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准 精密 精妙

精准  精密  精妙

——记朱顶才老师一堂复习课《理解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含意》

【摘  要】朱顶才老师开设的高三复习课《理解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含意》,教学内容精准,选点准确,选文合理,讲练结合;教学流程精密,循序渐进,以错促改,并能拓宽学生的理论认知;教学方法得当,导入巧妙,化繁为简,效果良好。

【关键词】 人物语言 含意理解  复习课

复习课俗称“炒冷饭”,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未成体系的、模棱两可的、似懂非懂的知识内容,个真正弄通、弄懂的课型。近期朱顶才老师开设的一节高三现代文复习课《理解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含意》,教学内容精准、教学流程精密、教学艺术精妙,对复习课的规范作了一次有意义的教学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一、精准的教学内容

选点准确、指向本质。朱老师为了避免复习课大而化之,面面俱到,他选取《考试大纲》中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个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来复习,用“理解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含意”作切入口,借此实现教学计划的达成。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围绕“学会根据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形象及其状态”,“知晓常见的说话艺术并洞察其说话动机”,“掌握分析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分析经由二次转述的人物语言”,“能够揣摩出人物语言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五个方的开展教学活动。因为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于对人物语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选文合理、突出典范。复习课讲究高效,因此选文要充分体现代表性、典范性。朱老师本节课的导学案中辑选的选文非常确当,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文既有片段,又有长文,落实定点训练和语境训练。片段有《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语言片段等,长文有陈忠实的小说《李十三》等。二是课文和试卷的结合,强调旧知回顾和实战演练。课文选段有《孔乙己》等三则,试卷有师陀的《邮差先生》等篇目。三是视野开阔,类型丰富。不仅兼顾人物对话,甚至人物独白(《邮差先生》)、外交语言(《烛之武退秦师》)、二次话语转述(《李十三》)等都考虑到了。合理的选文,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讲练结合、巩固内化。复习课贵在认知的提升,能力的提高。朱老师在教学形式上紧紧围绕“讲练结合”的方针,在练中讲授、总结、发现,在讲授中巩固、提升、内化。在课前预习作业中,他通过《烛之武退秦师》、《林黛玉进贾府》、《孔乙己》中的三则对话,引领学生挖掘语言中的蕴含的“人物身份特征、性格形象、情感心理、生存状态、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等潜在信息,并通过对《孔乙己》中喝酒的人对孔乙己的嘲笑进行现场讨论,指出“人物语言不能仅仅从个人角度来孤立地观照,更要充分考虑说话人是否代表特定群体,能否反映社会风气、群体风貌”等信息。随后,在文本《李十三》的课堂训练中,他带领学生作了印证,帮助学生巩固并真正习得了这样的理解能力。

二、精密的教学流程

循序渐进、适时点化。朱老师的课立足“让学生有思考地听、有质量地说、从从容容地读、形式多样地写”。他尊重基本的课堂规律,在“预习、讨论、练习、总结、发现”等课堂环节中,他以生为本,从学生熟悉的风景处出发,向陌生的领域进军,最后在课堂的制高点驻足。课堂教学中,他没有主动呈现认知性的答题规律,全凭学生自己摸索领悟、讨论习得。在学生思维滞碍时,他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拨、给予学生启发,推动教学进程向纵深处发展。特别是围绕《李十三》中“权当少收麦一升,也要看一回黄桂英”这一句经由天舍娃二次转述的话语时,他一连用“宁可少收麦也要看黄桂英说明戏怎么样?”“戏好看又说明什么问题?”“戏好看,难道仅仅是演的好吗?”“这句话原本是村民说的,现在天舍娃又转述,你还能读出什么含意?”等多个问题,形成有机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对“二次转述”语言的深度解析。

以错促改,夯实认知。课堂上,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而学生的这些犯错点,恰恰是提高的契机。在有些公开课中,授课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完美呈现,常常回避或搁置学生的错误点,殊不知这反而是教学中的败笔。本节课上当学生答错时,朱老师能立刻抓住错点,予以质疑。当提问学生理解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话语含意时,一位学生指出“能看出王熙凤是个泼辣、爽直、放诞无礼的人。”朱老师立刻指出其在概念理解上的错误,指出“理解人物语言句子的含意”与“根据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是不同内涵的题目,其实,朱老师的这个纠错行为,本身也恰恰是训练语言理解准确的一个案例。这样看似教学节奏被打乱,被放缓,实则让学生学到了真本领、真功夫。

理论升华、余音袅袅。一节复习课,能够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上已属不易,但朱老师却高瞻远瞩,架构独特。他通过讲练结合,指出理解句子含意要从四个层面即“自我、群体、他人、作家”突破,朱老师指出现代文作品阅读,不能仅仅立足于“作品中心论”和“作家中心论”,还要关注“读者中心论”。他意味深长地指出,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许多人物语言的含意溢出了作家的所想要表达的。作家写作时,想要去表达的一个意思,但往往未能真正表达清楚,反而出现了作家情绪被作品中人物带着走的现象。他列举了托尔斯泰在写《战争与和平》“安娜卧轨”的情节时痛哭流涕,最终只能被迫让安娜自杀的例子,还讲了鲁迅在写《狂人日记》时,原本是意在暴露封建家族与礼教的弊害,却不曾料想又揭露了人性的黑暗。课堂上,学生听着如痴如醉,虽然这些内容未必与高考有关,却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厚了课堂的底蕴,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复习课变得有趣有味,令人回味无穷。

三、精妙的教学艺术

巧妙导入、应景激发。朱老师这节公开课是借班上课,在此之前他并没与学生见过面。如何在上课伊始便形成良好的师生默契,营造积极活泼的课堂气氛,朱老师可动了一番脑筋。他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昨天下午,我见到在座诸位同学的班主任孟老师。他给了我一个热情洋溢的拥抱,并且说道:‘我们6班的同学可好了。上课时老师只要给他们一个手势或眼神,他们就心领神会了。’我仔细地琢磨了孟老师这一句话,意蕴丰富,和我今天上课内容很契合,谁能说说孟老师这句话中有几层含意?”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地讨论着,最后大家从孟老师的话语中挖掘出四层含意,而朱老师也达成了他的第一个目的:快速拉近了和同学之间距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智慧生成、融合预设。精彩的课堂既有预设,也有生成,而且预设是预留生成的预设,生成是归向预设的生成。朱老师的课既有高度的计划性,又注重能力目标、过程目标和素养目标的体现。他在课堂中,预留充分的时间给予学生开展思考和讨论,努力开拓文本资源的教学空间。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是线性的,又是多维的;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既是精心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他在围绕“说话深层含意的挖掘”时,提到了委婉说话的艺术。在他的启发下,学生畅所欲言,先后回答出“双关、反语、讳饰、讽刺、幽默、用典、留白、隐喻、婉曲、沉默、欲扬先抑、似贬实褒、潜台词、指桑骂槐、顾左右而言他”等数十种说话艺术,远远超出了朱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内容。虽然这样的内容,因授课时间有限未能充分展开,但这样生成的智慧已经足够加深学生对语言理解要全面、丰富、深刻的认知了。

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复习课中旧知与新知错综复杂,知识容量大,容易导致学生短期理解而难于长期识记。本节课朱老师与学生共同研习文本,总结出“要解读言语的字面和深层意思,要分析说话人动机意图,要分析说话人是否代表特定群体”等八条答题共识,但朱老师在最后的课堂总结环节,巧妙提炼,通过化繁为简,浓缩成“自说、他说、群体说、二次说”四个方面十个字,有效地帮助学生高效理解和记忆课堂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朱老师这节课“先加后减、先放后收、先多后少”的课堂辩证艺术。

朱老师这节复习课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丰富的文本案例,切中肯綮,抓住重点,是鲜活的、灵动的,又是生成的、预设的,理性色彩和情感熏陶相结合。这是一次很有借鉴意义的高三语文复习课。

【参考文献】

[1]郭静静.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开发[J].中学语文.2015(36) :94-95

[2]黄厚江.预约课堂的精彩: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中学语文教学智慧[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7

[3]余映潮.余映潮中学语文精品阅读课教学实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师发展专项立项课题“中学语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与实践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批准文号:J-C/2016/22。)

(本文系2017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特级教师工作室和研究生工作站互惠培养策略与实践研究系列论文之一,批准文号:JGZZ17_071)

作者简介:李相银,博士、教授,现为淮阴师范学院副校长兼文学院院长、江苏省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台湾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苏州大学、宁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硕导、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领军人才。曾获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奖、江苏省高校哲社优秀成果奖,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1部,编著五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课,把“根”留住
九江市高中语文新文本讲课大赛点评 九江市同文中学 杨春兰
科学使用教材,提升语文素养 谈永康
这样教语文,老师不累,学生爱学!(特级教师的教学建议)| 教师进阶课
第679期【语文名家·于永正专辑2】我教语文
葛文山:less is more.(对在江苏省宜兴中学公开课和讲座内容的文字补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