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的慎刑司,权力非常大,到底如何处理太监和宫女?

比如太监宫女自杀,意志一定要坚定,万一中途后悔了伤的不够重,没死成,那慎刑司会送你一程,让你死个痛快。至于其他罪行如何处理,那得看犯下什么罪行,又遇到哪位皇帝,成例不敌皇帝,有些事情皇帝也是要亲自过问的。

比如宁寿宫失窃案,慎刑司把兵丁崇林几乎打烂了才得到的口供,内务府判个流放,光绪帝就不乐意了,把内务府的怀塔布一起办了,跳过刑部议覆,将偷窃者斩立决,那是签订《马关条约》的转年,当初光绪帝死活不签,慈禧死活要签,无奈之下光绪用印,他这个皇帝为了钱都快愁疯了,年税银不过8000万,3年内仅仅日本就要给付2亿两白银,无奈之下只能找西国借贷,利滚利之下相当于2次赔款,就在这节骨眼上还有人在钱这方面动他皇家的心思,哪能不处死泄愤呢。

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那个年代,他们是不用太监的,自顺治开始,从各方面制度上还是沿袭前明,宫内也是如此,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也用了不少前明的太监。

慎刑司属内务府七司之一,再早叫尚方司,尚方院。凡事都有一定之规,内务府慎刑司的案件管辖范围是依据《大清会典》而来,出于调查能力和范围、复杂程度的限制,有时候也会移交其他部门办理,但主要还是依据会典受理,内务府也有一定自主权来判断是否接案,如果是部门能力上实在达不到的,他们可以要求转到其他部门处理或者协助处理。

出于保护原因,上三旗的案件一般不会转出,内务府得到相应证据也会做出判决,然后请示皇帝,最高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一般不是出格的大罪的话,都能轻判,比如打死个汉人,根子硬的也就罚俸,不硬的一般夺爵+罚俸,等过几年不起什么风波了再封回来。

文初说过,慎刑司如何对待犯事的太监、宫女要看犯了什么罪行,我只把管理范围和管理办法贴出来的话,没什么意义,事实上,连紫禁城外护城河的浮尸他们也管,都写上估计大家也不大爱看,这里我就列举几个例子,大家看个大概,看看办案过程和手段就好。

内务府慎刑司对太监、宫女的处理,占日常工作的一大部分,至少相对来说这些人也翻不了天,造不了反,重大案件比较少,只不过大清吸取了前明的教训,对太监控制的比较严格,干政?被康熙帝斥为良善者少,最为下贱之人的太监,在清代是十分不受待见的,干政就别想了,会死成块,死成丁,死成馅,当然,凡事无绝对,小小的干预某些太监还是有能力的,晚清时期和特例本文不讲。

以太监为例,一般会犯什么罪呢?太监们没啥娱乐项目,能犯的罪都写在《鹿鼎记》里面了,比如酗酒、赌博、打架、结党(仅限于太监团体互斗),吸烟走水的,太监还不小心点着了康熙帝的畅春园,光屋子就毁了97间,雍正帝的如意舟也被烧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玩忽职守罪吧。偷窃一般都是流放或者杖毙,还有带普通民夫、民妇入宫的,这都是犯罪。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转转?没戏您呐,逃跑1-5次,每次的处罚都会越来越重,好在只要不负隅顽抗基本都不会死,第6次?永远带枷,枷具就是武松被发配时候戴的那套侮辱性刑具,颈部和双手限制自由那种,要戴一辈子,好可怕,吃饭还好,去厕所咋办,得,我也别替古人担忧了,咱们继续说着。

用金刃(金属刀剑哈,可不是金子做的刀,皇帝家也没这么奢侈^_^)自伤、自残的,斩立决,送你一程,一路好走,作为经常使用的工具,金刃这东西即便弄丢了也要40板子。

自杀被救活的,内务府会很体恤他们的,等死远比寻死更可怕,一般都是绞监候,不知道哪天死,随时都有可能,自己想死也死不了,想通了后悔了不想死了,也还得继续等死,打开心结,想着拥抱新生活了,估计绳子也快套脖子上了。

自杀没被救活的,家属就遭殃了,全部发配新疆,予披甲人为奴。没在屋里自杀,找个庭院寻死的,没死,发配,死掉了,家属一律发配。

有特例哈,不同于太监,清廷的宫女都是在旗眷属,所以稍微宽待一些,有自杀的或者自杀未遂的,可以收赎,也就是花钱赎罪,这种方式古已有之,比如李广,最初犯死罪就是收赎逃罪的,后来他带军竟然迷路,估计汉武帝不会允许他再次收赎才自杀的,比如司马迁,也是花钱收赎,但是钱不够,所以死罪虽然免了,但还是受了腐刑,简单地说就是宫刑。很多资料上没写清楚,都只写了司马迁甘愿以腐刑代死刑,那是你想代就能代的么,即便是收赎也得看皇帝乐不乐意,给不给你这个机会,否则给钱没用。

相对来说太监比较倒霉,宫女都是八旗眷属待遇稍微好些,一般都有被送出宫的机会,比如粗枝大叶笨手笨脚的,黛玉妹妹那样的病秧子。宫女如果被打死了,那可不是小事,哪怕是皇后打的,也要倒大霉。除非走正常途径,经慎刑司取证,内务府定夺,裁定。

什么案件慎刑司“懒得”管呢,紫禁城斗殴的,紫禁城打死、捅死人的,这种情况一般都送刑部或大理院,一般都是太监、工匠、厨子等等勤杂人员。

对于太监的处罚:

杖刑。这都是有规矩的,只能皮开肉绽,不允许伤到骨头,打残了更不行,受刑人要喊的比较凄惨,并且要苦苦认罪求饶,否则视为负隅顽抗,有权将责打数加倍。

有职位的可能会被降级甚至革职,在宫中的有可能会被调往外围干些粗活,不允许再接近“贵人”们,家里有了白事,本来能有个丧假的,因为受罚可能会被取消,再有就是说过的枷号,其余的和普通人一样,四级,绞监候,绞立决,斩监侯,斩立决。

这个刑罚呢,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是与时俱进的,有些内容也在不断的调整,但也有几点是不大变动的,比如太监干政,按例应该凌迟处死,故意私藏枪支弹药刀剑斧头的,基本上就甭打算继续存活了。

还有蹲鸟笼的,在牢笼里站不能站,蹲不能蹲的屈膝姿势,脖子被卡在囚笼外面无法缩回囚笼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对太监的惩罚,溥仪退位以后,有段时期比较会“玩”,手段也比较变态,比如吃掉混着铁砂的鸡蛋糕,用气枪打,大冬天的用冷水泼,什么脏东西都往嘴里塞,打骂那就更别提了,说实话,溥仪真的应该感谢国家,就他身边那些人的自述,都是互相可以印证的,他的性格脾气极端不好,精神也确实有些分裂,他问你为啥不看他,是不是心虚做了坏事?那你看他,他会说你一个奴才不懂规矩么,谁给你胆子盯着我看,打。自己的族弟,小孩子头次见胶囊,觉得像子弹,给我打,说我天天吃子弹。

溥仪的段子虽然变态但不算残忍,慈禧因为珍妃的案子一次就处死40多个太监,慎刑司算是逃过一劫,拷打40多人会累趴的,慈禧直接判了,太省事了。

安德海,李莲英这些大太监,毕竟是少数,即便到他们那个程度,也下场凄惨,太监都非常可悲,历代宫女也都身世凄惨,只不过到了清代,因为宫女都是八旗眷属才稍稍好些。慎刑司对宫女也相对宽容,慎刑司也好,内务府也好,之所以有独立办案的资格,看看他们所管的人就知道了,这里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皇帝,内务府的案子皇帝方便干预,无论是通融还是严惩,总跟刑部打招呼那是非常不严肃的,加之皇帝们确实需要一个管家部门管管家事,所以慎刑司就应运而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是怎么管好太监的?
后宫剧中的慎刑司,是人间地狱吗?
【清宫档案揭秘】正文 清宫太监的命运 - 端庄女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清朝为何没有太监乱政?皇帝管控、内务府制约、慎刑司震慑,谁敢
太监会干政弄权,皇帝为何仍然让太监伺候,而不会用宫女
清朝威名赫赫的宗人府到底是做什么的?后妃犯事也是关进宗人府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