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欣赏》——国风——卫風——木瓜

 送礼文化

 

    这是一首诚心交朋友,而没有得到厚报的诗歌。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1]。“楙,木瓜。”[2]朱熹也说:“木瓜、楙木也。实如小瓜,酢可食。”可以用作下酒菜。“投”,投送。“琼”,玉之美者。“琚”,佩玉。“瑶”,美玉。“玖”,浅黑色的玉石。

《毛诗》说:这首诗歌是歌颂齐桓公的。“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当年卫国遭到狄人的进攻,逃到曹国,“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以戍漕。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3]所以卫国写这首诗以示感戴之情,“以卫人得齐桓之大功,思厚报之而不能,乃假小事以言。设使齐投我以木瓜,我则报之而不能,乃假以琼琚。我犹非敢以此琼琚报齐之木瓜,欲令齐长以为玩好。”[4]对于这种说法很多人不认同。卫国遭到狄人攻击,国家并没有灭,“而桓公亦不过为之城楚丘及赠以车马、器服而已”[5],卫人没有必要美桓公;即便是“桓公救而封之,则为再造之恩,乃仅以果实喻其所投之甚微”[6]不近情理。再造之恩,也不能用几种果实来比喻;再者说:“卫文乘齐五子之乱而伐其丧,实为背德,则必不作此诗”[7]。还有“卫人始终毫末未报齐,而遽自儗以重宝为报,徒以空言妄自矜诩,又不应若是丧心。”[8]后来卫国也不曾报答过齐国。既言报答,怎么能说说算了呢!朱熹说:这首诗歌不是歌颂齐桓公的,“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辞,如《静女》之类。”[9]闻一多先生也说:“‘永以为好也者’,以为偶也。”[10]偶就是配偶。意思就是:“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11]所以朱熹把这首诗与《静女》同等,列为“淫诗”之类。还有人认为《木瓜》“以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12]

    这首诗应该是朋友来往,相互赠答。中国人有相互送礼的习惯,惯于礼尚往来。周代礼节,“凡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此投人以木瓜、木李,必苞苴而往,故见苞苴之礼行。”所谓“苞苴之礼”就是送人水果用草袋包起来,送过去。“苞苴时有,筐篚时至,则羣臣附。”[13]苞苴就是礼尚往来。即孔子所说:“吾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14]

诗歌分三章:

第一章:你送给我木瓜,我送给你一块佩玉,不是为了报答你,而是为了永结同好。

第二章:你送给我木桃,我送给你一块美玉,不是为了报答你,而是为了永结同好。

第三章:你送给我木李,我送给你一块墨黑色的玉,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永结同好。

这首诗歌写得非常简洁,变化就在于送礼者,以果实为赠,而接收者则厚礼回报。送礼者,可能处于礼貌,只是一般的礼尚往来,没有什么目的。而受礼者,则给于厚报,目的就是为了永结同好。

诗歌贵在,一切心理活动都省去了,回报是诚心诚意,实心实意的,不管你送给我什么,我则一而再,再而三的厚报与你。有目的没有?当然有,不管谁,做一切事情都有目的。

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竹简中有这样一段话:“《木瓜(苽)》有臧(藏)愿而未得达也。因《木瓜(苽)》之保(报),以俞(喻)其悁者也。”[15]投桃报李,是礼尚往来;投桃报玉,则是用心在此,一心交你这个朋友,一心希望得到你的厚报。你没有厚报于我,我回报的重礼也在掉分量,先前是“琼琚”美好的佩玉,而后是“琼瑶”,“瑶,石之美者”[16],也还不错。再后来就是“琼玖”。“玖,石次玉。”[17]虽然也还行,但差了一点。变化是微小的,心理活动则是巨大的。“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忧闷”,《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中心悁悁。”《毛传》解释道:“悁悁,犹悒悒也。”第二种解释:“忿怒”,“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捐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拯饥馑全元元也。”[18]送厚礼得不到回报,当然有怨恨了。

中国人喜欢送礼,送礼文化由来已久。

 



[1] 《毛诗注疏》

[2] 《尔雅·释木》

[3] 《左传·閔公二年

[4] 《毛诗正义》

[5]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6]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7]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8]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9] 南宋·朱熹《诗经集传》

[10] 闻一多:《诗经通义甲》

[11] 南宋·朱熹《诗经集传》

[12]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13]汉·贾谊: 《新书·礼》

[14] 《诗经注疏》

[15] 转引自张利军《从上博简〈诗论〉评析〈木瓜〉看周代贵族礼俗演变》

[16] 《说文》

[17] 《诗经注疏》

[18]汉·荀悦: 《汉纪·元帝纪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诗经·卫风·木瓜
诗经·卫风·木瓜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听《诗经·木瓜》,诗意萦绕,太美了太美了~
古时候象征爱情的信物,除了蔷薇,还有木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