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顽固性发热治验三例
明医公开课第27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刘卫华
编辑/邓爽 校对/余洪

导读:本期有幸请到远在河北的刘卫华老师,分享三例顽固性发热治验医案。其诊治思路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异型麻疹

查:薛某,女,52岁,主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患者缘于3天前于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于村卫生室给予静点头孢拉定、病毒唑、等药物治疗后无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入院查T:38.9℃,P:99次/分,R:21次/分,BP:130/85mmHg,血常规:红细胞:4.2×109,白细胞:11.0×1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3%淋巴细胞百分比42%,嗜酸性粒细胞0.5×109,血小板302×109,血红蛋白120g/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右肺下叶斑片影,心电图,肝胆B超均未见异常。考虑肺部感染,给予静点阿奇霉素0.5g/次,1次/日,氨溴索30mg/次,2次/日,并肌注柴胡、来比林退热,患者体温仍波动于38.2至38.9度之间。2天后患者面颈部出现淡红色斑皮疹,皮疹呈红色,压之褪色并向躯干及面部发展,考虑异型麻疹请中医会诊,诊得咽部充血,双脉细数,舌红绛而干瘦,大便干,小便短赤,考虑热邪郁久,伤津好气,渐及营血,迫血迋行,宜清宣郁热、滋阴凉血。

处方:
白僵蚕10g 全蝉蜕5g 姜黄(去皮)9g 川大黄12g 水牛角20g 玄参9g 丹皮10g 生地10g 银花9g 生石膏30g
一付后热减,三付后热退,脉仍细数,后以竹叶石膏汤三付善后。

讨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主要表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而且麻疹粘膜斑及全身皮疹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多放生于儿童随着我国计划免疫的不断加强,儿童发病率不断下降。而成人麻疹由于症状不典型,易为临床忽视。本例麻疹合并肺部感染,高热不退,经用升降散合犀角地黄汤治疗,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水牛角、玄参、银花清热、解毒、凉血,生石膏甘寒除热,丹皮、生地清热益阴,共奏清热、凉营养阴之功,而获佳效。

湿温

查:刘某,男,82岁,主因发热、便血5天入院。患者缘于5天前,于吃剩饭后出现腹泻,日5至6次,脓血便,不成形,当时测体温:38.6℃,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化验大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胸片、腹部B超、心电图均未见异常。考虑感染性腹泻,给予静点氧氟沙星、能量合剂等药物,并给予安痛定、柴胡、氟美松等药物肌注退热,体温短暂退下后,又升高,波动于37.5至38.6之间。患者年纪较大,不愿行肠镜检查,转就诊于中医。诊得:面色萎黄、神情倦怠、腕痞纳呆、大便汤、小便少,舌粘腻、脉濡缓,考虑湿热困脾,清浊不分,气机淤滞,治宜燥湿化浊,宣畅气机。

处方:
藿香叶9g 佩兰叶9g 陈皮9g 半夏10g 大腹皮10g 厚朴10g 苍术10g 秦皮10g 苦参10g,三付后诸症减轻,五付后未再发热,后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调理而痊愈。

讨论:本例感染性腹泻,经用西医抗生素治疗后,便血虽然好转,但体温仍在较高点波动,经中医辨证考虑湿热困脾,用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减而获效,后又调理脾胃而收功。湿性粘腻难解,此类病多迁延难愈,临床遇此类病,而有中脘痞纳呆、大便汤、舌粘腻、脉濡缓等湿热表现的,用雷氏芳香化浊法每获佳效。方中藿香叶、 佩兰叶气芬微温,芳香化浊、辛散疏表为君,陈皮、半夏温燥化湿为辅,厚朴苦、辛、温行气,大腹皮辛散温通为左,荷叶升清降浊为使,加苍术芳香化湿,亲秦皮、苦参苦寒燥湿止痢,共收湿出热解痢止之功。

脾虚发热

查:李某,男,79岁,1月前因感冒,给予口服复方氨酚烷胺、感冒清热颗粒等药物后,感冒症状好转后,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8.2℃,伴纳差、便溏。曾先后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尼美舒利等口服药物退热,热退后仍反复发做。既往曾两次患脑梗死,至今已7年卧床不起。西医建议转用中医治疗,遂就诊于我科。诊得:面黄形瘦、精神倦怠、双髋压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关脉弱。乃久卧伤气,加之苦寒药物伤脾,中阳不足,气血虚损,治宜健脾益气,甘温除热法。

处方:
黄芪15g 党参15g 白术10g 炙甘草15克 当归10g 陈皮6g 升麻6g 柴胡12g 生姜9片 大枣6枚 山药10g 山萸肉10g,五付后热不再发,后改为人参归脾丸调理月余以资巩固。

讨论:甘温除热法始创于李东垣,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用于气虚发热,临床多见于年高体弱,或迁延久病的人。此类病人在发热同时,多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表现,遇到这类病人,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每每能收到满意疗效。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加山药平补五脏,山萸肉强肾补先天之本。使脾气健旺,肾气充盛,后天生化有源,气机循于常道,虚热自愈。

结语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包含于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西医一般采用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物或激素治疗。对于一些顽固性发热缺少好的办法。中医运用辩证论治的原理,通过准确辩证,灵活用药,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选取三例,以抛砖引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篇文章讲透「发热」这件大事
小儿高热如何治?纯中药一剂退热不复发!
脾胃气虚,“补中益气”怎么用?
经常出汗、头汗如雨?许是气虚!一个中成药,止汗固汗,留住精气神
中医常用退热法有哪些?
从汽车轮胎波状热引发爆胎看中医甘温除大热法之神奇(跟师日记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