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之华服浅考

中国的服饰文化历史悠长,自古以来就是以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逐渐演变。其衣冠服饰制度从夏商时期就初见端倪,到周代逐渐完善并被纳入礼治的范围。服饰等级制度严格,服饰标明了穿着者的身份和地位。清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战国时代的“胡服骑射”、和唐朝“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的着装都与自身地位及性格特征相契合。书中对于服饰的描写,曹雪芹也可谓不惜笔墨,在很多重要的场合,十分细致的向读者展示了贾府女性的奢华着装。

曹雪芹幼时的生活环境在江宁织造府,作为皇家专用的丝绸织造府,织造的成品精美绝伦。曹雪芹耳濡目染,对于服饰织造的过程、款式也是如数家珍,耳熟能详。这在《红楼梦》的文本中都有相关的体现。

第三回黛玉初入贾府,初见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三个人的衣着只用了“钗环裙袄”四个字概括了。而贾府中的重要人物--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作者大费笔墨,对于二人的衣着给予了详细的描写,但见宝玉身着“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凤姐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几件衣服有什么特别的呢?

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用两色金线绣成的百蝶穿花图案的大红窄袖衣服。二色金的全称是“二色金库锦”。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不同成色的黄金打成金箔,再制成金线。同一件衣服上,不同部位的花纹,或织或绣,让两种不同的金色错杂并置,或泛红或泛白,不同的金色在花纹上显示出微妙的色差。另一做法是以金丝为主,以少量银线为装饰,用织金技术织成的花纹。此术分“缕金”和“捻金”。缕金切金箔为细缕,织入丝绸中。捻金则把金缕再捻成线织进丝绸里。


(二色金)

箭袖,箭袖又称“马蹄袖”,是满族特有的服装袖头样式。满族服装以袍褂为主,箭袖最初是为冬季行猎时保护手背而做。为避免手背冻伤,满族的袍褂常在袖口处加一截半圆形的袖头,其状颇似马蹄,袖口狭窄,上长下短,以便在骑射时既能打开露出双手以利拉弓放箭,又可于射箭后随时放下,盖住手背以御寒。后来,箭袖又成为满族礼服的袖头,男子与八旗妇女皆可穿用。按满洲习俗,箭袖平时向上翻起,行礼前放下,以示恭敬。又有活动的箭袖,当以常服用作礼服时,要于常服袖口缀上另制的箭袖,俗称“龙吞口”。用毕将箭袖拆下,仍为常服。

(箭袖) 

与箭袖相对的称作“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里,挽出来更显得美观。满族妇女所穿旗袍,从样式到做工都十分讲究。在旗袍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十八道衣边方为美。

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用五彩丝攒聚成花朵样的结子。长穗宫绦:一种系在腰间的绦带,长穗,指长绦带端部下垂的穗子。

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八团,八幅圆形的团花图案。因其凸出,故云“起花”。倭缎,指的是东洋缎。排穗,排缀在衣服下面边缘的彩穗。 

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大红色缎面上百蝶穿花图案是用金线绣成的,褃袄,是一种紧身袄,上衣的前后两幅在腋下部分需合缝。紧身可以表现出穿着者的精干和苗条的身材。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凤姐因其娘家是海关总税务司总督,管着洋人,不但拥有的洋玩意儿多,就连她的衣着也大多带“洋”字。洋缎、洋裙、洋缎几乎都是她的家常服饰,别人似乎不大多得。这些洋绉、洋缎是否舶来品历来争议颇多。

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装研究》中的观点是“洋”字当指布料图案样式的舶来性,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不能由此判定其布料都是舶来品。

《中国染织史》中提及过这种“洋布料”,不仅有仿新疆的“回回锦”还有西洋的,日本的。《大清会典》记载过江宁织造岁织倭缎六百匹。可见倭缎原出自日本,后其工艺为闽地居民仿制,但仍称“倭缎”或“洋缎”。

《新篡府志稿》有云:“湖绉俗称“洋绉”……今湖地产昂,唯此最多,通行最广。”明明是国产,何故谓之洋?陈作霖在《炳烛里谈》中提到:“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彩轿曰洋轿,火锅曰洋锅等等。万物沾上个“洋”字,即新鲜又阔气,言者也觉敞亮。所谓的“洋绉洋缎”只是质量好的衣料通称。此种说法也是目前公认的考证。

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石青的衣服外面有五色刻丝,里子由银鼠皮做成的褂子。刻丝,又叫“缂丝”,在清代时期,此物出自苏州织造,是该织造府的一项独门绝技,号称“织中之圣”。时人说此技是“至其运丝如运笔,是绝技,非今人所得梦见也”。这种“运丝如运笔,精巧疑鬼工”说的就是“刻丝”。普通的丝绸都是由完整的经线和完整的纬线交织而成,唯独刻丝是通经断纬。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缂丝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织成物的图案和花纹,悬空背光观察,可见图案和花纹周边星星点点的洞孔,犹如镂刻而成。所以又被誉为“丝绸上的雕刻艺术”。刻丝完全是由手工织成,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做二到三厘米,素有“一寸刻丝一寸金”之说。这样华贵的衣服,即便是在鼎盛时期的贾府,也为数不多,在全书中只有三件,除了王夫人有一件,凤姐一人独占了两件。这件刻丝服装,无疑是向读者展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重要地位。这项神奇的缂丝工艺现在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缂丝作品) 

翡翠撒花洋绉裙。翡翠色的缎面上有碎散小花点组成的图案,洋绉,是一种由东洋进口的极薄而软,略带自然皱纹的平纹春绸。通过这件碎花裙,显示出了凤姐性格中娇俏的一面。


洋绉裙(即湖绉裙) 

第六回,刘姥姥初进荣国府。第一次见凤姐,凤姐家常“带着秋板紫貂鼠昭君套(有的版本无“秋板”二字),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秋板紫貂鼠昭君套:秋板貂:指秋季的绒毛尚未长全的貂鼠皮。貂皮是贵重短毛细皮,貂有七种,以紫貂最为贵重。紫貂毛绒丰厚,毛被长短适中,针毛柔滑,富有弹性,绒毛细密有光泽,被视为珍品,价值昂贵,在国际皮毛市场号称“软黄金”。昭君套:没有顶的女用皮帽罩。因形似戏曲绘画中昭君出塞所戴之罩,故名昭君套。


(昭君套) 

石青刻丝灰鼠披风:披风,是一种披用的外衣,流行于明清时期,室内外均可穿着,这一点有别于斗篷。披风是对襟衣服,腋下开长钗,多为直领。明王圻《三才图会》云:褙子,即今之披风也。衣服材质是石青颜色的刻丝(上文已详述过刻丝,这里不再赘述。)披风领是灰鼠皮毛,露着出锋。现今京剧戏装里的帔,便是保存下来的明清披风。


孔府旧藏明代桃红纱地彩绣花鸟纹 女披风


故宫《雍正十二妃图》中的宝蓝披风 

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由东洋进口的一种大红色带有自然皱纹的绸缎面子,裙里子为银鼠皮质地。

在第八回,薛宝钗在炕上作针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看宝玉“……身上穿着秋香色立白狐腋箭袖……”“……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

蜜合色棉袄:淡黄色的棉袄。袄沿袭明代的款式一般以圆领、右衽为主。袄多用锦、缎,衫则以纱、罗、綢等,也有家织蜡染的花边。

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紫玫瑰底色,比肩,即无袖的那种有表有里的皮衣。银鼠皮里子,其毛在领口、袖口和下摆露出来,谓之出锋。褂子,从明朝对襟衫子发展而来。明代方以智《通雅·衣服》中说:今吴人谓之衫,北人谓之褂。比肩褂形似马甲,俗称“背褡”。

秋香色立白狐腋箭袖:秋香色即黄绿色。狐腋:狐狸腋窝部位的毛,皮质柔软,毛色纯白,集之成裘,十分轻暖、名贵。

大红羽缎对衿褂子:羽缎又称羽毛缎的一种毛织品。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罗诸国,康熙初入贡止一二匹,今闽广多有之。盖缉百鸟氄毛织成。” 他在《皇华纪闻》卷三又说:“西洋有羽缎、羽纱,以鸟羽织成,每一匹价至六七十金,着雨不湿。荷兰上贡止一二匹。”羽缎、羽纱,用鸟类的细毛织成,甚为珍稀。每年从国外进贡这样的泊来品数量很少,就是这样珍稀的物件,在贾府却是“人人都是有的”,鼎盛时期的贾府之奢华由此可见一斑。

第十五回,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

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 龙袍、蟒袍下端斜向排列的线条称“水脚”。水脚上有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为“江牙海水”。江牙,又称江芽、姜芽,即山头重叠,似姜之芽,除表示吉祥绵续之外,还寓有国土永固之意。海水意即海潮,潮与朝同音,故成为官服之专用纹饰。坐龙,指龙的头部呈侧面。《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七:“蟒袍,亲王、郡王,通绣九蟒。”明沈德符《野获编》云:“蟒衣,为象龙之服,乃尊所御袍相肖,与至但减一爪耳……”到了清代,穿着条件有所放宽,但在颜色、蟒数上还是有区别限制的。

碧玉红鞓带:红色皮革做成的带子,镶有碧玉。 

第四十二回,只见贾母穿着“……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

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用未出生的胎羊皮做成的皮褂子。此胎羊皮,卷毛如一粒粒珠子,又称“珍珠毛”“珠毛”“小毛”。一斗珠又叫“一斛珠”。

在作品的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作者在这里又耗了大量的笔墨,对每个人的服装都做了详细的展示,这一章回的服装款式最多,花样也繁杂,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服装的颜色搭配所具有高超的审美情趣,熟悉其制作工艺,更将贾府贵族服装的奢华推向极致。

黛玉:“……穿一双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黛玉这双靴子做工是极为精致的。掐,是一种针线工艺手法,和现在的镶边很接近,所谓的“掐金挖云”,就是用金线掐出边缘,再用另一种丝织品挖出云头形状,这样精细的做工,仅用来装饰靴尖部位。


(清代女靴) 
        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羽纱也称作羽毛纱,疏细者称羽纱,厚密者称羽缎,制成衣服既御寒又能防雨雪。白狐狸里子,是采用狐狸腋窝部位的皮毛,皮质轻软,毛色纯白,又称狐白。 鹤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云:以鸷毛为衣,谓之鹤氅者,美其名耳。可知鹤氅是一种以鸟毛为原料的毛织物。

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所谓的青金是相对于赤金而言,青金是一种不发红的金线。闪绿,青金线加上绿色丝线所织成的丝带,呈现出闪绿色的光泽。四合如意绦,原是图案的一种,这里是指丝带头上所结的绦扣。


(绦带) 

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

李纨的哆罗呢简约不简单,是清代由西洋各国进贡我国的阔幅呢料。一匹值一二百金。哆啰呢,黄遵宪《樱花歌》曰:螺钿漆盒携叵罗,伞张胡蝶衣哆啰,此呼奥姑彼檀那,一花一树来婆娑。钱仲联笺注:哆罗呢为毛织物,即呢之阔幅者。康熙三十年,荷兰国贡物,有大哆啰绒十五匹,中哆啰绒十匹(《池北偶谈》“荷兰贡物”) 

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

番帊丝,在《天工开物》有相关论述:“一种矞芀羊,唐末始自西域传来,外毛不甚蓑长,内毳细软,取织绒褐,秦人名曰山羊……故褐之细者皆出兰州,一曰兰绒,番语谓之弧古绒 …… 一曰搊绒,用梳栉搊下,打线织帛,曰褐子、把子诸名色;一曰拔绒,乃毳毛精细者,以两指甲逐茎挦下,打线织绒褐。此褐织成,揩面如丝帛滑腻……”每人穷日之力,打线只得一钱重。费半载工夫,方成匹帛之料。因为是毛线和丝线的混织物,所以称作洋线番羓丝,颜色为蓝紫色,在图案又重叠自然的花卉,呈交叉样图案。

史湘云:“……穿着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

史湘云衣服因为是贾母给她的,自然也都是好的,也是曹公在这里着笔最多的一位,且一件件来赏。

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指的是面子和里子都是用毛皮做的,保暖性极佳,故称里外发烧。

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这是一种古时女用风帽,帽面是大红猩猩毡子,帽里用的是鹅黄片金做成。片金是一种产于南京的织成品。挖云,指的是帽里前面卷起露在外面的云头。

大貂鼠风领,相当于现在的围巾,由大貂鼠皮制作而成。


《千秋绝艳图》中戴昭君套围风领的王昭君

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几种颜色相近的称靠色,衣服的领袖有三道镶边的称三镶,黄绿色也叫秋香色,用金线在绣好的图案上再加工称盘金,衣服的腋下部位,叫褃,小袖,多为男子方便骑马打猎时穿的小袖口,掩衿,衣边向另一侧掩上。

装缎狐肷褶子,“装”缎应为“妆”缎的误写,也称妆花缎,貌似锦,狐肷,指狐腋下及腹部的皮毛,质地柔软,毛质细腻。褶子,一种对襟的短衣。大领的外衣,在清朝以前作为普通的便装,清代的成年人不穿褶子,多为童装。
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带有流苏的五色腰带。


(宫绦) 

麀皮小靴,麀是母鹿,这里应该是麂皮之误。麂,状似小鹿,制作中通常采用獐鹿或羊皮代替麂,绒面向外,质地柔软,靴鞋手套多采用此种绒面革。

宝玉罩一件“……海龙皮小鹰膀褂……”

海龙皮小鹰膀褂:海龙皮,是一种类似水獭皮的皮毛,色深于獭且光泽尤胜于獭,常用作翻毛皮衣,整个皮褂子是用一条一条的皮子拼成,犹如山鹰翅膀上的花纹,故名鹰膀褂。

第五十回, “……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

凫靥裘:禽毛织物,其历史起自汉代,用野鸭子头上的毛制作而成。清秦福亭《闻见瓣香录》丁集载:鸭头裘,翠光闪烁,艳丽异常,达官多为马褂,于马上衣之,遇雨不濡,但不暖,外耀而已。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也提到这件裘皮的制作工艺,此裘不是织的,是用野鸭子脸颊部毛剪贴重叠做成的。不但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其制作成本也是很高的。


(凫靥裘) 

在五十二回中,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件“雀金裘”可谓大名鼎鼎,不得不提。文中贾母所言,“这叫作'雀金呢',这是俄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雀金呢”的真名叫孔雀裘,清代时期只有江宁织造府能做,也是该织造的绝活之一。江宁织造专做龙袍,材料是用孔雀毛和金线捻成的孔雀金线,由于材料稀缺,做法繁琐,通常只用来做龙纹的点缀之物。价格较凫靥裘更为昂贵。在《南齐书 文惠太子传》云:“太子善制珍玩之物,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远矣。”

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也提到了孔雀裘的制作方法,平铺孔雀羽毛线,界以丝线而成,即用明代的洒线绣法制作而成。

现在的制作方法,多采用清代沿袭下来的制作工艺。对于原著中的“雀金呢”,曹雪芹采用的“真事隐"手法,将我国的产品说成是俄罗斯的,俄罗斯国气候寒冷苦极,并不产孔雀。现已经得到证实,孔雀裘是我国发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


(孔雀裘) 

第五十三回,“……贾珍看着收拾完备供器,靸着鞋,披着猞猁狲大裘……” 

猞猁狲大裘:猞猁狲,兽名,猞猁的别称,亦称土豹,毛色为红色或灰色,常夹带黑斑,其皮毛制成的衣裘,极为贵重。

第五十七回,“……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棉袄……”

“弹墨”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不光是服装,有些靠枕也用弹墨工艺制作,在第三回中出现过“弹墨椅袱”,有一回写到紫鹃的穿戴,她在回廊上做针线活儿,穿着“弹墨绫薄绵袄”在六十三回又出现过宝玉穿着“绿绫弹墨夹裤”。弹墨,将纸张剪成镂空的图案,此图案覆盖在丝织品上,用墨色或者其他颜色的染料,用弹或者喷出来的形态各异图案花样,此工艺制作方法做出来的织品,称作弹墨。弹墨在清代也会用于女性的裙边上的装饰,用弹墨工艺做出来显得十分淡雅,犹如一幅水墨画,裙裾随风摇曳,姿态各异,十分雅致,深受时下女性喜爱。


弹墨门帘


弹墨工艺流程展示

      第六十三回,“……芳官只穿着玉色红青酡色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

玉色红青酡色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就是用玉色、红青、酡红色三种颜色的缎子小块,拼凑在一起做成的小夹袄。水田,即“水田衣”。将多种颜色的零碎衣料剪成小方块,或用两种不同颜色的三角形拼成方形,缝在一起,貌似一块块水田,故而得其名。玉色,介于淡青和绿色之间的颜色;红青,微微泛红的黑色;酡色,略带赭色的淡红色。人们也常常会用“赭颜”来形容酒后微醉的红晕。斗,拼凑之意。文本中是指两种以上的色彩或衣料拼接在一起组成的图案。

水田衣不属于满族服饰,属于汉族服饰。原是取自邻里家族长者的各色衣料零碎布头拼凑成服装,意谓“纳福”,故又称“百衲衣”,也是袈裟的别称。在唐朝就已经有关于水田衣的记载。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云:“乞饭从香积 ,裁衣学水田”。尽管唐盛时期就有记载,但是,水田衣直到明代才真正流行起来,属于明代时装,到晚明时期更是盛行,一些贵族女性为了得到一块满意的色彩布料,即便毁掉整匹锦缎也是在所不惜的。水田衣讲究的是一种拼接艺术,这样的审美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大大超越了与中国历来讲究的和谐模式,很有点现代派的味道。


水田衣


八七版电视剧中妙玉的水田衣

在前八十回中,曹雪芹多次对服装进行详细地介绍,并巧妙将服饰也融入人物性格的刻画中,凤姐的庸俗艳丽,宝钗低调含蓄,黛玉的清雅脱俗,湘云的娇憨豪爽,无不融入在服装中加以体现。她们的服饰不但质地名贵,有棉纱、羽纱、皮、缎、哆罗呢、洋绉等。其服饰的制作工艺也都非常之精细,有缕金、刻丝、撒花、起花、二色金、销金、掐金、满绣、盘金、彩绣、镂金等,其中的刻丝、撒花等复杂的工艺流程,这些是贵族服饰的显著标志。如果说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有明显的区别,笔者认为对于服饰的描述也是不可忽略重要因素之一。在后四十回中,续书者没有对华美服饰作过任何细致的描述 ,仅一带而过。这大概与作者各自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吧。

恐篇幅过于冗长,本文就不再一一列举。仅选了《红楼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服装进行了粗浅的描述。书中的服饰描写基本上再现了清代人的着装风貌,是研究清代风俗民情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化的资料库。笔者才疏学浅,成文过程中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勉强拼凑而成,如果此文能给初涉《红楼梦》且对服装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一点点借鉴,我,便喜不自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透过《红楼梦》看不同服饰
《红楼梦》中的袍·褂·袄·裙
试析凤姐、宝玉服装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
王熙凤安排袭人回家,暴露她的最大危机,平儿竭力弥补也无济于事
[转帖]红楼梦里的服饰和饮食
红楼梦:从王熙凤的三套服饰,看曹雪芹对人物性格的烘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