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不是他控制了瘟疫,明清历史将改写

当2003年SARS病毒席卷全国上下时,为了对抗这种前所未见的病毒,医学家们尝试了各种办法。从中医理论上说,SARS属于“温疫”范畴,因此中医医师用升降散、达原饮等古代中药方剂防治SAR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3年抗击SARS中所用的古方达原饮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对SARS早期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而在数百年前,这个方子曾被用于明末的大瘟疫中,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吴有性画像

达原饮的发明者是明末名医吴有性,吴有性字又可,所以后人也称他为吴又可。吴有性并非专业医师,他在明末时是颇有名望的乡绅,在家乡江苏吴县担当里长,负责管理当地一百一十户人家的户口、赋税、兵役等,行医只是他的副业。而且他年少时并无学医的经历,后人分析,他学医很可能属于“半路出家”。

吴有性(吴又可)的画像

救民水火

吴有性在中年时自学医术,估计是因为明朝崇祯十四、十五年(公元1641~1642年)时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爆发的瘟疫,《吴县志》《吴江县志》描述了这场来势汹汹的瘟疫:自四月至冬,比户疫痢。知县牛若麟市药设局,延医诊视,疗者什三,死者什七。推官倪长圩与若麟日收露尸,给槥瘗土以万计”“当崇祯十四年,邑中大疫,死者阖门相枕藉,无遗类,偶触其气必死”。

即使当地官员积极为病人寻找医生,派发药物,病人还是相继病逝。这固然与瘟疫病毒难以控制,古代医疗技术又落后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地不少医生都把这场瘟疫判断为普通的伤寒或者感冒,用治疗伤寒、感冒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治疗,耽搁了病情

吴有性后来在其医学著作《温疫论》(古代把瘟疫称为温疫)自序中回忆道:“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之殊,究竟感冒俱多,伤寒希(稀)有。况温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正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

明朝崇尚儒学,医生要先学儒理再学习医书,不少医生甚至是落第儒生改行,这样固然保障了医生的文化水平,避免一些文盲骗子混进医生的队伍,然而这样培养起来的医生缺乏实践经验,治病时只会照搬《伤寒论》等医书中的现成药方,让这样的医生去治疗瘟疫,后果可想而知。

瘟疫造成的惨况触目惊心,当地医生又医术不精,吴有性决心钻研医理,救民于水火之中。

吴有性因为瘟疫流行而去研究医学,终成一代名医,此事被记载在《清史稿》中:“吴有性,字又可,江南吴县人。生於明季,居太湖中洞庭山。当崇祯辛巳岁,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温疫论》。”

现代所建的吴有性立像


医学理论

传统医书认为,人体生病是因为自然界寒暑干湿的气候变化,引起了身体不适。宋朝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上记载:“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而吴有性行医治病中发现,即使在天气宜人的时节,还是会有病人感染发颐(化脓性腮腺炎)、大头瘟(流行性腮腺炎)、虾膜瘟(流行性腮腺炎)、瓜瓤瘟、疙瘩瘟(腺鼠疫)、痢疾等瘟疫病种,可见这些疾病并非“六淫”天气造成,而是“六淫”之外的一种“杂气”导致的。

他在著作《温疫论》中描述:“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盖当时,适有某气专入某脏腑其经络,专发为某病。”“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浓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吴有性在当时便发现,瘟疫是由无形无味的“异气”引起的;“异气”有许多种,不同的“异气”导致不同的瘟疫疾病;“异气”的流行具有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异气”具有传染性,能使人得病。

吴有性当时还不知道,这引起瘟疫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异气”,就是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而在两百年多后,法国“微生物之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才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了传染病是由“微菌”入侵人体引起,每一种传染病都是某种特定的“微菌”导致的。吴有性提出的“异气”学说,和后来西方科学家的病原体学说不谋而合。因此,吴有性又被奉为中医传染病学的奠基人

吴有性的医学著作《温疫论》

明确病因之后,便可以对症下药。吴有性发明了达原饮三消饮等药方,用于治疗瘟疫病人。达原饮中含有槟榔、厚朴、草果等成分,有较好的杀菌、抑制病毒的功效,可以杀灭病人体内的病原体,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药槟榔)

吴有性还发现,肠道健康和免疫力也有很大关系,治疗病人时要注意其肠道的调理。他在《温疫论》中提到“注意逐邪勿拘结粪”,认为用药物促进排便有利于病人康复。他所发明的三消饮中含有大黄,大黄不但有抗菌作用,还能让病人排出宿便,有利于减轻肠道负担,调理肠道。

(中药大黄)

直到近年,科学家才发现肠道菌群与人体免疫力有关,而吴有性早在几百年前便已知道,肠道健康关系到病人的康复。

以身殉国

然而,即使吴有性的药方阻挡了明末的那场大瘟疫,还是无法阻挡明王朝的衰亡。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统治者在全国上下颁布“剃发令”,吴有性因为拒绝剃发被清军所杀,妻子也携子投河殉国。一代名医,就这样悲壮地结束了忧国忧民的一生。

即使清朝统治者处死了吴有性,他们依然无法否认吴有性在医学上的贡献。《清史稿》中把吴有性与叶天士等名医并列,称赞他的关于瘟疫的医学著作古无瘟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

电影《大明劫》里的吴有性,由冯远征扮演

2003年时达原饮抗击SARS的功效,更是让世人留意到这位数百年前的医者。2013年的电影《大明劫》,正是根据吴有性对抗明末瘟疫的故事改编而成,电影末尾的字幕中特地提到了吴有性所著的《温疫论》和他发明的达原饮。

电影《大明劫》的片尾字幕

即使历经数百年,吴有性的医学学说及所发明的药方,对今日的传染病学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位仁心医者若是九泉有知,相信也会倍感欣慰。

参考资料

[1]吴有性. 温疫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吴又可学术思想及其拓展应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20/16/21629993_442328335.shtml

[3]他手里没有抗生素——吴有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611/16/62307_661901116.shtml

[4]名医吴有性:创立瘟疫学说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17/21/5701732_822284817.shtml

[5] 李昌勤, 刘瑜新, 康文艺. 达原饮的临床应用概述[J]. 中成药.2010,3: 470-473.

[6] 徐兴伟, 范朝刚, 李秋荣. 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疾病研究的新进展[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7, 2: 118-121.

[7] 陈其弟. 吴有性与《瘟疫论》[N]. 苏州日报. 2017-03-10.

[8]古代的中医——明末瘟病开山鼻祖吴有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20/00/17543744_543698297.s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吴有性的《瘟疫论》,看传统医学在对抗瘟疫的智慧
“伤寒”古今之辨
瘟疫漫谈
《伤寒论》讲稿17.2(上)
流行性出血热谈伤寒论应用
《大明劫》仁医吴又可写就我国首部传染病专著(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