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其”是代指?这句是错简衍文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这一句理解有点麻烦。这四个“其”代指谁?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挫其锐’,锐,进也。人欲锐精进取功名,当挫止之,法道不自也。'解其纷’,纷,结恨也。当念道无为以解释。'和其光’,言虽有独见之明,当知闇昧,不当以曜乱人也。'同其尘’,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湛兮似或存’,言当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大意是,做人不要猛进、不要结恨、不要炫耀、不要特殊,淡泊安静就能长久。“其”暗指人。

王弼注:“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大意是,不怕挫折,善解纠纷,同流而不合污,不也坦然吗?“其”无所特指。再看现代名人解释:

余秋雨翻译:“它挫去锋锐,解除纷争,与光相融,混同尘世,看似不见,却是实存。”(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19页。)“其”意为道。

陈鼓应今译:“幽隐啊!似亡而又实存。”他认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疑是五十六章错简重出”,不应该有。(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0-91页。)

“其”是指道吗?应该是。因为,前面两句说道,后面两句仍然是说道,本章都是在描述道的特征。道,空虚而深沉。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它能够“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也就是说道有自重、自理、自新的能力,随和而不特殊。道不锋利,是因为它把自己的尖锐挫磨掉了;道无纷争,是因为它与人为善,善于解除身边的纷争;道不耀眼,是因为它调和了自己的光华;道无特色,是因为它混同于尘世之间。道无实体,老子借道喻人才是目的。人要学道,要善于收敛自己,避免锋芒毕露;善于化解身边的纷争,不会争强好胜;善于掩饰自己的荣耀,能够韬光养晦;混同于尘世之间,可与大家打成一片。

“湛兮,似或存。”湛,意为清澈,清湛,也有很深的意思,其本义是清澈透明。前面“渊兮”是说水深,这里“湛兮”应该是说水清,清澈透明似乎看不见但又确实存在。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本章该不该有?分歧较大,尚无统一。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以及帛书本都是有的,所以通行本保留。主张删去的理由,如陈鼓应所说:“这四句疑是五十六章错简重出”,不应该有;“上句'渊兮似万物之宗’与下句'湛兮似或存’正相对文”,影响对仗而删去。(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0页。)

删去的理由很不充分。因为,在《道德经》中重文的地方不止一两处,重文并不一定是多余的衍文,而是重要的内容说三遍。其次,五十六章的原文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这句夹在中间,不是简单而机械地重复。其三,“渊兮似万物之宗”与“湛兮似或存”,只是“渊兮”与“湛兮”是正相对文,而两句的文字和意义都不能相对成文。所以,这句应该保留下来,翻译如下:

道不露锋芒,善解纷争,和融光华,混同尘世。清澈透明啊,似乎看不见但又确实存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四到第六章(3)
狗老爸道德经解译 - 第4章
什么叫“和其光,同其尘”?
【经典】道可道,非常道 | 陈鼓应
《老子》第十章解读
《陈鼓应著作集》中华书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