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诚出使西域与明代陆路丝绸之路经略
2019年12月27日 14: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常成 梁姗姗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去绕不过去的枢纽地带。研究中亚与中国交往历史渊源,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亚诸国是“一带一路”,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受惠国。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中亚各国与中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以下文章为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中亚研究的学术成果。
陈诚出使西域与明代陆路丝绸之路经略
常成 梁姗姗
自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中西方的贸易在汉唐时期高度繁荣,对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多侧重于这一时期。明朝在陈诚出使西域之后,与西域诸地联系通过“朝贡贸易”的方式得以加强,明代陆上丝绸之路商业贸易依旧繁荣,并且较前代有了新的发展。
陈诚四使西域
打通明朝与西域朝贡贸易之路
陈诚(1365—1458),江西吉水人。四次出使西域,三次最西至中亚撒马尔罕及哈烈一带,打通西域与明朝朝贡贸易之路。
陈诚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册立撒里畏兀儿为安定卫指挥使司。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故元安定王卜烟帖木儿遣使朝贡,朱元璋立其酋长为四部,给铜印以守其地。不久,番将朵儿只巴发动叛乱,远遁沙漠,经过其地时,大肆杀掠并夺其印去,安定王部落日渐衰落。洪武二十五年(1392),蓝玉西征徇阿真川,土酋司徒哈昝等惧,逃匿山谷不敢出。肃王之国甘州后,明朝派遣陈诚立撒里畏兀儿为安定卫指挥使司,以铜印五十八给之,置官属如诸卫。其酋长哈孩虎都鲁等58人都被授以指挥、千百户等官。明朝的册封立卫之策,妥善稳定了西部局势,陈诚还朝时,酋长随之入朝,贡马谢恩。
陈诚第二次出使西域是永乐十一年(1413)护送哈烈等国贡使回国。哈烈(今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又名黑鲁,在撒马儿罕之西南,距离陕西行都司肃州卫的嘉峪关一万二千七百里。西域火州、于阗、哈烈、亦力把力诸国皆来朝贡,明朝于永乐十一年七月派遣吏部员外郎陈诚,与中官李达一起出使西域诸国,目的在于宣布明王朝的威德。陈诚的护送团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出肃州、嘉峪关,自哈密历吐鲁番至火州、亦力把力、于阗、撒马儿罕,历时9个月至哈烈,成功完成护送任务。至永乐十三年十月陈诚、李达归国时,西域诸国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吐鲁番、失剌思、俺都淮等处各遣使贡文豹、西马方物。
永乐十四年六月,陈诚第三次奉命出使西域,并于永乐十六年四月回国。因陈诚在与西域诸国的友好交往中的贡献,明朝擢升其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升行在吏部郎中陈诚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嘉其奉使哈烈之劳也”。永乐十八年六月,陈诚第四次奉命出使西域,“时哈烈、撒马尔罕、八答黑商、于阗诸国皆遣使贡马,故遣诚等赍敕,各赐彩币等物”。
陈诚作为明王朝正式派出的代表明政府的官方护送使团,随着各国的贡使,沿着古丝绸之路,到达西域诸国。所到之处,使团以宣布大明天子德意为重,开展友好交流,出使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而各遣使者来谢恩阙下,贡水土物”。
朝贡贸易
明代陆路丝绸之路再度繁荣
在明朝积极的外交政策下,沿着古丝绸之路,各国贡使使团络绎不绝,明代陆路丝绸之路再度繁荣。明代陆路丝绸之路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第一,明代丝绸之路沿线贸易主要是国家控制下的朝贡贸易。在明代,北方蒙古势力始终是明朝的最大威胁。为了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明王朝积极向西开拓,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通过朝贡贸易,以和平经济交往的方式确保双方互惠互利,减少与蒙古对峙中来自其他方面的军事压力。以陈诚为代表的西域使臣,借出使之机与西域诸地建立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巩固和扩大了明朝与西域诸国的外交关系。
第二,朝贡贸易是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朝贡贸易对明王朝而言政治利益大于经济利益,明朝所侧重的是西域诸国的臣服。就西域诸国而言,侧重的是经济利益,明朝的回赐与正常的贸易相比“其获利百倍”,因而乐此不疲,很多贡使都是商人,以进贡名义进行贸易以获利“假进贡之名,以营其私”。终明之世,明朝一直以朝贡贸易的方式与西域诸国保持着友好关系,这从双方交易物品中就可以明显地得到印证。由于对蒙古作战的需要,明王朝特别需要马匹,但中原地区多以农耕为主,马匹较少且战斗力欠佳。为了获得马匹,以和平的方式从西域等地得到马匹成为首选。如永乐元年十一月,哈密安克帖木儿遣使臣马哈木沙浑都思等来朝贡,其市易马4740匹,“上命悉官偿其值,选良者十匹入御马监,余以给守边骑士”。
第三,明朝对丝绸之路朝贡贸易有着严格的管控体系。从朝贡的频率来看,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各国贡使想得到更多的朝贡次数。但对明朝政府而言,为了减少接待和赏赐贡使的费用,朝贡则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哈密处于明朝与西域交流的交通要道,地位特殊,“祖宗故事,每年一贡”允许贡使300人。但“西域三十八国,朝贡皆经哈密,其贡期或三年或一年一次起送,不过三十五人”。从朝贡的路线来看,西域诸国的贡使必须在嘉峪关接受审验后才能合法入关。甘肃镇守臣严格查验贡使身份,对贡使携带的物品登记造册,对所进之物中质量低劣者“择其粗恶者还之”,对不如期朝贡者,严加禁约。
明代陆上丝绸之路继承和发展了汉唐丝路商业往来,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地人民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在中西交流史上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明代绿洲丝绸之路上的贡使活动及其管理研究”(18YJC770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马玉凤 | 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马玉凤: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汉武帝经略丝绸之路几十年,为什么搞到最后却四海穷困?
中亚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丝路经验对构建“一带一路”有何启示?
明代陆路丝绸之路及其贸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