩,清月自羡,莲花箫近,共叩荜门......禅意自生!

 

 

 

 

 

  从来佳茗似佳人     

  香茗至纯,茶缘品道

  茶,饮茶,贵在品,尤须细品,唯用心,彼此心领神会,方可步入醍醐沁心的清纯境地!

  人,交人,贵在品,尤须细品,独用心,彼此心领神会,方可达到素处通灵的千古一音!

  书品,画品,诗品,皆源于人品......       


 

 

       “茶道”起源于唐代的民间,经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传播,形成了一种“文人茶道”,它是茶道的精髓。

  在唐代繁华的社会里,物欲横流,很多人追求一种奢华的物质生活,“物精极、衣精极、屋精极”是他们的生活目 标。人们相互争斗和倾辄。社会流行着奢侈和虚夸之风。当时有正义感的文人士大夫们,对这种奢华之风非常不屑,他们常聚在一起品茶、探讨茶艺、博古论今无所不谈。

  茶道创始人陆羽(唐朝)著有《茶经》一书,陆羽用自己的一生从事茶文化的研究,他对茶叶的栽培与摘采;茶具、茶器的制作;烹茶时水源的选择;烹茶、酌茶时身体的动作进行了规范和总结,并赋予茶道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函,即饮茶、赋茶、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与文人茶道的精神是极为吻合的。

  文人茶道在陆羽茶道的基础上溶入了琴、棋、书、画,它更注重一种文化氛围和情趣,注重一种人文精神,提倡节俭、淡泊、宁静的人生。茶人在饮茶、制茶、烹茶、点茶时的身体语言和规范动作中,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没有躁杂的喧哗、没有人世的纷争,只有鸟语花香、溪水、流云和悠扬的古琴声,茶人的精神得到一种升华。它充分的反映了文人士大夫们希望社会少一些争戈,多一些宁静;少一些虚华,多一些真诚。茶具的朴实也说明了茶人们反对追求奢华的风气,希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可以说“文人茶道”是一种“艺”(制茶、烹茶、品茶之术)和“道”(精神)的完美结合。光有“艺”只能说有形而无神,光有“道”只能说有神而无形。所以说,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品德的人是无法溶入到茶道所提倡的精神之中的。

 

  茶道被文人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之事;

        唯其如此,才有了独酌自饮的清幽、相约知人的雅趣......

 

品茶,品人,

   观茶,观颜色,

   观茶相,观人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颠覆:陆羽不是茶人,引发茶界热议!
茶書·茶畫——《中国历代茶书汇编》作者朱自振、郑培凯访谈
从历代茶书看中国茶的历史
文化监理人黄胤然说陆羽不是“茶人”
开卷八分钟:陆羽《茶道的开始——茶经》
龚鹏程丨不如吃茶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