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间联话(126)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十二)

【傅小松简介】傅小松,1970年生。湖南汨罗市人。1992年毕业。现任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民盟娄底市委主委、娄底市政协副主席。为“湖湘楹联七子”之一。著有《中国传世名联三百副》《中国楹联史》《中国楹联发展史》《古今打油诗趣话》《古今短联趣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南民盟人物》等多部著作。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十二

欠金切莫问科名

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考试,称为乡试。乡试考上叫举人。中了举才有资格去考进士、点翰林。因此,读书人对乡试最为重视的,看成是“命根子”。也许是爱之深便恨之初,读书人一旦榜上无名,就会迁怒于主考官。当然,主考官也有些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便生出许多讽刺联来。

《巧对录》记载,康熙五十年(1704),左必蕃、赵晋为江南正、副主考,大搞权钱交易,把不学无术的富商录为举人。一位落第考生写了这么一副讽刺联:

左丘明两眼无珠;

赵子龙一身是胆。

左丘明,春秋时人,《左传》作者,是个瞎子。这里借他讽刺左必蕃有眼无珠。赵子龙,三国蜀将,曾抱着刘备幼子阿斗血战长坂坡,杀出重围。刘备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这里是借此讽刺赵晋一伙目无王法,胆大包天。有的书上讲此联又增加一个横批:卖完。系巧改“贡院”两字(两词字形相似),讽刺考官们的劣迹。

又清朱铁梅《汇城旧事》上说,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担任江西乡试主考,握权受贿,士人恨之入骨。有位书生愤然在考场门口题了一联:

少目焉能第文字;

欠金切莫问科名。

“少目”,即“省”字;“欠金”,“钦”字。联语巧妙把考官“省钦”两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中,切人切事,极其自然。“第”,评定的意思。一时广为传诵,弄得吴大人声名狼。有的版本还有一个横批:口大欺天。“口大欺天”,拆“吴”姓是也。

《对联话》又载一联,讽刺某省乡试两位主考冯尔康和戴彬元:

      冯尔康不过尔尔;

戴彬元未必彬彬。

火药味倒不是那么浓,但字里行间嘲讽意味依然十足。

一对千金

梁章钜《楹联续话》中说,扬州有一个安徽商人,特好女色,他特意做了一间大床,铺金镀银,极尽豪华之能事。在床柱上先出一联,并发布榜文,以千金大奖向社会广征下联。他的出联是:

卿须怜我我怜卿;

这个出句缠绵绯恻,看来这个色鬼还是蛮怜香惜玉的。不久,即有人送来对句;

色即是空空是色。

    佛语中有“色即是空”的说法。对句似乎是提醒商人,不要对女色过于迷恋,到头一切皆空。商人对这个对句十分满意,即如诺奉上千金。

“谈”婚“论”嫁

    《巧对续录》中说,某地有潘、何二姓议婚。女方以“免讥”为条件。意思是我女儿别无所望,惟求你家有饭吃就行。男方呢,则提出以“可生子续嗣”为条件,意思是我家也别无指望,只要媳妇能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不久,这话被一位文人听到了,觉得潘、何二家为人憨厚,便别出心裁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有水有田方有米;

添人添口便添丁。

    上联折“潘姓”为“水”、“田”、“米”,契合女方“免讥”的意思。下联拆“何”姓为“人”“口”“丁”,契合男方“续嗣”的意思。如此“谈”婚“论”嫁,也算是婚联中的一绝。

别无深意  却是佳联

清代有个纪大复,字子初,上海人,是个书画家。他曾有一副题新居联(见《天下名联》):

为因此外无余地;

恰好其间起小楼。

一般题新居联,总是挖空心思大做文章。此联却是平淡之至。只是讲了一下小楼起在那个地方的原因——这原因也简直不是原因。实在了无深意。然而却小有意趣,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这种功夫,非高手不能为。

“递加法”趣联

对联创作中有一个奇妙的“递加法”。清代黄图看山阁全集·闲笔》中说,有个私塾先生嗜酒,喝醉了就大撒酒风。一天上对课,先生出句,学生答句,轮流递加。首先先生出:

雨;

学生答:

风,

接着先生添成三字对:

催花雨;

学生答:

撒酒风。

     先生又添成七字对:

园中阵阵催花雨;

     学生齐答:

席上常常撒酒风。

    学生仿佛是在采用“诱敌深入”之法,最后击中了先生的痛处,让先生下不了台。当然,这也是对先生进行讽劝,也算难能可贵。

名人效应

  清钱咏《履园丛话》中收录了这样一副酒肆联:

刘伶问道谁家好;

李白回言此处高。

    刘伶,西晋沛园(今安徽宿县)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信奉老庄思想,嗜酒如命,曾作《酒德颂》传世。李白一生诗酒不分,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上边刘伶的问,问得好,上边李白的答,答得更妙。联中不见一“酒”字,却字字透出浓郁的酒香。

    这副对联其实也是一流的广告。作者做广告的方法和我们今天某些酒厂、酒家的手段相同:利用名人效应。当然,作者请来的是古人,不用花钱。脑瓜子比我们今天的精明商人还管用。

    还有一副与之类似的“酒联”。《解人颐》说,明朝唐伯虎与好友张录一天在一起喝酒,两人一出一对,乘着酒兴作了这样一副对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这副对联同样也是名人效应,手法上主要是谐音双关。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好酒)谐音“假倒”;刘伶谐音“留零”。非常幽默风趣。

“清官”的标准

    治国首先是要治吏。治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清”,要清正、清明、清廉、清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怎样才算是“清”呢?清代有一个文人叫戴远山的,他的友人相峰要去滇南做官,他送了这样一副对联:

诗堪入画方称妙;

官到能贫乃是清。

    上联是个陪衬,核心是下联。它提出了一个“清官”的标准:“官到能贫”。这个标准似乎有些苛刻,然而冷静想一想,并不为过。中国自古到今,都没有搞过“高薪养廉”,当官的,无论官有多大,他的薪水都很有限。如果他不搞权钱交易、不搞贪污纳贿,恐怕不可能进入富贾行列。甚至还可能比较清贫。过去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今天也不乏其人。因此,“官到能贫”这个标准,提得好!今天还应该提倡。

李白有多狂?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极有个性、嗜酒如命的浪漫狂士。他到底有多狂呢?如果你有幸到安徽马鞍山太白楼一游,读一读清人姚兴荥的那副对联,就会有深刻体会了。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

    你说他狂不狂?狂得世人都想杀了他,狂得连皇帝老子都不认得了。这并不完全是夸张,而是事有所本。典故全出自杜甫。杜甫是与李白并肩而立的诗歌巨人,也是李白的挚友知己。对李白是最了解的了。上联出自杜甫《不见》诗: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下联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这两首诗把李白写绝了。而姚兴荥这副对联更可以说是狂人李白画像。

“转弯抹角”的求爱联

对联贵巧,贵曲,越能转弯抹角,越见高明。《名联谈趣》中说,清道光六年(1826)状元朱昌颐,少时,对他的叔父朱虹舫旁边一个名叫“多多”的婢女喜欢得不得了。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写了这么一副对联送给她:

一心只念波罗蜜;

三祝难忘福寿男。

    这是什么意思呢?“波罗蜜”是一句梵文,音译应作“波罗蜜多”。上联有意隐去了一“多”字。“三祝”,即祝“多福”、“多寿”、“多男”,下联也有意隐去了一个“多”字。合起来就是“多多”啦。叔父不是一个糊涂人,见了这副“转弯抹角”的求爱联,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多多送给了她。

死个和尚  添一如来

写文章有欲扬先抑的手法,作对联自然也有,不过对联运用此法往往更加妙趣横生。据说清代文学家、书法家何绍基一次出游路经湖南浏阳南邦寺时,刚好碰上寺内有一个和尚圆寂。古寺长老早闻何绍基大名,便要请他写一副挽联。何绍基提笔就写:

南邦寺死个和尚;

和尚们一看大哗,认为何大人有意戏弄他们。但何绍基不动声色,马上又续出下联:

西竺国添一如来。

西竺国,即印度,佛教中的西天极乐世界。如来,佛教中的最高佛祖。死个和尚,却成了佛祖。下联化平淡为神奇,有扭转乾坤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十四)
人间联话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七)
联花七朵 香溢三湘——“湖湘楹联七子”流派浅识
人间联话 傅小松 一种新的楹联格律体系构架之尝试
对联故事 47、诗酒狂傲谁堪比
古代酒家的妙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