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几味驱寒药(1)

谈谈几味驱寒药(1)

 

这是敝人接触六节真学前的五行观旧药论,是为了纪念成长历程而留着,经验可供借鉴,然而只有六节真学才是正道,诸位须识此。

附子

  附子一药居温阳药之首,温阳、散寒、救逆每每用之,彻内彻外,屡建殊功,可以说是中药的栋梁之一。

  《神农本草经》云其“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岐伯、雷公云“甘”。生附子现在已经很难求得,下面谈谈在临床中运用的黑顺片(普通制附片)。余感觉黑顺片辛散走窜之性稍显不足,常须佐以细辛以助其彻上彻下、走经入络、散寒除冷。似是因为附子兼有甘味,味非纯辛,故在走窜燥散方面不如纯辛之细辛。病寒湿而湿重甚者,用附子时当配以细辛,且细辛量可重于附子。附子兼甘味,阴阳两虚而见浮火燔盛者,用药当佐以附子,以助摄虚阳。李可老中医言附子之性润不燥,诚不诬也。

  以下具体谈三点。

  中下焦寒证而脉紧有神者,用附子一钱左右,或许比大量用还有效。因为寒邪虽盛,但正气亦不甚虚。少量附子无劲急之弊,而能为正气之向导,引领正气战邪外出。而且,寒邪包裹下焦,少量附子更能潜入,从内生发命门火,驱出寒邪。脉紧而硬,触如铁管,按之绝无者,此为真阳空虚,邪气满盛之逆象,当以二两以上附子,峻补元阳,撼动寒邪,否则病重药轻而无功。

  阴血亏虚者,于养阴补血剂中加入附子,一能温阳以助三焦气化以输布周身,二能温健脾阳以助运化。一般情况附子用小量,脾虚便如羊屎或溏薄者,附子用量可高于补阴药。

  湿盛有寒者,于诸燥湿药中加入附子,能助燥化湿邪,且阳气得健而能防复感。

  此外,余对生附子作一定设想:生附子未受寒凉之物炮制,生猛刚烈,热性当殊胜于黑顺片,且当更善走窜;沉寒痼冷,顽症大疾,或许用生附子更效。

  总之,附子秉纯阳之性,入太阴少阴,功专温阳补火,用法用量上掌握好了,当奏捷校。

  

注:上所涉单位为清代单位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攻里不远寒
牙痛验效方大全
足浴养生 系列:通开堵塞多年的鼻子
古方解读—乌梅丸
乌 梅 丸
【转载】裘沛然关于疑难病的治法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