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犍陀罗展的几个关键问题,我们帮你问了策展人

中国与巴基斯坦均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两国文化艺术交流源远流长。2023年,中巴两国举办“中巴旅游交流年”,3月16日“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正式对观众开放。

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展厅,领略犍陀罗艺术的魅力,故宫博物院连续举办了多场专题学术讲座,继续努力践行着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华文化会客厅的愿景。

《紫禁城》杂志特别采访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策展人罗文华老师,带领大家探寻展览背后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是基于怎样的契机举办了这次犍陀罗艺术展览?

这个展览的最初构想始于2021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七十周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推迟了。今年,我们把展览构想再次提出,恰好赶上了2023年“中巴旅游交流年”,因此就有了这个展览。

此外,故宫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于青藏高原藏传佛教文物的研究,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国青藏高原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密切关系,我们也一直致力于通过展览的方式,向中国观众展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物与文化,以及文明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动。所以,这次的展览也可以说是我们研究的一个延伸吧。

为什么给展览起了“譬若香山”这个名字?

“譬若香山”出自《弥勒大成经》,这部经主要讲弥勒在未来世成佛,他成佛的地方非常优美,“譬若香山”,在这里“香山”是一个理想国的象征,传说中这个国家到处都弥漫着香味。在中国佛教史上,犍陀罗就是佛教世界的“理想国”。而犍陀罗梵文就是由“香”和“遍及”两个词组成的,有学者认为,佛经中所说香山就是指犍陀罗地区,我们就借用了这个典故。

您认为犍陀罗艺术在整个佛教艺术中有什么独特之处?

犍陀罗艺术在整个佛教艺术中占据独特的地位。首先,犍陀罗艺术由多元文化铸就而成,地中海文明、伊朗文明、草原文明和印度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从而成为孕育犍陀罗艺术的肥沃土壤。

其次,犍陀罗艺术受到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强烈影响,比如波浪形的卷发,鼻梁挺直,身体匀称,动感鲜明。

说法佛坐像(局部)

但是佛陀的肉髻、白毫、坐姿、手印这些特征都体现了印度佛教经典的影响。所以我们说犍陀罗的佛教造像,是一些古希腊-罗马艺术影响下的犍陀罗工匠创造出来的一种印度式佛陀形象。

另外,犍陀罗艺术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极为深远。大乘佛教的兴起,使犍陀罗艺术家首次发明了佛陀、菩萨的形象,对于中国佛教艺术影响至深。犍陀罗艺术虽然早在五世纪就已经消失了,却持续影响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

帝释窟禅定

菩萨头像

策展团队是如何构思展览结构的?通过展览的三个单元想带给观众一种怎样的艺术体验?

第一单元我们想展示犍陀罗艺术出现、成熟之前,究竟有哪些文化对犍陀罗艺术产生了影响。正是由于多元文化在此地的融合,为未来的犍陀罗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酒神金盘

礼拜悉达多头巾

第二单元以大量考古出土的犍陀罗遗址石刻浮雕,展示犍陀罗艺术极为辉煌、文化极为丰富的一面。观众可以看到,在大乘佛教影响下,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不同时段的佛陀形象;

七佛与弥勒

犍陀罗艺术家利用释迦太子(佛陀出家前)的贵族形象创造出不同的菩萨形象。

菩萨头像

菩萨头像

第三单元是本次展览非常重要的创新。犍陀罗艺术消亡之后,在印度河上游三地(斯瓦特、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两个艺术中心仍保留了其艺术影响,我们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选出29件出自三地的代表性的金铜造像,重点展示它们继承犍陀罗艺术的风气并把它延续下来,通过印度河上游的高原丝绸之路,传入西藏西部,给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输送营养的历史轨迹。

释迦牟尼佛(斯瓦特艺术风格)

释迦牟尼佛(吉尔吉特艺术风格)

释迦牟尼佛(喀什米尔艺术风格)

作为国内史上规模最大的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举办,展览体现了哪些故宫特色?

首先,体现出故宫的学术开放,故宫的学术不仅是院墙里的学术,“故宫的学术一定要走出红墙”。

展览系列讲座之:米安·瓦哈卜·沙阿讲座现场

其次,此次展览说明了故宫在青藏高原藏传佛教的研究方面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促进藏传佛教艺术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展览系列讲座之:邵学成讲座现场

故宫始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作为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犍陀罗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这种追根溯源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丝绸之路、了解“一带一路”上的周边国家历史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览系列讲座之:李静杰讲座现场

这也是故宫将学术成果转化,并服务于社会的很好例证,也是中巴两国文化和学术交流的成果。

展览由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展期:

2023年3月16日至6月15日

地点:

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

(本文有删改,原文将刊发于《紫禁城》二〇二三年四月号“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专题,受访人:罗文华,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策展人,采访人:崔月姣,故宫出版社《紫禁城》杂志编辑)

  排版 / 鲁婉卓  责任编辑 / 李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文华殿开幕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
佛陀之光—故宫博物院与止观美术馆佛教造像展上篇:无极斋分享
60张图带你纵览国内史上最大规模犍陀罗艺术展
犍陀罗:古丝绸之路上四大文明交汇之所
譬若香山 美摄人心:在故宫感受犍陀罗艺术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