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视为经典战役的宁锦大捷,在战略上真的具有这么重大的意义吗?

公元1627年,大明朝的宁远重镇危机四伏。后金皇帝皇太极率领他的八旗精锐将这里重重包围,要为一年前在这里兵败的努尔哈赤报仇雪恨。

被高墙大炮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后金骑兵

然而令皇太极震惊的是,宁远守将袁崇焕并没有闭门坚守,而是在城墙外拉开阵势,像是要与后金铁骑拼死一搏。此时站在城墙上的袁崇焕信心十足,即将与后金军队展开厮杀的这支部队,是他手中的王牌之一——车营。

明代的车营是伴随着火器一同出现和发展的,车营装备有战车数百辆,大炮近百门,各种火枪数千支,噜嘧铳就是当时车营装备的一种火枪。在记载中,它的性能极为优异。凭借着城墙上的红衣大炮,以及战车配属的噜嘧铳等火器。

噜嘧铳

袁崇焕信心十足,而皇太极也按捺不住战斗的渴望,下令开始冲锋,精锐骑兵与火器间的较量开始了。战况十分惨烈,仅仅一天后金就损失4000余人,明军的伤亡也极为巨大。经过几天的激战,皇太极始终无法占得先机,只得选择撤兵,结束了这场持续将近一个月的战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锦大捷,也是明朝对后金作战中所取得的为数不多的胜利之一。

天灾民变,以战养民

英气、锐气、怨气并存的皇太极,对明朝可谓是虎视眈眈。但为何和说皇太极具有英气呢,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受到炮击,在失败和受伤的双重打击下,气郁之下患上肉毒之症而亡。

此时年仅35岁的皇太极顺利的登上大汗宝座,可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不得不是说英姿勃发。

皇太极

在皇太极登位后,便改元年为天聪元年,刚继承皇位的皇太极急需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巩固自己的新生政权,于是在天聪二年,便派三贝勒阿敏带兵前往朝鲜,渡过鸭绿江的阿敏跟朝鲜皇帝李倧签下兄弟之盟。首战便尝胜果的皇太极自然锐气迸发。

丁卯胡乱

而此时的后金,并没有太大的喜悦,因为当时恰逢天灾,与明朝不同的是,明朝内陆腹地面积大,即便一个地区发生天灾,粮食颗粒无收,但可以调动其他丰收地区的粮食前往灾区赈灾济粮,但是后金就这么一片狭小之地,天灾降临对于他们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百姓之下无不愤哀叹息,民怨四起。

在关内陆区,如果发生天灾,就极有可能发生民变,即农民起义;而在关外少数民族地区,就会发生民族纠纷,但此时皇太极的一个想法围绕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便是向粮草充足的辽东等地发动战争,一来可以扩大后金疆域,二来可以解决后金连年天灾,颗粒无收的困境,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努尔哈赤败于宁远,作为他的孙子,皇太极势必要讨回这口气。

用兵诡道袁崇焕

而在大明这一边,名将袁崇禧可不是容易对付的。令努尔哈赤兵败身死的宁远之战中,宁远城的守将正是袁崇焕,在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的四十年里,从未遇见过如此棘手的对手,袁崇焕不仅成熟老练,城府极深,并且在行军打仗一事上毫不亚于努尔哈赤,就连努尔哈赤也曾毫不吝啬的称赞道::'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

在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也派人送去吊唁信,一是英雄识英雄,对于努尔哈赤这位可敬的对手,袁崇焕也是抱着一种尊敬的态度;而是借此刺探后金虚实,看在努尔哈赤是否真的身死,恐防有诈。

将目光转到后金,这时皇太极已经密锣紧鼓地安排攻打计划。当时辽河以西已经被后金全部占领,若是想攻入关内,就必须途径宁远、锦州等地,但袁崇焕不愧是军事上一名优秀的将领,他早就将锦州、宁远、山海关连成一条'关锦辽防线,只留锦州做矛头。

关锦辽防线

在衡量之下,皇太极决定先攻锦州,这里不仅是进路路线上最好的切入点,而且也是入关的卫城的薄弱点。在宁远之战中,辽东经略高第下令撤退,把锦州拱手让给了努尔哈赤,在宁远战败后,后金军队将锦州洗劫一空。

在努尔哈赤死后,甚至辽东战事紧张,后金肯定不会罢休的袁崇焕写信给皇太极,希望议和给双方喘息的机会,而袁崇焕也趁机抢修锦州城,让其恢复卫城的功能,就这样,在袁崇焕得知皇太极大军来犯时,锦州已经基本修复完毕,在接下来的宁锦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劳民伤财的'东方防线'

但在宁锦大捷,真的就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吗?我们先来看一看皇太极发动宁锦之战的初衷,一是为了通过战争来解决后金当时粮食短缺的问题,而是为了给爷爷努尔哈赤报仇雪耻,在宁锦之战前期,皇太就已经攻下了前哨的大凌河、小凌河,广宁地区所储备的粮草被皇太极收为己有。

辽东形势图

而在此役后,皇太极继续奔向锦州。锦州并不只是一座城池,它的周围还有两座较小的副城,经过数日的奔袭,皇太极终于来到了锦州城外,在距离锦州城一里处安营扎寨,而袁崇焕也没有闲着,急忙调遣调蓟镇、宣府、大同等地的兵马出关迎敌。在经过一番激战后,后金军队还是将锦州城重重包围。

为了能够更好地御敌,守城将领纪用主动放弃沿边小堡,守兵入城。这样以来,皇太极此时所掌握的粮食已经能够解决后金的粮食问题了,并且是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获得的。从这时起,皇太极接下来所进行的军事行动,都只是为了这次出兵能够利益最大化。

要知道,在宁锦之战中,皇太极一方仅有八万兵力,而反观明朝这一边在宁锦之战时'明有关内兵4万,关外兵8万,四上援兵3万,共有官兵15万。还有数省兵员待命,随时调往关门外。'在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下,宁锦之战的胜利看起来似乎没有这么的出人意料。

而最关键一点在于,若是攻下了锦州,皇太极是否会进而只取京城?答案是否定的,以当时后金不足十万的兵力,加上妇孺儿童,全族上下不过30万人,又怎么能够支持如此庞大的战争。并且锦州距离山海关还有四百里的距离,皇太极也不敢贸然深入。

在修建关锦辽防线时,袁崇焕向中央索取了大笔的白银,却修建了这么一座能守不能战的坚堡,延绵上千里的防线,即便是大明帝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也不可能完全防的住,在不得已之下,辽锦防线在这些广阔的地区执行坚壁清野,相当于放弃守城以外的所有人口。

最感到滑稽的是,辽锦战线修筑的意图在于保护山海关,他们认为保护山海关就保护了北京,但是山海关需要保护吗?山海关自修建起就是起御敌防外的作用,修筑的辽锦防线就相当于本末倒置,将如此庞大的兵力放在数百里的防线上。

结语:袁崇焕的宁锦大捷,虽然是对后金的进攻是一次有效的阻挡,但在战略意义上并没有太大的成就,而此战之后,宁锦大捷却成为了大明吹嘘的资本,高墙大炮的战术在皇太极分心对付朝鲜时倒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皇太极继续围城,锦州依然得不到援助,那么袁崇焕还能取得大捷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锦大捷与宁锦防线
明亡清兴六十年20巡抚辽东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40) 袁崇焕经营宁锦防线
释读中国历史327:努尔哈赤疑似被大炮轰死,袁崇焕接连取得宁远、宁锦大捷
他是明朝最后的希望,却被凌迟处死!
锦宁大捷——我,一个普通辽东士兵眼中晚明的辉煌与挣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